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国标武术 |
释义 | 我们把中国武术分为传统武术和国标武术,国标武术是由传统武术演化而来的体育运动,而传统武术则是由古代战争和街头打架所发展出来的徒手和器械格斗术。其内容有踢﹑打﹑绊﹑拿,柔术 等等 国标武术比赛规则(竞赛性质 竞赛项目 武术竞赛时裁判员服装 武术竞赛运动员服装 武术竞赛长拳套路内容规定 武术竞赛太极拳套路的内容规定 武术竞赛南拳套路内容规定 武术竞赛刀术套路内容规定 武术竞赛剑术套路的内客规定 武术竞赛枪术套路内容规定 武术竞赛棍术套路的内容规定 武术竞赛刀、剑的规格要求 武术竞赛枪的规格要求 武术竞赛棍的规格要求 武术竞赛配乐规定 运动员比赛顺序 武术套路的完成时间 武术套路比赛的礼仪) 国标武术简介定义:用于评分比赛类似于体操的体育运动。 武术划分我们把中国武术分为传统武术和国标武术,国标武术是由传统武术演化而来的体育运动,而传统武术则是由古代战争和街头打架所发展出来的徒手和器械格斗术。其内容有踢﹑打﹑绊﹑拿,柔术等等。 “传统的中国武术又称之为国术,其本质是一种格斗,它与普通的体育运动不同,体育运动是一种健身游戏,,而格斗却是一种生存游戏”按照武术大师郑雨东的观念,传统武术不能算作一种体育运动。当然,目前流行的国标武术是一种体育运动,因为国标武术是竞技和表演性质的,本质上接近于体育。传统武术具有极其广泛的群众基础﹐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 国标武术的分类国标武术则划分为散打和套路,散打是国标武术的擂台对抗形势式,套路则为国标武术的表演形式。 国标武术发展1950年,官方之「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确立了武术是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党中央实施公有制度,不可私有设馆授徒。因此一些以实战著名拳术如八极拳咏春拳等被禁。这也就是传统武术受到压制,国标武术开始发展的早期雏形 其实按行内人叫法应该是叫做竞技武术,竞技武术是指比赛套路武术,因为比赛需要所以有些华而不实的高难动作,体工队也不讲拆解的方法,不像传统武术有功力训练和应用训练(散手)。所以一般来说运动员中看不中用,武术也被称为“舞术”了,恰好有个国标舞,所以原本以前只是个戏称而已,一般很少听到过官方有这种说法,但是以后是不是会被官方采用就不得而知了,而在民间派普遍认为散打算不上中国武术,在体委和武协的行动看来,虽然散打的擂台推广形式比较成功,但已经处在半放弃状态,现在推广的尝试重点应该是武林大会和wma。而练国标武术的被称作学院派,练传统武术的被称作民间派,都说高手在民间,不过现在民间派在武术界势力和人数都占绝对弱势,所以传统武术很有没落的可能性 竞技武术简介武术套路现阶段竞技武术的发展从大的方向看,基本上是套路和散打两方面发展的趋势。套路的“高、难、美”更加注重了技巧性和观赏性,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在更完善、更数字化的同时,让人看到了体操化的武术量化痕迹,从规定的难度数量、质量要求和穿插越来越少的拳械基本技法,越来越不明显的攻防特点,可以感觉到它对“武术”这两个字的承载已稍嫌费力。散打的发展应该说是十分迅猛,在对中国武术技击承载的同时,亦吸收了一些世界其他民族搏击形式的精华内容, 散打散打的规则也在不断地变化,具有刺激性、观赏性和更大经济引力的市场化运行特点。但规则限制之下的技法运用,使中国武术广博的搏击理念积淀由其中只能略窥一二,它对武术两个字的承载能力也是大打折扣。在广泛交流的同时,散手形成了极具风格的与现今竞技武术套路形式愈相径庭的竞技武术两大表现形式,甚至越来越难让人看出它们的密切联系。 武术套路和散打当前竞技武术套路和散手在培养出一批批高手的时候,我们就会看到一个目前潜在的必然结果:竞技武术套路的难度和规定动作以及竞技散手的规定已经限制了运动员的武术综合修养和武术意识,能练不能技击、甚至不懂武术的攻防;能打却对武术的博大和技巧一知半解,从自己所领悟的技击而不屑套路的“花拳绣腿”。而他们又正是我们武术展示和传播的生力军。 国标武术的形成由于竞技武术的迅速发展。使得现代武术逐渐倾向与竞技化和表演化,而现代武术馆的发展也顺应着这种形式的变化。使得现代武术逐渐与传统武术脱节而丧失的了中国武术的原有本色。使得现代武术与传统武术的接轨失败。很多传统武师都不太看好当前的武术发展现状。尤其是教学和比赛方面。传统武术的比赛是比武技击,而国家举办的多数比赛则是表演和散打。所以很多现代武术馆都以“标准国家武术”的方式进行教学,这种些武馆一般只开设两个班------散打班和套路班。导致很多现代武术师一般不是专练散打不练套路的就是只练套路不练散打的。跟传统武术相去甚远。所以这种武术根本不能算是传统武术,也并为真正取代传统武术的地位成为现代武术,所以就称作“国标武术”(准确的说,就是国家“标准”武术) 国标武术的不良影响不得不承认,国标武术对武术的宣传效果是十分可观的。但是从本质上看,传统武术的技击体系,注重培养人的格斗能力,即功力上注重肌肉、柔韧、骨骼、灵敏的训练,技术上注重距离感、反应的培养,实战上尤其注重胆量的培养,同时注重器械的使用。另外传统武术的训练方法也是十分科学和严格的,而这些,在国标武术中几乎都是空白,就算有也写象征性的。从技术学习上讲,传统武术的技术讲究完整性,这个完整性,是指技术之间的相辅相成、互补不足,比如,善手法的拳种多善步法,长于贴身进步,擅长腿法的拳种多擅长身法。传统武术讲究原理,而不是招式,或者说,招式的存在本身是为了遵循某个原理。而国标散打、套路,理论笼统,漏洞百出,技术相当片面(当然是从格斗角度上讲,从体育运动上讲是没有什么问题的),目前有很多人把传统武武术练习者和国标武术套路运动员混淆,甚至还有人把套路当成技击......事实上,国标武术远不如传统武术科学和实战。但是由于目前社会的需求,学习传统武术的人越来越少,学习国标武术的人越来越多 国标武术比赛规则竞赛性质竞赛分组 类型分为:个人赛,团体赛,个人及团体赛。 年龄分为:成年组,十八周岁以上(含十八周岁);少年组,十二周岁至十八周岁以下; 儿童组,十二周岁以下。 成绩分为:甲、乙组。 注: 竞赛性质由竞赛规程决定。 竞赛项目一、长拳。二.太极拳。三.南拳。四.剑术。五.刀 术。六.枪术。七.棍术。八.其他拳术。九.其他器械。十.对练项目(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十一.集体项目(集体拳术、集体单器械、集体双器械、集体软器械)。 其他拳术又可分为四类: 一.形意、八卦、八极。 二 .通臂、劈挂、翻子。 三.地躺、象形拳。 四.查拳、花拳、炮拳、红拳、华拳、少林拳等。 其他器械又可分为三类: 一单器械。二.双器械。三.软器械。 武术竞赛时裁判员服装裁判员应着赛会规定的统一服装,佩戴统一的裁判标志 武术竞赛运动员服装一. 比赛时,必须穿规定的服装 二. 服装上不得有多余的附带物。 三. 鞋子为武术鞋或运动鞋。 武术竞赛长拳套路内容规定一.拳、掌、勾三种拳型 和弓步、马步、虚步、仆步、歇步五种步型,其中弓步不得少4次,马步和虚步不得少于2 次, 二.五种拳法(其中冲拳不得少于5次)、五种掌法和两种肘法(其中必须有一种进攻性肘法)。 三.屈伸、直摆、扫转、击响四种不同组别的腿法(其中屈伸性腿法不得少于两种三次)。 四.三种不同组别的平衡,其中必须有一种持久性平衡。。 五.三种不同组别的跳跃。 六.指定动作。 武术竞赛太极拳套路的内容规定整个套路至少包括四种腿法和六种不同组别的动作, 发劲跳跃动作可做也可不做。 武术竞赛南拳套路内容规定一.拳、掌、爪三种主要手型和马步(或一字马步、二字马步)、弓步(或丁字弓步)、虚 步、 跪步(或骑龙步及单、双蝶步)、独立步五种步型。其中弓步不少于6次,马步不少于4次,虚步、独立步不少于2次。 二.手法、肘法、桥法、步法中的一部分。 三.三种不同的腿法动作。 四.三种不同的跳跃动作。 五.指定动作。 武术竞赛刀术套路内容规定一.弓、仆、虚三种主要步型。弓步不少于4次,仆步和虚步不少于2次。 二.不得少于八组不同组别的主要刀法。 三.刀术套路缠头刀和裹脑刀均不少于3次。 四.指定动作。 武术竞赛剑术套路的内客规定一.弓步、仆步、虚步三种主要步型。弓步不少4次,仆步 和虚步不少2次 二.不得少于八组不同组别的主要剑法。 三.剑术套路必须有三种不同组别的平衡,其中必须有两种持久性平衡。 四.指定动作。 武术竞赛枪术套路内容规定一.弓步、仆步、虚步三种主要步型。弓步不少4次,仆步和虚步不少2次。 二.不得少于八组不同组别的主要枪法。 三.完整的 "拦、拿、扎枪"不得少于10次。 四.指定动作。 武术竞赛棍术套路的内容规定一.弓、仆、虚三种主要步型。弓步不少4次,仆步和虚步不少2次。 二.不得少于八组不同组别的主要枪法。 三.指定动作。 武术竞赛刀、剑的规格要求刀、剑的规格按运动员的身高确定使用的型号: 型号;身高m; 刀、剑长度cm ;刀重量kg; 剑重量kg [1; 1.5以下;72 ;0.625 ;0.555] [2; 1.5—1.55以下; 74; 0.650; 0.565] [3; 1.55—1.60以下; 76; 0.675; 0.575] [4; 1.60—1.65以下; 78; 0.700; 0.600 ] [5; 1.65—1.70以下; 80; 0.725; 0.625] [6; 1.70—1.75以下; 82; 0.740; 0.633] [7; 1..75—1.85以下; 86; 0.810; 0.725] [8; 1.85以上; 90; 0.910; 0.775] 刀的硬度:刀身直立,自重下垂不得出现明显弯曲,应有一定弹性。 剑的硬度:剑身直立,自重下垂,剑身不得弯曲。 刀彩:不得超过刀的长度,彩绸上不得带有其它附加饰物。 刀剑在外力作用下弯至90度,弯曲3分钟不变形。 武术竞赛枪的规格要求枪的长度不得短于本人直立举手,从脚底到指端的长度。枪杆(除枪尖外)下半段的直径为:成年男子不得少于2.30厘米;成年女子和男子少年组不得少于2.15厘米,少年女子组的不得少于2.00厘米;儿童组不受限制。枪缨的长度不得短于20厘米。 武术竞赛棍的规格要求棍的长度最短必须等于本人身高。棍身下半段的直径与枪杆相同 上半段的直径不得少于如下规定: 成年组男子:1.80厘米; 成年组女子:1.60厘米; 少年组男子;1.60厘米; 少年组女子:1.40厘米; 儿童组不受限制。 武术竞赛配乐规定除集体项目外,任何项目在比赛时均不得配乐。 运动员比赛顺序运动员的比赛顺序应在竞赛委员会的监督下,由编排组用电脑抽签决定,或赛前由各队派代表抽签决定。临场由运动员自己抽签决定。 武术套路的完成时间(1)长拳、南拳和刀、剑、枪、棍的自选套路,不得少于1分20秒。 (2)太极拳自选套路3—4分钟(到3分钟时,裁判长鸣哨示意)。 (3)太极拳竞选套路5—6分钟(到5分钟时,裁判长鸣哨示意)。 (4)太极剑、集体项目3—4分钟(到3分钟时,裁判长鸣哨示意)。 (5)其它项目:单练不得少于1分20秒。对练不得少于50秒。 (6)如分年龄组时,长拳、南拳和刀、剑、枪、棍的自选套路,成年组1分20 秒,少年组1分10秒,儿童组1分钟。 武术套路比赛的礼仪抱拳礼:并步站立,左掌右拳相抱于胸前(左指根线与右拳棱相齐),齐胸高,拳、掌与胸间距为20—30厘米。 抱刀礼:并步站立,左手抱刀,,刀刃向上;屈臂抬刀横于胸前右手成掌,掌心附于左拇指第一指节,齐胸高并与胸距为20—30厘米。 持剑礼:并步站立,左手持刀,屈臂抬剑,剑身贴前臂斜横于胸前;掌附于左食指根节,高与胸齐,两手与胸距为20—30厘米。 持枪礼:并步站立,左手持枪(棍)把(靠把端三分之一处),屈臂于胸前,枪(棍)身直立;右手成掌附于左拇指第二指节上,两手与胸距为20—30厘米。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