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
释义 |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 海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植物保护研究所成立于1992年,属社会公益类省级非营利专业研究机构,设有农业害虫与防治、植物病害、杂草科学和生物入侵防控4个研究室。现有职工31人,其中高级职称10人,中、初级职称14人,博士1人,硕士3人,在读硕士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海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1人。其主要职责和任务是:针对海南农业生产重大问题开展本领域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重点承担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发生与灾变规律及其综合防治技术研究,检疫性农业入侵生物的预防与可持续控制研究,安全高效农化制剂的筛选、试验和应用研究,热带植物品种资源对重要病虫害抗性的鉴定与利用研究,杀虫、杀菌微生物天敌资源的挖掘、筛选和利用研究,农业环境与农田生态安全机理研究,为热带高效农业提供成熟的、经济有效的新技术,并在全省范围内开展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和技术指导工作。 该所具有独立事业法人资格,拥有固定资产约1000万元,有完备的办公设施、实验室和温室以及试验基地,具有管理、监督课题专项资金使用的资质和能力。实验室除了配备齐全的常规实验设备和仪器外,还配置了分子生物学实验所需的部分仪器与设备,具备了研究项目保质保量实施并完成既定目标和技术指标的物质条件。 自建所以来,先后承担国家和省部级各类科研项目和课题近40项。取得的科研成果已获海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8项、四等奖2项,海南省科技成果转化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另有10多项通过了省级技术鉴定与验收。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60多篇,主编或参加编写著作10多部;近几年来承担并完成了1000多项国内外新农药室内生测和田间药效试验。特别是近年来针对海南地区热带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重大技术问题开展了本学科的应用基础和应用技术研究,在检疫性有害生物防控、美洲斑潜蝇综合防治、椰心叶甲生物学与化学防治、蔬菜根结线虫病综合治理、果树根结线虫综合治理、香蕉枯萎病综合治理、黄灯笼辣椒病毒病综合防治、无公害蔬菜的农药使用技术、安全高效农药制剂引进试验与示范及推广、蔬菜害螨调查与防治、树仔菜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近十多年来,先后深入基层开展各类技术培训和咨询活动共200多期(次),主笔编写并与农业厅、科技厅共同编印和散发《反季节瓜菜病虫害防治技术手册》和《热带果树病虫害防治技术手册》共60000本,约有60000多人接受培训。多次派出专家参与本省地方和垦区的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考察、评审和认证,对各个基地的环境、管理、技术和生产现状以及存在问题提出无公害基地建设要求,并进行现场技术指导。通过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和技术指导等方式,每年挽回因病虫害造成数千万元的经济损失,在确保农产品的产量、质量安全以及食用安全工作中真正起到“作物卫士”的重要作用,为海南省热带高效农业的产业化升级和“三农”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