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哈药集团 |
释义 | 哈药集团有限公司是于2005年通过增资扩股改制而成的国有控股的中外合资企业。拥有2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众公司(即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哈药集团三精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和27家全资、控股及参股公司。注册资本共计37亿元人民币,资产总额146.5亿元人民币,所有者权益89.6亿元。目前从业人数18382人,集团下属医药生产企业户数12户。 集团概况哈药集团融医药制造、贸易、科研于一体,主营业务涵盖抗生素、化学药物制剂、非处方药品及保健食品、 中药、生物工程药品、动物疫苗及兽药、医药流通七大产业领域。共生产抗生素原料药及粉针、中成药、中药粉针、综合制剂等7大系列、40多种剂型、1000多个品种。具有年产生产能力抗生素及中间体13000吨 、西药粉针30亿支、水针4亿支、片剂200亿片、胶囊125亿粒、口服液30亿支、动物疫苗450亿头羽份。哈药集团所属生产企业已全部通过GMP认证,主要流通企业已通过GSP认证,哈药总厂、三精制药等部分集团所属企业通过了ISO9001、ISO14001、OHSAS18001国际管理体系认证。哈药集团在全国30余个主要城市区建立了130多个销售办事处,并拥有200余家零售连锁药房,形成覆盖广、功能强的营销网络。 多年来,哈药集团秉承“做地道药品,做厚道企业”的企业宗旨,市场份额迅速提升,业务领域不断扩大,部分产品打入欧洲、亚洲、非洲、中北美洲市场,年出口创汇1亿美元以上。凭借“以正合、以奇胜、以德存”的企业理念,积极实施品牌创新战略,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经国内品牌价值权威评估机构——北京名牌价值资产评估有限公司的评估,哈药集团以151.90亿元的品牌价值成为国内最具价值的医药品牌之一。哈药集团目前拥有“哈药”、“三精”、“世一堂”“钙中钙”等四件中国驰名商标,创全行业及东北三省之最。在树立强大品牌的同时,哈药集团充分利用品牌为公司积累起来的丰富的资源和条件,以更大的气魄投入自主创新工作。公司投资1亿多元打造新药研发体系。围绕其1996年建立的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创建了生物工程、抗生素、药物制剂、现代中药、OTC药品及保健食品、动物疫苗及兽药等六个方面的技术平台。通过这六个平台集中力量向自己有优势的核心技术、核心产业展开研发,也标志着哈药的新药研发由以往的随意性转向专业性,加快了由完全仿制到创新性研发方向的转移步伐。 经过多年的发展,哈药集团以不断完善的自主研发体系和逐渐壮大的科研队伍,同它强大的品牌一起构成了公司腾飞的双翼。借助这强大的品牌优势,哈药集团自主研发体系获得了充分的成长空间;而公司的品牌建设也从自主研发体系那里获得了强大的动力支持。 在国家商务部公布的2005-2006年度中国最大的500家外商投资企业名单中,哈药集团名列第88名,2006年荣膺中国制药工业百强之首,2007年度荣获“中国最受尊敬企业”,2008年第四次蝉联中国制药工业百强之首;哈药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哈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被评为全球华商医药百强冠军;哈药集团控股的上市公司—哈药集团三精制药有限公司高居2006最佳成长性上市公司50强医药类公司首位,2007年入选上证公司治理板块样板股。哈药集团在全国30余个主要城市区建立了130多个销售办事处,并拥有1250余家零售连锁药房,形成覆盖广、功能强的营销网络。 部分产品打入欧洲、亚洲、非洲、中北美洲市场,年出口创汇20000万美元以上。 2008年,哈药集团走出了别样的发展轨迹,可谓“映日荷花别样红”,向行业、向股东、向社会、向员工呈现了一份漂亮的业绩单:全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27.4亿元人民币,10年复合平均递增15.2%,1997年~2007年利润10年复合平均递增18.75%,利润和销售收入指标均在全国医药工业企业前列。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集团公司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16%;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91%;利润同比增长15.05%,其中营业收入增幅高于全国排名前25位医药类上市公司平均增幅6个百分点,利润增幅领先4个百分点。自1989年哈药集团成立以来,集团综合经济效益连续20年蝉联黑龙江省医药企业之首;自2005年起,利润指标和品牌价值在全国4738家制药企业中连续五年位居首位。2009年“哈药”品牌评估价值高达151.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值6.7亿元,跻身亚洲品牌500强行列;集团经济总量、运行质量和竞争能力稳步提高,发展活力明显增强。 “处事没从俗流走,立身敢与古人争”,凭借自主创新的优势,哈药集团距离“创新型世界级新哈药”的宏伟战略目标越来越近。 历史沿革哈药集团,辉煌篇章,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的刚刚组建,到改革开放的号角在祖国神州大地吹响;从10多年前,冲出政府机关的围墙走企业化发展道路,到实现连续8年快速增长;从实施“调整、整顿、发展”的三大战略,到企业改制引进国际战略资本,哈药人,不仅在昨天,今天,也将在明天担负起振兴祖国医药的脊梁;从七大基地的形成,到“十一五”规划发展的蓝图和梦想;为保障人类的健康,哈药人与业界共享中国医药产业崛起的智慧和力量! 2009年 2009年,对哈药集团来说是企业发展历史上面临形势最严峻、发展任务最艰巨、内部结构调整最集中的一年。综合评价2009年全集团的工作,主要可以概括三点: 第一、三项主要经济指标创历史新高。2009年,全集团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91%;利润同比增长15.05%,利税同比增长15%,实现了连续第五年的高速发展。哈药集团在经济危机中赢得让业界同仁振聋发聩的辉煌业绩。 第二、生产经营管理亮点纷呈。一是大企业支撑能力明显提高。药总、三精、药六、医药公司四大支柱型企业,对集团整体发展的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二是中药板块强强联合效应得到体现。中药公司的规模影响力以及产品信誉度显著提升。三是生物制药和生物疫苗产业迅速形成新的效益增长点。为集团业绩提升做出了新贡献。四是制度创新使管理跃上新台阶。强化“现金池”管理,有效统筹了资金使用;深化集中招标采购,进一步降低了运营管理成本。 第三、重点企业管理层调整效应显现。2009年,我们对三精、药六、中药公司、医药公司等企业的领导班子进行了重新调配。在一年当中进行如此大的调整,这在哈药集团发展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经过这样大范围的深度调整,使一些精彩的人物,晋位到精彩的岗位上,不仅使集团公司的组织架构更加合理、布局更加紧凑,企业执行力显著提升,同时也标志着集团公司的发展战略更趋成熟完善,管理方式更为先进科学、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得到巩固和提高。 2008年 是一个特殊的年份,在这一年里,哈药集团与国人一道共同经历了雪灾肆虐、汶川地震、股市大跌、奥运盛典、神七飞天、三聚氰胺毒奶粉、完达山刺五加污染、全球金融海啸等等对经济、社会和企业发展造成重大影响的大事件。面对诸多悲喜交加重大事件和激烈竞争催逼下的“双重大考”,集团以变应变,使企业表现出强劲的生机和活力,在困境中创出了集团经济发展的新佳绩: 一是主要经济发展指标连续4年高速稳定增长,集团经济步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健康发展期。2008年哈药集团实现工业增加值30.6亿元,同比增长14.1%,为改制前的2004年的1.9倍;营业收入达到125.5亿元,同比增长16.7%,为2004年的1.7倍;实现利润11.9亿元,同比增长39.8%,相当于2004年的3.5倍;创收利税22亿元,同比增长27%,为2004年的2.3倍左右。截至2008年11月,资产总额达到153.7亿元,比期初增长12.8亿元,比2004年增长64.7%。 二是哈药集团在中国制药行业的“排头兵”地位及其对地方经济发展所具有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日益显现。连续三年名列中国制药百强之首的崭新记录,标志着哈药集团已经成为中国医药行业的领军企业。 三是注重品牌经营与维护,哈药品牌的影响力和品牌价值屡创新高。哈药品牌以145.25亿元的品牌价值,比2005年首次评估增值39亿元,连续4年蝉联中国医药行业冠军。哈药、三精、哈药六厂及世一堂4个中国驰名商标的品牌总评估价值已超过267亿元。 2007年 在我国医药经济告别严冬,稳步复苏,走出行业发展低谷的形势下,哈药集团上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市场机遇、不断扩大品牌竞争优势,集团的各项工作均取得可喜的成绩:据不完全统计,集团公司2007年营业收入达111.06亿元,同比增长18.88%;利润10.36亿元,同比增长64.45%。各项主要指标均超额完成预算目标,集团经济总量、运行质量和竞争能力明显提高,发展活力不断增强,谱写出哈药集团发展史上的又一华彩乐章。 2007年哈药集团经济工作取得了最显著的成就:品牌价值首次突破130亿元大关,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10亿元大关,工业增加值首次突破24亿元大关,利润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外贸出口首次突破1亿美元大关;净资产收益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实现较大增长,增长率持续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发展规模和质量明显提升,集团经营发展势头进一步趋好,各项指标均连续三年创历史最好水平。集团营业收入、利润指标继续保持国内同行业排头兵地位;经营规模实现历史性跨越,首次跻身世界制药50强行列。这些成就,标志着哈药集团综合竞争实力进一步增强,我们朝着全力打造“创新型世界级新哈药”目标又迈出坚实的一步。 针对集团内部产业资源布局分散,集约化程度相对不高的问题,重点开展了集团公司发展布局研究,积极实施集团内部资源整合和资本运作,坚持把集团经济发展的着力点放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促进协调发展上来。 通过对中药二厂、中药三厂营销业务流程合并重组,迅速增强了集团中药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优化资源配置,圆满完成了哈药四厂从哈药股份到三精制药的资产转移,促进了上市公司做强做大。三精制药顺利入选“上证公司治理板块样板股”,并成为黑龙江省唯一一家入选的上市公司。一系列内部资源整合项目的实施,迅速提升了产业层次,初步形成了集中度大、关联性强、集约化水平高的产业集群效应。 借助哈药品牌成为“中国驰名商标”的机遇,对集团各企业产品品牌进行有效聚集整合,采取培育自主品牌药、创立处方药企业品牌、建立国家行业品牌三种模式,进一步提升了品牌的层次,形成产品品牌竞争格局中的优势地位。经权威部门评定,“哈药”品牌价值连续三年蝉联全国医药行业第一位,目前评估价值已达到136.81亿元,两年内升值30亿元。哈药、三精、哈药六厂及世一堂等4个品牌的总评估价值已超过256亿元。“三精葡萄糖酸钙”、“新盖中盖”位居中国十大补钙品牌榜前列。哈药集团凭借在医药商务领域及诚信经营方面的卓越表现,先后荣获“中国AAA级信用企业”、“2007年度全国对外贸易信用AAA企业”荣誉称号,这标志着哈药集团获得了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的通行证,筑牢了大企业诚信经营的国际信用基础。 2006年 哈药集团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也是哈药集团这个刚刚组建的合资企业经受市场竞争考验的一年。在这令人难忘的365天里,哈药集团遇到了来自宏观政策调整及市场环境多变的各种严峻挑战,困难之巨,前所未有:宏观上,面对着失调、失衡、失序、失业、失续的“五失现象”;行业中,面对着药品降价、治理商业贿赂、整顿和规范药品市场秩序、药品招标模式发生新变化等多项改革政策调整带来的阵痛难消等问题,又使本就困难重重的医药市场风声鹤唳,不堪重负,整个医药行业呈现增收不增利,盈利能力整体下滑,行业亏损面高达25.5%,亏损额同比增长28.5%,国内重点医药企业利润降幅均在13%以上的不利局面。 然而,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在这种“风刀霜剑严相逼,铁马冰河入梦来”的艰险形势下,2万名哈药人卧薪尝胆,戮力同心,迎难而上,逆风飞扬,变竞争压力为发展动力,借助国际先进的“蓝海战略”理论,全面调整产品及营销结构,强化资本运作及成本管理,摆脱了“红海战略”中企业发展的“三高一低”现象,走上了一条产品良性循环、市场良性循环、资源与环境良性循环、经济效益良性循环、企业自身发展良性循环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之路。 2006年集团公司销售收入达100.03亿元,同比增长10.78%;实现利税14.1亿元,同比增长7.64%;实现利润6亿元,同比增长11.3%。上述成果的取得,不仅使集团圆满完成了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开篇之作,并且实现了经营规模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利润指标突破6亿元大关的新跨越,在集团乃至哈市医药经济发展史上留下了一道闪光的轨迹。 与此同时,哈药集团在国内医药行业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日渐凸显:2006年1~10月集团公司利润和销售收入指标分别在全国医药工业企业中排名第1位和第3位; 在国家商务部公布的2005-2006年度中国最大的500家外商投资企业名单中,集团公司名列第88名。哈药股份被评为全球华商医药百强冠军;三精制药高居2006最佳成长性上市公司50强医药类公司首位……这标志着哈药集团已经成为中国医药行业经济效益“逆势上行”、快速增长的成功典范。·2005年 2005年6月,哈药集团增资扩股项目获得国务院国有资产委员会批准。7月,国家商务部批准哈药集团通过增资扩股,企业性质由国有独资公司变更为中外合资企业。 2004年 2004年12月,哈药集团与中信资本冰岛投资有限公司、华平冰岛投资集团、黑龙江辰能哈工大高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三家公司正式签署《重组增资协议》。三家公司以现金方式向哈药集团增资20.35亿元人民币,分别获得哈药集团22.5%、22.5%和10%的股份,成为哈药集团的新股东。原股东哈尔滨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持有45%的股权,继续保持其国有股第一大股东的地位。 2003年 2003年底,哈药股份与哈尔滨建筑材料工业(集团)公司正式签定了《股权转让协议》,并先后两次收购其持有的哈尔滨天鹅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公司,简称“天鹅股份”)46.07%的股权,成功获得对天鹅股份的相对控股权,并通过资产置换的方式,将哈药股份所属的三精制药有限公司96%股权置入天鹅股份。2004年9月30日,经上海证券交易所批准,天鹅股份正式更名为三精制药。 领导关怀2009年 2009年3月9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杜宇新来到哈尔滨利民经济开发区哈药集团三精制药四厂有限公司和在建的哈药集团生物工程产业基地,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建设情况,并就推进哈大齐工业走廊哈尔滨段建设,打造核心示范区———呼兰河工业园区工作进行调研。 在哈药集团三精制药四厂有限公司,杜宇新深入固体制剂车间,详细询问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据了解,哈药集团三精制药四厂有限公司是哈药集团三精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是在收购哈尔滨名目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并将其与哈药集团制药四厂资产重组而成的哈药集团片剂生产基地。目前,公司注册资金3000万元,资产总值8000万元。得知企业年生产能力为10亿片,远远满足不了市场需求,杜宇新鼓励企业继续加大投入,尽快新建、扩建、改造生产厂房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 随后,杜宇新一行来到哈药集团生物工程产业基地。该基地于2008年10月动工,目前已完成3个单体建筑物的地基建设,今年年底将完成全部土建和地下管网建设。预计“十一五”期末建成达产后将实现年销售收入2.5亿元、利润4000万元、税金2300万元;到“十二五”期末,产值将达到10亿元,成为集研发、生产、营销为一体的国家重要的生物医药生产基地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医药研发基地。 调研中,得知年初以来,哈药集团克服生产经营成本增加、出口受阻等诸多不利因素,企业继续保持强势增长势头,今年1—2月份实现利润增长38%以上,杜宇新十分高兴。他说,作为中国医药行业的龙头企业,哈药集团是哈埠工业的重要支柱,对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哈药集团要充分利用企业原有资源和产业基础,紧紧抓住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和扩大内需的机遇,大力推进企业并购重组,使企业在应对危机中寻求新的更大发展。利民经济开发区要充分发挥区域和产业优势,积极吸引与原有产业关联度强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能力强、市场前景广阔、条件相对成熟的产业和龙头企业入区,培育形成更多的优势产业集群,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 市委常委、副市长丛国章参加调研。 2008年 2008年5月6日下午,省委书记吉炳轩率领省直机关部门负责同志,在省委常委哈尔滨市市委书记杜宇新、哈尔滨市副市长丛国章;哈药集团董事长郝伟哲、总经理姜林奎的陪同下来到集团公司三精制药和哈药疫苗等企业视察工作。 吉炳轩书记等省市领导先后来到三精制药,参观了厂区和生产车间,听取了企业关于生产经营情况的汇报。 在视察三精制药后,吉书记一行又来到哈药疫苗公司,参观了生药车间和禽流感疫苗生产车间,并进入了禽流感疫苗生产车间参观了最新投入使用的意大利进口产品自动生产线。参观过程中,公司韩耘总经理详细讲解了疫苗生产流程并汇报了企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规划。 据悉,本次对我公司视察是吉书记一行深入我省部分重点企业了解企业发展状况的行程之一,此次考察的企业还有哈电站集团公司、哈尔滨量具刃具集团公司等企业。 辉煌成就2009年 刚刚过去的2009年,是哈药集团新世纪以来经受考验最为严峻的一年,是医改政策及宏观经济波动给企业生产经营造成冲击和压力最强的一年,是企业管理团队及内部结构深度调整、资源整合幅度最大的一年,也是实施战术转换,变中求进,企业“耐压耐寒”能力增强最快的一年。 面对金融危机和医药政策调整的双重压力,我们以“保增长、调结构、抓项目、促升级”为主线,化“危”为“机”,不断优化产品和产业结构,千方百计克服了无战略性资本扩张和内部经济存量增速趋缓的不利因素,以胆识和气魄写下绚丽篇章,集团经济呈现出总量扩大、结构优化、增长加速、质量提高的良好态势,各项指标均创历史同期新高。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集团公司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16%;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7.91%;利润同比增长15.05%,其中营业收入增幅高于全国排名前25位医药类上市公司平均增幅6个百分点,利润增幅领先4个百分点。自1989年哈药集团成立以来,集团综合经济效益连续20年蝉联黑龙江省医药企业之首;自2005年起,利润指标和品牌价值在全国4738家制药企业中连续五年位居首位。2009年“哈药”品牌评估价值高达151.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值6.7亿元,跻身亚洲品牌500强行列。 实践证明,注重战略谋划,战术配合,宽思敏行,从逆境中发现和培育有利因素,危机之初,未雨绸缪;危机袭来,果断出手,把保增长和扩内需、调结构结合起来,在应对冲击的“哈药思路”中凸显整合、创新和管理三个主题词,走适应哈药集团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是2009年集团经济逆势上扬,连创佳绩的关键所在。 一是瞄准一个目标,整合优势资源,创出集团产业集群发展新格局。一方面,我们坚持以专业化、集约化的产业发展合作平台积极吸纳、争取跨国医药企业的产业转移,以外部增量力促集团支柱产业升级。目前,集团已与世界著名跨国制药企业签署了合作经营高端头孢菌素类品种合作意向书,拟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携手推进中国抗生素产业提速发展,拉开了哈药集团与国际一流同行合作的序幕。中药公司成功增资控股河南商丘百川药业,并由此去实现企业销售网络对中原地区的覆盖,百川药业的药材基地也将对中药公司主要生产原料供应发挥作用,进一步拓展了中药产业链。另一方面,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重新审视集团内部资源禀赋,实施生产经营专业化发展战略,从集团整体利益出发,逐步理顺集团内部产业链的分工与合作,在核心领域做强做精。集团内部资源整合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实现了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集约化管理和低成本运作,强化了保健品及直销板块主营业务产业链。 二是抓住一条主线,强化自主创新,形成后续规模优势品种新亮点。针对新医改政策带来的市场机遇和需求,加速储备、研发市场潜力大、技术壁垒高的竞争型产品,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拟向社会公开招标引进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技术、产品和标准,共涉及9大领域、60多个品类,规模和数量均创集团历史之最。在国家SFDA对新药注册要求严格规范的情况下,集团全年共取得7个新药生产批文,并有70个新产品在研、16个新产品待批。哈药总厂盐酸头孢替安原料药及制剂被授予“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三精制药“新型口服缓释制剂及工艺技术平台项目”及哈药生物公司“抗肿瘤创新药物——重组内皮抑素30肽的研制项目”被列入“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项目”。借助国家科技部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实施的强大引擎,集团的科技创新体系、新药研发及新产品中试和产业化必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三是坚持一项原则,推广卓越管理,激活提速增效的新动力。 我们从机制创新入手,通过加强内部控制,不断消除“管理短板”,在内控建设、质量风险控制、成本费用控制、安全生产管理、高层领导干部管理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为整合集团内部采购渠道资源,集团成立了招标采购部,进一步规范了大宗物资及媒体广告招投标采购程序,有步骤地推进集团内部原料采购的集中管理,深入实施“双优阳光采购”工程,全年节约采购成本4.51亿元。通过强化现金流、全面预算及集团财务集中管控,进一步发挥集团公司、哈药股份、三精制药和医药公司四个“现金池”的作用,有力地提升了企业掌控资金的能力和经营质量。 历尽惊涛骇浪的2009年已经过去,在迎战金融危机的“考场”上,哈药集团坚定沉着,在风雨中前行,在风暴中挺立,战胜严重困难、完成艰巨任务,交出了一份出色的答卷。 2008年 堪称哈药集团历史上又一个里程碑式的年份。在这个特殊的年份里,哈药集团与国人一道共同经历了雪灾肆虐、汶川地震、股市大跌、奥运盛典、神七飞天、三聚氰胺毒奶粉、完达山刺五加污染、全球金融海啸等等对经济、社会和企业发展造成重大影响的大事件。面对诸多悲喜交加重大事件和激烈竞争催逼下的“双重大考”,集团广大经营者和员工,以坚忍不拔的意志,灵活多变的战术和迅即简洁而富有实效的行动,“见式拆招”,以变应变,使企业表现出强劲的生机和活力,经受住了全面的检验和考量,在困境中创出了集团经济发展的新佳绩: 一是主要经济发展指标连续4年高速稳定增长,集团经济步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健康发展期。2008年哈药集团实现工业增加值30.6亿元,同比增长14.1%,为改制前的2004年的1.9倍;营业收入达到125.5亿元,同比增长16.7%,为2004年的1.7倍;实现利润11.9亿元,同比增长39.8%,相当于2004年的3.5倍;创收利税22亿元,同比增长27%,为2004年的2.3倍左右。截至2008年11月,资产总额达到153.7亿元,比期初增长12.8亿元,比2004年增长64.7%。 二是哈药集团在中国制药行业的“排头兵”地位及其对地方经济发展所具有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日益显现。集团营销规模跻身世界制药五十强的梦想已经真正变成现实。2005—2007年连续三年名列中国制药百强之首的崭新记录,标志着哈药集团已经成为中国医药行业的领军企业。集团经济总量已达到全省医药产业70%以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原粉及制剂、补钙系列产品、中药粉针等产品市场占有率稳居全国第一位;哈药集团已成为哈尔滨市经济社会实现历史性跨越发展不可缺失的重要经济支撑之一。 三是注重品牌经营与维护,哈药品牌的影响力和品牌价值屡创新高。2008年,哈药集团先后荣获“改革开放30年中国品牌创新奖”、入围“2008年度影响世界的中国力量品牌500强”;“哈药”商标入选亚洲品牌100强,成为黑龙江省惟一入围该榜单的医药企业;“三精”商标入选中国制药行业标志性品牌;“哈药六厂”品牌连续4年入选中国最具价值品牌500强。日前刚刚揭晓的中国最有价值品牌年度报告结果显示,哈药品牌以145.25亿元的品牌价值,比2005年首次评估增值39亿元,连续4年蝉联中国医药行业冠军。哈药、三精、哈药六厂及世一堂4个中国驰名商标的品牌总评估价值已超过267亿元。优势品牌数量居全国医药行业第一,品牌影响力和哈药品牌在行业中的导向作用明显提高,“哈药系”逐渐壮大。 四是科技创新实力持续增强,创新型企业建设进展良好。按照2008年初公布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认定标准,哈药股份和三精制药两家上市公司以及哈药生物、哈药疫苗两家子公司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获得三年内所得税减免10%的优惠政策扶持。这标志着哈药集团产业研发创新工作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通过探索推行企业首席科学家制度、引进高技术人才等方式,培养和凝聚了一批高技术创新型人才和团队,在抗生素、中药粉针、生物工程、禽流感系列疫苗等领域超前储备了15项前沿技术和新工艺。全年获批18个新产品,并有41个新产品待批,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目前,集团已拥有两个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一个国家级创新型企业、一个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五个省级技术中心、三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国家一类新药烟酸辛伐他汀缓释片获得临床批件后,顺利完成技术转让,有力地提升了集团科研整体实力。2008年,哈药集团入选“全球华商高科技500强”,名列第85位。 五是实施大企业拉动、大项目牵动战略,新兴产业板块实现跨越式发展。哈药总厂、三精制药、哈药六厂、医药公司四大优势规模企业继续发挥强力支撑作用,为集团经济的快速增长做出重要贡献。四户重点企业全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13.4亿元,同比增长16.3%。全年实施的8个技改项目共计完成投资1.7亿元,已竣工投产项目年新增销售收入7.28亿元,再创历史最高纪录。黑龙江省内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基因工程药物研发生产基地——哈药集团生物工程产业基地目前已经全面启动,这标志着第17个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落户哈药集团。通过强化与哈兽研科研以及全国8大高校、科研院所的成果转化合作,使哈药疫苗公司的产品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全年完成营业收入2.3亿元,同比增长39.4%;利润4200万元,同比增长90.5%。禽流感系列疫苗产能达到40亿羽份,占全国总需求量1/4,加快了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产业化,为我省的生物产业化发展起到了强力拉动作用。中药产业板块资产整合取得重大进展。目前,已完成了中药二厂与中药三厂合并以及重新组建哈药集团中药有限公司的相关工作。中药产品准事业部式营销整合工作进一步深化,新组建的中药商贸公司已经起步。中药产业板块全年总计实现营业收入8.2亿元,同比增长18.7%。 六是集中优势扩大单品销售规模,决胜“大产品过亿战”。 2008年,哈药集团销售收入超亿元品种数量已经达到20个,其中,阿莫西林和葡萄糖酸钙销售额超过5亿元;青霉素钠粉针、双黄连口服液、葡萄酸锌、高钙片、头孢替安、凯塞欣、头孢唑林钠、护彤、严迪、氨苄西林钠等12个品种年销售额超过2亿元。年销售额超千万元的规模优势品种数量也由上年同期的50个增至76个,占集团工业企业总销售收入的70.4%。直销业务推广工作稳步推进,目前哈药股份已经正式获得国家商务部颁发的直销牌照,成为国内第22家直销特许企业。在外贸出口方面,哈药总厂抓住国际青霉素工业盐价格大幅上涨的市场机遇,积极抢占国际主流医药市场,全年共有头孢曲松钠、头孢哌酮、盐酸头孢吡肟等24个高附加值产品在俄罗斯、日本、南非等16个国家和地区顺利完成出口注册、认证,使集团出口产品的国际认证数量增至81个,全年集团公司实现出口创汇8500万美元。 七是强化集团内控管理,有效提高了资金利用率和抗资金风险能力。集团构建“现金池”,实现集团内部成员企业资金资源共享后,重点加大了对哈药疫苗和哈药生物的帮扶力度,分别投入现金池资金7000万元和2000万元,用于技术改造和企业搬迁,有效地支持了高成长性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三精制药利用1亿元现金池资金提前储备原材料及燃煤,有效化解了原材料涨价所带来的经营风险;医药公司、供销公司从现金池中分别获得5亿元和400万元的现金支持,有效盘活了流动资金,全面提升了企业信贷资格。另外,哈药股份再度成功发行8亿元短期融资券,节省利息支出5000万元,大幅度降低了流动资金需求压力。 八是多项举措推动节能减排,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为0.366吨标煤,同比下降8.39%,相当于全年节约3万吨标煤。哈药总厂、三精制药等被列入国家《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的重点治污项目已全部开工,集团工业污水处理率提高到100%,全年累计COD减排4.62万吨,全部实现达标排放。“双优阳光工程”取得新成果,全年节约大宗物资采购成本4762万元。 2007年 在我国医药经济告别严冬,稳步复苏,走出行业发展低谷的形势下,集团上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市场机遇、不断扩大品牌竞争优势,集团的各项工作均取得可喜的成绩:据不完全统计,集团公司2007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4.52亿元,同比增长5.91%;营业收入111.06亿元,同比增长18.88%;利润10.36亿元,同比增长64.45%。各项主要指标均超额完成预算目标,集团经济总量、运行质量和竞争能力明显提高,发展活力不断增强,谱写出哈药集团发展史上的又一华彩乐章。 过去的一年,是改革攻坚力度最大、科技投入最多、发生巨大变化的一年;是经济发展步伐加快、核心竞争力明显提高的一年。一年来集团经济发展成果的取得,是集团各级经营管理者及2万名员工共同努力、辛勤工作的结果,凝聚着各方面的心血和智慧。三大关键词可以高度浓缩全年经济工作发展历程的精彩瞬间: “和谐创新”是2007年集团经济工作最鲜明的特色:为顺利完成直销牌照的申报、服务网点建设、品种转让等工作,哈药总厂、三精制药、哈药六厂等相关企业顾全大局,积极配合,充分印证了集团内部企业之间的合作、协调与交流已成为集团经济工作的主旋律;为支持医药公司顺利建成全市最大的平价医药商场,哈药总厂主动提供闲置场地,倾其所有,无私援助,充分显示出了集团支柱企业的“大气”;为全面整合集团中药产业资源,中药二厂与中药三厂不分彼此,不谋私利,积极推进渠道“合璧”,产品合并,队伍合作,尤其是中药三厂与世一堂之间的品转互停,充分展现出中小企业之间合作攻坚的“锐气”。为切实维护集团的整体利益,确保哈药股份的控股权,1.5万名员工积极主动献计献策,据理力争,向世人充分展示了哈药人“思想上同心同德,事业上同舟共济,生活上同甘共苦”的“正气”!正是有了方方面面的“和谐之气”,才迸发出不竭的动力,推动着企业迅猛发展,使集团上下呈现出政通人和、百业俱兴的生动局面。 “与时俱进”是2007年集团经济工作最突出的标志:独具哈药特色、以工商合作,优势互补为主要内容的新型营销模式的建立,使得医药公司迅速摆脱了医药流通体制“变形期”的“阵痛”,竞争实力显著增强;“现金池”管理理念、高级科技顾问聘任制度等先进管理模式的建立与实施,有效防范了资金风险,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提升了集团自主创新的水平,为集团赢得了重组以来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的黄金时期。 “历史突破”是2007年集团经济工作最显著的成就:品牌价值首次突破130亿元大关,营业收入首次突破110亿元大关,工业增加值首次突破24亿元大关,利润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外贸出口首次突破1亿。 合作交流哈药集团拥有两家国内上市公司(哈药股份、三精股份)和 27家全资、控股和参股企业,融医药生产、科研、贸易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药企业集团。集团拥有“哈药”、“三精”、“世一堂”三个中国驰名商标,有覆盖全国各大中心城市140余个营销办事处。2008年末集团从业人员20416人,资产总额114.13亿元。 目前,集团已建成了抗感染类、化学合成原料及制剂、OTC及保健品、现代中药、生物工程药品、动物疫苗及兽药六大专业化生产基地和一户大型医药商业公司。集团拥有7大系列、20多种剂型、700多个品种的生产能力,具备年产化学原料药4290吨、西药粉针30亿支、中药粉针1.2亿支、水针1.45亿支、口服液18亿瓶、片剂136亿片、胶囊65亿粒、中成药7526吨的产业规模。 通过与国内外强势企业强强联合方式,结成战略联盟,扩大经营规模、拓宽经营范围、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把核心产业做优、做精、做强。 充分发挥“哈药”品牌优势和资本优势,对那些具有资源优势、区域优势、资产优势、产品优势、技术优势和市场辐射优势的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实施兼并、收购、重组,丰富产品种类,扩大经营领域,做大产业规模。 “十一五”期间,集团重点支持以下方面的并购重组项目:在高端处方药领域具备较强专业化营销能力的中小型公司;与集团产品互补配套的抗生素领域的中型制造企业;拥有丰富OTC与保健食品品种并具有一定品牌营销资源的企业;全国性或地区性中型以上的商业批发、零售企业;具备深度分销能力与网络的商业推广企业。 哈药集团竭诚欢迎广大有识之士,国内外法人企业、公司,到本公司参股及合资、合作经营,或双方本着互惠互利的“双赢”原则,采取技术开发、兼并、收购、联营代理、连锁经营等多种形式,携手合作,共谋发展,共成大业,共铸辉煌。 发展愿景战略目标(企业愿景)建设创新型世界级新哈药 战略方针第一阶段(2006年-2010年): *实施专业化发展战略(研发、生产、营销专业化) *实现营业收人200亿元人民币 第二阶段(2011年-2015年): *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研发、生产、营销国际化) *实现营业收入:50亿美元(400亿元人民币) 战略重点1、“做大、做强、领先”三大主营业务(抗感染类、化学合成原料及制剂、OTC及保健品) (1)抗感染类药物业务 以哈药总厂为核心,以β—内酰胺抗生素尤其是头孢类品种为重点,建设成为国内外最具有影响力的抗感染类药物生产和出口基地。 (2)化学合成原料与制剂业务 以三精制药为主体,以制剂创新为突破口,构建国内领先的缓控释制剂药物专业化生产基地。 (3)OTC/保健食品业务 以制药六厂为核心,以OTC及大众健康产品为主要业务,兼顾发展矿泉水、功能保健饮品。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的、最具市场影响力的OTC及保健品专业化生产基地。 2、“做精、做强、赶超”三大重点及新兴业务(现代中药、生物工程药品、动物疫苗) (1)现代中药产业以中药二厂、中药三厂、世一堂药厂等企业为主体,实施现代中药、传统中药二次开发并重的中药研发战略。发展成为现代中药、传统品牌中药、中药饮片加工为一体的专业化生产基地。 (2)生物工程药物以哈药生物工程公司为主体,以生物工程技术药品为重点,全力发展蛋白类、肽类、抗原类和疫苗类等领域。力争在“十一五”时期跻身于国内生物工程制药一流企业行列。 (3)动物疫苗产业以黑龙江省生物制品一厂为主体,在传统疫苗做大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大动物疫苗及特种疫苗,特别是禽流感疫苗。建设成为国内领先的动物疫苗专业化生产基地。 3、医药商业形成区域垄断,扩展国内市场的新格局基本形成。以医药公司商业资源为基础,进一步完善和丰富自营品牌、混业经营、药店联盟、物流配送等灵活多样的经营服务,在省内及周边地区形成垄断优势。 在集团强大的产品经营支持下,走工商结合、共同发展道路。以工业为支撑,依托商业扩张进一步增强集团市场营销能力,形成工业和商业互动、互助、互补、双赢的共同发展局面,建立新型的商业营销系统。 通过战略联盟、兼并重组等方式,实现与区域性强势医药商业 企业的强强联合,抢占国内重点医药商业区域市场,做大商业 规模,发展成为国内超大型医药商业巨头。 4、以创新能力建设为核心,实施研发体系建设,形成新的优势 依托与服务六大生产基地,实施专业化研发战略,加速推进各 基地专业化发展,抢占核心业务产品、技术优势。以集团技术 中心为龙头,抗生素、药物制剂、现代中药、OTC及保健品、 动物疫苗和兽药研究中心为主体,建立“一个中心五个分中心” 集团内部科研开发体系。 5、以资本为纽带,实现集团公司生产经营与资本经营同步发展在生产经营大发展的基础上,实施生产经营与资本经营两轮驱动战略,通过低成本扩张、战略联盟等资本运作手段,实现集 团公司跨越式发展目标。 (l)低成本扩张 紧紧抓住当前国内医药产业变革调整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哈药”品牌优势和资本优势,对那些具有较好产品、地域优势、政策优势、资源优势的企业实施兼并、收购、重组,丰富产品种类,扩大经营领域,做大产业规模。 (2)战略联盟 通过与国内外强势企业强强联合方式,结成战略联盟,提升集团经营管理和技术水平,扩大经营规模、拓宽经 营范围、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把核心产业做优、做精、做强。 新品推荐: 红斑狼疮新特药——思乐康胶囊 【主要成分】蒲公英、金银花、地骨皮、旱莲草、紫草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活血化瘀、滋阴降火。适用于缓解热毒淤结、血虚血 热、阴虚火旺引起的红蝴蝶疮病,症见面部蝶形红斑或盘状红斑,呈多样型皮疹,口腔溃疡,全身发热,皮肤硬肿,关节疼痛,局部毛发脱落。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四粒到六粒,一日三次,饭后服用,每30天为一疗程或遵医嘱。 【注意事项】孕妇禁用。 【剂 型】胶囊剂。 【规 格】0.36g/粒。 【包 装】12粒/板,5板/小盒,3小盒/中盒。 【储 藏】置阴凉干燥处。 【有 效 期】五年。 【批准文号】01006005 【生产基地】康怡科技药业制造厂(澳门) 哈药部分违法报道哈药近年来遭曝光违法违规广告一览(部分): 2011年4月27日:云南曝光哈药世一堂“止咳喘冲剂”等药品违法广告 为打击违法药品广告,进一步规范药品广告市场发布秩序,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通过监测,发现14个违法药品广告并于今日进行公告。同时省药监局要求有关药品生产企业或代理商立即停止违法违法广告播放或刊登行为,主动接受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处理。 此次上榜“黑名单”的药品包括: 青海普兰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虫草清肺胶囊”、哈药集团世一堂制药厂生产的“止咳喘冲剂”、 北京御生堂集团石家庄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清眩丸”、吉林大峻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复明胶囊”、甘肃岷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杜仲壮骨胶囊”、阜新蒙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升阳十一味丸”、承德颈复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咳欣康片”、北京克莱斯瑞控释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可乐定控释贴”、贵州万顺堂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养阴口香合剂”、武汉双龙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复方杏香兔耳风胶囊”、陕西君碧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骨筋丸胶囊”、盘锦恒昌隆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菊明降压丸”、黑龙江乌苏里江制药有限公司哈尔滨分公司生产的“痹痛宁胶囊”、陕西天宁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参芪升阳补血胶囊”。 2010年8月19日:一批次哈药产高钙片铅超标在深圳被停售 包括哈药集团的“新贝增盖高钙片”在内的9种保健品受到了深圳药监局的点名通报。 通知要求辖区所在的保健品经营企业立即进行自查,一旦发现必须停止销售。 深圳药监局直属分局是此次不合格保健品的抽检方,其稽查科的有关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新贝增盖高钙片”生产厂家为哈药集团制药总厂制剂厂,检验结果为重金属铅超标。 2010年7月14日:江苏省药监局下发通知暂停销售微达康颗粒等两药品 江苏省药监局昨天下发通知,要求对标示为沈阳东新药业有限公司复明胶囊等2种药品在江苏省范围内暂停销售,希望广大居民不要购买。 据介绍,标示为沈阳东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复明胶囊(国药准字Z20050509)和标示为哈药集团世一堂制药厂生产的微达康颗粒(国药准字Z23020077), 因涉嫌未经审批、处方药在大众媒介发布广告、任意扩大产品适应症范围、绝对化夸大药品疗效、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目前已被立案查处。 2009年08月11日:国家药监局曝光哈药五海瘿瘤丸等严重违法药品广告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11日曝光9种严重违法药品广告品种及其生产厂家。 被曝光的广告品种和生产厂家为:辽宁省鞍山德善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舒筋定痛胶囊;辽宁省沈阳飞龙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茸杞补肾健脾茶;吉林省通化方大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尿毒排析散;黑龙江省哈药集团世一堂制药厂生产的五海瘿瘤丸; 山东省青州尧王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保心包;河南百年康鑫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大风丸;广东省广州陈李济药厂生产的舒筋健腰丸;云南省昆明生达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雪胆胃肠丸;西藏金珠雅砻藏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十六味马蔺子丸。 2009年4月21日: 四川"封杀"哈药33种药品 广告宣传擅自扩大药品功能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通告,对哈药集团中药三厂生津消渴胶囊等33个品种的药品在四川省范围内暂停销售。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场处处长谢伟告诉记者,这次是省药监局近几年来对违规药品处罚中涉及品种最多的一次“封杀”,这33种被“封杀”的药品在广告宣传过程中,擅自扩大药品功能主治范围,绝对化疗效承诺等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的违法行为。 2008年12月22日:山西发布暂停销售违法广告药品名单:哈药等在列 这些药品的具体违规行为:1、五海瘿瘤丸,国药准字Z23020098,哈药集团世一堂制药厂,不科学的表示功效、使用绝对化疗效的承诺,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2、卓玛丹牌心脑康,国药准字Z63020218,青海柴达木高科技药业有限公司,处方药,在大众媒介发布广告,利用专家、患者等名义作证明,使用绝对化疗效的承诺,欺骗和误导消费者。3、追风除湿酒,国药准字Z20025700,贵州宝芝林制药有限公司,利用专家、患者的名义证明疗效,任意夸大产品的功能主治和适应症,使用绝对化疗效的承诺,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2008年8月10日:内蒙古:16种药品发布违规广告被暂停销售 内蒙古自治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16种药品采取了暂停销售的处罚,这些药品及生产、经销企业是,广西万寿堂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决明山绿茶,国药准字Z20044073;哈尔滨欧替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OT牌蛇黄栓,黑药广审(文)第2008030036号;湖南安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银黄清肺胶囊,国药准字Z20020075;江门市恒健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好兵兵牌滴耳油,国药准字Z44023474;乌兰浩特中蒙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冠心七味片,国药准字Z15020463;南京同仁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参梅养胃颗粒;四川华新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柠檬烯胶囊;北京长城制药厂生产的清淋颗粒;陕西渭南华仁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殷氏牌耳聋通窍丸;哈药集团世一堂制药厂生产的五海瘿瘤丸,黑药广审(文)第2007110215号; 2007年6月6日:国家药监局公告:哈药“牛鲜茶”等广告批准文号被撤销 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发布2007年第1期违法药品广告公告汇总,通报撤销5个因严重篡改审批内容进行违法宣传的药品广告批准文号。 按照药品管理法的规定,青海、黑龙江、山西、辽宁、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撤销了青海省格拉丹东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巴桑母酥油丸”、哈药集团三精千鹤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牛鲜茶”、 山西正元盛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三宝胶囊”、抚顺澎健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抗骨增生片”、福建南少林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降压袋泡茶”共5个药品广告批准文号,并自撤销广告批准文号之日起一年内不予受理该企业该品种的广告审批申请。 2007年1月6日:浙江发布虚假违法医药广告警示 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吴宁一介绍,虚假违法医药广告警示在浙江是首次推出,较之以前的笼统的通报,警示内容更详细。曝光的虚假违法药品广告有:陕西东泰制药有限公司的乙肝灵胶囊、贵州百花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的杜仲降压片、承德御室金丹药业有限公司的二十六位帝皇牌补肾填精丸、哈药集团三精千鹤制药有限公司的牛鲜茶、 西安恒生堂制药有限公司的霍鹿补肾胶囊。 2006年9月17日:上海公布新诚信“黑名单”哈药榜上有名 在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局16日公布的新一期诚信经营“黑名单”中,“莎莎”化妆品(中国)公司、哈药集团三精黑河药业公司赫然在目。 在被曝光的“黑名单”中,有12家企业和4名个人,在经营活动中存在严重的违法行为。其中,莎莎化妆品(中国)公司无证进口化妆品;哈药集团三精黑河药业公司未经审批,发布虚假宣传广告;云南绿A生物工程公司的“绿A天然螺旋藻精片”,未经审批擅自发布,伪造广告批准文号,发布虚假宣传广告。(晏秋秋) 2006年7月11日:北京市药监局公告:哈药等涉嫌发布违法药品广告 2006年5~6月,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对北京市八家主要报纸类媒体发布的药品广告进行了监测,共监测到违法发布广告的药品品种66个,违法发布的药品广告219件。 其中,中新药业天津乐仁堂制药厂违法次数最多,其他如吉林敖东、九芝堂、哈药集团世一堂制药等知名企业也在其列 。据统计,此次监测结果共涉及具体药品品种66个,主要违法原因包括擅自更改审批或备案内容、处方药在非专业媒体进行广告发布、未经审批擅自发布三种。 2005年7月18日哈药六厂瘦身饮料明确宣传了产品的功效涉嫌违规 记者随后采访了石家庄市工商局桥东分局执法科的有关人员。他认为,“苗条淑女”的卫生许可证号为“黑卫食健字?2003?第00047号”,由此可以判断,该饮料应属于保健食品,但产品瓶身标注的“苗条淑女瘦身果味饮料,越喝越苗条”和外包装上被加大字号的“瘦身”二字,明确宣传了产品的功效,这与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及广告不得宣传疗效的有关法规相抵触。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