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
释义 | 海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位于海南大学海甸校区一号教学楼副楼,是2009年10月由原政治与行政学院、社会科学部和原管理学院所属的土地资源管理系合并后所组建成立的新学院,实行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社科部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运行机制。 学院领导:现任领导:院长:安应民 党委书记:王默忠 常务副院长:李德芳 副院长:张云阁、宋增伟 党委副书记:段捷频 历任院长:张治库 赵康太 曹锡仁 学院概况:学院开设有思想政治教育、行政管理、公共关系学、土地资源管理四个本科专业,有马克思主义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学理论、中共党史(含党的建设与党的学说)五个科学硕士学位点和一个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点。现有一个省级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两个省级特色专业——公共关系学和土地资源管理,一门省级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三门校级优秀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学院内部机构,有思想政治教育、行政管理、公共关系学和土地资源管理四个系,一个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一个研究中心(海南大学地方治理中心),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中心和二级图书分馆。同时,设有学院综合办公室、教研办公室和学生工作与团委办公室等管理与服务机构。 学院现有教职工89人,其中专任教师75人。专任教师队伍中教授12人,副教授13人,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33.3% 。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69人,占专任教师的92% 。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24人。目前,学院专任教师已形成一支年龄结构、专业结构、学缘结构比较合理,并具有较高学术水平与学术影响力的教师团队。同时,经学校批准,还特聘全国其他著名高校的16位知名专家教授担任学院兼职教授。 学院现有在校学生1798人,其中硕士研究生452人,本科生1346人。 发展规划:一、本科专业发展规划 我院现开设思想政治教育、行政管理、公共关系学3个本科专业,在校生共1022人。从目前3个专业的招生、培养和就业情况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将以培养研究生为主。学院将在进一步办好行政管理和公共关系学两个本科专业的同时,较大幅度的调整学院的本科专业结构。 1、计划于2008-2009年申办国际政治(代码030402)本科专业; 2、2010-2011年申办公共事业管理(代码110302)本科专业; 3、2013-2014年申办劳动与社会保障(代码110303)本科专业。 4、2010-2015年间,根据本科专业建设需要,有计划地组织编写出版相关专业的系列教材,逐步扩大我院本科专业的影响力。 通过这一时期对本科专业结构的有序调整,基本适应我院本科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发展需要。 二、研究生学科专业发展规划 研究生培养是我院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今后重点加强的领域。目前学院设置研究生专业6个,即法学门类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中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政治教育三个硕士专业;政治学一级学科中的政治学理论、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和党的建设)两个硕士专业;还有管理学门类中的公共管理硕士(MPA)专业学位点。目前有普通研究生49人,MPA研究生201人,师资类研究生66人。根据我院学科建设的总体部署和教师队伍建设实际,近十年研究生学科专业发展规划如下: 1、2008年集中力量争取“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点一次申报成功,这是我院学科建设的龙头和重中之重;同时,组织申报“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目前已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思想政治教育三个硕士点,申报成功后可覆盖国外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三个硕士点),以及“科学社会主义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行政管理”两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2、2010-2012年组织申报“国际政治”、“中外政治制度”、“教育经济与管理”三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同时,加强对已有硕士专业点的建设,不断完善培养环节和途径,努力提高培养质量。 3、2012-2014年间在积蓄力量的基础上,组织申报“社会保障”和“国际关系”两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4、2013-2015年间,要在MPA专业学位和“行政管理”硕士专业建设的基础上,组织力量申报“行政管理”专业博士点;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和政治学学科建设的基础上,组织申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政治学理论”两个二级学科博士点。 总之,近十年间研究生学科专业的建设是学院学科建设的重点,建设目标是使学院成为海南大学研究生教育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促进学科建设的健康发展。 三、科学研究发展规划 根据学校提出的向“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目标转型的总体要求,我院作为研究生专业相对较多、科研力量相对较强的基层业务单位,科学研究在学院的建设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1、要进一步提高全体教师对科学研究重要性的认识,把科研工作放在与教学工作同等重要的地位。要充分认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是高等学校的三大基本职能,三者缺一不可。 2、积极申报各类科研项目,争取纵向项目层次有较大提高。2008-2010年间力争申报成功国家级项目2-3项(指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软科学基金项目等),使学院科研项目层次有实质性提高,努力增强科研实力。 3、2010-2015年间,要在纵向横向科研项目数量有较大增加的同时(力争每年有国家或部委级项目至少1项,省级、厅级项目5-8项,横向项目1-3项,力争全院年均科研经费不少于8-10万元),有计划的组织策划出版一批与学院学科建设密切结合的科研成果,提高学院在国内同类院校中的知名度。 4、以推动学科发展为目标,以科研项目为纽带,构筑学科发展平台。学院的研究机构设置将以学科发展为基础,以重要(大)科研项目为纽带,以凝炼学科方向为切入点来构建;研究机构设置以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特区发展、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研究等作为学院的重点。 5、实施有效的科研激励,推动科研工作的不断发展。近期学院将制定科研奖励的实施意见和具体办法,在学院财力允许的条件下,加大科研奖励的力度,促进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同时,在每年年终开展评选学院科研“优秀”教师活动。 四、人才培养事业发展规划 根据学院本科专业和研究生专业发展规划,我院将逐步理清人才培养思路和发展格局,适应学校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的需要。 1、学院要确立“以本科生培养为主体,以研究生教育为重点”的人才培养思路,以统筹学院人才培养的发展格局; 2、适度扩大本科生规模,在现有在校生1022人的基础上争取逐步增加到1500人的规模; 3、研究生培养规模应有较大发展,普通研究生在现有在校生49人的基础上争取逐年增加到100-150人的规模,MPA专业学位研究生争取达到在册300人的规模,并根据需要办好师资班。 4、同时,在今后十年间,学院还将根据本科专业、研究生专业建设实际,尤其是海南省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适时调整人才培养事业发展规划,以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五、队伍建设规划 学院目前有教职工52人,其中教师39人,其他各类管理和服务人员13人。教师队伍中教授10人,副教授7人,讲师19人,助教3人。从学院目前的发展规模看,仅就本科生1022人与教师的生师比还是比较高的,已达27:1,远远超过教育部规定18:1 的要求,至少还需增加18位教师。若把近十年发展规模扩大的需要考虑进去,还需要增加的教师数量更多。按照一般编制管理的经验分析,可以把在编教师数量控制在总编制数的90%,其他10%左右的编制可作为流动编制实施管理,以形成新陈代谢的科学机制。 1、十年间每年引进具有博士学位或副教授职称的教师3—5人,到2017年教师总数力争达70—80人的规模,以满足学院事业发展对教师的基本需要; 2、要特别重视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的选拔和培养。学科带头人和学术带头人是学院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必须给予特别关注,要制定科学的激励和选拔办法;要建立动态的选拔、培养、使用和业绩评定等管理机制,促进中青年学术骨干的健康成长。 3、加强学科创新团队的建设,促进学院各学科有序、协调的发展。为此,学院在政策引导、管理激励、资源配置和条件满足等举措上将特别侧重于创新团队的培育和建设。 4、加强与国内、国际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教师队伍的良性发展。鼓励教师以文会友参加学术会议,进行短期学术交流或学术访问;有计划地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学院讲座和交流。 5、鼓励教师攻读博士学位,提高学历层次。学院将在执行学校有关管理办法的同时,尽可能提供各种方便。 六、基础设施和条件建设规划 1、图书分馆的建设。一是面积狭小的问题将在学校社会科学学部大楼建成时基本解决;二是图书资料建设将在每年的经费预算中给予列项,满足最基本的发展需要。 2、MPA专业学位点专用教室和案例讨论室的建设,将在社会科学学部大楼建成时基本解决;目前要努力实施过渡性解决办法。 3、实验室建设。一是建设“电子政务实验室”;二是建设“公共管理多功能综合实验室”;三是建设“公共关系策划模拟实验室”。 4、教师工作室建设。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争取在社会科学学部大楼建成时实现教授一人一间、副教授两人一间、讲师四人一间的规划目标。 5、办公条件改善和建设。办公条件和相关设施达到学校设计的标准,比较好的满足学院发展的需要。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