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何信全 |
释义 | 何信全,台湾嘉义人。台湾政治大学哲学系副教授、文学院院长。 中文名:何信全 外文名:Hsin-chuan Ho 国籍:中国 民族:汉 出生地:台湾嘉义 出生日期:1954年 职业:台湾哲学家 主要成就:社会与政治哲学、现代儒学哲学 代表作品:自由主义与当代新儒家的政治思维、自由主义视域下的儒家价值 个人履历:台湾政治大学文学院院长 学历:台湾政治大学政治学博士 专长领域:社会与政治哲学 现代儒学哲学 作者简介何信全(1954~),台湾嘉义人。台湾政治大学哲学系副教授、文学院院长。著有《儒学与现代民主——当代新儒家政治哲学研究》等。 个人履历2003年8月迄今,任台湾政治大学文学院院长,中国台湾政大文学院第14任院长 2000年到2001年,任台湾哲学学会会长 1984年8月起,任台湾政治大学哲学系讲师、副教授、教授 1997年8到2001年7月,任台湾政治大学哲学系主任 学历1968年,获台湾政治大学政治学博士 1978年,获台湾政治大学政治学硕士 1976年,获台湾政治大学哲学学士 专长领域社会与政治哲学 现代儒学哲学 著作目录2004年12月, “A Reconciliation between Modernity and Cultural Identity: Hsu Fu-kuan on Tradition and Westernization”, presented a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ntemporary Confucians of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ponsored by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December 20-23, 2004. 2004年9月,〈自由主义与当代新儒家的政治思维:以1958年宣言为中心的探讨〉。发表於「西方思想对东亚文明的冲击:跨文化的视野」学术研讨会,台湾大学东亚文明研究中心主办,2004年9月10日。 2003年12月,〈自由的儒家:徐复观思想的两个向度〉。发表於「徐复观与20世纪儒学发展」学术研讨会,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哈佛大学燕京学社合办。2003年12月6-8日,武汉。 2003年11月, 〈自由主义视域下的儒家价值:以殷海光《中国文化的展望》为例〉。发表於「第六届中华文明21世纪新意义:中华文明与域外文化的互动与融合」学术研讨会,台湾大学东亚文明研究中心、喜玛拉雅研究发展基金会、捷克查尔斯大学汉学研究中心合办。2003年11月1-2日,布拉格。 2002年,〈儒学与社群主义人观的对比:以孟子与泰勒为例〉。收入刘述先主编:《中国思潮与外来文化:第三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思想组》。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pp.149-166。 2002年,〈儒家政治哲学的前景:从当代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论争脉络的考察〉。收入黄俊杰主编:《传统中华文化与现代价值的激汤与调融》。台北:喜玛拉雅研究发展基金会。pp.208-228。 2000年,〈儒学与自由主义:梁启超的诠释进路〉。收入政大文学院主编: 《中国近代文化的解构与重建:康有为、梁启超》。台北: 政治大学文学院。 pp.63-78。 1999年3月,〈儒学与自由主义人观的对比:以孟子与罗尔斯为例〉,《台湾哲学研究》第二期。pp. 141-162。 1999年1月,〈当代新儒家对自由主义的回应〉,《当代》第137期。 1999年1月〈多元社会交叠共识如何可能?─罗尔斯对社会整合之证成〉,《政治大学哲学学报》第五期。pp. 123-142。 1996年,《儒学与现代民主:当代新儒家政治哲学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 1995年11月, 〈唐君毅论儒学中的自由精神〉,《政治大学哲学学报》 第二期。pp. 93-114。 1995年,〈儒学与现代民主的融通:牟宗三政治哲学探析〉,收入刘述先主编:《当代儒学论集: 挑战与回应》。台北: 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 pp.131-158。 1995年,〈社群抑或工具性的组合?─波柏开放社会的一个探析〉,收入陈秀容、江宜桦主编:《政治社群》。 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pp.213-231。 1995年,〈海耶克论现代民主政治中的自由问题〉,收入张福建、苏文流主编:《民主理论: 古典与现代》。 台北: 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pp.153-169。 1995年,〈以会通中西重构立国之道:张君劢政治哲学探析〉,收入沈清松主编:《诠释与创造:传统中华文化及其未来发展》。台北: 联合报文化基金会。pp.221-229。 1994年5月,〈没有认知主体的知识世界:波柏的第三世界〉,《政治大学哲学学报》创刊号。pp. 147-158。 1994年,〈在传统中探寻自由民主的根源:徐复观对儒家政治哲学之新诠释〉,收入李明辉主编:《当代新儒家人物论》。台北:文津。pp.261-280。 1993年,〈梁漱溟论中国民主化的难局〉,收入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编:《近代中国历史人物论文集》。 台北: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pp.771-792。 1991年, 〈海耶克对社会正义概念的批判〉,收入戴华、郑晓时主编:《正义及其相关问题》。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pp.239-255。 1991年,〈当代新儒家自由观念的性格及其问题〉,收入刘述先等著:《当代新儒学论文集:外王篇》。 台北:文津。pp.95-118。 1991年,〈穆勒:从古典到现代自由主义的过渡〉,收入叶启政主编:《当代西方思想先河:十九世纪的思想家》。台北:正中。pp.2-46. 1991年,〈海耶克与现代自由主义〉,收入石元康等著:《当代政治思潮》。台北:民主基金会。pp.1-38。 1989年,〈波柏点滴社会工程的哲学论据〉,收入政大哲学系主编:《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哲学基础》。 台北:政治大学哲学系。pp. 1-28。 1988年,《海耶克自由理论研究》。台北: 联经。 1985年12月,〈自由与法治:海耶克政治思想的中心论题〉,《政治学报》 第十三期。pp. 249-286。 1984年,《晚清公羊学派的政治思想》。台北: 经世。 1980年,〈龚魏的经世思想〉,收入周阳山、杨肃献主编:《近代中国思想人物论:晚清思想》。台北:时报文化。pp.171-192。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