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国际传播发展战略 |
释义 | 图书信息作者: 王庚年(作者) 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第1版 (2011年10月1日) 外文书名: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丛书名: 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系列丛书 平装: 245页 开本: 16 ISBN: 9787565701580 条形码: 9787565701580 商品尺寸: 23.2 x 17.4 x 1 cm 商品重量: 422 g 内容简介由王庚年主编的《国际传播发展战略》以全球化为切入点,结合当今世界主要传媒集团的发展现状,对国际传播发展战略进行详细评析,并以对国际传播能力的评价体系为基础,对中央提出的增强国际传播能力、打造国际一流媒体等发展战略,进行理性思考和经验总结。 在编写过程中,《国际传播发展战略》力图做到宏观战略与中观策略、微观措施相结合,既充分体现国际传播理论研究的全球眼光,又体现出国际传播实践的中国视野。 编辑推荐由王庚年主编的《国际传播发展战略》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系列丛书之一。该书共分十章:第一章从全球化视角观照当前的国际传播格局;第二章至第五章对国际传播的全球化、综合化、现代化、本土化等四大发展战略进行分析;第八章分析我国的国际传播理念;第六章至第七章对国际传播能力的评价体系与核心竞争力进行评析;第九章对构建我国的国际一流媒体进行思考,内容包括构建国际一流媒体发展战略提出的背景、国际一流媒体的形成原因、基本特征,我国主流国际传媒与国际一流媒体的差距,构建我国国际一流媒体的战略举措;第十章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为个案,对我国传媒增强国际传播能力、打造国际一流媒体的初步实践和规划进行分析。 作者简介1956年8月生,河北大名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高级编辑。现任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党组成员、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台长、总编辑。1978年8月至1991年4月任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内部记者、主任记者、新闻组组长、驻香港记者站首席记者。1991年4月至1995年12月在中央办公厅调研室工作,先后任助理调研员、调研员、助理巡视员。1995年12月至200 1年4月任国家广电总局(部)电影局副局长。1997年5月至2001年4月兼任国家广电总局(部)电影剧本中心主任。2001年4月至2004年12月任中央电视台副台长。2001年6月至2005年3月兼任中国爱乐乐团(中国广播交响乐团)团长。2004年3月至2005年1月在中共中央党校中青班学习。2004年12月任现职。 目录总序/1 绪论/1 第一章 全球化视角中的国际传播格局/3 第一节 美国舆论主导全球/6 第二节 发达国家诸强割据/13 第三节 新兴国家寻求崛起/23 第四节 全球传播格局中的中国/27 第二章 国际传播的全球化战略/33 第一节 传播范围的全球化/34 第二节 传播信息的全球化/36 第三节 传播受众的全球化/39 第四节 传播影响的全球化/42 第三章 国际传播的综合化战略/47 第一节 规模经营战略/49 第二节 媒介并购战略/51 第三节 协同整合战略/56 第四章 国际传播的现代化战略/60 第一节 传播手段的现代化/62 第二节 传播理念的现代化/68 第三节 管理方式的现代化/70 第五章 国际传播的本土化战略/73 第一节 国际传播本土化的意义/74 第二节 内容本土化战略/77 第三节 人才本土化战略/79 第四节 运营本土化战略/81 第六章 国际传播能力的评价体系/84 第一节 国际传播与国家综合国力/84 第二节 国际传播能力的组成/90 第七章 国际传播的核心竞争力/99 第一节 媒体核心竞争力/99 第二节 媒体核心竞争力与增强国际传播能力/105 第八章 我国的国际传播理念/109 第一节 中国立场/109 第二节 世界眼光/112 第三节 人类胸怀/115 第九章 构建我国的国际一流媒体/118 第一节 构建国际一流媒体发展战略的提出背景/119 第二节 国际一流媒体的形成原因/133 第三节 国际一流媒体的基本特征/148 第四节 我国主流国际媒体与国际一流媒体的差距/161 第五节 构建我国国际一流媒体的战略举措/188 第十章 国际台增强国际传播能力的实践和规划/215 第一节 国际台增强国际传播能力的初步实践/215 第二节 国际台增强国际传播能力的总体规划/232 参考书目/241 后记/245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