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和上官伟长芜城晚眺
释义

和上官伟长芜城晚眺① 平芜古堞暮萧条②,归思凭高黯未消③。 京口寒烟鸦外灭,历阳秋色雁边遥④。 清江木落长疑雨,暗浦风多欲上潮。 惆怅此时频极目,江南江北路遥遥。

作品名称:《和上官伟长芜城晚眺》

创作年代:南宋

文学体裁:七言律诗

作者:严羽

基本信息

【名称】《和上官伟长芜城晚眺》

【年代】南宋

【作者】严羽

【体裁】七言律诗

作品原文

和上官伟长芜城晚眺

平芜古堞暮萧条②,归思凭高黯未消③。

京口寒烟鸦外灭,历阳秋色雁边遥④。

清江木落长疑雨,暗浦风多欲上潮。

惆怅此时频极目,江南江北路遥遥。

作品注释

①芜城,扬州的别称。

②平芜,杂草蔓生的原野。

③黯,黯然忧伤的心情。

④历阳,今安徽和县。

作品简析

这首诗描写登扬州城所见的迷茫旷远的秋色,从而抒发思乡之情。首联以萧条的景象定下了忧伤情调和思归的主旨。中间两联对仗写登临所见,还有些诗味。颔联写远景,境界尚开阔,“鸦外”、“雁边”暗含羁旅之愁。颈联写近景,观察颇为敏锐,且能融情于景。这两联对仗都是上句强,下句弱,因为上句更富形象思维。尾联转为抒情,“惆怅”呼应“萧条”和“黯”;“路遥遥”以景结情,能够宕出远神,“言有尽而意无穷”(严羽《沧浪诗话》),算是“言行”一致。

但这首诗的毛病也是明显的,一是重韵,犯了大忌,而居然不知。二是远远达不到他自己所倡导的“透彻玲珑”,却像“一个嗓子不好的人学唱歌”,“声音又哑又发毛”(钱钟书评语),缺少韵味,更缺少趣味。

作者简介

严羽

南宋诗评家。字仪卿,一字丹邱,自号沧浪逋客,邵武人,生卒年不详。他是位理论家,极力反对苏轼、黄庭坚以来的诗体和当时流行的江湖派,严格的把盛唐诗和晚唐诗区分,用“禅道”来说诗,排斥“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开了所谓“神韵派”,那就是以“不说出来”为方法,想达到“说不出来”的境界。有《沧浪吟》、《沧浪诗话》。《沧浪诗话》在明清两代起了极大的影响,被推为宋代最好的诗话,像诗集一样,有人笺注,甚至讲戏曲和八股文的人,也宣扬或应用他书里的理论。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6 0:1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