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何功伟、刘慧馨烈士陵园 |
释义 | 一概述何功伟、刘惠馨烈士陵园恩施市小渡船办事处方家坝村是何功伟、刘惠馨二烈士囚禁就义的革命纪念地和烈士陵园。 二历史背景抗日战争时期湖北省政府西迁恩施,同时在方家坝设立"战时青年训导团"反革命集中营,疯狂迫害共产党人爱国志士。1941年1月20日,因叛徒出卖,中共鄂西特委书记何功伟同志、妇女部长刘慧馨同志不幸被捕,先后囚禁在方家坝杨家老屋、大梨树等处达8个月之久。他们坚信共产主义真理,宁死不屈,拒不投降,显示了共产党员的崇高革命气节和坚强意志。何功伟同志囚禁在杨家老屋谷仓里时,写出了《狱中歌声》、《奴隶恋歌》、《清江颂》、《革命气节教育提纲》、给父亲的遗书等革命诗篇和文章。1941年11月18日,何功伟、刘慧馨同志在方家坝五道涧和大田垭口壮烈牺牲,为党和人民献出了他们年轻的生命。 解放后方家坝成为全市人民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主要场所。每逢清明时节,广大干部、职工、学生及群众纷纷到此悼念烈士英灵。烈士的亲属及战友们也常来此寄托哀思,以慰忠魂。1994年该处被州人民政府列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州、市两级政府拨款近3万元,对原囚禁何功伟烈士的房屋进行了抢救性维修,其房屋产权收归国家管理。 为了进一步搞好革命纪念地的建设,恩施市将方家坝原何功伟烈士囚禁处按原样修复,恢复原拆除的两间房屋、院落、槽门,新建围墙;修通何功伟、刘慧馨二烈士就义处的道路;在杨家老屋举办烈士生平事迹图片陈列展览,完善美化周边环境。 2002年,何功伟、刘慧馨二烈士遗体从五峰山迁至方家坝,建立了烈士陵园。 三历史事件地理位置方家坝位于恩施城西北6公里.西靠望城坡山麓,东连旗峰坝,南接小村和汪家寨。方家坝南北两头分布着村坊和方家坝两个自然村落。方家坝有一个小街,解放前是恩施通往屯堡、利川的要道,村坊掩映在茂密的树木和竹林之中,潺潺的清溪从五道涧经村中缓缓流过。抗日战争时期,恩施是国民党湖北省战时省会,国民党第六战区司令长官兼湖北省政府主席陈诚坐镇恩施,在村坊建立过囚禁共产党人和民主进步人士及学生的集中营。从1941年1月至1945年10月,先后有602名共产党员、进步人士、青年学生在方家坝被集中关押、审讯和"感化",中共鄂西特委(省委)书记何功伟和妇女部长刘惠馨同志被秘密杀害于此。 牢狱生活当时,六战区司令长官兼湖北省主席陈诚把从恩施8县及湘鄂川黔边区搜捕的大批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押到恩施城后,先是关押在鼓楼街16号进行刑讯逼供,然后再陆续转移到离城6公里外的方家坝集中营。这里的监狱都是占用的村坊两座上下相邻的地主庄园--方家大屋。一座靠上,是六战区"青年训导大队",由5栋房屋、3个院坝组成,共有20多个房间,关押要"感化"、"训导"的政治犯100多人。在"青训大队"下面,是一栋二进三开间带厢房,共9个房间、1个场坝,为管理所。这里主要关押共产党"要犯",配有少将及校、尉等特务"管训"人员104人,另有士兵、军警36人。他们用无穷尽的劳役、无限期的禁闭、轮番刑讯和假枪毙、陪斩、坐黑牢、饿饭、鞭挞、踩杠、从清江河挑卵石上高山、背石头跑万米、三伏天烤太阳火、背火背篓、钉活门神等酷刑摧残和迫害革命者。所谓"感化"、"训导",就是把关押在"青训大队"的进步青年分成甲、乙、丙班上课,课程设有"精神生活",以"三民主义"为主,6个月为一期,期满进行"评审",对认为确有"悔改表现者"具保释放,年底又进行清理,释放一些"罪证"不足者。对于"不守规矩"的政治犯,特务们就采取各种酷刑予以惩罚。比如背火背篓,就是在铁皮桶内放入燃烧的炭火,捆绑在"犯人"的背上,将其烙烫得直冒油烟,以夺其志。又如三伏天里罚烤太阳火、万米长跑等,不许"犯人"停歇,又热又累、干渴难忍的"犯人"只得悄悄饮尿解渴。 被捕1941年1月20日,军统特务根据叛徒的供述,秘密逮捕了中共鄂西特委书记何功伟和正在哺乳的特委妇女部长刘惠馨母女,后于2月12日被押送到方家坝管理所。特务把何功伟关进西厢房的一个谷仓内。这种谷仓是大户人家用来囤积粮食的,由12根大木柱穿成上下四方的仓架,柱子间闸上厚厚仓板,不透气也不透光。刘惠馨则在关进管理所后,先是被关在一间阴暗潮湿的屋子,屋里只有一张床和一个凳子,4月上旬,又被单独关押到大梨树军统湖北站的监牢里。这也是征用的老百姓的一间房子,房里有一个谷仓。5月,"大审讯"后,何功伟被单独囚禁在农民杨齐发家的谷仓和地窖里,其他"政治犯"也转到上院"青训队"去了。 身在黑牢9月,何功伟和长期被羁押的34名政治犯又被转押到恩施城南12里的谭家坝管理所,分别关押在清水塘、鱼泉坡两处。鱼泉坡监狱是征用的一独家住户,有3间草屋和一个稻场院坝,另依山伸出一排5间两层的石砌吊脚楼。楼上一层分为4间普通牢房,其中一间隔为两室,作为管理所办公室和女犯4室,其余3间关押男犯,楼下一层为地牢。何功伟就被关在4号牢房下的地牢里,牢房左右是陡峭的山坡,山下是清江,对面是壁陡的山峰。除留有住户一老一小帮忙做饭外,配有一个加强连的士兵看守,山冲、河边、坝上、屋前都设有步哨,这里比方家坝更加森严。 置个人生死于度外以何功伟、刘惠馨为首的已暴露身份的共产党员,身在国民党的黑牢,却置个人生死于度外,与国民党特务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没有暴露的同志则与特务巧妙周旋。他们在狱中互相关怀和鼓舞,秘密传递纸条,表白心志,激励斗志。何功伟关进方家坝管理所谷仓的第一天,就用绝食办法取得了"开窗斗争"的胜利,使特务归还了搜去的几本英文读本、英汉词典、毛笔、铅笔和纸,看守长谢柏青答应了由何功伟出钱为正在哺乳的刘惠馨买汤喝的要求。当有新"政治犯"被关进来,何功伟就从谷仓窗口向外注视,寻找朋友与同志,以目示意,放声高歌岳飞的《满江红》,用歌声鼓励同志们,从而表达对党坚定不移的信念和献身真理的决心。对一些"名士"、"高官"的游说,他慷慨激昂、义正词严,痛斥群魔。陈诚将何功伟父亲何楚瑛老人从石首藕池"接来",想以父子之情软化何功伟的意志,其父居住恩施4O多天,10次探监,何功伟不为所动,并书信两封说服父亲迅速离开。陈诚扣押了第一封信后,看后批道:"至情至性,大节大义,其伟人也!"父子临别时,何功伟又托父给党组织和妻子许云带去两封信,为儿子取名"继伟"。 教育青年何功伟被关押在杨齐发家谷仓和地窖后,他又编写识字课本,教被特务安排倒马桶的杨齐发(13岁)学习文化,唱歌,宜讲革命道理,并在此创作出革命歌词《汨罗怨》、《狱中歌声》。转押到鱼泉坡地牢后,他又避开看守,给楼上同志写纸条,嘱咐大家提高警惕,团结同志、坚定信心,锻炼身体、加强学习。一到傍晚,他就用歌声与同志们交流,同志们称此为"狱中音乐会"。在黑暗的地窖里,何功伟创作出了许多战斗的诗歌,如《奴隶恋歌》、组诗《清江大合歌》、歌曲《清江颂》、《清江谣》、《清江对口唱》、《清江怨》,并完成了为《汨罗怨》和组歌《狱中歌声--给全监难友》和《狱中歌声--给女牢难友》的谱曲。何功伟的一言一行,使狱中的党员立场更加坚定,也教育了许多非党爱国进步青年,有的还写下入党申请书交给何功伟,表示要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终身。 革命气节刘惠馨入狱时孩子还没满月。特务以为她是"女流之辈",又是拖着孩子的母亲,只要一硬压,她就会垮。然而酷刑并未把她压垮,反而使她更加坚定了,面对特务的审问和利诱、叛徒的劝降,刘惠馨始终态度安详,旁若无人,一字不吐。特务们又残酷地迫害她心爱的女儿,企图逼她屈服,可她宁肯牺牲女儿,也要保持革命气节。在狱中,她通过进行绝食斗争,使敌人改中了"待遇",让她的牢房射进一线阳光。她机警、大胆地与何功伟取得了联系。当何功伟被隔离关押以后,她又担当起狱中党员的组织领导工作,巧妙宣传何功伟编写的革命气节教育提纲。 “刘姐”当时,难友们都亲切地称刘惠馨为"刘姐",并利用一切机会和她接触,从她那里获得革命知识和信息。管理所的厕所在院坝东侧,原是房东的猪圈,下面是大粪窖,上面铺木头,厕所外面虽有枪兵监视,但有两面短土墙可遮住视线。每当刘姐去解手时,女牢的"犯人"们都高喊要"解手",以争取和刘姐见面,交换情况。 刘姐因为有孩子,看守们有时也放她出来洗尿片。那时,在管理所的侧门外挖了一个水池,从山上引来一股泉水,难友们平时在池边洗衣服可与刘姐相遇,互相问好。就在厕所里、水池边,刘惠馨和难友们通过递条子,保持着联系.引导大家和反动派作斗争。她组织难友坚持学习,读英语、学唱歌,抵制特务的"青训"演讲;鼓舞斗志,稳定动摇分子;力图组建狱中党的支部,培养妇女入党。平时,她注意考查、记录党员在狱中的表现,哪个动摇了,自首或背叛了,都托人秘密带信给南方局,以确保党的队伍的纯洁性。 被害狱中在何功伟、刘惠馨的组织领导下,集中营里的党员和进步青年围绕"反毒害、反追查、反叛徒,争夺中间力量",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斗争。国民党特务害怕了,他们恼差成怒地举起了屠刀,李绍先、董童刚等共产党员先后遭到秘密杀害或迫害致死。同时,特务机关又加强了对何功伟、刘惠馨的提审.软硬兼施,也未能取得任何成效。后于1941年11月17日这天,把何功伟从鱼泉坡押回方家坝五道涧,把刘惠馨从军统湖北站押到方家坝大田垭口的石灰窑内,分别秘密地杀害了。后来,何功伟、刘惠馨壮烈牺牲的消息传到延安,延安各界纷纷举行了悼念活动,中共中央还于1942年6月7日,在延安八路军大礼堂为何、刘二同志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 何功伟、刘惠馨在方家坝牺牲后,没有人性的特务也不松绑,用木板将二人就地草草掩埋。1949年,恩施解放后,人民政府将烈士的遗骨又迁葬于五峰山烈士陵园。陵墓坐东前西,为椭圆形混凝土结构,墓前立高3.2米、宽0.8米的方柱锥顶墓碑,碑体四面镌刻烈士生平事迹。在方家坝五道润、大田垭口和桥头还修建了二烈士纪念碑和就义处墓碑。当年关押何功伟的杨家老屋,关押刘惠馨的朱家大屋和关押其他难友的民房保存现状较好,谭家坝鱼泉坡、清水塘监狱遗址尚存。2003年,恩施市人民政府在方家坝修建了何功伟、刘惠馨烈士陵园,将何功伟、刘惠馨烈士陵墓迁移于陵园内,还雕刻了何功伟、刘惠馨烈士汉白玉石像。何功伟、刘惠馨烈士囚禁就义地已于1994年公布为州级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并树立了保护标志,划定了保护范围。 现在,这里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烈士的英魂、遗志、将永远激励人们为恩施的现代化建设而奋斗。 四 实地瞻仰4月18、19两天恩施下了同一历史时期最大的暴雨, 降雨量为161.1mm。接着三天又是阴雨天,23日久雨转晴, 中午时分,丽日当空、晴空万里。由于大雨的洗刷,空气更加清澈。与少祥相约决定去方家坝[即现在的何功伟村] 瞻仰何功伟、刘惠馨烈士陵园。我们搭上了17路去方家坝 的专线小公汽车[20座]。路过新修的铁路基不远,即到了 终点站——方家坝村,坎下是新修不久的何功伟小学。在 司机和村民的指点下,沿车道向山上走去。在三岔道口, 看到一山坡前用山石砌成的高坎右下角有一石碑,上面刻 着“湖北省重点保护文物”,山坡用围墙围着,不言而喻 这就是陵园。 上完25步台阶,就是一个大的平台,横卧的石碑上 醒目的金色字体跃入眼帘——“何功伟刘惠馨烈士陵园”, 落款为马识途书。石碑的后面刻着马识途在“清江壮歌” 中的一首诗:清江之水浪淘淘,状士横眉歌且啸。为使人 民得解放,拼将热血洒荒郊。东看雨花英魂远,北望长城云 梦遥。雾散云开天欲曙,红旗满地迎风飘。 再向上登完22步台阶,就是第二个平台。在第四个平台的右边约5米处立有一石碑,上面刻着:1941年11月17日何功伟烈士就义处 1981年12月30日立。40年代初,方家坝是一个人烟 稀少的地方,何功伟被秘密杀害在这荒郊野地。 登上第十个平台,就是两烈士的陵墓。陵墓坐西朝东。在墓碑的后面,见到了刻在石碑上两人的生平事迹。何功伟当时是鄂西特委书记,也是湖北省35位省委书记之一,刘惠馨是鄂西妇女部长。牺牲时他[她]们年仅26岁、27岁。 站在平台向下望去,223步台阶整齐地延伸到脚下,两边栽种的松柏整齐划一,青翠欲滴。向后望去,此陵园被大山环抱,远处是望城坡林厂。向前方望去,山谷中的恩施山城清晰可见,正在修建的施州大桥是单塔双向悬索桥,像坚琴一样立在远方。目前,正建的恩施最高建筑——33层高约160米的州中心医院拔地而起,直插云天。左前方象一条线延伸的地方,就是许家坪机场。再向左,依稀可见火车站的工地。真象一幅绝妙的风景画展现在你的眼前。两位烈士九泉之下,在天之灵一定倍感欣慰。他们用自已的年轻生命和一腔热血换来的伟大事业,正蓬勃发展。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