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何满子
释义
1 词牌名

白乐天诗云:“世传满子是人名。临就刑时曲始成。一曲四调歌八叠,从头便是断肠声。”自注云:“开元中,沧州歌者姓名,临刑进此曲,以赎死,上竟不免。”元微之何满子歌云:“何满能歌声宛转。天宝年中世称罕。婴刑系在囹圄间,下调哀音歌愤懑。梨园弟子奏元宗,一唱承恩羁网缓。便将何满为曲名,御府亲题乐府纂。”甚矣,帝王不可妄有嗜好也。明皇喜音律,而罪人遂欲进曲赎死。然元白平生交友,闻见率同,独纪此事少异。卢氏杂说云:“甘露事后,文宗便殿观牡丹,诵舒元舆牡丹赋,叹息泣下,命乐适情。宫人沈翘翘舞何满子,词云:浮云蔽白日。上曰汝知书耶。乃赐金臂环。”又薛逢何满子词云:“击马宫槐老,持杯店菊黄。故交今不见,流恨满川光。”五字四句,乐天所谓一曲四词,庶几是也。歌八叠,疑有和声,如渔父、小秦王之类。今词属双调,两段各六句,内五句各六字,一句七字。五代时尹鹗、李列亦同此。其他诸公所作,往往只一段,而六句各六字,皆无复有五字者。字句既异,即知非旧曲。乐府杂录云: “灵武刺史李灵曜置酒,坐客姓骆,唱何满子,皆称妙绝。白秀才者曰:‘家有声妓,歌此曲音调不同。’召至令歌,发声清越,殆非常音。骆遽问曰:‘莫是宫中胡二子否。’妓熟视曰:‘君岂梨园骆供奉邪。’相对泣下,皆明皇时人也。”张祜作孟才人叹云:“偶因歌态咏娇颦。传唱宫中十二春。却为一声何满子,下泉须吊孟才人。”其序称:“武宗疾笃,孟才人以歌笙获宠者,密侍左右。上目之曰:‘吾当不讳,尔何为哉。’指笙囊泣曰:‘请以此就缢。’上悯然。复曰:‘妾尝艺歌,愿对上歌一曲,以泄愤。’许之,乃歌一声何满子,气亟,立殒。上令医候之,曰:‘脉尚温而肠已绝。’一云肌尚温而肠已断。上崩,将徙柩,举之愈重。议者曰:‘非俟才人乎。’命其榇至,乃举。”伪蜀孙光宪何满子一章云:“冠剑不随君去,江河还共恩深。”似为孟才人发。祜又有宫词云:“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其详不可得而闻也。

元稹曾经写下著名的《何满子歌》,以次这件事情。

何满能歌声宛转,天宝年中世称罕;

婴刑系在囹圄间,下调哀音歌愤懑。

梨园子弟奏玄宗,一唱承恩羁网缓;

便将何满为曲名,御府亲题乐府纂。

沈阿翘

太和中,文宗於内殿看牡丹,翘足赁阑,忽吟舒元舆牡丹赋云:“坼者如语,含者如咽。俯者如愁,仰者如悦。”吟罢方省元舆词,不觉叹息良久,泣下沾襟。时有宫人沈翘者,为舞何满子,调声风态,率皆宛转。曲罢赐金臂环,即问其从来。翘曰:“妾本吴元济之伎女,元济败,因以声得为宫人。”俄遂进白玉方响,云本元济所与也。光明皎洁,可照十数步,犀槌即响犀也。方物有声,乃响应其中焉。架则云檀香也,文彩若支霞之状,芳馥著人,弥月不散,制度精妙,非中国所有。因令阿翘奏凉州曲,音韵清越,听者无不凄然,谓之天上乐。乃选内人与阿翘为弟焉。[杜阳杂编]

词牌鉴赏

1、【何满子】毛文锡

红粉楼前月照,碧纱窗外莺啼。梦断辽阳音信,

那堪独守空闺。恨对百花时节,王孙绿草萋萋。

全唐诗893卷,前面所说的六句六字

-------------------------------------------------

2、白香词谱 清舒梦兰(41-50)

河满子秋怨 孙洙

〔题考〕「河」本作「何」,系人名。白乐天诗:「世传满子是人名,临就刑时曲始成;

一曲四词歌八叠,从头便是断肠声。」自注云:「开元中,沧州歌者姓名;临刑进此曲以

赎死,上竟不免。」元微之﹝何满子歌﹞云:「何满能歌声宛转,天宝年中世称罕;婴刑系在囹圄间,下调哀音歌愤懑。梨园子弟奏玄宗,一唱承恩羁网缓;便将何满为曲名,御府亲题乐府纂。」元白同时交好,闻见当同,而独纪此事少异。顾据乐府杂录:「灵武刺史李灵曜置酒,坐客姓骆,唱﹝何满子﹞,皆称妙绝。白秀才者曰:『家有声妓歌此曲,音调不同。』召至令砍;发声清越,非常音。骆遽问曰:『莫非宫中胡二子否?』妓熟视曰:『君岂梨园骆供奉耶?』相对泣下。皆明皇时人也。」则此调不特创自开天前後,可以断知;抑且可知其创自宫中。故张祐【宫词】有「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之句也。(见王灼【碧鸡漫志】)

〔作法〕本调七十四字。唐时本为单谓六句,每句六字,至孙光宪词,始作七字一句,成三十七字一体。厥後又加双叠,乃成今体。王灼云:「﹝何满子﹞,今词属双调。两段各六句,内五句各六字,一句七字。五代时伊鹗、李珣亦同此。其他诸公所作,往往只一段,而六句各六字,皆无复七字者;字句既异,即知非旧曲。」则其演变可知矣。本词乃近调;起二句与﹝西江月﹞同,作家多用对偶。第三句与﹝离亭燕﹞第三句同,第四句与第二句同。末二句与首二句同。

怅望浮生急景,

⊙●⊙○⊙●(句)

凄凉宝瑟余音。

⊙○⊙●○△(平韵)

楚客多情偏怨别,

⊙●⊙○○●●(句)

碧山远水登临。

⊙○⊙●○△(叶平韵)

目送连天衰草,

⊙●⊙○⊙●(句)

夜阑几处疏砧。

⊙○⊙●○△(叶平韵)

黄叶无风自落,

⊙●⊙○⊙●(句)

秋云不雨长阴。

⊙○⊙●○△(叶平韵)

天若有情天亦老,

⊙●⊙○○●●(句)

摇摇幽恨难禁。

⊙○⊙●○△(叶平韵)

惆怅旧欢如梦,

⊙●⊙○⊙●(句)

觉来无处追寻。

⊙○⊙●○△(叶平韵)

----------------------------------------------

3、苏轼何满子 . 寄益州守冯当世

见说岷峨凄怆,旋闻江汉澄清。

但觉秋来归梦好,西南自有长城。

东府三人最少,西山八国初平。

莫负花溪纵赏,何妨药市微行。

试问当垆人在否,空教是处闻名。

唱着子渊新曲,应须分外含情。

(冯当世,即冯京)

————————————————————————————————

4、何满子

张祜 (唐)

故国三千里,

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

双泪落君前。

【注释】:

1、故国:指故乡。

2、君:指唐武宗。

【译文】:

故乡远隔三千里,(别了兄弟父母);

深宫幽闭二十年,(好比笼中鹦鹉)。

听一声何满子曲,(不禁想我身世);

双眼落泪在君前。(你害得我多苦)!

【鉴赏】

一般以绝句体裁写的篇幅短小的宫怨诗,总是只揭开生活画图的一角,让读者从一个片断场景看到宫人悲惨的一生;同时往往写得委婉含蓄,一些内容留待读者自己去想象,去玩味。这首诗却与众不同。它展示的是一幅生活全图,而且是直叙其事,直写其情。

诗总共只有二十个字。作者在前半首里,以举重若轻、驭繁如简的笔力,把一个宫人远离故乡、幽闭深宫的整个遭遇浓缩在短短十个字中。首句“故国三千里”,是从空间着眼,写去家之远;次句“深宫二十年”,是从时间下笔,写入宫之久。这两句诗,不仅有高度的概括性,而且有强烈的感染力;不仅把诗中女主角的千愁万恨一下子集中地显示了出来,而且是加一倍、进一层地表达了她的愁恨。一个少女不幸被选入宫,与家人分离,与外界隔绝,失去幸福,失去自由,本来已经够悲惨了,何况家乡又在三千里之外,岁月已有二十年之长,这就使读者感到其命运更加悲惨,其身世更可同情。与这两句诗相似的有柳宗元《别舍弟宗一》诗中“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一联,也是以距离的遥远、时间的久长来表明去国投荒的分外可悲。这都是以加一倍、进一层的写法来增加诗句的重量和深度。

后半首诗转入写怨情,以一声悲歌、双泪齐落的事实,直截了当地写出了诗中人埋藏极深、蓄积已久的怨情。这后两句诗也以强烈取胜,不以含蓄见长。过去一些诗论家有诗贵含蓄、忌直贵曲的说法,其实并不是绝对的。应当说,一首诗或曲或直,或含蓄或强烈,要服从它的内容。这首诗的前半首已经把诗中人的处境之悲惨写到了极点,为逼出怨情蓄足了力量,因而在下半首中就势必让诗中人的怨情喷薄而出、一泻为快了。这样才能使整首诗显得强烈有力,更能收到打动读者的艺术效果。这里,特别值得拈出的一点是:有些宫怨诗把宫人产生怨情的原因写成是由于见不到皇帝或失宠于皇帝,那是不可取的;这首诗反其道而行之,它所写的怨情是在“君前”、在诗中人的歌舞受到皇帝赏识的时候迸发出来的。这个怨情,联系前两句看,决不是由于不得进见或失宠,而是对被夺去了幸福和自由的抗议,正是刘皂在一首《长门怨》中所说,“不是思君是恨君”。

这首诗还有两个特点。一是:四句诗中,前三句都是没有谓语的名词句。谢榛在《四溟诗话》中曾指出,诗句中“实字多,则意简而句健”,而他所举的“皆用实字”的例句,就是名词句。这首诗之所以特别简括凝炼、强烈有力,与运用这种特殊的诗句结构有关。另一特点是:四句诗中,以“三千里”表明距离,以“二十年”表明时间,以“一声”写歌唱,以“双泪”写泣下,句句都用了数目字。而数字在诗歌中往往有其特殊作用,它能把一件事情、一个问题表达得更清晰,更准确,给读者以更深刻的印象,也使诗句特别精炼有力。这首诗的这两个艺术形式上的特点,与它的内容互为表里,相得益彰。

与张祜同时的诗人杜牧非常欣赏这首诗,在一首酬张祜的诗中有“可怜故国三千里,虚唱歌词满六宫”句。这说明,张祜的这首诗道出了宫人的辛酸,讲出了宫人要讲的话,当时传入宫中,曾为宫人广泛歌唱。

2 杂文家

何满子(1919-2009)原名孙承勋,1919年出生于浙江富阳一个大家族。著名杂文家。解放前历任衡阳《力报》记者、南京《大刚报》记者、天津《益世报》驻南京特派员。解放后,曾任《上海自由论坛晚报》总编辑、大众书店编辑、震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编辑、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审。早期从事美学与文艺理论研究,后治中国古代小说,兼治思想史、民俗等学科。已出版的专著有《艺术形式论》、《论〈儒林外史〉》、《汲古说林》、《中古文人风采》、《中国酒文化》、《中国爱情小说中的两性关系》及杂文随笔集共三十余种。2009年5月8日晚上在上海瑞金医院去世。

何满子7岁读《西游记》,10岁以文言文开笔写故事。在年少时,在大家族长大的何满子接受的是西式私塾教育,“当年我家有3位家庭教师,教文史的是前清副榜,教数理化和外语的都是剑桥留学生。其中一位先生说,我的水平早够得上剑桥毕业生了。”

在何满子18岁起,抗战、解放战争、反“右”、“文革”……一个个运动接二连三,这位生于1919年的老先生一个都没落下,“我出生于1919年,那年五四运动,18岁成年正好又是抗战。”何满子后来到上海投入抗日洪流,也开始了他的传奇人生。从上海到武汉,又到延安,“我在延安待的时间只有几个月,但一离开延安就被国民党扣留,被送入战干团。”在原洛阳《阵中日报》主编程仲文帮助下才脱离战干团,一路流浪到成都,从此开始报纸副刊的编辑写作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何满子来到震旦大学中文系教书,却被牵入胡风案中。1955年5月17日,何满子刚起床,就被戴上了手铐,囚犯代号“1046”,“可我根本不认识胡风,且胡风问题只是文学学术问题。和我关在一起的人当中不少是我的好朋友,包括贾植芳、梅林、耿庸。”后来专案组跑遍全国,找不出一点毛病。当年9月28日,何满子重归自由。但在反“右”运动中,何满子全家被发配到宁夏贺兰山下,直到1964年才调回上海。“文革”中,何满子被遣送回富阳老家种地,直到1978年才又回沪。自1978年落实政策之后,何满子真正进入了写作高峰。何满子常常说,他的生命是从60岁开始的。30年间,他一共写了50多本书,出版了《五杂侃》、《人间风习碎片》、《中古文人风采》、《图品三国》等一系列杂文集。

何满子先生于2009年5月8日22时36分因病在上海瑞金医院去世,享年91岁。

3 中篇小说《蒲柳人家》角色

人物简介

当代著名作家刘绍棠所作中篇小说《蒲柳人家》角色,是一丈青大娘和何大学问两人的独生子与城里一位书铺掌柜的女儿所生的独生子,一个调皮倔犟,聪明机敏,勇敢可爱的男孩子,何家世代单传。该小说被收入中学语文课本。

作品简介

刘绍棠是乡土文学的积极倡导者。《蒲柳人家》比较典型地体现了他的乡土小说多方面的特点。和20年代台静农、许杰创作的乡土小说一样,《蒲柳人家》对特定地域乡村社会的风土人情作了精心描摹。

它写的是30年代京郊大运河边的乡村生活:何家那个杨、柳、榆、槐围绕着,篱笆上爬满豆角秧、房顶上长满大南瓜的小院;开着五颜六色花朵,长满芦苇、柳棵子的运河滩:七夕之夜的乞巧;周檎、望日莲、郑整儿、荷妞童年时代的“拜花堂”游戏;柳罐斗为了养活姐姐和外甥终身不娶;何大学问夫妇不怕刁难、不惜财产慷慨救助孤女望日莲;……这种描写生动展示了北方农村的人文地理风貌和古朴善良的民性。

但是,和20年代的许多乡土小说较多隐含着“乡愁”不同,《蒲柳人家》具有鲜明的牧歌情调和喜剧色彩。这主要的是由于作家把传奇小说的因素带入乡土小说,并自觉表现时代精神给乡村生活的巨大影响。小说叙述的故事,以及柳罐斗、一丈青等人物,都具有很大程度的传奇性。柳罐斗被何大学问称作活赵云、赛平贵,他与董太师女儿的恋情,他的逃走与练就百发百中的枪法后的还乡,他对蒋团长的忠诚,他与鼓书艺人云遮月的浪漫故事,他在7月15鬼节设美人计诱杀麻雷子等等,都是地地道道的民间传奇。在对一丈青等人物的描写中,作家则对其性格进行了具有喜剧色彩的夸张。一丈青大高个儿,大脚板,青铜肤色,嗓门亮堂,骂起人来不倒嗓子,打起架来三五个小伙子也不是对手。这很容易使人联想起《水浒传》中的女英雄,实际上“一丈青”本来就是《水浒传》中扈家庄武艺高强的扈三娘的绰号。《蒲柳人家》对时代精神的注重集中体现在对周檎父子的描写上。20年代周方舟领导农民搞暴动,9年后其子周檎又投身抗日。这类描写揭示了乡村社会的觉醒,使作品具有了昂扬的时代精神。

《蒲柳人家》的结构也非常巧妙。故事从何满子被爷爷拴在葡萄架下那个中午开始。何大学问、柳罐斗、望日莲等许多人生动有趣的往事被用穿插的方式回述出来。这样一来小说实际在叙述着两个故事:正在进行的周檎的抗日活动,何大学问、柳罐斗的设计除奸;过去发生的具有鲜明地方色彩的故事和几个年轻主人公的童年生活。这二者交织起来,不仅扩大了小说的容量,而且把富有地方特色的风土人情与正在进行的斗争统一起来,互相映衬,既照顾到乡土性,又照顾到时代性。此外,《蒲柳人家》也体现了刘绍棠小说特有的语言风格。比如:“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何满子最喜欢到河滩上玩耍。光着屁股浸入河汊,捞虾米,掏螃蟹,摸小鱼儿;钻进苇塘里,搜寻红脖水鸡儿,驱赶红蜻蜓满天飞舞,更是有趣”。通俗流畅而又生动传神。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4:4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