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韩非子·说林上 |
释义 | 韩非子简介韩非生于周赧王三十五年,卒于秦王政十四年(约前281年-前233年),韩非为韩国公子(即国君之子),汉族,战国末期韩国人(今河南省新郑)。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政论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称“韩子”或“韩非子”,中国古代著名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原文管仲,隰朋(1)从桓公伐(2)孤竹(3),春往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4)得道。 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东居山之阳(5),下居山之阴(6),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地,遂得水。 注释(1)管仲,隰朋:两人都是齐桓公的大臣。(2)伐:进攻 (3)孤竹:指孤竹国,在今河北卢龙。 (4)遂:于是 (5)阳:南边 (6)阴:北边 (7)圣:精明通达 (8)不难:不以......为难 解释管仲,隰朋跟随齐桓公进攻孤竹国,春天前往,冬天返回,在返回途中迷失道路。管仲说:“老马的智慧可以利用。”于是放了老马并跟在它的后面,找到了回去的路。行驶在山中没有水喝,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南边,夏天住在山的北边,据说蚁穴高出土一寸的地方它的八尺下方便有水。”于是挖地八尺,便得到了水。 有关练习1.解释下面句中加粗字。 (1)从桓公伐孤竹:进攻 (2)蚁东居山之阳:山的南边(水的北边) 2.短文前一段是一个成语的出处,请写出该成语:老马识途。仿此给后一段也写一个成语:察蚁识水。 韩非子的主张韩非继承和总结了战国时期法家的思想和实践,提出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理论。 他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物权》),国家的大权,要集中在君主(“圣人”)一人手里,君主必须有权有势,才能治理天下,“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韩非子·人主》)。为此,君主应该使用各种手段清除世袭的奴隶主贵族,“散其党”“夺其辅”(《韩非子·主道》);同时,选拔一批经过实践锻炼的封建官吏来取代他们,“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韩非子·显学》)。韩非还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要求“废先王之教”(《韩非子·问田》),“以法为教”(《韩非子·五蠹》)。他强调制定了“法”,就要严格执行,任何人也不能例外,做到“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他还认为只有实行严刑重罚,人民才会顺从,社会才能安定,封建统治才能巩固。 对于民众,他吸收了其老师荀子的“性本恶”理论,认为民众的本性是“恶劳而好佚”,要以法来约束民众,施刑于民,才可“禁奸于为萌”。因此他认为施刑法恰恰是爱民的表现。(《韩非子·心度》)。容易让人忽视的是韩非是主张减轻人民的徭役和赋税的。他认为严重的徭役和赋税只会让臣下强大起来,不利于君王统治。 对于君主,他主张“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韩非子·物权》),国家的大权,要集中在君主(“圣人”)一人手里,君主必须有权有势,才能治理天下,“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韩非子·人主》)。为此,君主应该使用各种手段清除世袭的奴隶主贵族,“散其党”“夺其辅”(《韩非子·主道》);同时,选拔一批经过实践锻炼的封建官吏来取代他们,“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韩非子·显学》)。 对于政治,韩非主张改革和实行法治,要求“废先王之教”(《韩非子·问田》),“以法为教”(《韩非子·五蠹》)。他强调制定了“法”,就要严格执行,任何人也不能例外,做到“法不阿贵”“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 对于臣下,他认为要去“五蠹”,防“八奸”。(《韩非子·八奸》 《韩非子·五蠹》)所谓五蠹,就是指:1、学者(指儒家);2、言谈者(指纵横家);3、带剑者(指游侠);4、患御者(指依附贵族并且逃避兵役的人);5、商工之民。他认为这些人会扰乱法制,是无益于耕战的“邦之虫”,必须铲除。 所谓“八奸”,就是指:1“同床”,指君主妻妾;2“在旁”,指俳优、侏儒等君主亲信侍从;3“父兄”,指君主的叔侄兄弟;4“养殃”,指有意讨好君主的人;5“民萌”,指私自散发公财取悦民众的臣下;6“流行”,指搜寻说客辩士收买人心,制造舆论的臣下;7“威强”,指豢养亡命之徒,带剑门客炫耀自己威风的臣下;8“四方”,指用国库财力结交大国培养个人势力的臣下。这些人都有良好的条件威胁国家安危,要像防贼一样防备他们。 韩非的这些主张,反映了新兴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的许多政治措施,就是韩非理论的应用和发展。 《韩非子》章节初见秦第一 存韩第二 难言第三 爱臣第四 主道第五 有度第六 二柄第七 扬权第八 八奸第九 十过第十 孤愤第十一 说难第十二 和氏第十三 奸劫弑臣第十四 亡征第十五 三守第十六 备内第十七 南面第十八 饰邪第十九 解老第二十 喻老第二十一 说林上第二十二 说林下第二十三 观行第二十四 安危第二十五 守道第二十六 用人第二十七 功名第二十八 大体第二十九 内储说上七术第三十 内储说下六微第三十一 外储说左上第三十二 外储说左下第三十三 外储说右上第三十四 外储说右下第三十五 难一第三十六 难二第三十七 难三第三十八 难四第三十九 难势第四十 问辩第四十一 问田第四十二 定法第四十三 说疑第四十四 诡使第四十五 六反第四十六 八说第四十七 八经第四十八 五蠹第四十九 显学第五十 忠孝第五十一 人主第五十二 饬令第五十三 心度第五十四 制分第五十五 自胜谓之强。(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 自见之谓明。(能够认清自己的人才是明智的) 举世有道,计入有计出(做事情要有一定的原则,既要算计得道的,也要算计失去的) 欲成其事,先败其事。(想要做成这件事,可能首先遇到的是失败于这件事。) 言无二贵,法不两适。(除了国君的命令,没有第二尊贵的言论,国家的法令不能同时迎合公私双方) 道私者乱,道法者治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韩非子》) 不吹毛而求小疵。——《韩非子·大体》 胜而不骄,败而不怨。——《商君书·战法》 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快,苦则求乐,辱则求荣,生则计利,死则虑名 商君书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韩非子·喻老)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韩非子·难一) 欲速则不达。 《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 长袖善舞,多钱善贾。《韩非子·五蠹》 巧诈不如拙诚,惟诚可得人心。《韩非子·说林上》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韩非子·说难》 华而不实,虚而无用。 《韩非子·难言》 《韩非子》是收录战国时期哲学家韩非及其弟子的作品集。 韩非子历史评价司马迁在《史记》评曰:“韩子引绳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极惨礉少恩。” 扬子《法言》曰:或问:“韩非作《说难》之书而卒死乎说难,敢问何反也?”曰:“《说难》盖其所以死乎!”曰:“何也?”“君子以礼动,以义止,合则进,否则退,确乎不忧其不合也。夫说人而忧其不合,则亦无所不至矣。”或曰:“非忧说之不合,非邪?”曰:“说不由道,忧也。由道而不合,非忧也。”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评曰:“臣闻君子亲其亲以及人之亲,爱其国以及人之国,是以功大名美而享有百福也。今非为秦画谋,而首欲覆其宗国,以售其言,罪固不容于死矣,乌足愍哉!”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