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和谐心理诊所
释义

基本信息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1月1日) 平装: 291页 开本: 32开 ISBN: 7536046421

商品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从和谐精义、家庭和谐、人际和谐、和谐传承四大专题出发,以生动的例证、通俗的文字阐释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个新命题——和谐心理学。作品集科学性、实用性、趣味性与可读性于一体,是一本有积极现实意义的普及读物。

编辑推荐

本书为“心理诊所系列丛书”中的一本。该书从和谐精义、家庭和谐、人际和谐、和谐传承四大专题出发,以生动的例证、通俗的文字阐释了现实生活中的一个新命题——和谐心理学。作品集科学性、实用性、趣味性与可读性于一体,是一本有积极现实意义的普及读物。

目录

金字塔建造者之谜(代序)

一、和谐精义

提示

1.物以类聚/5

2.类聚必须和谐/7

3.人不能离群索居/9

4.“世外桃源”的味道/12

5.人性假设与和谐/14

6.博爱——和谐的灵魂/17

7.人本——和谐社会基础的“基”/19

8.公平——和谐社会基础的“础”/22

9.诚信——和谐心理基础的“基”/25

10.宽容——和谐心理基础的“础”/28

11.规范——和谐的“舵”/31

二、家庭和谐

提示

12.“家”字为什么这样写/39

13.由“一生中最重要的人”看家庭结构/41

14.“一家容不得三姓”析,/44

15.家庭职能之抚养/47

16.家庭教育之一:谁来教/49

17.家庭教育之二:要科学/51

18.家庭教育之三:忌溺爱/54

19.家庭教育之四:莫揠苗/57

20.家庭教育之五:性教育/60

21.家庭教育之六:奖与惩/63

22.家庭教育之七:敏感区/66

23.家庭职能之赡养/68

24.家庭职能之生产/70

25.家庭职能之消费/73

26.家庭职能之愉快生活/75

27.经济管理/78

28.家务管理/81

29.当个老婆喜爱的老公/83

30.当个老公喜爱的老婆/86

31.莫闯妻子的“红灯”/88

32.莫闯丈夫的“红灯”/91

33.“足球寡妇”与“越剧鳏夫”/94

34.急性子与“慢郎中”/97

35.角色隐瞒与观念裂变/99

36.请把社会身份放在家门外/101

37.纵比,莫横比/104

38.不要逼人改过/107

39.怎样治丈夫“失语症”/110

40.怎样治妻子“唠叨病”/113

41.告别抱怨/115

42.从心理学角度看夫妻吵架/118

43.得陇莫望蜀/121

44.他梦里把两岁的儿子踢进粪坑/124

45.配偶婚外恋怎么办/126

46.填平亲子代沟/129

47.填平婆媳代沟/132

48.姑嫂亲,全家和/135

三、人际和谐

提示

49.人际关系三六九/141

50.人际行为模式/144

51.人际反应类型/147

52.标准化的来龙去脉/150

53.人际吸引的相近因素/153

54.人际吸引的相似性因素/155

55.人际吸引的互补因素/157

56.人际吸引的相悦因素/159

57.光晕效应/161

58.刻板效应/163

59.首因效应/165

60.近因效应/167

61.定势效应/169

62.投射倾向/171

63.从众倾向/174

64.三个和尚没水喝/177

65.一个和尚挑水喝/179

66.人际关系的形成/181

67.人际关系的发展/183

68.人际交往心理距离/185

69.人际交往空间距离/188

70.人际交往社会渗透/191

71.人际交往返璞归真/194

72.人际交往期望调适/196

73.人际交往位置调换/198

74.人际交往心理障碍/201

75.人际交往动态平衡/203

76.畏友面谱/205

77.密友面谱/208

78.昵友面谱/211

79.贼友面谱/214

80.男女交往和谐之道/217

81.劝说的艺术/219

82.暗示的技巧/223

83.感染的妙用/226

84.竞争与合作/228

85.两只螃蟹跑不掉/231

86.冲突与解决/233

四、和谐传承

提示

87.交往中的仪表因素/241

88.交往中的能力因素/244

89.交往中的性格品质因素/247

90.受人欢迎的人/249

91.令人讨嫌的人/252

92.弄懂“关系框子”/256

93.学会说话/259

94.“笨嘴笨舌”析/262

95.表情的运用/264

96.动作与姿势/267

97.手势与步态/270

98.学会听话/273

99.学会物化交往/276

100.交往的拜访与接待/278

101.匿怨而友其人/280

102.摆脱困境须应变/283

103.学会、幽默与诙谐/286

104.十六字助你敲开和谐大门/289

后记/291

文摘

书摘

物以类聚

朋友,你看到羊群吗?什么叫带头羊?不妨驻足观察,你将发现如下两

个有趣现象:

其一,当羊群前进时,总有一只羊走在前头。这只羊就叫“带头羊”。

带头羊前进,其它的羊紧紧跟上,一只不落。前进途中,遇上沟壑,带头羊

一跃而过,其它的羊跟着跃,而且动作几乎一模一样。当遇上大河或其它不

可逾越的障碍,必须向后退另辟蹊径时,不管赶羊人怎么努力,施以什么绝

招,想让殿后羊领头,总办不到。它们乱作一团,挤挤攘攘,待带头羊挪到

队前,慢慢理顺,才能重新上路,殿后羊还是殿后。

其二,羊群的进食,一般都是集体进食,很少有个别进食的现象。

羊如此,其它动物呢?有动物学者对鸡做了实验,也很有趣。在一窝雏

鸡中任意捉一只,隔离起来,喂以米食,让它悠闲自在。谁知,这只失群的

雏鸡,怎么也不肯进食,老是“叽叽、叽叽”地呜叫不停,而且惊慌地四窜

。当让它回到鸡群时,瞧!它连奔带飞,欣喜若狂地直往鸡群里钻。

实验有力地说明:动物是群聚的。人类就利用动物这种群聚性,进行围

猎和饲养,来为人类服务。

其实,群聚性何限于动物,一切生物和非生物,只要我们加以考察,都

可以发现其群聚现象,所谓“物以类聚”。

是的,类聚是物的普遍性,凡物必类聚。是吗?

且看非生物。天上的云,或乌或白,总是一朵朵、一团团地凝聚在一块

;地上的水,或汇成湖海,或汇成江河,总是连成整体;地下的矿床,连石

油、天然气亦不例外,总是一片一片,所以我们只要找到一星点,就可以顺

藤摸瓜,获得一大片。

再看植物,群聚亦十分显然。我们只要进原始森林漫游一番,便一目了

然。白桦林、红松林、绿杨林,就连稀有树种如红菠萝、水曲柳、暴马树等

,也是一簇簇地连片成林,只是大与小而已。众树共生的树林是罕见的。‘

这是怎么回事呢?换句话说,凡物为什么会类聚?

相传,释迦牟尼在一次布道会上问他的弟子们:“一滴水怎样才能不干

涸?”“一滴水”,论分量只能以毫克计,论体积也是微乎其微,怎么能不

干涸呢?弟子们面面相觑,谁也回答不出来。释迦牟尼说:“把它放进海洋

。”

哦!原来如此。滴水汇进海洋,与海洋融为一体,便获得了永生。

这就是著名的万物“共生效应”。

谜底出来了:万物类聚是其生存所必须,聚则存,散则亡。P5-6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7 19: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