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哈尔滨工业大学电磁与电子技术研究所
释义

概况简介

研究所隶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成立于1996年,原名电动车研究所,主要为发展电磁应用领域而提供理论基础、组件、电路及系统技术方面的研究。研究领域涉及机电、能源、交通与环境。研究所下设有电动车辆研究中心。主要从事电动车辆电气系统仿真与设计,电驱动系统、储能设备监测与管理的研究与开发以及汽车电子与计算产品的研发。研究所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设有电动汽车实验室、电机实验室、测试与与控制实验室、电磁装备实验室、新原理电磁装置实验室。

研究所承担项目来源广泛,包括国际和国内的。研究资金来自于国家863、自然科学基金、省部委的科技攻关计划、国防科工委、总装备部、企业,国际合作等。

现有在职研究人员13人,其中,教授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6人),副教授2人,讲师1人,助教1人,技术工人1人;兼职研究人员5人。

研究所平均在研博士后5~10人,博士研究生30余人,硕士研究生30余人。每年培养本科生20~30人。教师还承担本科生、研究生的课程教学任务。

研究力量

研究所现有在职研究人员13人,其中,教授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6人),副教授2人,讲师1人,助教1人,技术工人1人;兼职研究人员5人。

科研设备

功率分析仪;电池模拟系统等。

科研范围

微特电机及其相关技术研究;车辆电气与电子研究;电磁装备研究;新原理电磁装置研究。

人才培养

研究所平均在研博士后5-10人,博士研究生30余人,硕士研究生30余人。每年培养本科生20-30人。

研究成果

研究所承担的研究方向包括4个领域17个子课题。研究成果显著,多次获得国家、教育部、国防科工委、航天工业总公司和黑龙江省的奖励。在IEEETransactions on Magnetics、中国电机工程学报、电工技术学报、微特电机、微电机等期刊以及在各种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400多篇,其中被SCI检索30多篇,被EI检索80多篇。伴随着科研工作的发展与总结,研究人员陆续出版了《新型电驱动控制系统及其相关技术》、《步进电动机及其驱动控制系统》、《电机与电器的数学分析方法》、《PHYSICS OF ELECTRIVC LAUNCH》、《步进电动机》、《电动机智能控制基础》、《石英电子表手机电换能器》等学术著作。随着科研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对科技创新的追求,近几年研究所陆续申请国家发明专利近70项,其中已获授权15项。

科技发明

无刷电动机研制;双开槽电机;具有力觉功能的机器人末端操作器;基于GMM的微驱动系统;电动汽车;电动车用轮式驱动电机;双转子电机;双定子电机;直线电机;多自由度电机;电动车用永磁同步电机;36L录音机电动机稳速系统;51系列单片机简易数控系统;110BYG001步进电动机;FA用新型步进电动机组件;直接驱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电动汽车(概念车)电气系统总体研究及车辆管理单元(VMU)研制;电机物理场基础研究及其应用;大中型电机物理场分析与计算方法;基于定转子齿槽效应转矩机理的电动机基础理论和工程;基于定转子齿槽效应转矩机理的电动机;电动汽车用感应电机系统;实用型三自由度伺服电动机。

基于定转子齿槽效应转矩机理的电动机

针对“基于定转子齿槽效应转矩机理的电动机”电动机与传统结构电机的最大差别,提出了非线性分析计算方法-"齿层比磁导法",从而解决了计算的精确化和方法的实用化问题,使该类电动机从当初的线性近似模型,简化、估算方法,发展到如今较精确的非线性模型,较完善的优化设计方法。并以此为基本,相继完成了反应式(VR)和混合式(HB)步进电动机系列设计。提出并研制完成了多功能高性能体积比高功率密度新结构双开槽电动机,包括正交圆柱结构三自由度电动机、平面两自由度直线电机、高效多态电机、混合磁路多边耦合电机、多气隙电机及HB型直线推进器等。这项成果在国内微特电机行业得到应用、量产,并与国外公司进行合作研究,收到良好经济和社会效益。累计新增产值74214万元,新增利润17555万元,增收节支总额21835万元,出口创汇830万美元。近三年新增产值42876万元,新增利润8218万元,增收节支总额10420万元,出口创汇30万美元。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2:2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