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国际不打小孩日
释义

起源

4月30日是“国际不打小孩日”(International Spankout Day),最早是美国反体罚组织“有效管教中心(Center For Effective Discipline)”1998年发起的。它的英文名称中spank一词俗称“打屁股”所以有人也将的中文译“无巴掌日”或“拒绝体罚日”。

简介

一九九八年,美国反体罚民间组织「有效管教中心」(Center for Effective Discipline)选定每年四月卅日为「不打小孩日」(Spank Out Day),藉由各种活动,宣导反体罚的儿童人权观念。

这个活动后来得到各国响应,扩展为「国际不打小孩日」,台湾2007年第二次举办,包括美、加、英、纽、澳、肯亚、喀麦隆、印度、斯里兰卡、香港等,都同时举办终止体罚的活动,不只希望家长四月卅日这天不体罚,更希望他们学到正面管教方法,永远不体罚。

口号

请来试试看,至少在今天不要打小孩,或者你将会发现,今天过后的每一天,你都不需要打小孩了。

目的

设立这一“节日”的目的是为了宣传反体罚的儿童人权观念,引起社会的重视.。

节日历史

1998年时,美国一个反体罚组织发起名为国际不打小孩日的活动,将每年的4月30日定为国际不打小孩日(又译无巴掌日,美国称为International SpankOut Day),至目前为止,全世界已有上百个国家其民间组织参与此盛事。

1989年通过的《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任何儿童不受酷刑或其它形式的残忍、不人道或有辱人格的待遇或处罚」。

目前禁止校内体罚的国家有:阿根廷、中华人民共和国、日本(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的体罚现象仍然严重)、菲律宾、南非、泰国、爱沙尼亚、立陶宛、白俄罗斯、俄罗斯、斯洛伐克、英国、爱尔兰、比利时、意大利、斯洛文尼亚、波黑、塞尔维亚、黑山、马其顿、阿尔巴尼亚、土耳其。

禁止一切体罚(校内体罚+家庭体罚)的国家:奥地利、保加利亚、克罗地亚、哥斯达黎加、塞浦路斯、丹麦、芬兰、德国、希腊、匈牙利、冰岛、以色列、肯尼亚、拉脱维亚、卢森堡、摩尔多瓦、荷兰、新西兰、挪威、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瑞典、西班牙、突尼斯、乌克兰、乌拉圭、委内瑞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0:3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