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IgA天疱疮 |
释义 | IgA天疱疮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是1985年Huff等首先报道的一种慢性水疱、脓疱性皮肤病,病理特点为表皮内有中性粒细胞和棘层松解细胞,免疫病理可见表皮细胞间有IgA沉积,具有抗Dsc1的自身抗体。 中医学名:IgA天疱疮 其他名称:表皮内IgA脓疱病 所属科室:五官科 - 皮肤科 发病部位:皮肤 主要症状:水疱,脓疱 多发群体:中老年 病名IgA天疱疮曾用过的病名有:表皮内嗜中性IgA皮病,IgA落叶型天疱疮,IgA疱疹样天疱疮,细胞间IgA水疱、脓疱性皮病等。 病因由于中性粒细胞表面具有IgA受体,因此当抗原抗体在棘细胞表面发生结合后,即吸引中性粒细胞,后者释放的溶酶体可导致表皮内水疱、脓疱的形成。 诊断临床表现主要发生于中老年,但曾报道几例儿童患者。 皮肤损害有2种类型:一型类似落叶型天疱疮;另一型类似角层下脓疱病。 在正常皮肤或红斑基础上发生薄壁松弛的水疱、脓疱或大疱,尼氏征阴性,有时可阳性;中央溃破结痂,周围继续发生水疱,以致形成环状或匐行性。皮损分布广泛,好发于躯干、四肢近端,局部可有轻度瘙痒,口腔黏膜损害少见。病程慢性,患者一般情况良好,可有轻度白细胞增多和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诊断标准(1)临床上根据皮肤散在薄壁水疱、脓疱,类似落叶型天疱疮或角层下脓疱病。 (2)组织病理可见表皮内单房性脓疱,疱液内含大量中性粒细胞,并可见少许棘层松解细胞;疱的位置与二型临床表现相对应,落叶型天疱疮型脓疱位于颗粒层或棘细胞上层;角层下脓疱病型则脓疱位于角质层下。 (3)免疫病理DIF显示在表皮棘细胞间物质有IgA沉积,有些病例可同时有IgG和IgM,但通常没有补体。IIF显示少于50%的病例血清中可检出低滴度抗表皮棘细胞间物质抗体。 (4)需鉴别的疾病除天疱疮和角层下脓疱病外,还包括脓疱疮、脓疱性银屑病和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AGEP)。 治疗(1)氨苯砜对本病效果较好,为首选药物,可用100~150mg/d,分2或3次口服,见效后减量至每日25~50mg,再逐渐减至每周只服2d。 (2)病情较重可并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20~40mg/d,见效后缓慢减量。 (3)对上述药物抵抗的病例可用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或环磷酰胺;有报道用秋水仙碱治好1例角层下脓疱病型患者。此外,还可用血浆交换术。 (4)维A酸类,可抑制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游走,有报道对本病有效;可用阿维A酯或阿维A酸每日20~30mg,见效后减量至隔日或隔2日服10mg。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