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哈罗公学
释义

简介

哈罗公学

哈罗公学(Harrow School)位于伦敦西北角,是英国历史悠久的著名公学之一。它由哈罗当地的一个农民约翰·里昂于1572年创建,最初的目的是为当地的男童提供受教育的机会,但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与演变,今天的哈罗公学是英国最富盛名的私立学校之一,入读的多为本地区以外的富家子弟。哈罗公学也因此在1870年另外创办了约翰·里昂学校,专门招收当地学生。

哈罗公学招收年龄在13至18岁之间的男生,目前大约有800名学生就读,全部为住校生。此外哈罗公学在曼谷还有一所哈罗国际学校,并在坦桑尼亚支持一所当地的学校。哈罗公学预计在2005年在中国北京开设一所2年制高中,提供英国的A-Level课程。

维多利亚女王时期是哈罗公学(也是其他英国众多公学)发展的主要时期,英国的海外殖民在此时达到顶峰,大英帝国需要更多受良好教育的绅士们来管理这个庞大的国家。哈罗公学在此期间建造了11间宿舍,规模也迅速扩大。这时的哈罗公学已经成为与伊顿、温切斯特、威斯敏斯特等齐名的学校,当时英国几乎有四分之一的首相来自哈罗。此时期的哈罗以纪律严格着称,在所有的英国公学中首创了学长制、鞭刑等体制。

与许多历史悠久的学校一样,哈罗公学也拥有自己的特殊传统。哈罗最著名的代表是学生的硬草帽,直到今天哈罗学生在上课时还必须戴这样的帽子。另一个特殊的传统是校歌,这在其他类似的公学中也很少见。这些歌曲大多编写于1870年代,其中最著名的一首是《四十年来》(Forty Years On)。歌词内容大多宣扬维多利亚时期的道德观念,但今天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体现学校的传统与价值,增强凝聚力,很少人会关心这些歌词原本的含义。

哈罗公学的体育活动也很有特点,他们最独特的运动是哈罗足球(Harrow Football),这是一项介于足球和橄榄球之间的运动。另外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壁球最早也起源于哈罗公学。

哈罗公学著名的校友包括了诗人拜伦、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伊斯兰学者马默杜克·皮克索尔、摄影术的发明者福克斯·塔尔博特、印度领导人尼赫鲁和考古学家阿瑟·伊文思等。此外包括了约旦国王侯塞因、前伊拉克国王费萨尔二世等中东王室成员也毕业于哈罗公学。

学校发展

创建时期

1572年,一位农民约翰·莱恩(John Lyon)立意教育贫苦学生,得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颁发王室特许,建立学校,成立了哈罗公学。新校院在1615年完成,并开始逐渐发展。莱恩于1592年去世

崛起时期

哈罗的崛起开始于18世纪早期。由于当时另一所著名的伊顿公学被怀疑和托利党人(即贵族派,现英国保守党的前身)联系过多,得势的辉格党(改革派,现英国自由党的前身)权贵们转为支持哈罗。许多贵族争先恐后捐资赞助,哈罗学费因此水涨船高。一个外来富家学生需要支付10英镑一年的学费,这在当时和一个大学学者的年收入相若了。一名1775年入学的男生甚至为他7年半的学习总共支付了202英镑,这在当时是惊人的巨款。也正是从这个时代开始,哈罗的教育理念开始变化,成了一所面向富人和权贵子弟的学校

发展期

在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期后,学校理事会开始向国际社会开放,并设立了新的学校,在北京、曼谷等地建立哈罗国际学校。

2008年哈罗公学入驻北京格拉斯小镇别墅区。北京格拉斯小镇坐落于机场高速东侧,西临温榆河(北京的母亲河,一年四季常流水的不冻河,为北京最适宜人居住的绿色生态走廊)。多条交通路线可到达该学校:机场高速杨林出口沿温榆河七公里格拉斯林荫大道可到达、京通高速北关环岛沿通顺路到富壁路可到达、机场第二高速半壁店出口沿富壁路可到达。

现哈罗公学位于格拉斯小镇中心,预计2009年坐落于格拉斯小镇南侧占地100余亩的新校开始建设。新校区规划在校学生从幼儿园到中学可达2000名学生。成为北京规模、师资一流的国际学校。目前学校只招收外籍学生。

学校传统

哈罗最著名的传统是学生的硬草帽,哈罗学生在上课时必须戴这样的帽子。一般他们身穿雪白的衬衣,外着天蓝色的西装外套,有时候会是黑礼服配英式高礼帽及手杖。

另一个特殊的传统是校歌,这在其他类似的公学中也很少见。这些歌曲大多编写于1870年代,其中最著名的一首是《四十年来》(Forty Years On)。歌词内容大多宣扬维多利亚时期的道德观念,但今天它们的主要功能是体现学校的传统与价值,增强凝聚力,很少人会关心这些歌词原本的含义。

哈罗公学的体育活动也很有特点,他们最独特的运动是哈罗足球(Harrow Football),这是一项介于足球和橄榄球之间的运动。另外大多数历史学家认为,壁球最早也起源于哈罗公学

杰出校友

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爵士

政治家、画家、演说家、作家以及记者,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曾于1940-1945年及1951-1955年期间两度任英国首相,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带领英国获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被公认为世界上掌握单词词汇量最多的人(十二万多)。

丘吉尔出生于英国的一个贵族家庭。他的祖上约翰·丘吉尔因在“光荣革命”中支持威廉三世,且又在对西班牙和法国的战争中做为军队总司令取得胜利而于1702年被安妮女王封为马尔巴罗公爵(Duke of Malborough),马尔巴罗家族在19世纪英国20个王室以外的公爵家族中名列第十。丘吉尔的父亲伦道夫·丘吉尔勋爵(d Randolph Churchill)是马尔巴罗公爵七世的第三个儿子,是保守党“樱草会”(保守党中的一个派系,以工人阶级为主)的创办人,曾担任过内阁中仅次于首相的财政大臣。丘吉尔的母亲珍妮·杰罗姆是美国百万富翁、《纽约时报》股东之一的伦纳德·杰罗姆的女儿。

尼赫鲁

1889年11月14日,贾瓦哈拉尔·尼赫鲁诞生在阿拉哈巴德的婆罗门贵族家庭。1905年就读于英国哈罗公学,两年后入剑桥大学三一学院,三年后获自然科学荣誉学位。后又进入伦敦内殿法学会,1912年获律师资格。同年回国,在阿拉哈已德高等法院任律师,并投入争取印度独立的政治运动。

1916年5月国大党年会上他第一次遇到甘地,甘地坚持反英斗争的行动使他很感动。1918年起任国大党全国委员会委员。1919年阿姆利则惨案发生后,参加国大党组织的调查委员会。1920年参加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次年被捕入狱。印度独立前先后8次被捕,在狱中度过9年。1923、1927年先后两次任国大党总书记各两年。1926 -1927年尼赫鲁游历了欧洲和苏联,受到马克思主义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1928年与鲍斯共同建立全印独立同盟。

1929年尼赫鲁当选为国大党主席,在他主持下的国大党拉合尔会议提出印度完全独立的政治斗争目标。此后成为全国知识分子和青年的领袖,并多次当选为国大党主席。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民族运动迅速发展,独立要求愈加强烈,194 6年9月英国初步移交政权,成立印度临时政府,英印总督兼任总理,尼赫鲁任副总理。1947年3月蒙巴顿方案公布,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8月15日印度作为自治领独立、尼赫鲁任总理。

从1951年到1964年尼赫鲁执掌印度大权。任内,自1951年起在经济上实行“五年计划”,实施土地改革;50年代中期,提出“民主社会主义”口号,欲在印度建立“社会主义类型社会”,建立国营企业,农业方面实行乡村发展计划和合作化。外交上尼赫鲁实行不结盟政策,拒绝参加各国际军事集团。1954年6月与中国总理周恩来共同提出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5年尼赫鲁参与发起并参加了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万隆亚非会议。在尼赫鲁、铁托和纳赛尔的发起下,1961年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首次举行。

薄瓜瓜

薄瓜瓜从小学到初一在北京景山学校读书,一直连任中队长。初中时报考了英国哈罗公学,在预考中获得名额后,经全英公立学校统考,被该校录取,成为历史上第一位中国学生。后因成绩突出授其奖学金,并将他的学习笔记印发为范本。17岁时国外出版了他的英文著作《还有不同》,该书主题是反对盲目追赶时尚。

2005年底薄瓜瓜参加英国统一高考,报了竞争最激烈的英国牛津大学经济、哲学、政治三项综合专业的创史学院,经全国统考和该校复考及再淘汰面视等程序,薄瓜瓜名列前茅,成为该学院本专业的首位中国学生,并获得全额奖学金。2006年10月正式入学后,在牛津最高联合总会换届选举时,当选为常务理事,也是首位进入该会领导机构的中国人。

全球亚洲协会今年将他评选为38名杰出华人学生之一,在北京市教委等单位举办的专题活动中,薄瓜瓜作为“景山学校杰出校友”,被大会推选为主题发言人。

2008年薄瓜瓜又当选为牛津欧洲事务委员会执行主席,在每年一度的大型活动上推出中国主题,成功策划举办了“丝绸之路”文化盛会。汶川地震后,他立即成立“牛津大学四川地震捐款委员会”,组织捐款超过一万五千英镑。

2009年,5月9日,来自牛津大学的薄瓜瓜获得英国十大杰出华人青年。

Hussein ibn Talal

约旦国王(1935~1999)。生于1935年11月14日。1953年即位。在他统治下,国民经济缓慢增长。他一直依靠西方国家的财政援助。由于该国人民对他的王朝不满,他拼命扩充军队,使王室的势力压倒议会的权威。兵员的征召和军官的晋级,都以效忠国王为主要标准。埃及总统纳赛尔经常攻击他的保守社会政策和与西方强国结盟的政策。国内反对他的浪潮日益增长。由于政局不稳,他未能参加巴格达条约,又不得不解除阿拉伯军团总司令英人格拉布将军的职务。由于受到进一步的压力,他批准在1956年10月举行自由选举,并且让反对他的纳布勒西组成联合政丨府。1957年,在纳布勒西废除约英财政条约并与埃及、叙利亚和沙特阿拉伯签订一项公约之后,他解散纳布勒西内阁,并宣布实行军事管制。在美国帮助下,他不断扩充军队,并使其现代化。1967年6月以色列在阿以战争中战胜阿拉伯国家,侯赛因为恢复被以色列占领的土地进行了长期努力。1994年5月4日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关于实施加沙-杰里科自治原则宣言的执行协议在开罗正式签署以后,约旦和以色列关系随之缓和。1994年11月27日约旦和以色列宣布建交,正式结束了长达46年的战争和敌对状态。

乔治·戈登·拜伦

乔治·戈登·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1788.1.22-1824.4.19),是英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1788年1月22日出生于伦敦,父母皆出自没落贵族家庭。他天生跛一足,并对此很敏感。十岁时,拜伦家族的世袭爵位及产业(纽斯泰德寺院是其府邸)落到他身上,成为拜伦第六世勋爵。哈罗公学毕业后,1805-1808年在剑桥大学学文学及历史,他是个不刻苦的学生,很少听课,却广泛阅读了欧洲和英国的文学、哲学和历史著作,同时也从事射击、赌博、饮酒、打猎、游泳、拳击等各种活动。1809年3月,他作为世袭贵族进入了贵族院,他出席议院和发言的次数不多,但这些发言都鲜明地表示了拜伦的自由主义的进步立场。

剑桥大学毕业。曾任上议院议员。学生时代即深受启蒙思想影响。1809-1811年游历西班牙、希腊、土耳其等国,受各国人民反侵略、反压迫斗争鼓舞,创作《恰尔德·哈罗德游记》(Child Harold's Pilgrimage, 1809-1818)。其代表作品有《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唐璜》(Don Juan, 1818-1823)等。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式英雄”。他们孤傲、狂热、浪漫,却充满了反抗精神。他们内心充满了孤独与苦闷,却又蔑视群小。恰尔德·哈罗德是拜伦诗歌中第一个“拜伦式英雄”。拜伦诗中最具有代表性、战斗性,也是最辉煌的作品是他的长诗《唐璜》,诗中描绘了西班牙贵族子弟唐璜的游历、恋爱及冒险等浪漫故事,揭露了社会中黑暗、丑恶、虚伪的一面,奏响了为自由、幸福和解放而斗争的战歌。拜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他积极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并成为领导人之一。

从1809-1811,拜伦出国作东方的旅行,是为了要“看看人类,而不是只方书本上读到他们”,还为了扫除“一个岛民怀着狭隘的偏见守在家门的有害后果”。在旅途中,他开始写作《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和其他诗篇,并在心中酝酿未来的东方故事诗。《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的第一、二章在1812年2月问世,轰动了文坛,使拜伦一跃成为伦敦社交界的明星。然而这并没有使他和英国的贵族资产阶级妥协。他自早年就知道这个社会及其统治阶级的顽固、虚伪、邪恶及偏见,他的诗一直是对这一切的抗议。

1811-1816年,拜伦一直在生活在不断的感情旋涡中。在他到处受欢迎的社交生活中,逢场作戏的爱情俯拾即是,一个年青的贵族诗人的风流韵事自然更为人津津乐道。拜伦在1813年向一位安娜·密尔班克小姐求婚,于1815年1月和她结了婚。这是拜伦一生中所铸的最大的错误。拜伦夫人是一个见解褊狭的、深为其阶级的伪善所宥的人,完全不能理解拜伦的事业和观点。婚后一年,便带着初生一个多月的女儿回到自己家中,拒绝与拜伦同居,从而使流言纷起。以此为契机,英国统治阶级对它的叛逆者拜伦进行了最疯狂的报复,以图毁灭这个胆敢在政治上与它为敌的诗人。这时期的痛苦感受,也使他写出象《普罗米修斯》那样的诗,表示向他的压迫者反抗到底的决心。

哈罗分校

哈罗公学如今在北京和曼谷有分校。(Harrow International School of Bankok & Harrow International School of Beijing),并且这两所学校名副其实是伦敦哈罗公学的分校。此学校即将在香港建设另一所分校。现在在北京有一个小学和一个中学.

学费

哈罗公学每年学费为一万六千五百英镑,包括一日三餐、住宿、实验室图书馆和电子计算机的使用在内.

2010年,哈罗公学的的学费和食宿费用为29,670英镑(约36,000欧元 or 47,000美元)。

入读要求

有意就读的海外学生最好在入学两年前提出申请。希望读大学预科的海外学生英文成绩必须达到学校要求的标准,因为他们在阅读、听和写的能力方面能够运用自如,才不至于跟不上进度。

奖学金

哈罗公学很少提供奖学金,奖学金主要分为舍伍德奖学金、彼得贝克威斯奖学金、13岁奖学金及预科奖学金。奖学金(每年30%)可以减少5-10%的费用,助学金可以减少高达95%的费用。

主要课程

在第一年,通常是英语,法语,数学,生物学,化学,物理,历史,地理,拉丁文,宗教学,艺术,音乐,设计技术和信息技术等课程。

在第二年和第三年,主要是证书考试工作。

著名校友

哈罗公学著名的校友包括了诗人拜伦、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伊斯兰学者马默杜克·皮克索尔、摄影术的发明者福克斯·塔尔博特、印度领导人尼赫鲁和考古学家阿瑟·埃文斯等。此外包括了约旦国王侯塞因、前伊拉克国王费萨尔二世等中东王室成员、中国政府官员薄熙来的儿子薄瓜瓜等也毕业于哈罗公学

中国的发展

哈罗公学在2005年在中国北京开设一所2年制高中,提供英国的A-Level课程。2010年4月,哈罗公学宣布会在香港开设分校,是全球第4间的分校。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11 3:0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