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杭州植物园
释义

杭州植物园,位于杭州西湖之西北,灵隐和玉泉间的丘陵地上。原是一片野草丛生、坟冢累累的荒僻之域。1956年辟建植物园,是中国植物引种驯化的科研机构之一。总面积231.7公顷。设有植物分类、经济植物、竹类植物、观赏植物、树木、山水园林等九个展览区和四个实验区。

中文名:杭州植物园

地理位置:杭州西湖之西北

始建于:1956年

总面积:231.7公顷

栽种植物:三千余种

特色

栽种植物三千余种,收集标本五万多份。在国际上和四十多个国家建立了交换树苗与资料的合作关系。这里长有美国的红杉、希腊的油橄榄、日本的碧桃、比利时的大王莲等,成为植物荟萃之地。玉泉,是植物园园景之一的山水园,水质清澈、晶莹如玉,故名。玉泉池内养有五色巨鲤。“玉泉鱼跃”即此。旧有珍珠泉和晴空细雨池的景色已难窥见。植物园的亭、廊、叠石、水泉、衬托四季花木,天然成趣。

历史

杭州植物园创建于1956年,地处杭州市西湖区桃源岭,北纬30°15′,东经120°16′,占地248.46公顷,园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中间多波形起伏。海拔10-165m之间,丘陵与谷地相间,大小水池甚多,土壤属红壤和黄壤,ph4.9-6.5, 肥力适中。是一所具有公园外貌、科学内涵、以科学研究为主,并向大众开放,进行植物科学和环境科学知识普及的地方性植物园,隶属于杭州市园林文物管理局。本园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6人(含高级职称者10人,中级职称者11人,助理工程师8人),已初步形成一支实力较强的科技队伍。园内建有植物分类区、经济植物区、观赏植物区、竹类植物区等专类园区以及为科研、科普、旅游和生产服务的众多设施。

50年来,杭州植物园与国内外同行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和种子、种苗交换。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法国、德国、俄罗斯等48个国家369个单位引进植物;与国内28个省、市的40余家单位建立了种子种苗交换关系。至今全园已收集国内外植物3458种(含品种),分别隶属于223科、1209属;压制收藏正号腊叶标本70,000余号,隶属于221科,1024属,正、副号标本达110000余份,是浙江省植物标本收藏最多的单位之一。园内收藏中外文科技图书一万余册。每年接待中外游客及来园教学实习的农、林、医、园林等专业大中专院校师生120-150万人次。

50年来,杭州植物园共取得101项研究项目,完成和发表大量论文、著作和科普文章,有91项研究成果获奖,其中一项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结构

杭州植物园的园徽图案由树与水两部分组成。以壳斗科、樟科、木兰科等亚热带阔叶树的轮廓为树之造型,体现了杭州植物园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植被特征。大树与小树相互依偎的组合,既是园内植被丰富繁茂的简洁表现,又是杭州植物园的精华——植物分类区的浓缩,同时还寓意植物园人老少相携的“传帮带”精神。树的线条似烈焰冉冉上升,体现了杭州植物园蒸蒸日上、蓬勃发展的势头和植物园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树下方流动的蓝色水体线条,点出了杭州植物园地处江南水乡且位于西湖之滨的地域特征,也代表了杭州植物园内众多的水体和以泉水闻名的经典景点——玉泉,同时还寓意杭州植物园奔腾不息的旺盛生命力。图案整体造型简洁明快、线条柔和、色彩和谐,突出了杭州植物园的“绿色”、“生态”、“和谐”、“科学”的主题。

发展历程

杭州解放不久,余森文先生(时任杭州市建设局局长)就提议在西子湖畔建设一座现代化植物园,当时得到谭震林、江华等省市领导和有关专家、教授的支持和响应。

时间 主要事件 1951年 杭州市建设局提出了筹建杭州植物园的设想。 1952年 杭州市把建立植物园的计划纳入了《西湖风景园林建设规划大纲》并上报中央。 1953年 杭州市建委采纳了陈封怀教授的建议,确定玉泉至桃园岭一带为园址,并请浙江大学农学院孙筱祥先生(现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教授)设计并绘制了一幅“杭州植物园总体规划图” 1954年 中央批复了西湖风景建设规划报告,并纳入国家计划。 1955年 杭州植物园筹委会成立,附设在杭州城市建设委员会内。 1956年
6月 成立杭州植物园筹备委员会,由余森文同志任主任,罗介堂、章绍尧任副主任,逐步开展筹备工作。 1956年9月 召开第一次筹备委员会会议,委员由15名扩大到24名。余森文兼主任,陈封怀、傅伯达、吴长春、张毅为副主任。会议研究和通过了植物园总体规划和植物园分类区设计方案,制定了近期工作计划和12年远景规划。 1957年
9月 召开第二次筹备委员会,增聘了余树勋、陈俊愉、周瘦鹃等专家参加。着重讨论了杭州植物园的方针任务和近期筹建工作,并由杭州市人民委员会上报省人民委员会。 1957年10月 省人民委员会正式批复了杭州市人民委员会关于植物园的任务、方针和领导关系的报告。 1965年
7月 杭州植物园正式成立,杭州市副市长余森文任杭州植物园第一任主任。正当杭州植物园完成了总体规划中的大部分建园工作,开始走向正规时,十年动乱开始了。植物园处于瘫痪状态,建园、科研和生产养护工作遭到严重破坏,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拨乱反正,全园各项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

绿色宝库

而今的植物园已成为西子湖畔一座名副其实的绿色宝库,博得了国内外同行的赞赏。印尼茂物植物园专家曾称誉杭州植物园是亚洲最大、最美的植物园之一。早在五、六十年代,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就曾亲临我园视察,以后,邓小平、陈云、叶剑英、王震、胡耀邦、万里、陈慕华、朱镕基等中央领导也相继到我园参观指导,给我们很大的鼓舞。

主要景观

蜡梅园

植物园灵峰蜡梅园是灵峰探梅景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位于灵峰景区的西南侧,占地20余亩,种植有蜡梅、夏蜡梅、亮叶蜡梅共2200余丛。其中蜡梅最多有2000余丛,30多个品种,分别从河南、安徽、江苏及浙江各地收集,也有植物园选育的品种,花期从11月底至翌年2月。夏蜡梅花期5月,亮叶蜡梅花期10-12月。

蜡梅与梅花虽然在植物学上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植物,分属蜡梅科与蔷薇科。因其花期接近,蜡梅又称为黄梅花,在园林应用中常配植在一起。

灵峰探梅是历史上西湖三大赏梅地之一,先有寺庙后有梅花。而今在灵峰梅园主景仍保留着6丛百余年以上的古蜡梅,是当年寺庙的遗存物。1986年灵峰探梅重建时,除梅花外,蜡梅也是主要的配置植物之一。

蜡梅有200余丛,分布于梅园各个区块。1991年在停车场西南侧建蜡梅园,占地10余亩,增加1000余丛蜡梅。近年来,蜡梅深受市民喜爱,灵峰蜡梅园的种植范围及品种逐年增加,形成了如今的规模。

除地栽蜡梅外,蜡梅也是做盆景与切花的好材料。

灵峰探梅

一树独先天下春.。梅花是我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自古以来人们就喜爱植梅、赏梅、咏梅,并把梅花的五瓣誉为欢乐、幸福、长寿、顺利、和平的象征(即五福)。 灵峰探梅景点自1988年重建开放以来,已逐渐形成完善了以梅为主题的特色游览内涵,每年一度的灵峰探梅活动更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赏花人。其实,早在古代杭州,这里已是著名的三大赏梅胜地之一。据载,五代吴越国时就建有“鹫峰禅寺”,至北宋改赐“灵峰寺”额僧人居住,以佛事为主,直至清明,几经兴衰。清代道光二十三年,一位名叫固庆的官员因喜爱灵峰的幽雅景致,拨资修缮寺院,并环植梅树数百株,几年后蔚然成林。这就是灵峰首次种梅的经过,详细记叙以事的石碑现在还放在“掬月亭”中呢。

到清代咸丰年间,寺院和林木因战争被毁。直至本世纪初, 一位叫周庆云的文人重游灵峰,痛惜古寺久

湮。清人绕屋补种梅树300株,并建“补梅庵”,选定于苏东坡生日邀集当时知名文人,在“补梅庵”,“会宴”,吟歌颂诗。这是灵峰历史上的“二次种植”。以后,半个多世纪时光流逝,寺院破落,山林荒芜,梅树亦凋零。直到1986年,为适应日益发展的旅游需要,市园文局投资200万元重建景区,经过二年的建设,于1988年梅花盛开之际正式开放游览。 重建后的灵峰景区,占地150亩。新栽梅树5000余株,既有果梅,也有花梅,拥有二系四大类十二型四十五个品种。果梅多栽于灵峰梅园的瑶台附近山地,而花梅则按不同类别、不同花色分片群植在草坪四周,以供观赏。还有不少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古梅,像栽于云香亭旁的一株卧式青梅,主干开裂,姿态苍劲,品名“大叶青”,树龄就在100年以上。在掬月亭西坡的蜡梅老桩也均在百岁以上,算起来还是原灵峰寺庙的遗物,每年开花早,谢花迟,花期长达2个多月。

玉泉鱼跃

玉泉是西湖三大名泉之一,因泉水晶莹透明,,犹如美玉而得名。.玉泉以前是座寺庙,建于南宋建元年间,称为玉泉寺。清朝康熙年间,赐名清涟寺,咸丰年间,寺庙被毁。现在的玉泉北园是建国以后重建的,南园原来是一个民居点,2001年杭州市园文局对民居点进行了动迁,建造了南园,现在玉泉总共面积为21亩。

玉泉的泉眼最早发现于南宋,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以观赏大鱼而闻名。早在宋代,玉泉就开始养鱼。在抗日战争时期,大鱼遭到了日本人的大肆捕杀。现在的大青鱼是建国以后玉泉重建时放养的,数量有100多条,最长的有1.5米,最重的有100斤左右。

关于玉泉的传说有两个:

一、 传说有位高僧叫昙超,在玉泉寺讲经,讲得非常动听,吸引了很多人来听讲经,其中有一位老人对高僧说“我是一条龙,住在富春鹿山,有五个兄弟。去年冬天有人挖山来土烧砖,破坏了我的家,我的兄弟一怒之下,不降雨了,请大师前往化解。”昙超说;“这个庵里没有水,你能使它有水吗?”老人听了用手掌一摸,泉水就出来了。”

二、 有一年,钱塘江上开过一艘船,江里的草龙听到船上一片哭声,得知这些人是被皇帝拉去做苦力的。草龙心想:皇帝这么坏,应该把他收拾掉,于是就飞到京城去刺杀皇帝,刺杀没成功,反而被侍卫射杀了一只眼睛。草龙逃回了杭州,打听到清涟寺里有个和尚医术高明,就上门求医。谁知老和尚得知草龙想刺杀皇帝,便假意要草龙在寺里钻个泉眼作为医眼报酬。草龙不知是计,就在老和尚取过佛前供桌上的小石塔往泉眼当中一放,草龙就被镇压在下面了。

玉泉位于植物园北侧,占地21亩,是杭州著名的三泉之一,泉水晶莹明净。

玉泉寺,又名清涟寺,初建于南朝齐建元年间(今寺已不在)。

玉泉在南宋时便是观鱼胜地。在色碧如玉、清澈见底的大鱼池中有百余尾五色大鲤鱼和大青鱼。凭栏观鱼,沉浮上下,有"鱼乐人亦乐,泉清心共清"之意趣,"鱼乐国"匾额出自明代书画家董其昌手迹。鱼池西院有"古珍珠泉",泉北复有"晴空细雨池"。鱼池南有亦乐园,依山傍水。建有戏鱼池,及"清乐堂"、"如鱼得水"、"碧莹亭"、"闲定轩"等观鱼景点。围绕园内,修竹挺秀,古木参天,各色花卉竞相争艳。

森林公园

位于玉泉山,占地30.6公顷,建成开放于1997年。园内收集各类植物80科170属570余种,分设名人区、青少年活动区、自然保护区、树木园等四个小区。 森林公园,树深林密,浓荫匝地。这里建有田华、张瑞芳、达式常等97位国内外著名电影明星签名的"97明星碑"和97位明星手植的97株银杏树("97明星林");建有我国电影文化巨匠--夏衍先生铜像及生前心爱遗物;建有来自英、美、法等15国200位浙江籍青少年营造的"华裔青少年世纪林"

植物展览区

杭州植物园按总体规划的要求,四十多年来逐步建成,开放并完善的展览区占地115.6公顷,根据不同的功能可分为:观赏植物区(专类园),植物分类区,经济植物区,森林公园。观赏植物区由木兰山茶园、杜鹃槭树园、桂花紫薇园、桃花园、灵峰梅园、百草园、山水园、竹类植物区等8个专类园组成。

科研工作

植物园的科研工作生机勃勃,成果累累。截止2001年底共完成各类科研课题115个,获省市和国家部委以上科技成果40个,这些科研成果大量地应用于园林和生产实践,受到各方好评。如水杉的引种驯化、繁殖推广课题,解决了水杉快速繁殖技术,短短几年,推广100余万株,彻底改变了浙江省平原水网地区的绿化现状,1978年获全国科技大会优秀成果奖。草坪、地被植物引种栽培及应用课题,彻底改变了西湖风景区冬季草坪一片枯黄的历史。"球宿根花卉引种栽培及新品种选育"课题,对球宿根花卉进行了系统、大量的研究工作,特别是对石蒜属植物进行深入的研究,引起同行重视。"植物资源调查及《浙江植物志》编著"(我园为主要参加单位之一)课题获1993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浙江植物志》获1995年第七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和第二届国家图书奖。

到2001年,园内编辑发行《杭州植物园通讯》共89期,影响广泛;编著或参与编著《园林绿化树种选择》、《山茶花》、《中国植物志》、《中国树木志》、《中国植物园》、《中国竹类彩色图谱》、《中国植物红皮书》、《西湖园林风景四十年等著作》等著作。

为了对活植物信息进行科学管理,从1991年开始对园内栽培植物的档案进行清理,同时进行物候观察、定植图绘制;1995年开始,建立了活植物信息管理及植物定植图管理与显示系统。

学术交流

杭州植物园在国内国际学术交流方面也日益活跃,影响也日益扩大。有日本、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南非、澳大利亚、法国、新西兰等近三十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来园参观和交流。1993年9月接待了来自22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第十一届国际植物园大会的160多名专家。1989年、1995年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专家来园访问并作学术报告,1996年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植物园之友"考察团和德国树木学会专家团来园考察。我园先后多次派人参加国际会议或出国考察。1996年3月,我园作品"江南忆",参加"96香港国际花卉园林博览会",荣获最佳设计奖。 我园经常派员参加国内有关学术会议,并举办大型会议。1986年,在杭州植物园召开了中国植物园协会成立大会;1995年,又在我园召开了中国公园协会植物园委员会成立大会。

旅游指南

开放时间:7:00---17:00

乘车指南:公交车 82路、15路、28路、7路均达

门票:成人:10元/人 儿童:5元/人(1.3米以下)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13:4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