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航天六院 |
释义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六研究院(总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 注意两个单位全称上的不同。。前者在西安,是最初的067基地。后者在内蒙古呼和浩特。 该简称共有两个单位在使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总公司: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六研究院(总公司:中国航天科工集团)。 注意两个单位全称上的不同。。前者在西安,是最初的067基地。后者在内蒙古呼和浩特。 中国航天六院概况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六研究院(又名中国河西化工机械公司)是我国第一个固体火箭发动机研制生产基地。 1962年7月,国防部五院在四川泸州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固体火箭发动机研究所;1964年4月,改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四分院;1965年1月,改称第七机械工业部第四研究院;同年北上,搬迁到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1978年10月,改称内蒙古自治区第七工业局;1981年5月,改称第七机械工业部第四研究院驻内蒙指挥部;1999年7月,国防科技工业十大集团公司成立,内蒙基地改为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六研究院。 六院下属六个骨干单位:41所、46所、601所、602所和红岗机械厂、红峡化工厂。 四十年来,六院共研制出30多个型号、50多种配方的战略、战术及宇航用固体火箭发动机。1970年,长征一号第三级固体火箭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返回式制动固体火箭发动机连续17次成功地将返回式卫星从太空送回地面。我国第一代、第二代陆基战略导弹两级发动机的研制生产,壮国威、扬军威,功载史册。六院研制的上面级固体发动机――EPKM,两度准确地将“亚洲二号”卫星和“艾科斯达一号”卫星送人36000千米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是我国第一个打入国际卫星发射市场的固体火箭发动机;随后开发研制的铱星变轨发动机将美国摩托罗拉铱星系统的12颗卫星准确释放在预定轨道,为中国航天走向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四十年来,六院交付飞行的固体火箭发动机成功率为100%,获得全国科技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奖、部级科技进步奖和重大科技成果奖300多项。以自己的实力成为民用航天有限公司的主体成员,承担固体火箭发射小卫星的任务。 六院根据自身的特长和优势,面向市场,积极拓展,开发生产了P507稀土萃取剂、反相乳液共聚型聚丙烯酰胺、铝粉浆、压力容器、汽车后桥、森林灭火弹、纤维缠绕气瓶、高回弹泡沫塑料等民用产品,产品销往十几个省区。新成立的旅游公司、建筑公司、物业管理公司,在市场运作中,已显示出竞争的旺势。军品、民品、三产“三足鼎立”的态势,在六院初步形成。 六院现有职工500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000多人,高级技术人员400多人。六院拥有先进的生产、测试设备和精密的分析仪器,具备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1997年1月,六院荣获中国航天系统惟一一块“优质固体火箭发动机”金牌;1998年被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党组授名为“航天精神教育基地”;1999年评选为内蒙古自治区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2000年9月,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授予六院“全国质量管理先进单位”称号;2001年,六院党委获内蒙古自治区“全区党的基层组织先进单位”称号。面对机遇和挑战,六院与时俱进,确立了“质量立院、科技强院、效益富院,建一流研究院”的建院方针,制定了“十五”发展规划,确立了六大发展战略,开展了企业文化建设工程,继续弘扬“两星一弹”精神和航天传统精神,为国防事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在新世纪的征程中,六院愿以其高质量的产品、精湛的技术和诚信守约的企业精神,竭诚为国内外朋友提供产品和服务,并不断开拓新的合作领域。 航天精神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 大力协同无私奉献 严谨务实 勇于攀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即航天六院(最原始意义上的航天六院)创建于1965年,现位于古城西安,是我国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中心和专业抓总单位,承担着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武器提供液体火箭发动机的重任,被誉为“中国航天动力之乡”。该研究院拥有先进的科研、生产和试验设施,具有雄厚的综合技术实力和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并形成了液体火箭发动机科研、生产和试验的专业化分工和一体化布局,成为国家核心航天科研单位之一。 四十年前,中国开始一场规模宏达的“三线建设”,当时的指导思想是出于战备考虑,这里山高沟深,十分隐蔽,有利于建造大型基地,秦岭是一个优良的选择。经过努力,几万人迁到距凤县城12公里的龙口镇,在相当艰苦的条件下,完成了基地建设并投入航天科研、生产和试验任务。通往航天六院秦岭旧址的山路从秦岭到西安 由于1981年8月,基地遭遇了历史上百年不遇的洪水和泥石流灾害,道路、厂房、住宅严重被毁,水、电也中断了,甚至基本生活用品也要靠人到外地背。基地派人爬过被洪水、泥石流冲毁的铁路桥,到宝鸡市向北京报告了灾情,要求迁到关中平原中部。同时考虑到时代条件的改变,经过调研、制定搬迁方案,中央批准将067基地整体迁往西安市南的长安区韦曲镇,到1994年全部搬迁完毕。 国家于1981年下文命名秦岭山区的067基地为航天六院。可惜下文后067基地却于1981年7—8月遭受了百年不遇的洪水泥石流灾害,差点儿被毁灭(当时外电报道称:“中国的一个航天科研基地在洪水灾害中消失”),但作为中国航天“艰苦奋斗”精神发源地的067人提出了“自己干,三不变”的响亮口号、顶风冒雨勒紧腰带艰苦奋战,顺利完成了各期各项任务,终于1992年顺利搬迁到了西安,出于稳重考虑,重新申请研究院编号,国家再次命名067基地为航天第六研究院 。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