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何琼 |
释义 | 1 何仙姑原名是凡人出身,苦修积善才修练成仙。八仙之中有一位唯一的女性,就是何仙姑,她在八仙中好似万绿丛中仅有的一点红,因而也就格外地引人注目 ◎ 1.何仙姑的原名八仙:汉钟离、张果老、铁拐李、曹国舅、吕洞宾、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八仙。何仙姑原名何琼,唐高宗开耀元年出生于零陵一户普通的庄户人家。 ◎ 说法一◎ 出生之说何仙姑原名何琼,唐高宗开耀元年出生于零陵一户普通的庄户人家。当地人说,在何琼出世的那天,一团鲜艳祥瑞的紫气笼罩在何家茅屋的上方,一群仙鹤在紫气中上下飞舞,不一会儿,一只硕壮的梅花鹿驮着一个扎小辫、身系红肚兜的女童飞奔闯入何家,就在这时何母生下了一个白白胖胖的女婴。 ◎ 故乡之说提起何琼的家乡零陵,可是一个山清水秀的风水宝地,据《史记》记载:“舜葬于江南九嶷,是为零陵。”先圣舜帝就葬在零陵的九嶷山。零陵城正位于潇、湘二水汇合的地方,北望南岳衡山,南依巍巍五岭,是楚粤之门户。零陵郡西有一座云母山,山上盛产五色云母石,云母石是古代服食求仙的上药;一条清澈蜿蜒的小溪由山上奔流而下,称为云母溪,何琼家就在秀美的云母溪畔。 关于她的故乡,除广东增城说之外,还有广西、福建、浙江、安徽、湖南等多种说法。说法的不一,大概是因为历史上本无此人。 ◎ 得道之说喝云母水长大的何琼,出落得美丽灵秀,她自小就喜欢一人在云母溪边嬉戏漫游。十四岁那年,她在云母溪畔遇见了一位白发苍苍的长胡子老翁,老翁向她询问了一些当地山水的情况,何琼都伶俐地一一作答,老翁非常高兴,从自己的背囊里取出一枚鲜灵灵的蟠桃送给何琼,何琼接过,谢了谢老翁,然后三下五除二地把蟠桃吃下了肚,老翁看着她吃完,满脸笑容地点点头,转身就不见了。回家后,何琼一连几天都不感饥饿,因而也就不想吃东西,精神却比以往更旺盛,一个月之后,何琼又在云母溪边遇到了那位老翁,这次老翁把她带到云母山上,教她如何采集云母以及怎样服食云母。何琼按照他的话,每天到云母山上采食云母,渐渐感觉到自己身轻如燕,往来山顶,行走如飞。此外,她还能辨识和采摘山中的各种仙草灵药,为附近的百姓治疗各种疾病,且能预测人事,因此周围的人都称她是“何仙姑”。 ◎ 得道成仙之后何琼得道成仙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越传越远,最后竟传到京城皇宫武则天耳中。 当时武则天是唐高宗的皇后,却把持着朝廷实权。武则天自小受母亲的影响信仰佛教,及至作了皇后,她又极力在宫内和全国上下推崇佛教,想以此压倒李唐王朝所尊奉的道教势头,并利用某些佛经作为她篡位称帝的理论根据。佛教“法相宗”宣扬“二空”,就是说要把自我与万物都看成是空泛虚无的,这样才能达到宇宙万物与我合而为一的高渺境界;通俗他说,就是用心感悟,作到物我两忘,那么就能白昼飞升、腾云驾雾、长生不老了。武则天对这一点十分信服,当她听说零陵地方出了一个何仙姑,能够不食人间烟火,自由往来于山岳之巅,感到十分有兴趣,特地派人前往探视,并赐予何仙姑一袭朝霞服。何仙姑接受了朝霞服,兴致勃勃地穿戴起来,周围的百姓闻讯从四面八方赶来观瞻,只见何仙姑身上霞光万道,煜煜夺目,好像神仙下凡;乡亲们见状大惊,不由自主地齐齐跪倒在地,朝何仙姑顶礼膜拜。何仙姑心中颇感自得,然而她母亲却大感恐慌,心想:“这样的女儿,谁家还敢娶她呀!” 果然不出何母所料,何仙姑十八岁时,她母亲急急地请媒人为她择婿,虽然何仙姑出落得鲜花一样漂亮,但因本事太大,竟没有谁家敢娶。何母忧心忡忡,何仙姑自己却若无其事,整天里出于山野乡村,忙着给人采药治病,过得十分充实。 ◎ 往名山仙境与仙佛谈论佛道一天,何仙姑进入云母山密林深处采药,遇到两位神奇的人,他们中有一个瘸腿的老汉,手拄铁拐,身背硕大的酒葫芦,衣着褴楼,形似乞丐;另一个着一身整洁的蓝布衫,手持药锄,肩背药筐,神态甚是俊逸。这两人在何仙姑前面不远的地方,一搭一唱,口中念念有词,不一会儿,竟腾空而去,倏忽不见踪影,这两人乃是八仙中的铁拐李和蓝采和。何仙姑留意着他们的样子,念叨着偷学的口诀,想居然也能够象他们一样,凌风驾云,飞越山谷。从此后,她常常一人悄悄来到深山中修练,身法愈来愈熟练,也越来越能飞得远。她利用这种功夫时常飞到遥远的大山中,朝去暮回,带回一些奇异的山果给家人品尝,家人吃了觉得香甜可口、精神倍增,但终究不知是何种果实。 见她每日早出晚归,何母心生疑虑,盘问她到何处去干何事了,何仙姑拗不过母亲,就说每日往名山仙境与仙佛谈论佛道去了。渐渐地,何仙姑通晓佛道的消息又传开了,武则天听说后,派使者前往零陵,备妥銮舆,召请何仙姑前往东都洛阳论佛道。众官员与何仙姑一同跋山涉水来到洛阳城外,在等船渡洛水时,众人突然不见了何仙姑的踪影,使臣大起恐慌,连忙命人四处寻找,却没找到一点蛛丝马迹。众人吓得坐在洛河边发呆,薄暮时分,何仙姑翩然凌空而降,不急不忙地告诉使者:“我已前往禁宫见过了天后,你们可以回朝复命了。” 使臣将信将疑地回到洛阳宫中,一打听,果然何仙姑当天来拜见过武后,并和她在宫中作了半日长谈,使臣们为之惊讶不已。 ◎ 与武后大谈长生不老之术据说何仙姑在宫中与武后大谈长生不老之术,她劝说武后,要长寿首先要做到寡欲,摒绝声色,看破名利;其次则要多行善事,须扼制酷刑,严禁诬枉,施行仁政,修德积福。同时她还论及治国安邦之道,务必要亲贤臣远小人,万万不可以以异姓人为皇嗣。 她所言及的内容,竟是对武后十分有针对性的。 武后是个聪明人,何仙姑一番入情入理的话,她听在心里后,也渐渐地付诸行动,不久,来俊臣等一班酷吏受法一遭诛;接着重用贤臣狄仁杰:至于皇嗣一事,武后本想立侄几武承嗣为太子,在狄仁杰的忠谏下,她遵循了问仙姑的告诫放弃了立异姓的初衷。 至于清心寡欲、摒绝场色、看破名利等项,已经沉溺于情欲和权欲之中的武则天却始终无法做到,所谓到了迷途难返的地步。 ◎ 武则天为酬谢何仙姑建会仙馆武则天为了酬谢何仙姑的一番美意,特下令零陵地方官吏在零陵城南的凤凰台,建造了一座雄伟的会仙馆,作为何仙姑讲道弘法之处。何仙姑在讲道之余,常坐在馆前的石阶上,剥食一种圆形的仙果,并随手将果核四下抛去,后来,会仙馆的四周长出一株株荔枝树,这些树上结出的荔枝竟都是翠绿的青皮荔枝,人们称为“凤凰台上,荔枝挂绿”。 ◎ 何仙姑题诗何仙姑还题了一首“凤凰台”的诗: 凤凰云母似天花,炼作芙蓉白云芽;笑煞狂徒无主张,更从何处觅丹砂。 这首诗表面是写凤凰台,实际上诗里晴藏着服食求道的真谛服食云母的方法。人们从何仙姑服食修炼的特点,说她是道教信徒;也有人根据她讲道说法的思想内容,把她归于佛教弟子,实际上,何仙姑可以说亦道亦佛,又非道非佛的人物。本身已臻天人合一的境界。凡间的佛道岂能框定她! 一天,何仙姑突然灵感顿至,写下了一道“题麻姑峰”的诗: 麻姑笑我恋尘嚣,一隔仙凡道路遥;飞去沧州弄明月,倒骑黄鹤听吹箫。 这首充满仙韵的诗似乎暗含着某种预兆。果然,唐中宗景龙元年的某一天,二十六岁的何仙姑坐在凤凰台上,仰望着苍远的天空出神,忽然看见铁拐李站在远处的云端、舞动着他的铁拐,似乎是在招呼她。不知不觉中,何仙姑的身体象彩凤一般冉冉升起,凌空而上,追随着铁拐李而去。她脚上的一只珠鞋这时掉落在地上,第二天,珠鞋坠落的地方忽然出现一口水井,井水清澈甘甜,阵阵异香扑鼻,四周井栏,形状恰似一只弓鞋的模样,当地的人们在井旁建了一座何仙姑庙,日日香火鼎盛,因为那水井里的水,不但清凉解渴,而且能治愈各种滴疾,因而为远近人们津津乐道。 ◎ 何仙姑成仙何仙姑白日飞升,得道成仙,从而成为八仙中唯一的红粉,形成万绿丛中一点红的局面。成仙后的何仙姑念念不忘人间的疾苦,经常在南方一带行云布雨、消除疫灾、解救苦难,凡是善良人需要她帮助,只需默默向天空祈祷,她就能象“及时雨”一样赶到,给予人们以神奇的力量。 ◎ 何仙姑显灵题诗唐玄宗天宝九年,距离何仙姑成仙已经三十多年了,一天大雨过后,碧空如洗,零陵地方的人们都看到一朵五彩祥云悠然飘过,何仙姑身着朝霞服站立云端,正当人们跪地膜拜之际,一束黄绫由空中飘落到凤凰台上,上面写着这样的诗句: 云母溪畔胜天台,千树万树桃花开;玉箫吹过黄龙洞,勿引长度跨鹤来。 寄语张家与李家,体将尘事闹闲情;蓬莱弱水今清浅,满地花荫护月明。 已趁神仙入紫薇,水乡回首尚迟迟;千年留取井边履,说与草堂仙子知。 诗中有对故乡风物的眷恋,也有对乡人的殷殷叮咛,更有对神仙生涯幽寂情怀的剖白,劝导凡人要珍惜自己的生活。真是“人人都说神仙好,谁知神仙有烦恼,劝君惜取凡人时,莫待时光空自消!” 何仙姑经常手持荷花。 ◎ 说法二◎ 身世之说何仙姑,唐广州增城何泰之女。相传年十四五梦神人教食云母粉,身轻不死。景龙中白日飞升。世谓之何仙姑,俗传为八仙之一。 ◎ 故乡之说关于她的故乡,除广东增城说之外,还有广西、福建、浙江、安徽、湖南等多种说法。说法的不一,大概是因为历史上本无此人。 ◎ 其他说法另有一说是:何仙姑原名何秀姑,生于武则天朝某年二月初七。父亲开豆腐坊,她自幼做父亲的帮手。十三四岁时到野外游玩,遇见了云游的铁拐李、吕洞宾和张果老,三位神仙给她吃了仙桃、仙枣和云母片,从此她再也不觉饥饿,并能预卜未来,知人祸福。乡亲们为她盖了一座小楼,要她住在那里,人们常来这里请她算命。渐渐地,何秀姑的名字变成了何仙姑。 ◎ 《仙佛奇踪》说:何仙姑为广州增城一位叫何泰的女儿。生时头顶有六条头发。十六岁时梦见仙人教他:「吃云母粉,可以轻身而且长生不死。」于是她照仙人的指示,吃云母,发誓不嫁,经常来往山谷之中,健行如飞。每天的早上出去,晚上带回一些山果给她的母亲吃。后逐渐不吃五谷,武则天遣使召见她去宫中,在入京中的途中忽然失踪。之后白日生仙。唐天宝九年,出现在麻姑坛中,站立在五朵云中,其后,又出现在广州的小石楼。 ◎ 宋曾敏行《独醒杂志》记载「狄青早年在争南侬时路过永州,听说何仙姑能预知吉凶,便特地去询问战争的结果,何仙姑说:「公不必见贼,贼败且走。」开始狄青不信,后来宋军先锋与南侬智高的兵交战,不机回合,智高战败并逃入大理国。 2 贵州省财经学院文化传播学院教授◎ 人物简介女,1956年11月生。1977年恢复高考考入贵州师范大学(原贵州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1982年元月毕业,文学学士。毕业后在贵州省轻纺工业厅工作,任主任科员、副所长、中外合资广告公司总经理、副处长。2000年全国机构改革调入贵州省财经学院。现为贵州省财经学院文化传播学院教授。独立完成省级科研课题2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发表散文、诗歌、通讯、评论等文章百余篇;独立出版专著3部;参编高校教材2部。 ◎ 研究成果论文:“西部民族文化保护与开发” 《理论与当代》 2004年 第5期 “台港文学欣赏应成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 《贵州教育研究》 2004年 第11期 “贵州民族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略论” 贵州科技出版社 论文集 2005年 “台港文学中人文精神的艺术传达” 《贵州师大学报》 2006年 第1期 “略论方言与民族文化史的研究” 《贵州民院学报》 2006年 第1期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文化战略思考” 《贵州社会科学》CSSCI 2006年 第4期 “论民族文化生态与旅游产业发展” 《思想战线》CSSCI 2008年. 第2期 “论侗族建筑的和谐理念” 《贵州社会科学》CSSCI 2008年. 第5期. 专著: 《西部民族文化研究》 独立 民族出版社 2006年 《台港文学:民族文化的艺术透视》独立 民族出版社 2008年科研项目: 贵州省教育厅 《西部民族文化概论》独立 民族出版社 2009年科研项目:(教改) 贵州省教育厅 3 广东省中学历史教研会副秘书长何琼何琼,女,广东省广州市人。1983年毕业于广州师范学院政史系,获历史学士学位。先后在广州市第一中学、广州市沙东中学从事历史教学工作。1994年至今在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任中学历史教研员。现任广东省中学历史教研会副秘书长、广州市中学历史教研会副会长。2005年,被聘为广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2007年被聘为教育部基教司历史学科新课程教师培训核心组成员,承担全国新课程“历史学科发展性评价”的教师培训工作。 主编的教材、教辅及书籍主要有:《广州历史(古代部分)))(广州出版社);《高考备考指南》系列丛书(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初一至高三年级的《中学生历史学习指导》系列丛书(广州出版社);《大漠勇士》(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年);《广州教学研究一一“广州市初中历史学业成绩评价体系”的研究专刊》(2002年);《行动与创新(历史部分)》(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年)。参与编写的书主要有:《冤海忠魂古将相》(国际文化出版公司,,996年);姬秉新、李稚勇、赵亚夫主编的《理解与实践高中历史新课程一一与高中历史教师的对话》(高等教育出版社)。 4 贵州省遵义市政协秘书长何琼,女,汉族,1963年5月生,贵州省赤水市人,中共党员,1981年12月参加工作,贵州省委党校行政管理专业毕业,在职大学学历。 现任贵州省遵义市政协秘书长。 1981年12月—1984年12月,贵州省习水县土城区工作员; 1984年12月—1986年09月,贵州省习水县土城区妇联干事; 1986年09月—1988年07月,贵州省遵义地委(市)党校学习; 1988年07月—1992年07月,贵州省习水县土城区统计员、组织干事; 1992年07月—1995年04月,贵州省习水县土城区党镇办主任; 1995年04月—1996年10月,贵州省习水县土城镇副镇长; 1996年10月—1997年03月,贵州省习水县桑木镇党委副书记; 1997年03月—1998年03月,贵州省习水县桑木镇党委副书记、镇长; 1998年03月—2000年10月,贵州省习水县妇联主席; 2000年10月—2006年09月,贵州省桐梓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2006年09月—2009年12月,贵州省桐梓县委副书记; 2009年12月—2012年02月,贵州省遵义市政协副秘书长(分管常务工作,正县级); 2012年02月—,贵州省遵义市政协秘书长。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