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海洋林场 |
释义 | 龙江县海洋林场位于龙江县西南部,场址距龙江县城50公里,隶属于龙江县林业局。场址地理坐标为东经123°01′,北纬46°58′。林场北、东分别与景星、头站接壤,西南与杏山乡毗邻。全场分东山站、西山站、杏山站、六九站、白山站、江河站,两个苗圃。场区设在东山站和西山站,面积6369公顷,占全场总面积的66.4%。杏山站位于杏山乡、东华乡之间,面积882公顷,占全场面积的9.2%;白山站被华民、广厚、白山乡环抱成孤岛状,面积1145公顷,占全场面积的11.9%;江河站位于嫩江北岸,雅鲁河下游东岸,面积1194公顷,占全场面积的2.5%。 自然地理概况山脉:林场属于大兴安岭东南延伸余脉。地形以山区丘陵地貌为主,施业区内坡度较缓,在25度以下。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241.9米。 水系:场区有罕达罕河流过,江河站位于嫩江北岸,雅鲁河下游东岸。 气候:林场地处黑龙江省西部风沙干旱、半干旱地区,其特点是寒暑变化明显,冬季漫长、寒冷而干燥,夏季短暂、温暖而多雨,秋季降温迅速,常有冻害发生。早霜出现在9月中旬,晚霜出现在5月中旬,最晚5月17日,最早出现在9月4日,无霜期125天。年平均气温3.1℃,平均积温2127.6℃,年相对湿度50-60%,年平均风速4-5m/s,年降水量380-510毫米,年蒸发量1400-1500毫米,极端最高气温39℃,最低气温-35℃。 土壤:林场有2个土类,多系碳酸盐黑钙土,岗顶为原始暗棕壤,表土层仅20-40厘米,心土为风化土,结构坚硬,保水差,透气性弱,植物根系向下生长困难。地下水位低,为贫水区。 植被:以西伯利亚杏、地榆、大针菜、干草、速生草、葵花蒿、猪毛蒿、小蓟、仓耳等20多科、100种。建场后营造了樟子松、落叶松、小黑杨、中东杨、小叶杨、小青杨等20多个树种,取代了大部分原生植被,对改变局部气候起到了一定作用。 野生动物:主要有兔子、野鸡、沙半鸡、狼等。 社会经济状况海洋林场建于1956年,全场现有人口725人,职工196人,其中干部23人,工程技术人员7人。场内有苗圃2个,子弟学校1处,木材加工厂1处,机务队1个。有大小型拖拉机4台。固定资产198.6万元,年产值308万元。施业区内道路交通方便,境内有齐乌、龙东、龙杏公路通过,交通便利。 森林资源状况森林资源概况:经营总面积9590公顷,林业用地面积7397公顷,其中有林面积5210公顷,森林总蓄积216070立方米。未成林造林地65公顷,无林地2383公顷,苗圃29公顷,非林业用地1933公顷,森林覆盖率54%。 林分类型:林场全为人工林,主要林分类型为杨树,面积1978公顷,总蓄积90610立方米,分别占森林面积、蓄积的38%和41.9%;樟子松面积2100公顷,总蓄积81190立方米,分别占森林面积、蓄积的40.3%和37.6%;落叶松面积1062公顷,总蓄积43720立方米,分别占森林面积、蓄积的20.7%和20.2%;针混40公顷,蓄积550立方米。 森林分类经营区划:在林业用地中,区划生态公益林面积6413公顷,占林业用地的86.7%。其中区划界定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3711公顷,占林业用地50.2%;区划界定一般生态公益林面积2702公顷,占林业用地36.5%。区划商品林984公顷,占林业用地13.3%。 林业生产建设情况林场始建于1956年,经40多年的经营,营林生产:累计为国家生产商品材31200立方米,木材总产值533万元,上缴利税144万元。 木材加工,场办加工厂已生产20年,生产楞方、灰条等多项木产品。 多种经营:有农田3500亩,年产玉米、大豆、高粱25万公斤,养猪200头,养羊500只,年创利润15万元。 林场拥有各类砖木结构公用、民用建筑万余平方米。有各种车辆10余台,安装了闭路电视、电话等现代设施。 发展方向和项目一是对生态林分采取适地适树营造樟子松,对疏林地、荒山荒地采取客土造林、容器苗上山,一次性植活的办法,尽快恢复成林。二是对立地条件好的地块营造杨树商品林,通过加大抚育管理力度,尽快提供木材。三是立足资源和地缘优势,大力发展养殖业、种植业、中草药、食用菌、桑蚕业等项目。四是抓好对现有科技成果的转化利用工作,开发新产品,每年育苗50亩,造林173公顷。 林场场长:孟宪发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