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荷拉斯兄弟之誓 |
释义 | 《荷拉斯兄弟之誓》原本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在1784年给大卫(雅克·路易·大卫(Jacques-Louis David )又译:杰克·路易斯·达维特)的订件。他接到任务后没有按照统治者的意愿去画,而是加强英雄人物的刚毅决心。画面上的气氛是明确的:为了民族的存亡,为了拯救祖国,只有牺牲家庭和个人的利益。画中主要人物的表情、动作激昂,后景上的古典建筑突出了这种庄重的气氛。当法国人民高唱着“不是获胜利,就是死亡”的革命歌曲奔向前线,和外国侵略军、贵族流亡者决战的时候,这幅画的鼓动作用是很明显的。 基本信息名 称:荷拉斯兄弟之誓 时 期:1784年 创作者:杰克·路易斯·达维特 国 家:法国 规 格:330cm×425cm 材 料:布 油彩 存藏处:巴黎卢浮宫藏 创作背景这原本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在1784年给大卫的订件。他接到任务后没有按照统治者的意愿去画,而是加强英雄人物的刚毅决心。1785年在沙龙展出。由于达维特的政治观点和路易十六的专制权格格不入,这幅画的主题思想和法国王室的要求完全背道而驰。 荷拉斯,是古罗马时代的一个家族。古罗马共和制时期,罗马人与比邻的伊特鲁里亚的古利茨亚人发生了战争,但双方的人民却有着通婚关系。为了避免一场大规模的流血厮杀,双方统领达成协议,各选三名勇士来进行格斗,以胜败来判定罗马城与阿尔贝城的最高统治权属谁。在这场战争中,荷拉斯兄弟被选出来与敌人进行格斗。老荷拉斯将武器分发给三兄弟,三兄弟伸出右手向宝剑宣誓……格斗以罗马的荷拉斯三兄弟战胜而告终。这个题材,早在十七世纪就被法国剧作家高乃依写过,它的主题思想是个人感情要服从国家利益。 作品赏析画家运用了多侧面揭示主题的手法,使悲壮的戏剧性场面,具有无比的丰富性。男人的刚毅、悲壮与女人的哭泣形成对比,深化了题旨的思想性。画面上的气氛是明确的:为了民族的存亡,为了拯救祖国,只有牺牲家庭和个人的利益。画中主要人物的表情、动作激昂,后景上的古典建筑突出了这种庄重的气氛。当法国人民高唱着“不是获胜利,就是死亡”的革命歌曲奔向前线,和外国侵略军、贵族流亡者决战的时候,这幅画的鼓动作用是很明显的。 图中这幅布面油画是法国新古典主义代表人达维特的作品,正是这幅画使他在1784年一举成名。画的题材取自古罗马传说:古罗马人与比邻的古利茨亚人长期作战,双方都疲惫不堪,后来经长老们议定进行最后决战,但不幸的是双方的人民却有着通婚的关系,而荷拉斯,就是当时古罗马的一个家族。图中的画面构图严谨,技法精湛,作者以荷拉斯三弟兄伸出右手在接受父亲授予武器时向着宝剑庄严宣誓的场面为中心,人物表情刚毅、动作激昂,他们占据画面的大部分空间,为了更好地渲染气氛,就连后景上的古典建筑也突出了这种庄重的气势。而在画面的右下角落是三勇士的母亲、妻儿和秭妹。母亲担心这次出征凶多吉少,哀痛得心如刀绞;一个女人搂着自己的孩子泣不成声;而勇士的那个秭妹(最右侧一个)的心情,此时更为复杂,她已经许嫁了古利茨亚人,双方的厮杀将对自己的命运产生巨大的影响,不论何方死伤,都将是自己亲人的不幸。画家在此采用多侧面揭示人物心理状态的手法,使这幕悲壮的戏剧场面具有丰富的可读性。妇女的哭泣与前面三个勇士的激昂气概形成强烈的对比,加强了主题的思想性。悲壮的气氛很明显,为了祖国与民族的存亡,只有牺牲家庭和个人的利益。作者正是用他手中的笔鼓舞人们去为共和、自由而斗争。 作者简介雅克·路易·大卫(Jacques-Louis David )又译:杰克·路易斯·达维特(1748年8月30日 - 1825年12月9日) 是法国著名画家,古典主义画派的奠基人,著名的艺术教育家,学生有新古典主义代表人安格尔,科罗等。画风严谨,技法精工。 大卫出生于巴黎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9岁时父亲被杀,母亲离家出走,他是被叔父抚养大的。16岁时考入皇家绘画雕塑院学习,因为连续三年在比赛中没有取上名次,几乎要自杀,直到1774年获罗马奖,1775年前往意大利研究艺术,受古罗马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影响,对古典主义发生兴趣,1780年回国,1784年成为皇家艺术院院士,当年又去罗马,创作了《荷拉斯兄弟之誓》,使他一举成名,这幅作品的古典英雄主义主题、庄重的色彩和严谨的构图使其成为古典主义画派的代表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