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国民革命军七十一军
释义

国民革命军第七十一军是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成立的军级单位,与其它单位较为不同的地方在其隶下编制为蒋中正在开战前精心训练的德械师,然而在1937年多场战役遭到重创后实力大不如前,之后大多留置后线整训担任战略预备队,在滇西反攻时参与第一线攻坚。国共内战中,七一军在东北与共军对战时防卫长春因此遭到全歼,而后多次重建,最终并未撤退至台湾。

创建

1937年9月12日以第87师编成,军长王敬久,该军编成后即隶属第九集团军参加淞沪会战。

1938年5月1日免王敬久军长职,宋希濂继任,1938年5月2日第八十八师转隶该军。第八十七师,师长原为王敬久,1937年10月15日免王敬久师长职,沈发藻继任。

1937年9月12日以第八十八师编成第七十二军,孙元良任军长、该军隶属第九集团军参加淞沪会战。

1938年5月2日孙元良辞军长职,该军番号取消、第八十八师转隶第七十一军。

1938年1月27日龙幕韩接孙元良任师长,1938年6月因龙幕韩在开封作战中失利被枪毙,钟彬接任师长。

1938年初,军事委员会将预备第八师改隶属该军,预备第八师于1937年11月在长沙成立,凌兆尧为师长。

1940年7月陈瑞河接宋希濂任军长,1942年1月陈瑞河入陆大深造,钟彬接任军长,1944年底副军长陈明仁代理军长,1945年6月实任。

1939年7月前本军直属军事委员会,7月至10月隶属第九战区,尔后隶属第十战区,1940年10月前隶属第一战区,此后直属军事委员会,1941年先后直属军事委员会、昆明行营。

自1942年起隶属第十一集团军,该军自1939年至1942年辖第三十六师、第八十七师、第八十八师,1943年又辖新编第二十八师,1945年又改辖第九十一师、1945年3月改隶第三方面军,曾参加缅北及滇西作战。

第八十七师,师长沈发藻,1939年5月向凤武接沈任师长,1942年6月向凤武升任副军长,张绍勋接任师长,1944年11月黄炎任师长。

第八十八师,师长钟彬,1939年4月杨彬接钟任师,1942年3月胡家骥代理师长,10月实任,新编第二十八师,1939年由别动队第一纵队改编而成,刘伯龙任师长,担任重庆卫戍,1940年改隶滇黔绥靖公署,1942年隶属第六十六军,参加远征军作战,是年11月李士奇接刘伯龙任师长,1943年改隶本军,1944年1月刘又军任师长。

第七十一军长陈明仁,1947年8月陈明仁被免去军长职务,由刘安祺接任军长。该军曾参加1947年夏四平街作战。 该军辖:第八十七师,师长黄炎,1946年由熊新民接黄炎任师长;第八十八师,师长胡家骥,1946年4月胡被撤职,由韩增栋接任师长,1947年5月韩增栋阵亡,由彭锷继任师长;第九十一师,师长赵琳,1947年8月赵琳被撤职,由戴海容接任师长。

1947年时第七十一军的战斗序列为: 军长陈明仁,刘安祺(继任),第八十七师,师长熊新民,第八十八师,师长彭锷,第九十一师,师长戴海容。

1947年2月三下江南战役中88师全军覆没,后重建。

第一次重建:1947年6月东北夏季战役中87、88、91师全军覆没,后重建。

第二次重建:1948年3月东北冬季战役中88师再次全军覆没,后重建。

第三次重建:第七十一军长刘安祺,1948年3月刘安祺他调,向凤武接任军长;该军辖第八十七师,师长熊新民,1948年9月熊升任副军长。黄炎任师长;第八十八师,师长彭锷,1948年3月该师在四平被歼,彭逃出,后收拾残部编入新编第八军;第九十一师。师长戴海容。该军在辽西被歼。向凤武等被俘。

第四次重建:第71军部和第八十七师于1948年12月4日在湖北编成,仍以熊新民为军长。1949年8月1日彭锷接熊新民任军长。第八十七师,1949年初重建,杨文榜任师长;第八十八师,师长陈衡。1949年5月刘埙浩接任师长。后增辖217师。同年11月该军在广西境内被歼。

其他介绍

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在蒋介石集团的军事力量中,除了人们常说的“五大主力”:新一军、新六军、第五军、第十八军、第七十四军外.战斗力最强的还有第一军、第七十一军、第三军、第六军、第八军、第十三军等等。五大主力人们已经非常熟悉了,第一军是蒋介石起家的军队,在蒋介石集团中待遇最高,一直是重点扶持的对象,不仅在军队人数上最多,还是镇守西北的主力。第三军是蒋介石在华北的主力,镇守石家庄,第六军、第八军是参加过滇西会战的精锐部队,第十三军是全美械装备部队,也是蒋介石的嫡系。在国民党部队中经历非常曲折特殊的是第七十一军,其远没有它的两位指挥官名气大。那就是宋希濂和陈明仁,人们普遍认为两人是国民党中的杰出将领,但是为何第七十一军却没能成为蒋介石宠爱的五大主力一样的嫡系呢?有必要研究一下这个课题,先说一说它的首位著名长官宋希濂,他是湖南人,早年和陈赓、左权等参加了程潜湘军的教导队,后来报考黄埔军校第一期,在那里成为共产党员,是一位年轻的优秀军人,大革命失败后,退党成为国民党将领。但是无疑是因为思想左倾,时常受到蒋介石猜忌。宋希濂在“12.8”凇沪抗战中,在张治中率领下同十九路军参战,从此与张治中关系密切,能征善战、足智多谋的张治中亦被猜疑不掌握实际兵权。后来,宋希濂在进攻中央苏区的战争中,俘虏了瞿秋白,宋希濂想优待他,引起蒋介石猜忌并亲自派人来审问瞿秋白,并让宋希濂处决他。宋希濂真正成名是在全面抗战爆发后,他参加了凇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许多战役,成为著名抗日英雄,在武汉会战中的富金山守卫战中,取得重要胜利,被日军称为“中国军队的主力”,“令人束手无策”的对手,因功授勋。后来被派往滇西,守卫怒江阻击日军。宋希濂被提升成为第十二集团军的司令,这是他人生的转折,尽管职务升了,但是他指挥的第七十一军主力第三十六师却被划入陈诚系的部队,只剩第八十七师和第八十八师。后来在卫立煌指挥的滇西战役中,宋希濂率领所部参战,指挥最艰苦的龙陵战役,部下回忆他在战斗中多次挽救危局,龙陵是日军核心阵地,日军从各处调兵,甚至从仅有三千人的松山抽调部队进攻龙陵附近的第七十一军,宋希濂遭到政敌的暗算,在即将对龙陵发动最后总攻的时候被解职,调到军校任职。直到抗战胜利,和老首长张治中一起去了新疆任职。直到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军接连惨败的时候,蒋介石才想起他,让他担任了兵团司令,却放在鄂西,后来程潜、陈明仁通电起义,让他参加,被他拒绝。结果依然遭到蒋介石怀疑,他让内侄调查宋希濂,找陈克非查证,让宋希濂非常寒心。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最后被查证要叛变的人为国民党蒋介石政权效忠到最后,当了俘虏,蒋介石用人如此。第七十一军后由陈明仁任军长,在内战中前往东北作战,第七十一军在陈明仁指挥下依然战斗力很强,尤其是在东北守卫四平的战斗中,更是出了名,同当时其他在东北的国民党军队连战连败形成很大反差。可是陈明仁同样是和宋希濂一样,没有被蒋介石、陈诚信任重用,被免除了职务,后来被白崇禧拉拢到华中任职,与程潜举行湖南起义,加入了在东北的老对手林彪的第四野战军。而第七十一军的结局是在东北时,陈明仁被解职后,第七十一军再次被分割,仅剩下第八十七师,而第八十八师被调去组建新八军,成为该军主力。辽沈战役中,廖耀湘让第七十一军担任前锋进攻黑山,在辽西会战中被消灭,后来重新组建,在解放中南的战役中最终被消灭。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11: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