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和友人伤歌姬 |
释义 | 《和友人伤歌姬》是唐代文学家温庭筠为劝慰一位失去心爱歌姬的友人创作的一首诗。此诗通过对歌姬的赞美与怜惜以及对友人的理解与同情以表达劝慰之意。 作品名称:《和友人伤歌姬》 作品别名:《和王秀才伤歌姬》 创作年代:晚唐 作品出处:《全唐诗》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作者:温庭筠 作品原文和友人伤歌姬⑴ 月缺花残莫怆然⑵,花须终发月终圆⑶。 更能何事销芳念⑷,亦有浓华委逝川⑸。 一曲艳歌留婉转⑹,九原春草妒婵娟⑺。 王孙莫学多情客⑻,自古多情损少年。 注释译文⑴和(hè):依照别人的诗词题材或体裁创作。 ⑵怆(chuǎng)然:悲伤貌。 ⑶月终圆:一本作“月须圆”。 ⑷芳念:怀念佳人的念头。 ⑸浓华:浓香艳丽的花朵,此处喻指佳人。委逝川:原指随川流而去。此处喻指去世。 ⑹“一曲”句:故有乐曲《艳歌行》和《宛转歌》,然而此处未必实指,应是泛指佳人婉转动听的歌声。婉:一本作“宛”。 ⑺九原:原指春秋时晋国卿大夫的墓地,此处泛指一般墓地。妒:一本作“葬”。婵娟:姿态美好貌,借指美女、佳人。 ⑻王孙:贵族子孙,此处借指飞卿的友人。 作品鉴赏作者友人歌姬去世,此诗为劝慰友人而作。首句谓月缺花残乃人间既不可避免又常有之事,不必过度伤心,次句是宽慰友人之语。三句谓自己能理解友人,诚无他事可阻止友人伤悼歌姬之念,然而落花随川流东去亦是常有之事,不独歌姬独亡。五六句赞美歌姬,谓便是墓草也应嫉妒其婉转之歌声和婵娟之美色,同时也表达了飞卿对歌姬“委逝川”的同情和怜惜。末二句谓友人当节哀,自古多情之人哀伤过度,除自损外,对亡人实无益处,况且亡人于九泉之下亦未必愿意看到未亡人因过分哀伤而自损的结果。 全诗以劝慰为主,其间穿插对歌姬的赞美与同情是为了把自己与友人划为同类,使友人觉得飞卿亦真为佳人“委逝川”而悲痛。众所周知,同病之人往往可以互怜,同病之人互相劝慰的言语往往也比局外人的话更能触动人心,飞卿如此写,大概有此目的。 作者简介温庭筠,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故有“温八叉”“温八吟”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诗词兼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并称“温韦”。存诗三百多首,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