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郭炳旺
释义

革命烈士

(1903-1931),福建省龙岩县(今龙岩市新罗区)龙门镇湖一村人。1929年参加革命斗争,1930年随工农赤卫队编入工农红军,时任红十二军某部战士。参加了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反“会剿”斗争、土地革命斗争和中央苏区的反“围剿”作战。1931年春夏之间,因闽西苏区“肃社党”事件在永定县虎岗乡蒙冤罹难。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政府在重新审理该事件后为其平反,追认郭炳旺为革命烈士。

晋绥边区特等民兵英雄

(1917——1982),临县后甘泉村人。1943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少时家境贫寒,8岁即在歧道进财客店当童工。日军侵入临县,他对敌人的“三光”政策痛恨在心,积极参加民兵抗日。配合八路军,埋地雷,炸死三交据点的日本头领大元中尉队长。 1944年12月7日,晋绥边区召开第四届群英大会,临县特等民兵英雄郭炳旺出席并荣获朱总司令奖章、劳武结合奖章、特等民兵英雄锦旗及七九步枪等。

1941年3月的一天傍晚,回家途中,在佛堂峪前村被日军抓捕,带到三交镇,转交两个伪军看守。他与邻村被抓来的刘进财约好,乘伪军不备,闯上前去,一人一个用黑夹袄搂头一抱,将其压倒在地,并把伪军身上的四个手榴弹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扔出,几声巨响,惊得敌人乱作一团,误为被游击队包围,立即分路阻击。炳旺与刘进财以及场上被抓的人才得以乘乱脱险。回家后,看到家里灶倒锅烂、衣物粮食被敌人抢劫一空,从此决心练兵习武,毅然参加歧道村民兵分队。歧道民兵配合部队作战多次,他锻炼得更加机智勇敢。民国31——32年6月的一年半中,他带领歧道民兵作战30多次,共毙日伪军60多名,军马、军犬数只,缴获不少枪支弹药和物品。

1943年8月7日,得知日军大队人马要来歧道抢劫,立即布置抗击。敌军近村,先四路散开,将村子包围,然后派100多名伪军分两路进村破门掠夺。突然西街枪响,敌人立即整队搜捕,北街又响起枪声,敌人又蜂拥向北,南街枪声更急,敌人手足无措正要撤离,村外红圪峁、西水沟以及官道两侧枪弹雷鸣,杀声四起,敌人丧胆退逃。这一仗,击毙日军2人,伪军4人,解救被捕群众20多名,截获大量被抢财物。同年秋,炳旺探知日军又要“扫荡”歧道,于是组织民兵大摆地雷阵,当“看家雷”、“守门雷”、“护街雷”、“卫村雷”刚埋好,一队日军已到村边。走在前的伪军哆嗦着用长杆划圈圈,作标记,绕过“卫村雷”,以为雷区已过,放胆走上街头,“轰隆”一声,两个敌人丧命,一个汉奸受伤,其余见状抱头鼠窜。日军不服气,用刺刀逼着汉奸伪军进村,到打谷场上,见堆着谷子,便命伪军抢劫。两伪军拉来毛驴,将两袋谷子往起一抱,“轰轰”,当场又炸死伪军两名,毛驴两头。日军吓得立即撤退,蹑足而逃。

解放战争中,率临县500民兵配合陈赓、王震将军指挥的部队,转战于隰县与中阳一带,解放了隰县,又参加了解放中阳的战斗。他先后荣立战功7次,其中特等功两次,甲等功两次,多次受到晋绥边区的嘉奖。北京、延安等地的军事博物馆里,陈列着他荣获的“朱总司令奖章”,“劳武结合奖章”,“特等民兵英雄”奖旗及枪支等奖品。

新中国建立后,勤劳生产,婉谢政府补助。1982年病逝。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12 16: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