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合肥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系
释义

化学与材料工程系是我校最早建立的工科系之一,拥有一支教学力量强、学术思想活跃、思想素质好的师资队伍。全系教学、科研、实验用房总面积达9000多平方米,具有完善的实验、科研和各种近代分析仪器及设备。拥有国内外精密测试仪器25台,大型专业实验设备40多套。接受世界银行28万美元贷款和德国下萨克森州50万马克资助。

院系简介

我系积极探索以扎实的基本理论、较强的基本技能和良好的基本素质为内容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专业改造和建设,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加强基础课程教育,强化实验教学,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管理,促进教学水平不断提高。通过几代教师的努力,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毕业生,他们中有政府、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校等各条战线的骨干力量。

院系概况

目前我系已形成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先后成立了“应用化工技术研究所”、“中德工业能源与节能新技术中心”,学生在低年级进入实验室做课题,注重理论知识的应用,加强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由本系教师开发研究的多项科研成果先后获得北京国际发明展览会铜奖、安徽省发明二等奖、法国巴黎尤里卡发明展览会荣誉奖、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安徽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二等奖、合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安徽省科学技术三等奖等多项奖项,并获得多项国家发明专利。承担了省九五科技攻关项目、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大型企业委托项目等多项重点课题,其中有的项目已实现产业化。同时还与其他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参加了国家“863”、“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科院实验室特别基金项目、中科院21世纪振兴教育基金项目、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重点课题的研究。

注重与国外高校之间的合作交流,通过借鉴德国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管理手段,聘请2位德国教授为我系名誉教授,促进了本系的学科建设与专业发展,并选派学生赴德国、韩国攻读学位。同时注重与全国相关工业协会及企业之间的合作,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率高。

开设专业

序号 专业 学制 初办年限

1 化学工程 四年 2005

2 无机非金属材料 四年 2005

3 粉体材料工程 三年 2005

4 应用生物化学 四年 1995

5 化工工艺 三年 1993

6 化工机械 三年 1993

7 塑料加工 三年 1992

8 专用化学品 三年 1992

9 给排水 三年 1991

10 高分子化学 三年 1991

11 生化工程 三年 1991

12 仪表测量 三年 1990

13 精细化工 三年 1988

14 血液制品 三年 1987

15 化学工程 三年 1986

16 应用化工 三年 1986

人才培养

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并具有较好的社会科学基础和一定的人文、艺术基础,系统掌握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创新的研究方法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和要求

本专业培养学生具有坚定的社会主义政治方向、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健康的身心素质,并系统掌握材料的成分、结构、性能及应用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粉体材料深加工、粉体材料合成制备、测试的技术方法和技能,受到科学思维与科学实验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运用化学和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实验技能进行生产过程设计、粉体材料性能改进及新材料研制及技术管理的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数学、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健全的体魄,文明的习惯,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高的文化修养;

2、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文化基础、技术基础和应用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应用计算机从事材料制品设计的能力,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机、电基本知识和技能;

3、掌握一门外语,能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书刊,具有一定的听说能力;

4、了解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一般原理和专业知识;掌握粉体材料合成制备、加工、结构与性能测定及应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实验技能;

5、熟悉国家关于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开发及相关的产业政策、国内外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

6、了解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最新发展动态,以及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产业的发展状况;

7、掌握中外文资料查询、文献检索以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

8、具有研究、改进粉体材料性能、开发、设计新材料的初步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三、学制与学分

四年,九学期,其中第五学期为认知实习学期;共240学分。

四、毕业与学位授予

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修完规定的学分,颁发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大学本科毕业证书;符合粉体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学士学位授予条件,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五、主干学科与学位课程

主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

学位课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大学英语、大学物理、C 语言、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材料化工基础、电工电子学、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材料科学基础、无机材料科学基础、材料物理性能及测试、固体化学导论、粉体工程、粉体工艺与设备、粉体性能及测试技术;粉体综合利用方向:矿物加工工程;粉末冶金方向:粉体材料固结原理与技术。

机构设置:

部门 部门负责人

教学行政部门 系办公室 司靖宇

系教学办公室 管航敏

系团总支办公室 王 玉

教研室 化学工程与工艺教研室 高大明

材料工程教研室 赵娣芳

基础化学教研室 杨本宏

实验技术教研室 朱仁发

研究所 应用化工研究所 邵国泉

中德过程-新能源技术研究所 施建军

重点实验室 膜材料与膜过程重点实验室 刘俊生

粉体与能源材料重点实验室 丁 明

科研成果

编 号 作 者 篇 名 出版时间 出版物名称

1 管航敏 无机非金属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2009.03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 姚李 基础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2009.06 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3 吕长和 现代实验技术在“化工原理”实验教学的应用 2009.03 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4 管航敏 化工专业实验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2007全国大学化学化工基础课程报告论坛文集

5 管航敏 培养应用型人才办学目标下的工程类专业课程考核模式改革初探 
 2008年安徽省第八界大学化学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

6 陈红 基础化学实验教学革新与实践 
 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7(3)

7 陈红 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体系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讨. 
 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7(4)

8 陈红 加强专题实验研究,强化学生创新能力 
 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17 (3)

9 吴缨 仪器分析课程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16(1)

10 张霞 浅谈无机化学课程考试模式改革 2008.12 安徽省第八届大学化学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

11 杨本宏 无机化学课程考核模式改革与实践 2009.10 第十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

12 孙虹 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体系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讨 2007.12 合肥学院学报第四期

科研项目

1 50905054 胡坤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二硫化钼的形态尺寸效应及其在润滑材料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20

2 ZD200902 高大明 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 荧光标记的分子印记微纳芯片对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 10.0

3 209056 高大明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 荧光标记的分子印记微纳光学传感器对芳香硝基爆炸物探测 10.0

4 090414176 高大明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荧光标记的人工抗体微纳光学传感器对芳香硝基爆炸物探测 5.0

5 090415211 刘俊生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渗透汽化透醇杂化膜分离低浓度甲醇废水的关键技术研究 5.0

6 KJ2009B036 朱德春 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农林废弃物制富含CO/H2合成气过程研究 1.0

7 KJ2009B247Z 赵娣芳 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凹凸棒石复合纳米碳酸钙超细粉体制备工艺研究 0.0

8 KJ2009B045Z 程继海 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白钨矿型电解质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0.0

9 KJ2009B243Z 张凌云 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核壳型磁性纳米光催化剂TiO2/NiFe204制备及性能研究 0.0

10 09KY14ZR

司靖宇

合肥学院 应用微电极技术研究湖泊沉积物溶解氧、锰和铁的还原梯度

0.6

11 09KY13RW

吴孔宝

合肥学院 新建本科院校质量文化建设研究

0.3

2、2008年

序号 项目编号 申请人 项目来源 项 目 名 称 经费(万元)

1 08KY014ZR 程继海 合肥学院 新型固体电解质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0.6

2 08KY019ZR 王 玉 合肥学院 含三价稀土卤化物二元相图的热力学研究 0.6

3 KJ2008A068 邵国泉 省教育厅重点项目 廉价环保型农药微乳剂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5.0

4 ZD2008002-1 刘俊生 省教育厅重大项目 新型杂化荷电镶嵌膜的制备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基础研究 10.0

5 KJ2008B007 胡科研 省教育厅一般项目 新型耐酸阳离子交换膜的制备及其在葡醛酸水母液浓缩中的应用研究 1.0

6 RC039 杨本宏 合肥学院人才基金 POSS/PMMA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 10

3、2007年

序号 项目编号 申请人 项目来源 项 目 名 称 经费(万元)

1 07KY001ZR 尹奇异 合肥学院 LiNbO3-BiFeO3-BaTiO3体系高温无铅压电陶瓷的制备研究 0.8

2 07KY003ZR 杨 林 合肥学院 光电功能配合物的合成、表征、性质与量子化学计算 0.8

3 07KY006ZR 张凌云 合肥学院 纳米TiO2光催剂新型制备工艺的研究 0.6

4 KJ2007A014 张全争 省教育厅重点项目 新型金属—羧酸配位聚合物的设计合成与性能研究 5.0

5 KJ2007A125ZC 鲍巍涛 省教育厅重点项目 中温SOFC新型梯度阴极材料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0

6 KJ2007B091 施建军 省教育厅一般项目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生物质气热裂解工艺技术研究 1.0

7 KJ2007B133 鲁红典 省教育厅一般项目 镁盐晶须增强阻燃聚烯烃复合材料的研究 1.0

8 KJ2007B160 朱仁发 省教育厅一般项目 甜味剂三氯蔗糖生产工艺优化研究 1.0

9 KJ2007B090 吴 缨 省教育厅一般项目 基于超声化学的高级氧化技术降解聚乙烯醇的应用研究 1.0

10 2007JQ1148 尹奇异 省教育厅青年教师科研资助计划 LiNbO3-BiFeO3-PbTiO3体系高温压电陶瓷的制备研究 0.5

11 2007JQ1149 胡坤宏 省教育厅青年教师科研资助计划 纳米二硫化钼插层化合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0.5

12 2007JQ1150 管航敏 省教育厅青年教师科研资助计划 新的自组装方法制备稀土氟化物一维纳米结构的研究 0.5

13 RC036 田长安 院内人才引进项目 溶胶凝胶自燃烧法制备磷灰石型电解质材料 5.0

14 RC034 胡科研 院内人才引进项目 渗透玻璃膜光催化剂降解有机物污染的研究 5.0

4、2006年

序号 项目编号 申请人 项目来源 项 目 名 称 经费(万元)

1 06KY006ZR 鲍巍涛 合肥学院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密封材料的研制及性能的表征 0.8

2 06KY004ZR 朱仁发 合肥学院 超声化学制备硅基介孔材料研究 0.8

3 06KY021RW 王 倩 合肥学院 安徽富煌三珍水产养殖品的市场营销研究 0.2

4 2006KJ126B 范广能 安徽省教育厅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新型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1

5 2006KJ159B 邓崇海 安徽省教育厅 新颖的双β-二酮稀土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光电性质研究 0.8

6 2006KJ126B 鲍巍涛 安徽省教育厅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新型电极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1

7 RC006 邵国泉 人才引进项目 烟草表面微观组成结构及烟草表面改性研究 5.0

8 RC009 朱仁发 人才引进项目 新型阳离子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辐射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5.0

9 RC018 朱德春 人才引进项目 透氧陶瓷膜制备及其应用研究 5.0

10 RC014 鲁红典 人才引进项目 阻燃和交联聚烯烃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机理研究 5.0

11 RC011 张全争 人才引进项目 无机-有机杂化多金属氧酸盐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5.0

12 RC013 刘俊生 人才引进项目 膜分离技术处理冶金生产中废液的研究 5.0

13 RC025 赵娣芳 人才引进项目 金属离子/纳米氧化物双组分改性坡缕石机械力化学效应及抗菌性能研究 5.0

5、2005年

序号 项目编号 申请人 项目来源 项 目 名 称 经费(万元)

1 05ky003zr 管航敏 合肥学院 凝胶水热法制备BLT系微波陶瓷纳米粉体研究 0.9

2 05ky005zr 韩成良 合肥学院 纳米改性TI(CN)基金属陶瓷刀具复合材料研究 0.8

3 05ky009zr 胡坤宏 合肥学院 二硫化钼纳米晶制备工艺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0.7

4 05ky018zr 吴 缨 合肥学院 聚乙二醇的光催化反应及降解机理研究 0.8

5 2005kj139 丁 明 安徽省教育厅 铁及其合金纳米管制备与性能研究 1

6 2005kj138 董 强 安徽省教育厅 用于超细(纳米)陶瓷粉体制备的连续化微波反应器与膜分离过程研究 1

7 20501002 邓崇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ZnO-一维纳米结构及复合结构的低温溶液控制生长和机制研究 5.0

8 2005jq1228 邓崇海 省教育厅青年教师科研资助计划 新型双β-二酮稀土红色发光材料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0.5

9 RC003 鲍巍涛 院人才引进项目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及制备的研究 5.0

序号 合作单位 承担人 项目名称 经费(万元)

1 北京机电研究所 范广能 炮管防烧蚀、高耐磨、长寿命防护材料的研制 6

2 合肥金绿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丁 明 一种绿色化生产低聚壳聚糖新工艺 14

3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丁 明 利用焙烧氧化铁制备氧化铁颜料新技术 11

所获荣誉

新型荷电膜的制备及其应用基础 刘俊生(4) 安徽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类2007年度 “二等奖

脂肪酶非水相催化及应用 杨本宏(3) 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优秀科技成果奖 二等奖,2007

Rhizopus delemar 菌固态发酵生物量测定及其脂肪酶合成特征 (论文) 杨本宏(1) 安徽省第四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 三等奖,2003

非水溶剂中Rhizopus arrhizus脂肪酶催化合成三种酯的最佳条件(论文) 杨本宏(1) 安徽省第五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 三等奖,2007

海藻酸钠固定化根酶脂肪酶及其性质研究(论文) 杨本宏(1) 安徽省第五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 三等奖,2007

聚丙烯醛微球的制备与研究 丁 明(1) 安徽省第四届自然科学 优秀学术论文奖 三等奖

微粉流态化粒度分级 丁 明(2) 安徽省第四届自然科学 优秀学术论文奖 三等奖

1 优秀科研成果奖 一 合肥学院 鲍巍涛

2 优秀科研成果奖 二 合肥学院 邓崇海

3 优秀论文奖 一 合肥学院 张全争

优秀论文奖 二 合肥学院 刘俊生;邵国泉

4 优秀论文奖 三 合肥学院 朱仁发;高大明

所获专利

1 高压电性能多元系少铅压电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37813 尹奇异、丁 明、张凌云、田长安、李少波、赵娣芳

2 一种磷灰石型氧化物电解质粉末的制备方法 CN101186287 田长安、赵娣芳、鲁红典、张全争、尹奇异

3 1,2,3-O-三-乙酰基-5-脱氧-D-核糖的合成方法 CN101182342 朱仁发

4 一种缬草碱的提取方法 CN101279945 朱仁发、何勇

5 咔唑功能化的双β-二酮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29018 邓崇海、胡寒梅、吴杰颖、田玉鹏

6 一种500~800℃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连接板的制备方法 ZL2006100406330 鲍巍涛

7 一种500~800℃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密封材料及制备方法 CN101075665 鲍巍涛

8 一种500~800℃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阳极及其制备方法 ZL200510095552.6 鲍巍涛、范广能、胡坤宏、管航敏、丁 明

9 一种陶瓷、金属陶瓷材料素坯的干燥方法 ZL200510095551.1 鲍巍涛、范广能、丁 明、胡坤宏

10 一种无机-有机杂化两性离子对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91878 刘俊生、程新星

11 一种煤气化-燃烧方法 ZL200610041018.1 朱德春 、汪波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9:3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