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韩山村
释义
1 江苏省张家港市塘桥镇韩山村

简介

韩山村位于江苏省张家港市塘桥镇东侧,由境内的韩山寺而得名,面积4.5平方公里,45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 4200人,新市民5000余人。为改善百姓居住条件,韩山村高标准建设了别具一格的一期286套农民别墅住宅区“韩山福地”和农民集中居住区二期“韩山景苑”,成为了苏州市新农村建设的又一新亮点。区域内人口近万。

走进韩山村,处处绿树成荫,清波微微荡漾,亭台水榭点缀其间,整齐的小区住房,完善的配套设施,这些都是韩山村兴建新型社区的美好景象。靠工业、特种种植和商贸经营等致富的韩山人享受着周到的社区服务,过着丰富的文化生活,一派新农村的盎然生机。2006年,韩山村的工业收入实现7.2亿元、工业利税总额4100万元,村级可用财力达到45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600元。韩山村先后被评为“江苏省文明村”、“江苏省卫生村”等。

韩山社区

虽说是村,但走进韩山村,就像走进了一座小城镇。在韩山社区服务中心旁边,三产兴旺,有集贸市场、小型超市,也有煤气代充、粮油供应、现代餐住、理发美容、茶室书场等服务门店,可以说,村民根本不需到镇上,开门七件事就全都能解决了。许多人到韩山村来,觉得最吸引人的不是韩山寺等古迹,而是它的社区服务中心。5月8日,记者来到社区服务中心,在夏日明媚的阳光下,中心显得非常漂亮,粉墙黛瓦的房子,苏州园林风味的长廊,开阔的广场,完善的儿童游乐器具、健身器材,令人耳目一新。

韩山村的社区服务中心占地6800平方米,由广场、绿地和建筑组成,设有党建宣传、市民培训、求助服务、医疗保健、治安警务、人民调解、文化活动和新市民管理等职能。

在服务中心还未建成时,农民要办事,如个体户的工商执照、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计生指导等等,全要到镇上去,甚至到市区,因为村民不熟悉办事规则,往往跑一趟两趟还不能办成,现在有了这个社区服务中心,许多事情就不用出村了。社区服务中心的刘庆云,负责村民的社会保障事务,去年他接受了400多位村民的委托并帮助办理了相关手续。

在韩山社区服务中心,还有专业的卫生室,设有诊疗室,药房、注射室、观察室等,有专职的执业医师、药剂师、护士等,一年在这里看病的村民也有近万人次。村卫生室还给村民建立了一些常见病、慢性病的疾病档案,里面有随访记录、病情记录、治疗记录、健康教育台账和家庭保健合约等。社区医生黄丽红告诉记者,这里每天要接诊30多人,多的时候看过100多个病人。这里的药房有300多种药,一般常用药,这里都能配到。

农村新型社区

最近,不少韩山村村民接到了亲友的电话,向他们打听村里二期别墅还有没有剩余,希望购买。“一套别墅360平方米左右,40多万元,配套设施跟环境又那么好,谁不眼馋?”村党委副书记陆美菊揭开了其中的奥秘。

沿南京东路从西往东走进韩山村,左侧,绿树掩映下,一幢幢别墅,分外雅致,这是韩山村的村民集中居住区。

2002年,韩山村从同济大学请来专家,博彩众长,提出4个自然村归并成一个聚居点,构造出一副农村新型社区框架。从2003年开始,按照规划,韩山村集中居住区一期工程开始兴建,2005年竣工后,500多户村民陆续住进了宽敞明亮的小别墅。村民肖善芳是首批入住别墅小区的拆迁户,他怎么也想不到,拆迁后能住进别墅。更令他感到意想不到的是,集中居住区还引进了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生活污水进行集中收集;生活垃圾每天定时集中处理;家里房子发生管道漏水、门窗受损等问题,只要去社区服务中心求助……成套的温馨服务,让老肖时常有幸福的晕眩感,“对我们老农民来说,心里最大的梦想就是要有一个家,真是没想到老来还能住进别墅,这日子实在是过得太舒坦了。”

按照规划,韩山村农民集中居住区二期工程、老区整治改造工程正在加紧建设,老年公寓也将在年内动工,等待韩山村民的,将是一个更加美丽,更加舒适的家。

韩山福地

新农村建设

干净整洁的村级道路,整齐划一的别墅楼宇,枝繁叶茂的绿荫树丛,健全完善的社区服务,这便是新农村建设模范村——江苏省张家港市塘桥镇韩山村。岁月在这江南一隅留下了抗金名将韩世忠的古老故事,也谱写着现代农民大胆创新、追求美好生活的崭新篇章。韩山村现有居民近万人,包括原有居民4000人和新进居民近5000人。韩山村在2008年实现工业开票销售收入11.6亿元,利税5800万元,自营出口4786万美元,村可支配收入达到580万元之多。即使是在宏观经济形式严峻的情况下,韩山村农民的收入仍比上年略有增加。这样的成就让人惊叹之余不免好奇,他们经济发展的秘诀到底是什么?

为此,记者走进韩山村,深入到田垄乡间了解情况。

韩山村以前是个普通乡村,环境面貌一般,村民过着散居村落式的生活。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村民传统散居生活方式向集中居住方式转变,传统村务管理向社区服务型管理转变。韩山村在党委书记刘建江的带领下,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新农村的目标,博采众长,高起点、高标准地规划了新一轮建设蓝图。短短几年时间,300多套新型住宅拔地而起,多功能社区服务中心配套建立,已经形成包括工业集中区、村民集中居住区、商业贸易区、外来人员集宿区、求助服务区在内的区区相连的“五区”格局。韩山村大力推进生态建设,实施了环境综合整治、绿化美化等工程。目前村内自来水入户率、卫生户厕入户率、村组道路水泥路面硬化率、村级主干道绿化率均达到了100%。这些指标均高于江苏省生态村的考核标准。韩山村民集中居住区内,绿化、景点、公益画廊、生活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全面到位。社区还积极倡导和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安装了太阳能路灯,区内居民家庭100%使用液化气和太阳能热水器。随着韩山村生态建设步伐的加快,“生态”两个字逐步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越来越多的农民正享受着生态文明带来的成果。

村党委书记

“我是1972年高中毕业的,之后就一直待在韩山村。后来村里实行农村改革,从棉田旱改水、土地联产承包到农业机械化、规模化经营,从创办村办工业到村里出现集团型企业,我是看着韩山村这样一步步走过来的。”滔滔不绝的是刚刚获得“十佳新农村建设带头人”荣誉称号的韩山村党委书记刘建江,他显得亲切随和,仿佛眼前的记者就是他的村民,而他便是记者的“老书记”。

韩山村的村民都会亲切地叫刘建江“老书记”,因为他是塘桥镇干龄最长的村党委书记。他在农村一待就是30多年,10年村党委副书记,20年村党委书记。改革开放30多年,他陪着韩山村的村民从风雨中一路走来,他带领着村民把一条条泥泞小道变成了平坦的水泥大道,自行车变成了小轿车,土坯草屋变成了乡间别墅,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沟壑般的年轮,也在中国的版图上画下一点——中国新农村建设试点。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刘建江奔项目、找投资、建小区、和企业打交道、和民众搞联系,每一个环节每一步,无不透着艰辛和汗水。而当提到这些艰辛的时候,刘建江却只是轻轻一笑:“我相信韩山村的实力,也相信自己的能力,靠自己的能力办事没有什么办不成的!”他的笑容在黝黑的脸上绽开,从容而自信。

刘建江一直强调要引进新农村建设的新模式和新思想,他带着村里的人赴常熟市梦兰村、康博村等地参观考察学习,探索“工厂集合、居住集中、种田集约”的新思路。他还参加了赴西欧农村建设考察团,把眼光投向了海外。

在建设韩山新型社区过程中,村党组织一班人把工作的落脚点放在了服务群众、造福村民上。社区建成了富苏州园林长廊风格的社区服务用房,宣传教育培训室、求助服务站、图书电子阅览室、健身室、文化活动室以及医疗卫生中心、治安警务站等一应俱全。村民办理证照、看病等可以不出村庄,还能享受到水电维修、计生服务、法律咨询、农技指导等多项服务。社区设立了党员服务站,组织有帮困能力的党员对社区内的贫困户结对帮扶,还组织社区党员每年向残疾人、特困户捐助。社区党员还与社区20多家私营企业建立联系,为企业提供热情的指导服务。

村里多次举办球棋类、书画、法律知识、体育等竞赛活动,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中老年人加入健身、艺术操行列,许多农户成了收藏、盆景、音乐、书法等文化特色家庭。乡村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村民们享受到了新农村的现代文明。

经济状况

韩山村并没有村企,村级经济主要来源是厂房、门面房及土地租金,挖掘资源,服务三产,拓宽财路,壮大实力成了韩山村的发展方向。工业上,韩山村有韩山工业园,依托优质的基础设施,优越的地理环境,及良好的服务措施,工业园引来了年产值超10亿元的华程工业集团等一大批“金凤凰”,2008年工业开票销售收入达11.6亿元,利税5500万元。

而随着农村集中安置建设及土地流转的加快,依托三大合作社建设,韩山村的农业也进入了规模化的经营道路。

安徽枞阳县人吴米其是韩山村的种田大户,从2000年初到韩山承包150亩发展到现在承包490亩,他一直念叨在嘴边的就是村里对他的支持,“生产队里的水泵、仓库,村里都是免费给我使用的,因为我是种田大户,镇、村的农技人员都是跟我直接挂钩,我一遇到技术难题,只要向他们请教,都是随叫随到。在这里种田,真是方便。”

再过不久,小麦就要收割了,吴米其仍然不着急,“哪要我瞎操心,农忙的时候,村里会主动给我调配收割机、机手,根本不要担心。”

2008年,韩山村村级财力收入达到580万元,人均村级可支配收入达到10000元以上。就这样,韩山村通过服务三产鼓起了钱袋子,心中有了为民服务的底气。

韩山村的2923亩土地目前集中在13个种粮大户手上,实行统一品种、统一种植、统一推广,土地100%流转,实现了规模经营。去年夏种期间,村里耕地100%实现水稻机插秧、育秧、耕作等产前、产中、产后完全机械化作业。种粮大户吴双进高兴地说:“机器作业就是好,省工省本,还播量均匀、容易控制,出苗率也高,科学种田越种越甜。”作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先行村,村委会还通过建立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加强对种田大户的管理和技术培训,曾组织大户通过张家港市党建网的远程教育视频,收看了张家港市农业局植保站孙国才站长关于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的讲座。

土地流转和耕种的机械化解放了大批劳动力,村委会积极进行招商引资,鼓励开办乡镇企业,实现了农村劳动力从务农向务工的顺利转变。村党委、村委会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华程钢铁制品公司的发展,给公司发展留足了预留用地并提供了各种便利条件,后来公司逐渐发展成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拥有员工超过1600人的乡镇龙头企业。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韩山村迅速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新兴产业,投资了6000万元的光源项目,预计今年全村工业销售收入将上一个新台阶。

按照国家统计局2009年2月26日公布的最新数据:2008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4761元,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为15781元。而韩山村去年全年的人均收入为12000元,是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近3倍。在集中居住型社区内,村民们住上了联体别墅,水电、管网、道路、绿化等基础设施完备。“住进了别墅,心情更舒畅了。现在要论生活条件、生活环境,我们真不比城里人差!”韩山社区的徐老伯边自豪地说着边展示给记者看:别墅里卫生间干净整洁,闻不到丝毫异味;厨房里不见了土灶,轻按开关,煤气灶立即蹿出蓝色的火苗。“现在的日子是越过越好了,生活富裕,环境优美,生活方式也变了。过去做饭用土灶,一摸两手黑,现在做饭用电饭锅,炒菜烧煤气,不仅卫生而且方便。”谈起新生活,徐老伯高兴得合不拢嘴。

如今的韩山人手捧着着喜人的GDP硕果,享受着“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的富足生活,古老的韩山村已成为新农村建设模范村,获得了省级文明村、文明社区、生态村、康居示范村等称号,从中央领导到各地参观团、专家学者都闻名而来。我们期待着一个又一个“韩山”的崛起

2 云南省宣威市倘塘镇韩山村

村情概况

韩山村隶属于倘塘镇启龙行政村,属于山区。位于倘塘镇东南边,距离启龙村委会4公里,距离倘塘10公里。国土面积2.05平方公里,海拔1980米,年平均气温13 ℃,年降水量980毫米,适宜种植玉米、水稻、马铃薯等农作物。有耕地714.5亩,其中人均耕地1.88亩;有林地1523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07户,有乡村人口300人,其中农业人口384人,劳动力195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24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357.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96元,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植、劳务为主。

农村经济

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57.3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72万元,占总收入的20.15%;畜牧业收入78.6万元,占总收入的22.00%(其中,年内出栏肉猪739头,肉牛9头);林业收入2.47万元,占总收入的0.69%;第二、三产业收入192.13万元,占总收入的53.77%;工资性收入12.1万元,占总收入的3.39%。农民人均纯收入4196元,农民收入以种植、养植、劳务等为主。全村外出务工收入11.2万元,其中,常年外出务工人数12人(占劳动力的3.13%),在省内务工5人。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9年底,已实现通电、通路、通电话电视,无路灯。全村有102户饮用井水,有80户还存在饮水困难或水质未达标(占农户总数的73.39%)。有102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45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93.58%和41.28%);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35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30户(分别占总数的32.11%和27.52%)。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1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10公里。全村共拥有汽车1辆,摩托车20辆。

全村无沼气池、小水窖,有太阳能;耕地有效灌溉率为 33.59 %。

该村到2008年底,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3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2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104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4: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