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国情备忘录 |
释义 | 《国情备忘录》是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制作的一部大型电视纪录片,一共分为中国之谜、人口大计、农字当头、苍茫大地、资源扫描、山水之间、民生纵横、创新元素,以及中国脚步九集。《国情备忘录》以每集45分钟的篇幅,就当下中国的人口、三农、耕地保护、资源环境、社会保障以及创新能力等我国国情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进行了客观详尽的表现。这也是我国的电视媒体第一次全方位展示国情的基本状况,第一次近距离观察中国的发展元素。 图书信息作 者: 央视《国情备忘录》项目组 著出 版 社: 万卷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2010-1-1 字 数: 300000 页 数: 257 开 本: 16开 I S B N : 9787547004401 包 装: 平装 定价:39.80 教材组成:6盘DVD 电视纪录片 市 场 价: 680.00 国家行政学院音像出版社 目录引言:真相?假相?什么是你眼中的中国素描 第一章 中国之谜:诺贝尔奖经济学家也无法理解的中国经济 谁制造了“中国之谜” 危机中的中国盛宴 世界眼中的中国 “中国是个谜” 谁能参透“中国之谜” 看不懂的中国经济 最真实的声音 强大还是弱小 怎一个“变”字了得 谁能指引中国经济 历史上的“富国”之鉴 迥异的中西工业化环境 向左走,向右走 不流阿根廷的眼泪 拒绝休克疗法 北京共识 反思:站在历史的拐点 第二章 人口大计:拥挤的生存哲学 中国人口环境的切面 拥挤的标签 “岿然不动”的人口分布线 亿人的生活怎么过 控制人口是一项历史使命 谁能看透人口问题 拨慢人口钟 计划生育“摸石头过河” 03816亿人的“资源稀薄”蓝图 人多与人少:孰优孰劣 救赎中国 “人手论”与“人口论”的现实博弈 中国怎么办 中国改变了世界人口格局 未来任重道远 老龄化“步履急促” 优先投资人的发展 第三章 农字当头:别忘了我们9亿农民 “三农”真相 农民还吃不饱吗 农村还穷吗 农业还挣钱吗 农民:该怎么创富 扶持!扶持!扶持! 从输血到造血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乡镇企业黯淡转身 从农村飞来的城市候鸟群 进城的路好走吗 走在希望的田野上 农业还危险吗 谁来保障农民的生活 让农民幸福起来 农村墙体广告里的门道 第四章 苍茫大地:坚守18亿亩红线 急刹车:耕地红线 迅速缩水的耕地版图 红线:生命线还是紧箍咒 “18亿亩耕地红线”一定要守住 耕地哪里去了 “苏湖不再熟,天下不再足” 谁在吞噬我们的耕地 谁来养活中国 中国能否养活自己 牙碜的“进口饭” 中国人养活中国人 谁解耕地之忧 有土斯有民 撑开政策保护伞 居安并思危 第五章 资源扫描:谁动了中国的财富 远去的“地大物博” 今天,你枯竭了吗 从“地大物博”到“地小物薄” 中国家底:厚还是薄 谁占用了中国的资源 “能源消耗大国”的帽子 有多少资源用在“刀刃上” 被世界觊觎的资源 沉重的资源包袱 2020年中国需要多少资源 中国的资源缺口有多大 有内忧,也有外患 “买啥啥贵”时代 未来,取决于我们的选择 走出“荷兰病”的阴影 未来曙光:新能源 既要节流,又要开源 第六章 山水之间:还我碧水蓝天 一道道环境伤疤 被污染追逐的逃亡 淮河之殇:90年代不洗马桶盖 脆弱的生存环境 谁在破坏我们的家园 经济增长投下的环境阴影 世界工厂也是世界垃圾场 谁卡住了治污的脖子 水更清,天更蓝 《只有一个地球》翻身记 绿水青山才是永续利用的GDP 民间的呐喊 多少发电站被爆破了 回归绿色家园 第七章 民生纵横:社保你买了吗 社保之路 国盛在民生 谁是保护神:从单位到社会 社保成绩单 你的社保有用吗 工作,还找得着吗 谁能给我们饭碗 养老还供得起吗 病还看得起吗 房子还买得起吗 怎样才能安居乐业 公正、正义与共享 神木能复制吗 社保应是全民之福 第八章 创新元素:不事创新的世界工厂能走多远 扫描中国创新 蓝天上的中国印记 从辉煌到黯淡的转身 东莞塞车,全球缺货 中国消费者给谁掏腰包 马鞍上的中国制造 创新才有活路 谁缺席,谁参与 谁在领跑创新 “法”佑创新 中国离创新型国家有多远 上扬的专利数量曲线 创新的泡沫有多大 品牌缺失的时代 中国的创新大任 我们的创新报表 培育创新的土壤 不创新,毋宁死 路越走越宽 第九章 中国脚步:走向世界的中心 大国的崛起 大国的两难 大国的特色之路 世界舞台上的中国盛宴 后记:不是毁灭,而是完善 编辑推荐经济危机下,在全球经济每况愈下时,中国却逆势而上,因而,中国没有理由不受关注,西方国家迫切需要了解中国发展的动力,更希望中国成为世界的中流砥柱,带领世界走出危机,我们中华儿女更需要了解中国,这延续了三十年的经济高速发展能否在我们手中续写,我们未来壮大的障碍和优势到底在哪里?这本书将给您解读中国之谜。 内容简介显然,为什么要践行科学发展观、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都源于我们对自己国家基本国情的认识。因此,关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我们不仅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这既是为了总结过去的经验,更重要的是要面向未来。然而,在公众、甚至是相当一部分领导干部当中,依然存在着很多模糊或者极端的认识,有认为一好百好的;也有只看问题,把现实说得一无是处的。这些看法势必会影响到每个人的生活与工作态度,进而对这个国家的前行发生作用。 如何正确认识中国国情?本书汲取央视节目精华,以国家统计局权威数据为参照,详尽解读泱泱大国发展元素国情档案,为读者奉献震撼而庄重的阅读体验。 各集主要内容 《中国之谜》、《人口大计》、《农字当头》、《苍茫大地》、《资源扫描》、《山水之间》、《民生纵横》、《创新元素》及《中国脚步》。 作者简介中央电视台《国情备忘录》项目组 《国情备忘录》图书是央视《国情备忘录》纪录片项目组集体创作的结晶。该纪录片是央视继《大国崛起》和《复兴之路》之后的又一部震撼力作。该片由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兼新闻发言人姚景源担任主持人,中央电视台广告经济信息中心副主任、经济频道副总监韩建群担任总制片,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中国财经报道》栏目制片人、主任记者姜诗明担任总编导,节目总撰稿高强曾任央视《赢在中国》节目推广总监,著名财经畅销图书出版策划人刘世英担任本书总策划。本书汲取节目精华,更加翔实地解读了泱泱大国资源禀赋、发展元素和国情档案。 目录引言:真相?假相?什么是你眼中的中国素描第一章 中国之谜:诺贝尔奖经济学家也无法理解的中国经济 第二章 人口大计:拥挤的生存哲学 第三章 农字当头:别忘了我们9亿农民 第四章 苍茫大地:坚守18亿亩红线 第五章 资源扫描:谁动了中国的财富 第六章 山水之间:还我碧水蓝天 第七章 民生纵横:社保你买了吗 第八章 创新元素:不事创新的世界工厂能走多远 第九章 中国脚步:走向世界的中心 后记:不是毁灭,而是完善 文摘2004年3月5日,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中,决定在五年内取消农业税。据史料记载,农业税始于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到汉初形成制度。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十六次会议于1958年6月3日颁布了农业税条例,并实施至今。这一古老的税种,已延续了2600年的历史。2005年12月29日下午3时零4分,人民大会堂,出席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的全国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郑重地按下了自己桌上的表决器。赞成162票,弃权1票,反对0票。“通过!”吴邦国委员长宣布,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废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税条例的决定获得通过。这是一个牵动亿万人心弦的时刻 新中国实施了近50年的农业税条例被依法废止,成为历史档案。 今天,我们再也看不到这样热闹的“交公粮”场景了。“不交公粮”,为农民卸下了一块很大的石头,农民身上的担子越来越轻。不再吃大锅饭混日子,可以在自家的自耕田里放开手脚干,没有人会强制他们在田里撒什么种子,撒多少,什么时候去撒;农业技术不断提高,农产品产量越来越高;农业税取消了,再也不用“交公粮”了。以上种种,提高了中国农民的粮食产量,也使中国农民跨过了温饱线。粮食是人民温饱之源,物价平稳的基础,更是社会稳定的根本。随着粮食产量的提高,人们的温饱问题得以解决。1978年底,安徽凤阳小岗村16户农民,按手印签订实行包产到户的契约,邓小平同志给予首肯,也促使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的普及。从全村人打着花鼓到处去讨饭,到吃饱肚子有了余粮,这个普通村子的经历成为中国千千万万村庄中的一个缩影。温饱问题解决的同时,农民生活也随之改善,主要体现在居民收入的增长。我国农村改革近30年来,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4元增加到2007年的4140元,实际增长6.3倍。总体上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尤其是东部农村增长幅度较大。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