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汉高帝论 |
释义 | 封建统治者为争夺政权而杀人如麻,不值得奇怪。这篇却从丁固被杀戮的小事上,层层剥笋,揭露出汉高祖刘邦极端自私的心理和诡谲手段:帝王的尊严是损害不得的,杀了人,还要找出冠冕堂皇的理由。文章用季布、项伯等人作对照来论证,更增强了无容置疑和反驳的说服力,是一篇鞭辟入里,深刻而有独见的好文章。 作品名称:汉高帝论 创作年代:清代 文学体裁:散文 作者:汉高帝 基本信息作品名称:汉高帝论 作品年代:清代 作者:周树槐 文学体裁:散文 作品原文丁公为楚将[2],逐窘高帝彭城西[3],帝急顾曰:“两贤岂相厄哉[4]?”丁公引而去之[5]。及楚灭,丁公见,高帝斩以徇[6],曰:“后世毋效丁公[7]。” 壮学子曰:丁公死晚矣!然谲哉[8],高帝乎?高帝曰:“使项王失天下者,丁公也。”丁公为项王臣不忠,然则为项王臣忠者,宣莫如季布[9]。丁公已戮,而季布方购[10],高这非能以公灭私者也。 然则高帝曷为斩丁公?曰:高帝之怨丁公,犹其怨季布尔矣[11]。然而丁公斩,季布终赦者,季布数窘高帝,卒无害于高帝,自以为罪而逃之,则非高帝之所甚恶也。丁公能窘高帝,能释高帝,自以为德而谒之,是则高帝之所甚耻也。不然,鸿门之役[12],使项王失下天者,项伯也,而封之,其有词于后世也哉[13]? 作品注释[1]汉高帝: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沛县(今属江苏)人,灭秦后与西楚霸王项羽争夺天下,最后灭楚建汉。 [2]丁公:丁固,项羽手下的将领,是季布同母异父的弟弟。 [3]彭城:古县名,治所在今江苏徐州市。 [4]厄:逼迫,困。 [5]引:避开。 [6]徇:通“殉”,示众。 [7]以上事俱出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这句话原文是:“使后为人臣者无效丁公!” [8]谲(jué):诡诈,变化多端。 [9]季布:项羽名将,数围困刘邦。刘邦得天下后,悬赏追捕他,后由于夏侯婴进言,得赦免,任河东守。 [10]购:悬赏征求。 [11]尔:如此,那样。 [12]鸿门之役:鸿门,在陕西临潼东。《史记项羽本纪》载,刘邦攻占秦都咸阳后,派兵守函谷关。项羽率四十万大军攻入,进驻鸿门,准备消灭刘邦。项羽叔父项伯从中调和,使刘邦亲至鸿门会见项羽。宴会上,项羽手下人想舞剑刺杀刘邦,项伯又几次以身掩护,使刘邦脱险。统一天下后,刘邦封项伯为射阳侯。 [13]其:犹“岂”,表反诘。词:此指借口,理由。 作品赏析封建统治者为争夺政权而杀人如麻,不值得奇怪。这篇却从丁固被杀戮的小事上,层层剥笋,揭露出汉高祖刘邦极端自私的心理和诡谲手段:帝王的尊严是损害不得的,杀了人,还要找出冠冕堂皇的理由。文章用季布、项伯等人作对照来论证,更增强了无容置疑和反驳的说服力,是一篇鞭辟入里,深刻而有独见的好文章。 作者简介周树槐,字星叔,号壮学子,湖南长沙人。公元1809年(嘉庆十四年)进士。历官山西沁源、江西吉水知县。有《壮学斋文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