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ISEF
释义

简介

素有全球青少年科学竞赛的“世界杯”之美誉的“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ntel ISEF),是全球最大规模、最高等级,也是唯一面向9-12年级(初三—高三)中学生的科学竞赛, 竞赛学科包括了所有自然科学和部分社会科学内容, 它为全球最优秀的小科学家和发明家们提供了互相交流, 展示最新科技成果的舞台。每年有来自50多个国家超过1500名的青少年科学家为赢得16个科学类别和1个团队项目类别的总价超过400万美金的奖学金和奖品展开激烈的角逐。 第59届Intel ISEF将于2008年5月12日到17日在美国佐治亚州的亚特兰大市举行。

“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SEF)是由美国科学与公众社团(Society for Science & the Public),其前名为科学服务社(Science Service)于1950年创办的美国中学生科学博览会发展而来。美国科学与公众社团是设立在美国华盛顿的一个公益组织,其宗旨是推动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作为对支持赞助ISEF的企业回报,科学服务社把竞赛的冠名权授给领衔赞助的企业。每届Intel ISEF都在美国不同的城市举办,这一赛事迄今已有59年的历史。1996年,英特尔公司投入巨资成为该竞赛的领衔赞助,并通过一系列的支持活动来推广这一赛事。随后的10多年来,英特尔逐步开发、提升了给予学生的奖励,增设教育家论坛(Educator Academy)和与大赛相关的其他活动,使得大赛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扩大。

从2000年起,英特尔公司开始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China Association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合作,每年赞助中国学生参加在美国举行的Intel ISEF总决赛。迄今为止, 已经有180名中国学生带着117个项目参加了这一赛事, 获得了128个奖项。2004年,在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举办的第55届Intel ISEF上,来自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的高中生朱元晨,凭借“3D计算机图形”项目成为Intel ISEF顶级奖项 ――“英特尔基金会青少年科学精英奖”的三名得主之一。

Intel ISEF每年邀请1,000多名不同科学和工程学学科的专家,包括数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负责评判项目,并在大奖赛期间与学生进行广泛的交流。每位Intel ISEF评委必须拥有博士学位,或拥有8年相关科研经验。裁判由主办机构的组委会遴选。

Intel ISEF2008年的竞赛学科包括:行为和社会科学、生物化学、植物学、化学、计算机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工程学、环境科学、老年学、数学、医药和健康学、微生物学、物理学、交通工程、环境管理和动物学,以及团队项目。

Intel ISEF教育家论坛(Educator Academy)是英特尔公司在Intel ISEF期间专门为全球的教育专家举办的活动。论坛汇聚来自世界各国的超过100位教育界专家,围绕着科学教育这一主题进行深入探讨。从2001年开始,先后有17位中国的专家参加了教育家论坛活动。2008年英特尔公司将继续邀请3位中国教育专家和1位教育界政府官员出席论坛。

中国参赛ISEF的情况

2000年第51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

 来自北京、上海、安徽和浙江4省市的18名学生,8个项目获得决赛资格。在最终的角逐中,共有6个项目,12名学生获得了6个奖项,这是中国青少年代表团首次参加Intel ISEF国际大赛。

2001年第52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

 来自北京、上海、湖北、江苏、福建、广东的16名学生,11个项目获得决赛资格,共有9个项目,13名学生获得了17个奖项。

2002年第53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

 来自北京、上海、福建、广东、四川、湖北、江苏的21名学生,13个项目获得决赛资格,共有8个项目、14名学生获得17个奖项。

2003年第54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

 厦门中学曾国寿老师获得“英特尔杰出科技教师大奖”。(因非典事件,本年度参赛学生于2004年赴美参赛。)

2004年第55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

 来自北京、上海、福建、江苏、浙江、湖北、河南、广东和山西36名学生,24个项目参加总决赛,共有16个项目,25名学生获得32个奖项。

2005年第56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

 来自北京、上海、香港、福建、浙江、安徽,湖南、山东、辽宁、四川和甘肃的32名学生,22个项目参加总决赛,共有12个项目,17名学生获得22个奖项。

2006年第57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学大奖赛

 来自北京、上海、香港、福建、湖北、广东、吉林、河南、四川和甘肃的29名学生,22个项目参加总决赛,共有12个项目,16名学生获得16个奖项。

2007年第58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学大奖赛

 共有24人参加、参赛项目17个,共获得13个奖项,其中专项奖5个,等级奖8个。北京、上海、湖北、福建、天津、辽宁、吉林、成都分别有项目获奖。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都获得学科一等奖兼最优秀项目奖。

2008年第59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学大奖赛

第59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学大奖赛于2008年5月11日~16日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来自51个国家和地区的1557名选手带着1245个项目参加了本次比赛。

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负责了本次比赛中国代表队的组队参赛工作。中国队由来自10个省、直辖市的24名高中学生组成,共有17个项目参赛。经过紧张的角逐,我国有12个项目获奖,具体情况如下:

一、专项奖

1. 安捷伦公司专项奖:贺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2. 美国知识产权法律协会专项奖:邱军(深圳市高级中学)

3.国际电器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专项二等奖:刘潇(东北育才中学)

4.地球物理学勘探协会专项奖:王雨阳(吉林省实验中学)

二、等级奖

1.最佳奖:方兴(厦门双十中学)

2.一等奖:方兴(厦门双十中学)

3.二等奖:邱军(深圳市高级中学)

白雪霏(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4三等奖:杨奕(北京汇文中学)

司源(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严钦骅(厦门第一中学)

郭阳、吴俊宏、余思思(广东佛山市第二中学)

熊维希、杨金铭、曹畅(四川省成都七中)

5.四等奖:何星儒(上海中学国际部)

需特别指出的是,方兴同学的《可引导自然风对流的不对称型地下通道》项目,是我国中学生首次在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学大奖赛工程学科中获得最佳奖。

2009年第60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学大奖赛

来自内地学生中共17名学生获得单项、团体共计13个奖项。

潘莹(广州)获得工程学-材料科学二等奖,

王昊昱、王满强(北京)获得植物科学团体二等奖,

孙可、吕思扬、柴皓曦(武汉)获得植物科学团体二等奖,

林雨婷(福州)获得动物科学三等奖,

郭海骏、许青、杨奡(上海)获得环境科学团体三等奖,

李汉歌(北京)获得动物科学四等奖,黄静文(广州)获得环境科学四等奖。

成都国际学校选派的薛来、林晨阳、李贤基三位学生获得了计算机科学团体一等奖、上海美国学校选派的Nelson Zhang获得了计算机科学二等奖。

中国台湾代表队也斩获了一等奖和二等奖各一项以及两项四等奖。

2010年第61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学大奖赛

2010年5月17日,北京——全球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中学生科学竞赛“2010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Intel ISEF2010)”各项大奖结果揭晓。中国学生取得骄人战绩,22名学生获得单项、团体共计23个奖项。

中国学生具体获奖情况如下:

· 吴其瑾,福州一中,生防真菌对柑桔害螨的生物防治研究,动物学类别二等奖、美国统计协会荣誉奖

· 王坤,上海美国学校,四种细菌抑制代谢产物新型生物膜应用开发研究,微生物学二等奖

· 申靓博、谭侃然,北京四中,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用新型阻醇复合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能源与交通类别团体二等奖

· 杨昕燕、陆雯琦、吴军均,成都七中,环境因素对中江丹参丹参酮含量及其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生物化学类别团体二等奖

· 薛来、林晨阳、李俊熙,成都国际学校,同步有形增强现实研究,计算机科学团体类别二等奖

· 肖方舟,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孜然种子及其提取物作为天然食品防腐剂的探索研究,植物学类别三等奖

· 高阳,辽宁东北育才学校,基于矩阵的离散对数公钥体制,计算机科学类别三等奖,美国计算机协会四等奖,欧洲原子研究中心一等奖

· 黄宇晴,北京101中学,自主滑翔回收式高空微生物探测仪的设计与制作,工程类别四等奖,安捷伦暑期实习机会

· 孟祥博,北京101中学,柠檬叶浸提液对白粉虱防治作用的研究,植物学类别四等奖、谷歌神秘变化动力奖(Secret Change Agent Award)

· 许星元、宫新一、张天,辽宁省实验中学,“复杂管系钻道鼠”-可调双轮驱动管道探测移动装置,工程类别团体四等奖

· 苏子牧,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四亮度法在数码相机测量大气能见度中的应用研究,美国气象学会三等奖、勘探地球物理家学会三等奖、安捷伦暑期实习机会

· 许家豪,上海复旦附中,基于数学模型的地铁列车平稳制动实时闭环系统研究,美国高中和两年制学院数学荣誉学会一等奖

· 张天乙,上海美国学校,信息社会网络自律行为研究,美国统计协会荣誉奖,美国计算机协会四等奖

· 邱健庭,深圳第二中学,短周期数字地震计,勘探地球物理家学会荣誉奖

· 林俊禧(Lam Chunlei),顺德联谊总会翁佑中学,自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废料处理,美国大学生发明家和创新者联盟Lemelson基金会奖

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州理查德森市的年仅15岁的华裔高中生Amy Chyao(乔紫薇)凭借癌症治疗光敏剂(一种新型癌症治疗方法,利用光能激活药物杀死癌细胞)获得本届大赛第一名,荣获75,000美元的戈登·摩尔大奖。 该奖项以英特尔联合创始人、已退休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戈登·摩尔先生命名。来自华盛顿州温哥华市的Kevin Ellis与来自俄勒冈州比弗顿的Yale Wang Fan(樊业)荣获“英特尔基金会青年科学精英奖”,二人分别获得由英特尔基金会提供的50,000美元奖金。

2011年第62届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学大奖赛

共21名中国学生凭借12个创新项目,获得个人和团体共计18个奖项。

· 薛来,成都国际学校,倾斜补偿电子罗盘与深度摄像头在交互增强现实中的实际应用,计算机科学类别同类最佳奖(Intel ISEF Best of Category Award, Computer Science),计算机科学类别一等奖,欧盟青年科学家竞赛参赛资格

· 施轶萌,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基于风洞实验的昆虫及仿生翼流场特性研究,物理与天文类别一等奖,美国物理教师协会、美国物理学会一等奖,联合技术公司一等奖,专利与商标局社团一等奖

· 何依征、王佳懿、康颢严,东北育才学校,空间交互式3D建模方法研究,计算机科学类别二等奖

· 郝中宁(河南省实验中学)、李亚康(郑州市第二中学)、李福斌(郑州市第十一中学),小麦加工副产物功能性膳食纤维研究,生物化学类别二等奖,Medprin Biotech, LLC一等奖

· 翁泽鸿,广东实验中学,辅助行进助手——老年人病人行走辅助工具,电子与机械工程类别三等奖

· 李雨萌、王安奇、张奕欣,蚌埠第二中学,城市雨水径流污染对水环境影响及总量核算的研究,环境科学类别四等奖

· 陈耀棠、张志杰、刘家鸿,澳门地区,高效能水底机械人优化系统,电子与机械工程类别四等奖

· 梁嘉俊, 澳门地区,无障碍舌头控制系统, 电子与机械工程类别四等奖

· 段家琦、张子涵(河南省实验中学),姜思涵(郑州外国语学校分校),棒络新妇蜘蛛是群居的吗,行为与社会科学类别四等奖

· 朱博文,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中学,提高光伏转换效率的新设想,钜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等奖

· 朱晟,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一种高效、实时的计算机辅助立体摄影像差校准解决方案及其实现,AVASC基金会二等奖

· 辛中逸,上海美国学校,反转录酶---聚合酶链锁反应的基因学分析——在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的四Mex排流泵和EPI检测MIC的新型表型检测方法发展,美国临床化学协会四等奖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4 3:4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