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桂林高新区 |
释义 | 桂林国家高新区和桂林市七星区是1997年6月合并的新区,位于桂林市区漓江东畔,总面积83平方公里,其中高新技术产业政策区域面积为12.07平方公里;辖2个街道办事处共25个社区居委会和2个乡共14个村委会。总人口23万,其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占22.75%。 桂林国家高新区区域内风景秀丽,位置优越,依山傍水,交通便捷,资讯发达,设施完善。著名的七星岩、骆驼山、桂海碑林、穿山、塔山、尧山风景区、靖江王陵均在辖区内。桂林国际会展中心、桂林体育馆都是辖区的标志性建筑。桂林两江国际机场,现有航线50多条,可直航北京、广州、上海、西安、深圳、昆明、厦门、成都、大连、香港等城市,设计年旅客吞吐量可达1000万人次,同时开通有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际直航线。铁路北接京广复线,南连桂、柳动脉,可直达国内主要城市。新建成的桂林新火车始发站,候车大厅可容纳1.5万人,将增开10多对客运始发列车。桂林公路四通八达,有桂黄一级公路、桂柳高速公路,可直达广西各地和邻近省份。 区内科研实力雄厚,智力资源丰富。拥有14所大中专院校,8所部省属科研院所,8处国家级和部级产品检测中心,9个国际贸易展览、科研交流、科技培训中心。邮电资讯、供水供电、银行海关、商检、宾馆、高级公寓、娱乐中心、医学学校一应俱全。 高新技术产业在国家科技部、火炬中心领导及自治区科技厅等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经过10多年的艰苦创业,已初具规模。特别是1995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对高新区实行封闭式管理体制和开放式发展模式,赋予高新区市一级经济管理权限和相关行政管理权限,确定了“统一管理、全市共建、外引内联、政策灵活、管理创新”的20字发展方针,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推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桂林高新区进入了快速发展轨道,综合实力显著增强。2002年,全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840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86亿元,实现财政总收入3.3亿元,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基本实现了每三年翻两番的快速发展速度。规模工业经济占全市总量的26.68%,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年达45.3%。目前全区拥有各类企业900多家,其中“三资”企业280多家,产值超5亿元的企业1家,超亿元的企业11家,超5000万元企业20家。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166家;累计实施高新技术项目682项,其中国家火炬计划项目等国家级项目44项,自治区火炬计划项目等自治区级项目118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342个,45%处于国际国内领先水平,其中拥有全球唯一的产品7个和国内唯一的产品45个。在全国仅有的15个国家一类新药中我区占3个。基本形成了电子与信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生物医药工程、环保产业等五大支柱产业。 一平方公里新建区内共有各类企业90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5家,规模以上企业28家,人均创产值24.6万元,人均创利1.2万元,每平方米土地创产值4500元。高新区七星区已成为桂林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自然环境 桂林市地处南岭山系的西南部,为中、低山地形,有喀斯特山地、丘陵、台地。桂林为典型的岩溶地貌,两侧高,中部低,处在自西北向东南延伸的喀斯特(岩溶)盆地中.岩溶峰林地貌是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景观旅游资源。 桂林地处低纬,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夏长冬短,四季分明且雨热基本同季,气候条件十分优越。年平均气温为18·9 C。8月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3 C,1月最冷,月平均气温15·6 C。年平均无霜期309天,年平均降雨量1949·5毫米。平均蒸发量1490~1905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3~79%。全年风向以偏北风为主,平均风速为2·2~2·7米/秒。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70小时。平均气压为994·9百帕。 1、地理位置: 桂林是世界著名的风景旅游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地处南岭山系西南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109°45'-104°40',北纬24°18'-25°41'。 桂林高新区位于桂林市漓江东畔,地理位置优越,靠近市区,乘公共汽车25分钟内可到达市中心。 2、历史文明: 根据市区宝积岩和甑皮岩洞穴发现的遗物,经考证,甑皮岩人已进入母系氏族社会阶段,距今约一万年。 夏商周时期,这里是“百越”人的居住地。秦始皇置桂林,象,南海三郡,这是“桂林”名称的最早起源,但郡治不在今天的桂林市。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这里设始安县,隶属荆州零陵郡。东汉时改属始安侯国。三国时先属蜀,后归吴。甘露元年(265年),置始安郡始安县,郡县治所都在今之桂林。隋唐时属岭南桂州总管府。唐武德四年(621年),李靖修城于独秀峰南。贞观八年(634年)改名临桂县,属桂州始安郡。光化三年(900年)始,属静江节度。 3、土壤条件 桂林地处南岭山系的西南部,属红壤土带,以红壤为主。酸碱度为4·5~6·5。依其成土的母质可分为红壤土、石灰土、紫色土、冲击土、水稻土等5个土类,14个亚类,36个土属,89个品种。河流冲积母质砂壤土和水稻土,土层深厚,耕作性良好,是水稻和蔬菜高产区。中色石灰土和黑色石灰土,宜旱地作物和林业生产。 4、动、植物资源 (1)动物资源:桂林市的动物种类繁多,有1593种,隶属60目295科。陆栖脊椎动物有400多种,其中有云豹、黄腹角稚、穿山甲、果子狸等;水生物有144种,有珍贵的娃娃鱼、鳗鲡等。 (2)植物资源:全市有高等植物1000多种,包括银杉、银杏等名贵树种;自然植被以马尾松为主,市区以桂花树为主,桂花是桂林市的市花。林业主产杉木和毛竹,全市森林面积121·56万公顷,森林储蓄量3774·42万立方米,每年可提供木材40余万立方米、毛竹1600多万根。 5、矿产资源 桂林矿产资源丰富,矿种主要有赤铁矿、黄铁矿、褐铁矿、铅、锌、锡、钨、铝、铌、钽、锰、滑石、重晶石、萤石、花岗石、石灰石、大理石等40多种,其中探明有一定储量的有30多种,在广西位于全国前列的36种矿产中,桂林占17种,其中大理石、花岗石、石灰石、滑石分布广,储量大,品质优,易开采,前景广阔。 6、水利资源 桂林境内河流密布,有漓江、湘江、洛青江、浔江、资江5条江,另有集雨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65条,全市多年平均总水量为403·81亿立方米,河流落差大,水利资源丰富 水能理论蕴藏量约270万千瓦,可开发量为107万千瓦,开发潜力巨大,已建成亚洲第一座超千米高水头电站──全州天湖水电站等一批水电站。 基础设施 [公路]桂林市的公路四通八达,国道322、323线穿境而过,其中322线在本市境内段已改建成高等级公路,还拥有桂柳高级公路、桂黄一级公路、桂林至阳朔二级公路等一批公路网络,可直通广西各地和临近省份,直达货运公路运输24小时内可抵达香港任何指定地点。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989公里,实现了100%的乡镇、86·5%的行政村通公路、69%的乡镇通柏油路。年公路客运量达到5989万人;货运量达3693万吨;旅客周转量达357775万人公里;货运周转量达383141万吨公里。 [铁路]铁路北接京广复线,南接黔桂、枝柳动脉,湘桂铁路纵贯湘桂走廊,火车可直达国内主要城市。全市境内有大小火车站27个,桂林新火车客运站,候车大厅可容纳1·5万人。 [航空]桂林两江国际机场于1996年10月1日建成使用。占地4·06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混凝土铺筑面积65万平方米。飞行区等级为4D,跑道长2800米,停机坪15万平方米,候机楼5万多平方米,停车场5万平方米。机场建设规模,按波音747-200型飞机设计,可满足波音767,麦道82等类机型使用要求,设计年飞行量4·2万架,高峰小时17架次,设计年旅客吞吐量500万人次,高峰小时2500人次。目前拥有国际、国内航线50条,21家航空公司飞行桂林机场,通航香港、澳门地区及日本福冈、韩国济州、泰国。 [水路]水路有湘江和漓江,沿漓江经梧州与珠江相联,可直达广州,香港和澳门。年水运客运量达221万人;货运量115万吨;旅客周转量7669万人公里;货运周转量7484万吨公里。 [通讯邮电]本地电信电力网全部建成,程控电话覆盖全市及各县,全部开通了移动电话、无线寻呼、计算机互联网业务。本地邮政形成了以邮递业务为主体 金融类和集邮类业务为支撑,信息类为补充的多元化邮政业务体系。桂林市程控电话交换机容量已达37.8万门,固定电话装机22万户,移动电话6.2万户,无线寻呼用户达29万户,电话可直拨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邮政特快专递业务可送达国内200多个城市和世界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市22个邮政储蓄网点与全国31个省市间50多个城市计算机中心主机联网运行,所辖5000多个营业窗口通存通取。 [能源]桂林市电网区现有3座220KV变电站,一条110KV线与广西大电网连接,全部与大电网并网,另有水电厂、火电厂,为桂林提供了可靠的电力保证。现已建成总容量达99.65万千伏安的供电系统,既有火力发电也有水力发电,电网最高负荷32.4万千瓦。正在建设中的25万千瓦桂林火电厂和城市电网改造项目及农村电网改造项目将极大地提高桂林市的供电能力。燃油、煤炭、液化石油气供应充足,其中市区液化气年供应量达1.66万吨,用户10万户,气化率达87%。 [市内给排水]桂林市区现有大中型自来水厂4座,日供水能力32.8万立方米,正在建设日供水10万立方米的城北水厂,届时日供水能力将达到43万立方米,完全可以满足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需要。桂林市现有污水处理厂4座,日处理污水能力达18万吨,污水处理率达40%,污水处理率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城市建设]自1997年始,桂林市进行大规模城市改造,至今已完成市区内大部分街道、景点改建。两江四湖、九天银河瀑布(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人工瀑布)、七星公园(全国十大公园之一)、象山公园、乐满地主题公园等景点将是您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其他设施]桂林基础设施逐步配套,城市功能日益完善。目前市区除拥有普通无人售票公共汽车外,还创国内先例开通了8条免费公交车路线,覆盖市区大部分旅游景点。有城市二级生化污水净化厂4座,城市污水处理能力17。85万吨,下水道总长283。97公里,生活污水处理率达40%,工业污水处理率达80%,管网覆盖率达65%,处污能力居全国领先地位;有自来水厂3座,年供水量达8544万立方米,年末供水能力32。8万吨/日,人均供水量达17。61万立方米/人;供水管总长256。3公里,管网覆盖面积42。93平方公里,用水普及率达95。98%,市区已基本消灭低水压区;液化石油气储气能力达6000吨,液化气用户54666户,用气人口19。57万人,城市气化率达到87。23%;全市实有道路409公里,人均拥有道路面积7。73平方米;城市桥梁已达到69座,防洪堤21公里,人均绿地面积6。13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5。75%,垃圾类无害化处理率达79。51% 区位优势 桂林地处东南沿海和大西南腹地的重要连接点,既有东南沿海地区新的观念和运作机制,可直接接受东南沿海地区的技术、项目、资金、人才和产业的转移和辐射,又作为中国西部大开发的12个省市之一,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背靠大西南的大量资源和广阔市场。 目前我国政府已与东盟国家政府协商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广西桂林又是我国对东盟开放的前沿; 桂林是国际名城,在世界上享有极高的知名度。 可以凭借城市品牌扩大企业的影响。 人力资源 桂林有14所大中专院校、8所部省属科研院所,8处国家级和部级产品检测中心,9个国际贸易会展、科研交流、科技培训中心,每年可向社会提供大量具有较高素质且相对较低成本的丰富人力资源。 产业结构 桂林高新区是第一批国家级高新区,规划面积12平方公里。拥有各类企业1062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近168家,三资企业300家,累计开发实施高新技术项目682项,其中国家级火炬项目50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342个,50%居国内领先水平。初步形成电子与信息、生物医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环保等主要产业,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占广西总量的2/3。'九五'以来,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以50%的平均增长速度快速发展,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市的比重达到28%,对全市规模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5%。美国、英国、法国、芬兰、韩国、日本等国家及港台地区的客商在桂林创办了合资公司,世界著名的诺基亚公司、NEC公司在中国大陆创办的第一家生产性合资公司就建在桂林,并得到了良好的发展。 桂林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于1988年5月,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自治区的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为拓展高新区发展空间,完善高新区功能,1997年6月,市委、市政府将漓江以东的七星区与高新区合并,全面开发建设漓江以东区域。2003年11月,市委、市政府又将华侨农场移交给七星区管理,至此,高新区行政区域面积97平方公里。 目前,高新区内有工业企业500家,其中规模企业115家,高新技术企业125家。2006年完成技工贸总收入225亿元,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0.8亿元,完成规模工业总产值89.22亿元,财政收入4.47亿元。 在园区建设方面,2002年以来,高新区投入5.15亿元,在辖区内规划建设了信息产业园、英才科技园、穿山科技园、医药城二期、综合产业用地等高新产业园区,总面积达18平方公里(其中正在开发建设的有6平方公里)。其中:已建成的一平方公里科技园,入园企业80家,2006年产值达32.5亿元,税利3.3亿元,安排就业8000多人。在建园区面积2.68平方公里,主要是英才、信息、小铁山三个园区。入园企业38家,已有5家投产,去年产值8亿元。在建的33家,今年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产值可达36亿元,税利3.9亿元,解决就业人数1.2万人。 在招商引资方面,我们围绕优势产业加大了引进大企业和龙头企业的力度,美国、英国、法国、芬兰、日本、韩国等国家及港台地区的客商都在高新区兴办了合资或独资公司。2003年至2007年1月,我区共引进项目796个,实际引进省外内资30多亿人民币,实际引进外资9359万美元。目前,高新区有三资企业300多家,特别是香港的嘉里和华锦、广东的鸿瑞和南城百货、江苏的科赛和中国昊华等一批有影响的企业集团先后落户高新区,进一步增强了我区工业经济的发展后劲。 高新区始终坚持以创新促发展的指导思想,先后建立了科技发展基金、产品创新基金、中小型企业发展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以及科技3项基金,用于企业新产品开发,扶持重大科技项目和支持科技成果产业化。每年都从财政预算中拨出500万元专款用于支持企业技术创新,促进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星辰公司自主研发的交直流伺服系统,拥有5项国家发明专利,已用于神舟一号到六号航天飞船、“远望号”测控船等尖端科技领域,目前正参与国家“嫦娥工程”。 桂林广陆数字测控技术公司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品研制成功的高精度电子数显量具量仪,已成为国内第一、世界第二的电子数显量具量仪生产基地。桂林南药集团开发的国家一类新药青蒿琥脂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入采购名单。华诺威基因药业公司拥有两个国家一类新药,是广西首家获准生产生物技术国家一类新药的企业。桂林国家特种矿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广西唯一一家由科技部批准设立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该中心研制的“激光焊接超薄金刚石钻头”,被列为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桂林金格公司是以桂林电器科学研究所为基础组建的企业,该公司在电工触头材料、绝缘材料、特种塑料等方面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桂林蓝宇航空轮胎是我国唯一一家获得美国联邦适航局TSOA技术认证许可的公司。科技创新推动了桂林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目前高新区已基本形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机电一体化、新材料和环保等五大支柱产业。全区累计开发实施的各类高新技术项目已达1300多项,其中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项目682项,列入国家级科技计划的l35项。这些项目45%都处于国际国内的领先水平。 高新区还致力于科技企业创新公共孵化服务平台建设。目前已拥有国家级科技创业中心、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博士创业孵化器、创业工业园等多个创新机构,已建成占地2.8万平米的创业大厦和创业工业园,正在扩建的孵化基地面积达到9万平方米。目前我们正在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计划投资30000万元建设20万平方米标准厂房、楼宇厂房、组合式厂房,创建更加完善、便捷的生产、生活、社会服务体系和运作机制,从根本上促进创业孵化工作。创业中心2006年新毕业规模以上企业8家,新增入孵企业38家,其中留学人员、博士企业15家;在孵企业149家。 市委三届三次全会,吹响了全市园区建设大会战的号角,高新区决心乘势而上,投资8亿元进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两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以桂磨路为轴心,打造桂林高新技术产业带,进而在漓江东岸建设一座以“五带三园一中心”为目标的科技新城。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