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贵阳医学院口腔医学系 |
释义 | 概述贵阳医学院口腔医学系建于2008年11月29日。前身为1938年哈弗大学博士张舒麟教授创立的贵医附院口腔科系,当时条件较差,开展了水门订补牙、牙槽外科、镶配金牙等业务.以后随着华西医科大学毕业生到我科工作,人员数逐渐增加,成为我科临床医生的骨干力量,由几人发展到八十年代的三十几人.分为口腔内科、口腔外科、口腔矫形三个专业组.经过历届科主任的努力和全体医、技、护人员的辛勤工作,历尽难辛,艰苦创业,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成为贵州省规模较大、在口腔医学领域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临床学科。 我科主任长期以来担任省口腔医学会主委、常委和秘书长.1986年招收口腔大专生约30人,1998年开始招收口腔本科生每年30人,1998年起每年招收硕士生2-3人,根据卫生部教材开展了大量的手术和治疗。其中牙体牙髓病、牙周病的治疗、口腔颌面部肿瘤、唇腭裂整形正牙外科、三叉神经痛、青少年牙颌畸形矫治、烤瓷牙、铸造支架等项目在国内达到较高水平。 历届科主任: 张舒麟、吕德良、王清萍、余华芳、王祖清、宋宇峰、王金生、刘锋、王永。 学院领导郭永洪:女,汉族,1957年6月出生,籍贯河南,中共党员,贵阳医学院护理系毕业,大学文化,主任护师,现任系党总支副书记。主持并完成贵州省科技厅基金课题一项、省卫生厅科研课题一项、贵阳医学院科研及教改课题各一项,参与省教育厅重点教改课题一项。公开发表论文20余篇,主编卫生部CAI课件一部、参编教材三本。李雪梅,女,汉族,1970年7月出生,籍贯四川夹江,中共党员,毕业于贵州师范大学历史系,史学学士,副教授,现任系党总支书记。先后公开发表了《新形势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关于高校贫困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思考》等论文10余篇,主持完成了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科学研究项目《教育创新理论与实践研究及探讨》. 宋宇峰,男,1962年6月20日生,中共党员,博士,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从事头颈外科和口腔颌面外科专业,贵阳医学院院长,中华口腔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教育技术分会委员,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计划评价专家,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专家,贵州省口腔医学会主任委员,西南地区头颈肿瘤协会副主任委员,贵州省美容与美学医学会常务委员,《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和《中华口腔医学年鉴》等杂志的编委,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贵州省第二批跨世纪人才,第六届贵州省青年联合会常委,第八届中华青年联合会委员。1984年华西医科大学本科毕业任贵阳医学院附院住院医师。1987至1993年于华西医科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1993年至今在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头颈及颌面外科工作,历任教研室副主任和主治医师, 教研室主任和副教授,教授以及主任医师,临床医学系副主任、研究生部总支书记兼主任,2002年2月至今任贵阳医学院副院(校)长, 2007年11月起任贵阳医学院院(校)长、党委副书记。目前主要从事头颈部肿瘤的预防和外科治疗以及口腔颌面部整形和正颌外科工作,培养研究生20余人,至今已在《中华口腔医学杂志》、《中国肿瘤临床》、《癌症》、《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和《口腔颌面外科杂志》等全国医学专业杂志上发表论著60余篇,参编了“中华口腔科学”等三部专业书籍,主持并完成了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猴下颌升支矢状骨劈开前徙术后骨愈合部位的生物力学研究”和一项卫生部资助课题 教研机构口腔颌面外科学教研室:人员情况:共有教师12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2人,讲师3人,助教2人。博士2人,硕士4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 教学内容:口腔颌面外科学是口腔临床医学的主要课程之一,涵盖的内容包括口腔颌面外科麻醉、牙及牙槽外科、牙种植外科、口腔颌面部感染、口腔颌面部损伤、口腔颌面部肿瘤、唾液腺疾病、颞下颌关节疾病、颌面部疾患、先天性唇腭裂、牙颌面畸形以及口腔颌面部后天畸形和缺损。口腔颌面外科学是研究上述疾病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治疗方法的一门学科。 主要学科带头人 口腔颌面外科学方向:宋宇峰教授(博士、院长) 马 洪 教授、(硕士、科主任) 口腔内科学教研室:人员情况:共有教师10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4人,讲师2人,助教2人,博士1人,硕士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 教学内容 :口腔内科学是口腔医学的一门主要临床学科,主要内容是介绍牙体硬组织疾病、牙髓病、根尖周病、根周病和口腔粘膜病的病因、症状、诊断、治疗和预防的理论知识和技能。学生通过对基本理论的学习,基本临床技能的训练和临床实习,能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毕业后可以正确检查和独立诊断牙体牙髓疾病,基本掌握常见病的治疗方法。 主要学科带头人 口腔内科学方向:蔡 扬 教授(博士、科副主任) 梁 燕 教授(硕士) 王金生副 教授(科主任) 唐正龙 教授(博士、科副主任) 口腔正畸学教研室:人员情况:共有教师5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人,讲师2人,硕士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 教学内容:口腔正畸学的教学目的是结合颅面的生长发育的基本理论及口腔颌面、牙列的解剖生理、遗传学等,阐明错牙合畸形的发生、发展、表现、危害及分类,诊断、及矫治。学科既注意专业基础研究-颅面部的生长发育病因学、矫治力学、及矫治中的组织反应,又注意临床理论研究--- 诊断分析方法、矫治技术手段的应用及常见错合畸形的预防和治疗。 口腔修复学教研室 主要学科带头人 口腔正畸学方向:张军梅 教授(副处长) 徐卫华 教授(科副主任) 人员情况:共有教师6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讲师2人,博士1人,硕士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 教学内容:口腔修复学是口腔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讲述的主要内容是牙体缺损、牙列缺损及牙列缺失的修复原则和修复方法。另外也介绍了牙体解剖、口腔生理与牙合学、口腔颌面部缺损的修复治疗、牙周病的修复治疗及颞下颌关节疾病的修复治疗、牙列缺损或缺失的种植义齿修复等内容。 主要学科带头人 口腔修复学方向:王 永 教授(科主任) 董 强 副教授(博士)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