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簠簋之风 |
释义 | 成语资料【成语】簠簋之风 【注音】fǔ guǐ zhī fēng 【释义】簠簋:古代食器、祭器。指官吏贪财受贿的风气。 【用法】作主语、宾语;用于社会风气等 【结构】偏正式 【年代】近代 【近义词】簠簋不饰 【押韵词】御驾亲征、削发为僧、舍实听声、旁观者清、应运而生、狗吠之惊、忧患余生、兵革互兴、天子门生、捩手覆羹 成语出处于是干谒不行,孤寒吐气,簠簋之风为之一变。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第六卷 成语故事清朝康熙时期,官场腐败,贪污成风。莱阳赵仑阆仙,康熙21年在江南任督学,他从自身做起,想改变当时的簠簋之风,在过长江的船上击楫发誓:如果贪一毫之私就不能生还江北。他十分清廉,去拜谒地方官时也是空手而去,一时传为佳话。 成语示例一个法制健全的社会,政府官员就没有机会去贪污受贿,相反,一个社会法纪松弛,自然就会出现簠簋之风盛行的局面。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