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桂香祛暑散 |
释义 | 简介桂香祛暑散是中成药,治疗中暑的良药,重庆科瑞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20026385 OTC药品。通用名:桂香祛暑散。商品名称:桂香祛暑散汉语拼音:Guixiang qushu san 处方薄荷脑60g 冰片100g 丁香7.5g 肉桂7.5g 八角茴香7g ... 性状本品为红色的粉末;有特殊清凉香 制剂/规格散剂/每瓶装5g 类别本品为内科中暑类非处方药药品。 功能主治芳香辟秽,解暑醒神。用于中暑引起的恶心呕吐,胸闷, 不良反应暂无医学说明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0.9克。 注意事项1.饮食宜清淡,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脾胃虚寒泄泻者慎服。 4.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儿童、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9.儿童必须在成人的监护下使用。 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制法薄荷脑60g 冰片100g 丁香7.5g 肉桂7.5g 八角茴香7g 甘草150g 以上六味药材,取丁香、肉桂、八角茴香、甘草粉碎成细粉,加入淀粉、糊精混匀;另将薄荷脑、冰片用乙醇混匀共熔。胭脂红加水使溶解,与上述粉末及共熔物混匀,过筛,即得。 鉴别(1)取本品0.2g,加醋酸乙酯10ml,超声处理5分钟,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薄荷脑、冰片对照品,分别加醋酸乙酯制成每1ml各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苯-醋酸乙酯(9:2: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取本品0.5g,加乙醚20ml,加热回流30分钟,滤过,弃去滤液,药渣挥干,加乙醇25ml,加热回流1小时,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甘草对照药材0.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6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氯仿-甲醇-水(13:7:2)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检查水分 取本品10g,精密称定,照水分测定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Ⅸ H,第二法)测定,不得过23.0%。 灰分 取本品3g,照灰分测定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Ⅸ K)测定,不得过3.0%。 其他 应符合散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Ⅰ B)。 含量测定照气相色谱法(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附录Ⅵ E)测定。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聚乙二醇(PEG)-20M为固定相,涂布浓度为10%;柱温为140℃。理论板数按龙脑峰计算应不低于1900。 校正因子测定 取水杨酸甲酯适量,精密称定,加醋酸乙酯制成每1ml含20mg的溶液,作为内标溶液。另取龙脑对照品12m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醋酸乙酯10ml使溶解,再精密加入内标溶液1ml,摇匀,吸取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计算校正因子。 测定法 取装量差异项下的本品,混匀,取0.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醋酸乙酯10ml,超声处理5分钟,再精密加入内标溶液1ml,摇匀,滤过,吸取续滤液1μl,注入气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1g含冰片以龙脑(C10H18O)计,不得少于40.0mg。 相关产品内科 中暑 相关药品 桂香祛暑散 白避瘟散 保济丸 碧玉散 冰霜梅苏丸 薄荷六一散 定中丸 复方草豆蔻酊 复方乌梅祛暑颗粒 复方香薷水 桂香祛暑散 红色正金软膏 藿香祛暑软胶囊 藿香祛暑水 济众酊 金梅清暑颗粒 桔香祛暑和胃茶 流感茶 六神祛暑水 六一散 龙虎人丹 罗浮山凉茶颗粒 梅苏丸 清凉油(白色) 清热祛湿颗粒(冲剂) 清暑解毒颗粒 清暑解毒颗粒(冲剂) 清暑益气丸 祛暑片 祛暑丸 清凉防暑颗粒(冲剂) 人丹 砂仁驱风油 山茄子清凉颗粒 暑热感冒颗粒 暑热康糖浆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