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和赠叔夏年先生 |
释义 | 作品名称:和赠叔夏年先生 创作年代:清朝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作者:石涛 作品原文和赠叔夏年先生 虚堂澹荣枯,抱膝忘宇宙。 悠然天地初,交际扫前后。 造化爱小年,敢冀大春寿? 潜心挟微尚,血气恐暗斗。 荒疏到饮食,偃蹇挥句读。 岂知王摩诘,诗思忽飞走。 连篇累百言,远送给清漱。 开卷如天风,况味荡灵鹫。 一吟月色加,孤云拔奇岫。 夜光兰腾迁,泄臭突垂覆。 庶几果吾腹,厌饫濡其沫。 长歌动比邻,发兴如稚幼。 我岂荆闗辈,扛鼎力深厚。 笔墨亦偶然,阃奥未云扣。 客梦破真州,畴曩忆春书。 作画据江心,贾勇拚老瘦。 鬼斧辟蚕丛,神工任补救。 假以六月息,未拟同人觏。 而君过我堂,不觉出怀袖。 城阙秋风生,杂树共鸣吼。 山横青欲接,口开笑微漏。 何意得朋来,大可消眉皱。 盘乏白鸦栗,案拥洞庭柚。 欣兹对面谈,胜拟平原绣。 君真老成人,能洗时俗窦。 一见一飞腾,再别恐遽骤。 此后历两年,往事蒙杰构。 读之沁心脾,铭刻逼篆籒。 人物得品题,英妙动神秀。 因兹重有感,频年递闲究。 素心何日忘,春雨十分透。 以胶投漆中,白首要如旧。 原言罔变更,光芒亘列宿。 白雪为我歌,扬夸为君赋。 朋侪抵弟昆,讵肯失声臭? 顾余不羁马,终难恋栈豆。 作品简析在酬赠的诗篇中,石涛也写过和韵诗。《和赠叔夏年先生》便是其中的一首,是石涛生平所写长篇五言古诗之一。此诗写于1700年(康熙庚辰)。 汪世清先生云:这首诗是石涛用隶书写在一张横条纸上,不知何时,把这条字幅同为“南高”所作的《冬瓜螳螂》横幅裱成一个手卷,题为《诗书画三绝卷》。在此诗后,石涛跋曰:“庚辰夏日,叔夏年先生以佳什见赠,即倚原韵奉酬,志不忘也。并求定正,兼正觉士、名反诸同学。清湘弟大涤子济。”据此知为和赠“叔夏年先生”之作。叔夏,姓王,名时,歙县严镇人,善画能诗。汪士鈜《洗泉歌,赠王叔夏》有句云:“王郎王郎,尔之笔墨真倪迂,何不写就洗泉图?”(见许承尧纂修《歙县志》{一九三五年印}卷十六《艺文志·诗赋》。)王时画迹,今已不可见。金瑗《十百斋书画录》亥集着录王时《六君子图》与《秋山图》二扇面(《六君子图》题诗云:“吁嗟世上人,不识丹青理。纵笔写林亭,画作六君子。”款曰:“松圆老人师倪高士,有此图,在予家。以其笔意为此。”王时亦以新安画派为宗,正与汪士鈜所言相合。署名“懒侬王时”。“懒侬”亦其别号。《秋山》题“屋外青山屋上云,秋风落叶思纷纷。长安多少红尘客,谁向山中读典坟。”一诗,或亦王时之作。),所知者仅此而已。其诗见朱观辑《岁华纪胜》与《岁华纪胜二集》及苍霞辑《云岭志》,亦仅数首。(《岁华纪胜》载王时诗七古一首,七律三首,《岁华纪胜二集》载王时诗七律一首,五绝三首,《云岭志》载王时诗七律一首。共计九首。)觉士、名友,均王泰征子。觉士亦作觉四,亦善画。李驎诗:“恨不携来王觉四,挥毫写就夕阳图。”其注曰:“王觉四,歙人,善画。”(见《虬峰文集》卷十三《湖上即事口号四首》的第三首。)名友,名棠,字勿翦,居扬州,以诗文名于江左,足迹所经之处,江淮闽越,无不纪之以诗。王氏群从均与石涛为友。王时于1700年(康熙三十九年)来扬州,重与石涛把晤,有诗相赠。石涛因作此诗和之。王时原作,惜不可见。石涛诗长达七十二句,三百六十字。在叙事中抒怀,开头四句,便扩展了广阔的时空; 接着便写到读王时诗的心境。“开卷如天风,况味荡灵鹫。”既写了王时原作的意境之高,又写出石涛自己读诗时的遄飞逸兴;想以作画来酬答,忽然回忆起有一年的春天,在仪征江心作画的情景。到了“秋风生杂树”的季节,与王时相遇了,出画相示,虽然只用“洞庭柚”来待客,但相对谈心,都感到十分欢畅。已经两年过去了,却把往事都从“杰构”一一叙述出来,而品题人物的诗句也写得英妙生动,因而又引起了一番感慨。“素心何日忘?”友情是十分时贵的。直到彼此都到了老年,友情也不能变更,要像星星一样永远放着光芒。你为我歌,我为你赋。朋友就同兄弟一般。结尾的意境更加开阔,“顾余不羁马,终难恋栈豆。”石涛的志在千里的胸怀已经和盘托出了。这首诗写得段落分明,于平淡中见波澜,真是步步引人入胜。全篇三十六韵,步韵而语意很少牵强晦涩。石涛写古体诗的功力之高,亦于此可以概见。石涛的友朋赠答诗,有长篇,有短制,结构不同,风格各别,但都写出了真情实感,一一委婉动人。看来对于这种题材的诗篇,石涛在写作上也是非常严肃的。 所题画见一九六七年香港出版《艺苑遣珍·名画》第四集影印石涛《诗书画三绝卷》。《诗书画三绝卷》款题“庚辰夏日寄南高道兄玩。大涤子石涛。”此画收入《清湘老人书画编年》,题作《冬瓜螳螂》,注:“罗志希藏”此卷当为罗家伦旧物,或入台北故宫博物院。南高,吴与桥号,歙县西溪南人。其父承励,字懋叔,为石涛好友。 作者简介石涛:(1630一1724),明末清初的“清初四僧”之一。中国清代画家、僧人。作画构图新奇。无论是黄山云烟、江南水墨,还是悬崖峭壁、枯树寒鸦,或平远、深远、高远之景,都力求布局新奇,意境翻新。他尤其善用“截取法”以特写之景传达深邃之境。石涛还讲求气势。他笔情恣肆,淋漓洒脱,不拘小处瑕疵,作品具有一种豪放郁勃的气势,以奔放之势见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