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海林市柴河镇 |
释义 | 柴河镇始建于1947年,行政区在黑龙江省海林市境内,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长白山脉张广岭东麓,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28。55ˊ---129。51ˊ北纬44。48ˊ---45。27ˊ镇内南北长6.2公里,东西宽为2公里,总面积为12.4平方公里,东邻绥芬河、虎林两大开发口岸,西通省城哈尔 滨,南邻开放城市牡丹江、北通东北亚江海联运港口城市佳木斯。 自然地理概况(山脉 水系: 气候: 土壤: 植被: 森林资源状况 铁路 公路) 柴河镇木业园区发展规划纲要(一、规划编制背景 二、优势机遇与制约因素 三、总体思路 四、园区建设与产业布局 五、投入机制和保障措施) 概述柴河镇是一个以造纸、林产和机械加工为主的工业大镇,有储量丰富的林木及木制产品资源,是黑龙江省重点林业生产基地之一,有风景如画的莲花湖风景区、威虎山国家森林公园、英雄杨子荣牺牲地等独特的旅游资源,有千万吨储量的白云岩等矿产资源。 柴河镇辖区10个行政村、43个自然屯,境内有柴河林业局、柴河纸板厂、柴河林业机械厂三个驻镇森工大型企业,及100多家木制品加企业,一个国铁车站。区域内总人口1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8.6万人,2003年全口径财政总收入1046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10728.2万元,人均收入3300元。1996年被国家建设部列为全国500个重点建设小城镇,2000年被国家确定为全国综合改革试点镇,2006年柴河镇木业园区被省中小企业局命名为“黑龙江省中小企业工业园区”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柴河镇始建于1947年,位于海林市东北部,距海林市45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29°28′18〃—129°43′08〃,北纬44°41′21〃—44°52′50〃之间。东与林口县毗邻,西、南与牡丹江相邻。 自然地理概况山脉:林场地处长白山系张广才岭东坡北段,属浅山区,地势东西高,中间低。施业区内山势起伏,纵横交错,以老虎沟、佛塔密西沟、乔家沟、北沟及长石砬子构成。最高海拔684米,最低海拔222米,平均海拔400米。 水系:主要河流有牡丹江和五林河。松花江一级支流牡丹江由南向北从场区中部穿过,五林河在场区东侧中部由东向西流入牡丹江,以佛塔密西沟为主的数条河沟支系均流入牡丹江。 气候: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夏季温和多雨,早春低温多雨雪,暮春少雨易干旱,秋季降温迅速,常有冻害发生。年平均气温3℃,极端最高气温38℃,极端最低气温-38℃,年有效积温2400℃。全年日照时数2540小时。年平均降水量550毫米。无霜期125天左右,早霜期9月中旬,晚霜期5月下旬。 土壤:主要有3个土类,即暗棕壤、沼泽土、草甸土。其中暗棕壤面积最多,占98.1%,在各种不同坡向,不同部位均有分布;沼泽土占1.8%,分布在山下部沟谷处;草甸土占0.1%,分布在河沟边缘。 植被:是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伴生多种阔叶树种。主要乔木植物有红松、樟子松、落叶松、柞树、黑桦和少量的白桦,灌木有榛子、胡枝子、杜鹃等,草本植物多为铃兰、玉竹、苔草等。 森林资源状况森林资源概况:在经营面积6527公顷中,林业用地5733公顷,其中有林地面积3661公顷,森林总蓄积109580立米方。疏林地20公顷,未成林造林地34公顷,无林地2015公顷,苗圃3公顷。 林分类型:在森林资源中,天然林面积1953公顷,总蓄积29980立方米,分别占森林面积、蓄积的53.3%和27.4%。主要林分类型有柞林面积1935公顷,蓄积29800立方米,占天然林面积、蓄积的99.1%和99.4%;白桦林面积18公顷,蓄积180立方米,占天然林面积、蓄积的0.9%和0.6%。人工林面积1708公顷,蓄积79600立方米,分别占森林面积、蓄积的46.7和%72.6%。主要林分类型有落叶松林652公顷,蓄积32640立方米,分别占人工林面积、蓄积的38.2%和41.0%;樟子松林559公顷,蓄积25380立方米,分别占人工林面积、蓄积的32.7%和31.9%;红松林494公顷,蓄积21570立方米,分别占人工林面积、蓄积的28.9%和27.1%;杨树林2公顷,蓄积10立方米,分别占人工林面积、蓄积的0.2%和0.01%;经济林1公顷。 森林分类经营区划:在林业用地面积中,区划界定生态公益林4621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80.6%。其中区划界定重点生态公益林3732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65.1%;一般生态公益林889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15.5%。区划界定商品林1112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19.4%。 铁路柴河镇火车站位于图佳线上,中心里程为217公里871米三等站。距牡丹江市24公里,行车时间25分钟。 车站业务包括旅客运输、货物运输两大类,全年旅客营运能力为15万人次,年货运量7万吨。可与全国400多个城市实现同时异地售票,货物营业站可办理发往全国各大铁路站线业务。 公路公路交通:海双公路、牡莲公路自柴河镇中心穿行而过,并与201国道相连接。客、货两运可保持全天24小时畅通。 柴河镇木业园区发展规划纲要海林市柴河镇人民政府 经省政府中小企业局审批,柴河镇木业园区被确定为省级中小企业园区。结合对俄经贸合作战略升级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历史机遇,通过高标准规划建设木业园区,整合木业优势产业,搭建经济发展的平台和载体。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提升柴河镇的经济社会综合实力,为柴河镇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规划编制背景(一)中国木业发展现状 中国现有森林面积居世界第五位,主要分布在东北内蒙古、西南、东南三大林区。中国从俄罗斯年进口原木达到1696.2万立方米,占原木进口总量的64.6%。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木制品出口量迅速增长,2005年出口各类木业制品按比例折成原木材达到1958万立方米,比2000年增长2.7倍,比2003年增长50%。每年全国装饰用材约在900亿美元以上, 2005年家具产值约2650亿元,其中出口103.5亿美元,是世界第二家具制造国,世界第一家具出口国。未来五到十年,中国木业行业将迎来第二个高速发展期。 (二)黑龙江省木业发展现状 黑龙江省森林面积3216.6万公顷,林木总蓄积量15.6亿立方米,是全国最大的林区和商品材基地。黑龙江地处东北亚经济圈,交通便捷,电力、土地供应充足,为木材流通和林木产业的科技开发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近年来,黑龙江省已初步形成以木材加工、木材流通、家具制造等为主导的林木产业体系。目前,已有俄罗斯、新加坡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19家林木加工企业落户黑龙江。 (三)海林市木业发展现状 海林市地处东北亚经贸大通道和黑龙江省重点打造的绥芬河--海林木业产业带上,活立木蓄积量1.6亿立方米,年采伐量50万立方米;邻近的俄罗斯远东木材主产区,其木材蓄积量达223亿立方米,年采伐量在600-800万立方米左右,每年从绥芬河口岸进口原木达700万立方米。 海林市域内有三大森工局、200多家木材加工企业和2万多名熟练林产工人,市内有5户企业在俄罗斯拥有采伐权和木材加工基地,产品远销俄罗斯、日本、韩国、美国、瑞典等25个国家和地区,是黑龙江省重点林区和重要木材生产加工基地。中国海林国际木业城被省委、省政府确定为全省林木加工产业龙头基地,成为承接南方木制品加工企业转移,吸纳俄罗斯进口木材进行深加工的大型木业园区。 (四)柴河镇木业产业及园区概况 ----柴河镇木业产业情况。柴河林业局于建国初期组建,以林木加工业为传统的重点支柱产业在国内闻名瑕迩,在长期的经济衍变和发展过程中,为柴河镇的综合经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镇内现共有木业加工企业104家,其中林业局直属企业1家,投资规模500万元以上的骨干企业8家;木业企业总占地面积4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2万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1.5亿元,年生产加工木材能力12.3万立方米。2006年木业产业经济总产值达到8.1亿元,占全镇国民经济总产值的68%。实现税收820万元,占柴河镇税收收入的78%。 ----产品情况。柴河镇木业产品主要有百叶窗、实木地板、铅笔、铅笔板、家具配件、指接板、细木工板、卫生筷子、胶合板、圆桶盖、木制工艺品等,产品远销全国各地并出口到韩、日、俄等国,林业局木制品厂生产的林海牌铅笔已成为上海中华铅笔厂OEM合作企业,“林海”品牌在全国已具有较高知名度。 ----人员情况。柴河镇的林木加工业也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具有管理技术和产业加工技术的专业人才,全镇现有劳动力13000人,从事木业企业的人数达到5118人,占现有劳动力总数的40%,为发展柴河木业园区,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人力保障。 ----木业园区情况。柴河镇木业园区成立于2004年,经过二年多的筹备已具备规模开发建设总体框架,并于2006年11月份被省中小企业局认定为省级中小企业园区。良性循环的投资环境,得到了省内外投资商的青睐,华龙木业有限公司、庆华木业有限公司、林海纸业有限公司、江苏靖江扬子木业有限公司、锦丰木业公司等一些发展潜力良好的企业纷纷落户木业园区,柴河木业园区已成为海林国际木业城对外开放的重要配套园区。截止到2006年12月初,园区内木业企业及相关配套企业49家已全部投产,其中,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大型骨干企业8家,小企业41家。进区企业总投资5200万元,其中基础设施投资4000万元。2006年园区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300万元、营业收入1.82亿元、利润2280万元,实缴税金580万元,占全镇实缴税金的56 %。安置城镇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1235人。 二、优势机遇与制约因素(一)优势机遇 1、地理及区位优势。柴河镇地处海林市中部偏北地区,西部与横道河镇接壤,北部与二道河子镇接壤,东部与林口县搭界,南部与牡丹江相邻,行政区总面积801平方公里。柴河镇呈现北高南低,东高西低的地形特点,镇区南北全长5600米,东西全长1360米,最宽地段2240米。柴河地理位置优越,西邻哈尔滨310公里,东距绥芬河、东宁口岸175公里和210公里,距牡丹江25公里,距海林市45公里。图佳铁路、201国道贯穿全境,与滨绥铁路、301国道公路相联,铁路贯通全国六大干线,可直达北京、天津济南、大连。公路可东出海参崴、南下图门江。 2、资源优势。柴河镇是木材主产区,境内活木蓄积量2300万立方米,可采资源400万立方米,年伐量15万立方米。出产树种有直接用原木、特级原木、加工原木、人造板用原木等优质木材,出口和特选材占30%以上。以水曲柳、黄菠萝、胡桃楸为主体的三大硬阔扬名天下,红松、云杉、紫椴、柞木、桦木及其他树种,畅销全国。以柴河为圆心,周边150公里半径范围内共有9个森工局和6个地方林业局,林木总蓄积2.1亿立方米,年采伐量190万立方米,出材147万立方米,剩余物43万立方米。 3、基础优势。柴河木业园区现有可开发利用土地12.9万平方米,其中新征工业用地2.96万平方米,林业局贮木场内闲置可利用工业用地10万平方米,是园区建设发展的基础条件。园区内全部实现了七通一平,截止到2006年底,园区基础建设上共投入资金800万元(不含企业内部投入),平整土地62 亩,已通道路面积5万平方米,拥有铁路专用线1条,直接与牡佳铁路相连。建成供水管道3公里、供电线路2公里、排水管道3公里,供电系统设施完备,现变电所四座,总变电容量为12150KVA,并且还留有扩建容量的空间;镇内水资源供应充沛,现供水来自头道给水厂,镇内保留了十几家地下水源,作为备用水源;通讯线路完备,完全可以进行通讯和宽带数据传输。 4、人员优势。柴河镇具有一批从事木材加工多年,经验丰富、技术过硬和高素质的工程技术人员和产业工人,都非常熟悉本地市场,且劳动力价格偏低。 5、政策优势。柴河木业企业园区以其良好的区位条件、完善的基础设施、优越的投资政策成为海林市东部地区最具吸引力和发展潜力的投资热土,对企业的集聚作用日益显现。特别是园区的规划和建设还得到了省政府、市政府的认可和支持,海林市政府出台了专门扶持政策,即柴河镇木业园区作为海林国际木业城的延伸,享受海林国际木业城进口木材在绥芬河口岸换轮或换装不落地,直接运抵园区;车皮享受口岸政策,优先保证;进口木材在柴河落地检疫。 (二)制约因素 1、木材加工企业生产经营能力低,无法落地加工。“原字号”进、“原字号”出的现状急需改变。 2、企业规模较小,缺乏市场竞争力。柴河镇家庭手工作坊式的小型木材加工厂较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 3、现木材行业生产的多是上游产品。经调查的104家木材加工企业中,绝大多数都是木材初加工,企业获利空间有限。即便是有些企业进行木材深加工,也以“贴牌生产”的方式来进行,企业只能赚取少量的加工费用。 4、缺乏配套产业和物流配置。现本地木材企业难成长,外地木材企业不愿来的原因,较为重要的一条原因是缺乏配套产业和物流配置,不能够一次就能买到所需的木材、油漆、皮革等原材料及辅料,在柴河镇生产家具,除了木材外,其他原材料都要外进。 5、木材行业缺乏产业整合能力。同类产品的企业,互不往来,盲目上项目。有些企业为争夺市场份额,竞相杀价,赔本经营,这种无序竞争不断引发行业内部危机。管理人才、产业工人等人力资源匮乏,资源优势对外宣传不足,以及投资环境不够优化,木材深加工企业还承担着过高的税负,都成为制约柴河镇木材加工企业发展的因素。 三、总体思路(一)战略定位 以提高城镇经济综合竞争力为目标,实施“接轨海林国际木业城、融入南方发达地区”的战略,突破行政区划,加速现有木业生产要素的整合与重组,培育壮大龙头企业集群,增强产业集聚度,促进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到2008年,把木业园区打造成为牡丹江地区最大的乡镇级木业园区。到2011年,总量倍增,争当黑龙江省乡镇级中小企业园区的排头兵。 (二)发展目标 到2008年,园区企业户数达到60户,工业增加值8000万元,企业销售收入29440万元,利润总额2560万元,税金总额780万元。 到2011年,木业园区基础设施累计投资达到8000万元。进入园区企业户数80户,工业增加值10008万元,企业销售收入36930万元,利润总额3211万元,税金总额1050万元。木材年需求量达30万立方米,园区将被建设牡丹江东部地区最大的集成材、高档家具和人造板材生产加工基地。 (三)规划原则 1、坚持本地与境外资源相结合的原则。以区域内木业资源为基础,俄罗斯远东地区林木资源作为补充,为不断发展扩大的木材精深加工能力提供充足原料保障。 2、坚持政策引导和市场化运作的原则。落实海林市招商引资各项优惠政策,借助外力,激活内力,鼓励民营资本投入到园区开发中,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采取独资、合资、合作、联营、参股等多种形式,引导有一定资本积累的民营大户投资木业企业,确保到园区迅速发展。 3、坚持靠大联强与发挥自身优势相结合的原则。支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与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合作,借外力谋发展,同时依托自身资源优势和区域优势,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提高产品的科技水平。 4、坚持企业发展与园区建设相结合的原则。加快园区建设步伐,迅速提升产业规模,以企业发展和实际需要为基准,不断完善园区的基础配套工作。 5、培养人才与引进智力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加大人才开发和引进力度,努力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落实各种激励机制,调动人才的积极性,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四、园区建设与产业布局(一)园区划分 柴河木业园区规划总面积40万平方米。园区按功能分为A、B、C三个分区,A区:东起镇东山西至铁道南起政府北至北大台子,B区:东起北江桥西至佛塔村南起大修厂北至中修厂,C区:东起环城路西至牡丹江边南起 长石道口北至政府。 (二)功能定位 A区建成集生产、服务、管理于一体,设施配套、功能完备的木业精深加工基地;B区建成建成主导产品与配套产业相结合的产业集群功能专业园区;C区形成集原料供应,产品仓储及销售、物流市场于一体的物流园区。 (三)规划结构布局 1、构建“条形发展,网络布局”的整体结构 依据柴河镇特有的条形地理特征,以横穿木业园的铁东路形成与外界联系的主要交通公路干线,是主要的条形发展轴线,各分区以次干道形成横纵分布的网络布局。在保证一定纵深建设的情况下,木业园区横跨铁东路主干道,使之有利于实现园区的阶段性建设和有机生长,有利于始终保持空间结构的完整和同一种类型的木业企业之间的联系。 为了高效利用现有空间,统一管线铺设,方便交通组织,在地形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用方格式布局。这样使得街廓和地块的形状比较规整,与街道的连接相对便利,而且相对区位的相同用途的地块在地价上差别较小,在经济上比较容易体现公平分配的原则,方便了土地的批租和开发利用,也有利于用地规划控制和规划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规划“适度集中,组团构成”的用地布局 园区用地形成一般工业用地、企业服务用地、绿化用地和公建用地的框架。各分区将形成以原有大型企业为重心,分批迁出居民,以1.3万平方米经国土资源部门审批的土地作为发展基础,整合小企业用地集中规划建设现代化的标准厂房。各分区均留有企业服务用地,在道路、厂房前后实施绿化,并留有一块公建用地,将各分区建成独立而不失整体的标准化园区。 以政府街为中心区见缝插针设计绿化点,商贸用地,教育用地、三产服务、居住区将都集中在此,整体上形成组团分布,在2011年前,将集中开发平房区,以小区形式将居民与小木业企业剥离,即减少了安全隐患,又提高了居民的生活居住水平。在平衡用地基础上,充分利用柴河镇条状分布的区位优势,沿友谊路适当布置商业服务设施,在铁路沿线,靠近铁路站口附近,集中设置仓储用地。 3、实施“整体规划,分区实施”开发战略 木业园区道路由车行道,人行道、道路绿化组成。由现有的街和路构成的“坊”来界定街道,供水、给排水,电力、电信、煤气、供热及备用路要统一整体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在“七通一平”的基础上将更加完善。 A区:以现有庆华、海林耐力、华龙、林业局木制品厂等9户企业为重点,通过多种融资渠道,在基础设施配套、功能齐图示的基础上,建设标准化厂房,引进外来企业可随时入驻。形成以家具制造、玩具加工、细木工板加工三大项目为主,以产生窗帘、家具、铅笔、木制门窗等终端产品为主攻方向的木业精深加工基地。 B区:一是对有生产能力的小企业优化整合,鼓励小企业形成股份制公司联合经营,并引导其与龙头企业进行配套联营;实施品牌战略,抢注木制品的商标和产权,扩大产品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实现经营层次和效益水平的提升。快速促进园区项目向高效益、规模化、科技化方向发展,从而加快园区经济提档升级的发展步伐。二是对效益较差、无力经营能力的企业规劝其转产或退出,腾出的土地空间,通过招商引资共同开发等方式,引进的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带动力强的优势企业。对镇内的一些闲置资产统计清算,根据闲置资产进行招商引资,在不增加土地占有量的基础上,翻倍的提高招商效益。三是大力开发集成材、胶合板、细木工板、表板为主的终端产品拉长产业链条,形成主导产品与配套产业相结合的产业集群功能园区。 C区:联通公路、铁路、航空运输网络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利用现有的铁路、公路设施和贮木厂建立物流中心,形成集原料供应,产品仓储及销售、物流市场于一体的生产流通相结合的现代化物流园区。林业局贮木场内10万平方米闲置工业用地,将积极争取国土资源部门进行审批,进而形成完整循环的物流园区组建物流园区。 2008年,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将实现各分区的专业化和互补性,使企业可以共享园区内的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和综合服务,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运营成本。2011年,物流园区将建成包括物流中心、配送中心、运输枢纽设施、运输组织及管理中心和物流信息中心,以及适应园区物流管理与运作需要的物流基础设施。 五、投入机制和保障措施(一)加强园区开发与管理,确保园区健康发展 ----组建管委会。负责整个园区的招商引资工作并负责统一管理园区内企业的日常事务,充分发挥服务、桥梁和行业自律三大功能,全方位加大对外宣传和招商力度。为园区内入驻企业提供法律、政策、产业导向等信息服务,对年纳税5万元以上的木业企业重点扶持,借助国内外优势企业挂靠整合外力做大做强。全面上争取和制定投资和生产的优惠政策,建立宽松和谐的生产生活与环境。 ----成立木业办公室。成立木业办公室负责对园区内建设项目手续和前期筹备工作的指导和审批工作,对新引进企业提供全方位领办、代办服务,做到一个项目落实一名专人负责到底,尤其是对重点客商、重点项目,由木业园区主要领导跟企业挂钩结对,帮助投资企业办理土地、规划、工商、税务等各级各类需申报、申办的行政审批手续,为企业落户铺平道路,理顺生产经营关系。 ----组建行业协会。引导企业自发组建行业协会,分划板材、细木工、集成材、终端产品等4个组并建立健全协会管理制度和月例会制度。充分发挥协会在政府部门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建立合作协调机制,加强行业自律,形成内部密切合作,集中力量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与全国省级木业协会、家具协会建立密切联系,组织会员到国内木业发达地区开展宣传、推介和招商活动,拓宽宣传渠道和招商渠道。 ----建设信息通道。依托海林市信息港和海林市中小企业网站,建立柴河木业园区的网站。鼓励扶持各企业建立网页,通过网络发布企业产品的供求信息。充分利用网络的大平台作用,加大对外宣传力度,让企业通过网络走出去,开拓企业销售的市场,拓宽企业的销售手段,不断提高柴河木业园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对原有主干道进行拓宽改造,次干道进行适时调整;对原有的供电、供热、给排水、废物处理、信息通信等基础设施,本着“扩大规模、集中改造、潜力储备”的原则进行更新改造,以确保园区公共基础设施统一规划、布局合理、功能齐备。 在加强园区硬件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园区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从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把发展绿色产业、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 (三)加大扶持力度,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 经过镇政府的摸底调查,截止2006年末,柴河镇木业企业已发展到104户,其中民营企业102户,从业人员4618人,实现工业增加值20250万元。预计到2011年,全镇民营企业增加值达到31860万元,年均增长12%,占全镇国民生产总值的14%,实现税金1480万元,年均增长16%。为确保上述目标的实现,需大力协调海林市政府,柴河木业园区作为海林国际木业城的产业延伸链,要积极争取海林国际木业城的入区政策,为企业减轻负担。通过政策的倾斜、规范与引导,加快园区建设步伐。镇政府各部门通过强化服务意识,改革审批制度,推行“一站式和一条龙”办公制度,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 (四)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 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见成效,三年大变样”的目标,强力推进柴河木业园区的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依据国家产业政策,潜心研究南方及国外产业发展的方向和特点,瞄准产业基础好、科技含量高、研发能力强的大型木业企业、物流企业及配套产业,通过定点招商、定向招商、亲情招商等方式,积极开展与南方大型木制品企业,韩、日、俄等国的木制品加工企业的洽谈和对接活动,加大柴河工业园区的资源优势、人力优势、政策优势、潜力发展优势的宣传力度,引领企业按照产品相近和相关联的原则进行聚集和扩张,走产业发展产业集群的道路。 (五)拓展融资渠道,加快园区建设 柴河木业园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作保障,特别是前期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本着“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原则,积极努力多方筹措建设资金。一是积极争取海林市委、政府的资金、政策和项目支持。二是积极争取金融部门扶持。着力建设诚实守信、互惠互利的银企合作路子,打造“诚信园区”,更多地争取国家银行的支持;积极探索与商业银行的合作路子,促进金融资本与产业建设项目的对接,争取更多地落实信贷资金支持,加快园区建设。三是建立投资公司广泛吸收民间资本、社会资本为园区扩大融资打下基础。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