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何斯路村 |
释义 | 何斯路村位于浙江省中部义乌市的城西,地理坐标为北纬29°18′,东经120°04′。总面积3.7平方千米。常住总人口918人(2007年)。 地理位置村口东黄线向南与义乌市区相连,向北与浦江市相接,与杭金衢高速公路上溪入口相距5公里。通过高速公路南距金华34km,北距杭州110km,距上海305km,东距宁波200km,西距千岛湖120km,交通十分便利,具有较好的交通优势。 “何,儋也。从人,可声”。 何斯路村原为师路何村,是何氏祖先由北方避战乱漂泊来此从师的路上歇息之地,观此地状似燕子窝,形态优雅,遂迁衍于此。因缺水,故以“斯”替“师”(斯即水也,见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期盼着有山有水。 古何斯路村落如陶渊明笔下之“桃园”:“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何斯路村记何斯路村记 全文 “何,儋也。从人,可声”。 村庄布局呈北斗七星,分别为拙朴的燕子坳古村落、庄严的何家祠堂、钩云钓月的农家餐饮、历史悠久的明代古宅、卓有贡献的何家大院(中国汽车制造第一人何乃民故居)、风景秀丽的卧牛山岗、碧波荡漾的水库。以“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作何斯路村人之生活准则,成高才学子始步之初地。 今何斯路村仍以何姓族人居多,兴建水库,育林封山,保持生态,不断实现着何氏祖先创造优美环境之梦想。眼前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来人皆甚异之。沿村道往北复前行,欲穷其林,乃圣寿禅寺、德胜岩国家森林公园,虽无亭台楼阁,却也郁郁葱葱,是繁华义乌市的世外桃源。如今,新任村领导更以新的规划实现着新的追求。筹划齐全村功能,居住餐饮娱乐一应俱全,养老、休假不假外出焉,遂与外界间隔,渡入清凉世界。希以印象何斯路村扩大关注度,邀朋约友共度乡村之佳节。既来,得其获,便扶归家,处处志之。无论大江南北、欧洲美国来访,举何氏美肴作食,村长为之一一具言,获叹美语云:“此乃佳村也。”望未来,新农村改造,高品味度假乡村也,居之,欣然赞美。假毕,仍未兴终。后遂广有问津者。 适逢盛世建新农村之际,创奔康庄信息平台,输出农村产品、引入世人旅游,谨以此鳞爪短文示之,是以为记。 何允辉于戊子年七月 自然资源何斯路村背靠国家大草坪森林公园,相邻圣寿禅寺,依托交通优势,规划中的何斯路 村具有环形景观轴线,四大功能区块,三个特色基地,七星北斗布局。顺东黄路还有水库景观、陈望道故居等沿途景观的连锁效应。具有特有的丘陵地带农业旅游资源。 历史沿革何斯路村据现存族谱、家传、古训和建筑遗址的历史考证,何氏系由北方迁衍而来,经历无数风雨侵袭、抗争平息,饱尝过无数灾难、终化险为夷。传说中自秦王政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建乌伤县之后,这里就有人群居住,何氏祖先的建村应在此时,当时正好是韩王安被俘,韩国灭亡,韩氏子民改何姓四处隐名埋姓逃生之际。 义乌县以下的行政单位建设较晚,有据可查的记载是1928年,义乌县分出派出机构区公所(有时称督导区),管县直属镇以外的乡镇。何斯路村属义西区署。 日军占领时期,义西及义北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政权管辖。何斯路村是新四军东河抗日游击总队驻地。 1949年后仍设上溪区公所,1956年大调整后撤销。1958年建人民公社,何斯路村为大队,实行政社合一。1983年政社分设调整为区属乡镇下属的村。1992年扩乡并镇,调整为今。 虽历尽沧桑,但古村面貌保存较好。古树参天、生态依旧,村民们育林植树,参拜祖先,民风依旧纯朴。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