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海伦娜的奇迹
释义

《海伦娜的奇迹》一书,记述了恩雅校长把一所极其普通的中学打造成精英学校的过程。通过一个个活生生的事例,讲述了海伦娜中学不少来自贫穷的移民家庭的孩子,还有连工读学校或少管所都不肯收的问题少年,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奇迹故事。

海伦娜的奇迹

作 者: (德)瑞格 著;罗慕谦 译

出 版 社: 天津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9-1

字 数: 193000

版 次: 1

页 数: 245

印刷时间: 2008/09/01

开 本: 16开

印 次: 1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530953877

包 装: 平装

内容简介

海伦娜中学的不少孩子来自贫穷的移民家庭,甚至还有一些连工读学校或少管所都不肯收的问题少年。然而,在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的综合素质测评中,海伦娜的学生名列前茅;在国际数学与科学教育研究项目(TIMSS)中,海伦娜的学生数理成绩遥遥领先;从海伦娜毕业的孩子,不论是在职业生涯,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成了众人眼中的精英。

德国威斯巴登市的这所极其普通的学校,是如何让孩子们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的呢?本书中,恩雅校长用一个个活生生的事例,向我们展现了海伦娜是如何引导每一个学生把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限,并使每一个学生都建立起稳定的自信心和团队精神。

如何在完成应试教育指标的前提下开展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海伦娜中学的成功实践不仅为自己赢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模范学校”“德国最佳学校”等称号,更为家长、老师和孩子找到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作者简介

恩雅·瑞格,曾先后在多年学校任教10年,在德国黑森州教育计划和学校开恨中心任职4年。1984年,她开始担任德国威斯巴登市海伦娜中学校长,直至2003年2月退休。在长达19年的校长任期中,她以先进的理念和革新的手法建立起了独到的教育方法,在激励孩子自我管理、激发孩子学习热情等方面卓有成效。本书是她一生教育经验的总结,她的作品还有《另外一种学习、计划与现实》。

目录

第一章 把文字传给孩子——学习读和写

写作的兴趣

不同寻常的阅读经历

第二章 交谊厅里的大树——主题教学和在实践中学习

主题教学

自由学习

展示学习的成果

在实践中学习

应对学生的差异

第三章 想想看,假如你是——想象与学习

录音室

静思室

第四章 探讨严肃的问题——宗教课

全班一起上宗教课

祈祷

第五章 争吵与和解——学习民主和承担责任

自己打扫学校

班会

投票决定和弥补过错

第六章 走出学校——面对生命中严肃的一面

爱你的邻人

志愿者服务计划

旅行

幼儿园实习

第七章 常演戏剧的人,数学一定好——舞台也是学校

角色与自我

剧场需要艺术家,也需要时间

争取演出戏剧

阿布杜

角色分配

观众

戏剧与学业

第八章 拒绝孤军奋战的独行侠——教学中的团队精神

非本行授课

工作团队中的冲突

制定计划,留点余地

团队里的成员

尝试新做法

孩子的教育是我们共同的任务

第九章 任何表现都算数——对学生的评分与评价

用数字评分,客观吗

取消分数制

学习发展报告

展示成果

毕业证书

什么叫做精英学校

第十章 我是这里的一分子——学校里的仪式

举手

周一晨会

一起认同仪式的重要性

庆典和庆祝会

欢迎新学生

欢迎新老师

告别

第十一章 关心社会,融入社会——校外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

反对暴力排外的示威抗议

战争爆发了

尼泊尔计划

第十二章 把墙拆了——学习与共同生活的空间

年级属区

布置教室

“自然科学车”和‘威斯巴登架”

随时可以学习的环境

第十三章 学校是企业吗——创造额外的收入

接受市政府派遣的任务

创造额外收入的例子

教师、学生、家长彼此财务独立

第十四 章诚邀家长走进学校——学校与家长的合作与冲突

家长会

请家长参与孩子的学校生活

向家长学习

学校介入家庭教育

家长和学校之间的竞争

当家长无视学校的规定

第十五 章负起责任——评估绩效,保证品质

“估”

我们的学生未来会有什么发展

从教育的机构变成学习的机构

附录 一个局外人的观察

前往巴拿马

四处转战

争取支持

大放异彩

评论

我观察了许多国家的学校,还没有见过一位比恩雅更坚强出色的教育改革推动者,还没有见过一位像恩雅这样不会混淆私人想法与改革运动的校长。

好的校长不是官员,不是地方法院的主席,也不是另外一种隐形人。做一个好的校长当然也会有危险和副作用,但是如果连这点基本的努力都不愿意付出,我们就只能够拥有一所毫无生机的学校了。

——[德]理查德·卡尔

书摘插图

第一章 把文字传给孩子——学习读和写

“给我看看你的作业本吧。”老师对托马斯说。下课后,老师小心翼翼地避开了其他学生,来找托马斯。托马斯一动不动,有些迟疑。“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不敢当着全班同学念自己的作文。”托马斯眼泪汪汪的,把自己的作业本推向老师。作业本上,每个日期下都有一篇短文,但是没有一篇能读得下去——里面几乎没有一个拼对的词。

像托马斯这样的学生并不少见。在我们学校,五年级孩子的成绩单上常常有这样的评语:“马丁的拼写成绩不包含在语文成绩里”,或者是“维瑞娜的拼写有待努力”,“托马斯其实是个相当聪明的孩子,唯一的缺点就是拼写还有点问题”。他的父母有点尴尬、同时又有些担心地解释说。有时,我们学校有读写困难的新生比例可以达到20%。成绩单上越来越频繁地出现证明孩子有“阅读和书写障碍”的专家评估意见,而且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入校前就经历过一段“奥德赛”般漫长的历程——要参加从儿科医生、学校心理老师、语言治疗师一直到私人(通常很昂贵)的补习班。

托马斯就是这样一个已经10岁却几乎不会写字的孩子。这些孩子有时候可以把故事讲得栩栩如生,但是就是不能把它写下来(即使一篇短文出现一半的错误,我也不会特别生气或失望)。就连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的问题,这些孩子也无法把自己对该问题的想法写在纸上。他们做不到,也不喜欢做。

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把将近10%的15岁德国学生划为“功能性文盲”,这些青少年会读(会写)的词语只有几十个。另外有13%的学生,阅读能力至多只达到了小学的初级程度。这23%的学生在学校里被称为“潜在危险族群”。几年前,这样的个案还相当少见,而现在,他们在老师口中已经成了“那一群”。

托马斯和老师坐在空荡荡的教室里,看着面前那本错误连篇的作业本。老师把作业本合上说:“给我讲一讲你今天写的故事吧。”托马斯一开始有点结结巴巴,没多久就顺畅流利地讲起了那段剑齿虎和羚羊成为好朋友的故事。老师边听边记。托马斯说完后,老师把那张记录了故事的纸递给他,说:“用心抄下来吧,明天交给我。”第二天,托马斯交给了老师一篇他竭尽全力认真抄写的短文。

以前,这种状况多以个案出现,现在却越来越多,让我们不得不为今天的孩子捏把汗。现代社会,无论是在工作场合还是日常生活中,对于书写能力的要求都日益提高,但是我们的小学显然再也无法保证所有学生在进入中学时都具有相应的读写能力了。为什么?当然不是孩子越来越笨,也绝对不是学校越来越差。事实刚好相反!可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对大多数小孩来说,学习写字和阅读的经历是相当辛苦的。要让孩子克服这样的辛苦,首先需要的,恐怕就是来自家庭的榜样。如果孩子在家里就形成了这样的观念——书写和阅读是很重要、很有用甚至很宝贵的能力,那么,自然而然地,他们就会想要学习写字和阅读了。

可是,大人自己都很少写字,爷爷总用打电话代替寄生日卡,家里的人根本不看书,更不会认真或者兴奋地谈论书里的内容,孩子怎么会觉得阅读和写字的能力很重要,甚至很宝贵呢?

更糟糕的是,现代媒体也使得这种情况日益恶化。电视上的新闻和网络上的文章都是那样短暂而简略。电视剧的情节发展也变得越来越快,画面剪辑粗糙得像录像带影片一样。观众也因此越来越难深入体会其中的意境,一直转台,不断打开新网页。如果太难看不懂,就赶快换个更有趣的,至少什么都别错过。

托马斯和大多数同龄的孩子一样,脑袋里尽是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故事和点子。在他充满想象力的世界里,有幽灵,有战胜危险的超级英雄,还有在共同冒险之后成为朋友的敌人。但是他无法把这些精彩的想象写在纸上,让别人来阅读。于是他的老师想试试看,曾经帮助过有书写障碍的孩子的做法,是否对托马斯也奏效:他把一台旧式的打字机带到班上,这可以帮助学生在打字的过程中练习拼写。老师问谁想来试试,结果托马斯是第一个试用的孩子。他把自己的作文一个字母一个字母整整齐齐地打了出来。并且第一次举手表示要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自己的文章。朗读是这个班固定的仪式,教室前面放着一张讲桌,以方便朗读的学生把自己的文章摆在上面。朗读时,台下的所有学生都会专心地聆听,而且每听完一篇文章都会鼓掌。每个人都体验过,都知道在众人面前上台朗读有多困难。托马斯也很紧张,结结巴巴地念完了自己写的故事。同学们纷纷称赞,几乎所有人都很喜欢他的故事。朗读结束后,这个仪式的下一环节就是,把朗读过的文章放进文件夹里保存起来。学年末时,全班会把所有的故事集结成一本书,托马斯写的故事也在其中。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0:4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