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思辩的想象:20世纪中国美学主题史 |
释义 | 基本信息作 者: 聂振斌等著 出 版 社: 云南大学出版社 条 形 码: 9787810686624 ; 978-7-81068-662-4 I S B N : 7810686623 出版时间: 2003-11-1 开 本: 16开 页 数: 338 定 价: 45 元 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美学理论专著。以20世纪中国美学的历史为论题,包括“百年美学概观”、“现代化过程中的艺术及其哲学”、“走向跨文化美学”、“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美育与人的全面发展”五篇内容。 本书目录前言 第一篇 百年美学概观 第一章 新美学的产生、发展与基本特征 一 沧桑之变与坎坷历程 二 思想来源与发展阶段 三 文化之根与基本特征 第二章 主要矛盾与理论建构 一 美学的功利主义与超利主义 二 现实需要与艺术本性 三 《手稿》与美的本质 四 美学史研究与建构有中国特色的当代美学 五 后现代思潮与审美文化 第三章 问题与思考 一 跨文化研究与美学创新 二 文化人类学与美学本体论 三 传统文化与美学的民族风格 四 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七十年 五 现代化语境中的艺术 六 美育的命运 第二篇 现代化过程中的艺术及其哲学 引子 第一章 对传统的反叛 一 现代化的内在动机与感性冲动 二 传统艺术的式微与愤世嫉俗的新艺术 三 “摩罗诗力”说 四 悲剧性或对这一时期创作思潮的艺术哲学反思 第二章 艺术科学的重建 一 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 二 新文化运动与新的艺术 三 艺术哲学构想与艺术科学介绍 四 艺术的终结、再生还是转型 第三章 系统化的努力 一 战争及战后的恢复 二 艺术的劫难与艰苦的成长 三 系统化的艺术理论 四 以人的名义:粗陋系统的突破 第四章 多元社会发展中的艺术与艺术学 一 商业社会的来临 二 “高雅艺术”和“通俗艺术”的分化 三 缺失的理论 结语 第三篇 走向跨文化美学 第一章 美学的转换与动因 一 思想来源及其影响 二 文化的特征与中国文化语境 三 中西文化碰撞中生成的美学形态 四 推动中国美学发展的文化精神 第二章 中西美学的到动与会通 一 片断性的因借发挥 二 系统化的学科架构 三 中西会通式的理论整合 …… 第四篇 构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 第五篇 美育与人的全面发展 后记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