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哈药集团制药总厂 |
释义 | 哈药集团制药总厂隶属于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中外合资股份制企业,是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企业资产总额40亿元,拥有员工8000余人,本科以上学历人员1420余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000人。2011年6月,因媒体披露的排污超标问题,哈药集团制药总厂厂长吴志军向公众道歉,并愿意承担一切惩罚、积极整改。 企业简介简介哈药集团制药总厂是中国重点抗生素生产基地、国家大型一级制药企业。它是哈药集团的骨干,也是哈尔滨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企业之一。哈药秉承“品质之上,追求人类健康“的企业理念,发扬“厚德载物,兢兢以强“的企业精神,遵循“质量至善、服务至美“的经营宗旨,不断开拓创新,努力进取。 哈药集团制药总厂隶属于哈药集团有限公司,企业性质为中外合资股份制企业,是中国重点抗生素生产基地、国家大型一级制药企业,也是中国500家大型工业企业之一 。 企业规模工厂始建于1960年,在哈尔滨西郊的一片荒原上,一群热血青年,用他们的青春韶华,点燃了这片希望的沃土。他们睡工棚、吃冷饭、挖地沟、搞基建,尝尽风霜雪雨、克服千难万险。经过哈药人近五十年的艰苦创业,目前企业已发展成为以生产抗感染药为主、以粉针剂、胶囊剂和片剂为最终效益的大型综合性制药企业。占地面积10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21.56亿元,员工8000人,各类技术人员2000多人,技术力量雄厚。厂内设有30多个生产及辅助车间、一个新产品开发研究中心、一个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二座设计总发电能力为2.25万千瓦的自备电站和二个污水处理厂。 企业理念多年来,工厂秉承“品质至上、追求人类健康”的企业理念,发扬“厚德载物、兢兢以强”的企业精神,遵循“质量至善、服务至美”的经营宗旨,经过长期不懈地努力,目前已成为国内头孢菌素类药品生产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生产企业。 生产产品主要生产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共30多种原料药和18种剂型的产品。其中头孢噻肟钠原粉、头孢唑啉钠原粉以及头孢唑啉钠粉针的产量和市场份额均居全国首位。同时具备生产6-APA 1000吨/年、7-ACA 800吨/年、抗生素原料药及中间体4300吨/年和30亿支粉针剂的生产能力。 主导产品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原粉、粉针剂、胶囊剂、片剂均通过国家 GMP认证;青霉素工业钾盐通过美国FDA认证,产品远销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几年,工厂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全国医药行业先进单位、省先进企业、省文明单位标兵、省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省重合同守信用先进单位、AAA信用等级证书等近百个市级以上荣誉称号。 排污致歉污水直排入河 被责令停产减产2011年6月,有媒体报道,位于哈尔滨市区的哈药集团制药总厂存在严重的污染问题,工厂周边废气排放严重超标,恶臭难闻;部分污水处理设施因检修没有完全启动,污水直排入河,导致河水变成墨绿色;大量废渣不是不分地点简单焚烧,就是直接倾倒在河沟边上。 哈尔滨市环境监察支队支队长彭旭证实,2011年3月8号开始,哈药总厂排放的污水的确污染物超标,据他们调查,直接原因是药厂污水处理设备出现故障。经过环保部门同意后,药厂已开始对污水处理设备进行检修,预计6月中旬,设备将重新投入使用。彭旭说,他们将确保企业在检修期间,不再将污水直接排入松花江。 因为污水处理设备还在检修,环保部门已经严令哈药总厂对产品进行停产或减产,通过这种方式,降低排出废水的污染浓度。[1] 公开道歉2011年6月11日晚,哈药集团制药总厂厂长吴志军和该厂环境保护部部长韩洪彬专程抵达北京,在中国经济网演播厅,就哈药“超标排放事件”,正式向公众道歉,并宣读了致歉信。中国经济网11日晚九时至十时对此进行了直播。 吴志军也代表企业承诺:哈药总厂一定接受此事的沉重教训,进一步完善环保安全内控体系建设,同时依托新厂区建设和老厂区的优化,使节能减排和环保治理工作有一个质的飞跃,尽快实现调整结构、转型升级和科学发展的目标。在致歉信中,吴志军还介绍了哈药总厂包括污水处理、气味控制、固体废物管理在内的全面整改方案。[2]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