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鬼市儿
释义

在天津南开区的天宝路上,曾经有一个专卖古旧物的市场,这市场的名字听着可真有点令人毛骨悚然——鬼市儿。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呢?据说清朝末这里是个难民聚住的地方,难民的这个市场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黎明前开张,天一亮就收摊。每当黎明前,市场里熙来攘往的非常热闹。每个摊位都点着一盏煤油灯、蜡烛、豆油灯什么的。当时的天宝路一带除了难民们搭建的窝棚外,就是一片片的农田和乱葬岗子开洼地。远远望去,那灯影明明暗暗、忽忽闪闪,影影绰绰的还有买卖的人在活动,那阵势,不知情的人准得吓一跳。后来人们就叫它鬼市儿了。

天津的鬼市儿——

何以叫这个名呢?这话说起来可就长了…… 据说在清朝的时候,每逢天灾人祸,逃难的灾民便纷纷来到天津找活路。据史料记载,光绪年间天宝路附近曾经有一个为灾民施粥的粥厂,一次失火,竟烧死了一千多人,伤者无数。可见灾民的人数之多了。

随着灾民的不断增加,吃的穿的用的,都成了问题。就有人打开了灾民的主意,走街串巷收来了一些别人不用的旧东西卖给灾民。后来有些市民也将自己家里不用的家什拿到灾民居住的地方去卖。久而久之,在天宝路一带就自发形成了一个旧物市场。

可为什么要黎明前开张,天一亮就收摊呢?这里可就大有讲头了。那年月,不论是收来的东西,还是自家不用的东西,可不象现在这样,连新的甚至于没有开封的都有,大多都是破烂不堪的东西。怎么办?搞鬼啊!有的人把破棉衣漏出棉花的地方叠在里面让你看不来;有的将旧鞋刷上墨汁,看着就新了许多;还有的把要散的家具钉巴钉巴,瞧着挺结实的,没准拉回家就散架了,说白了就是骗人。反正买的卖的心里都清楚,看出来了也不说,使劲地往下砍价。可你再砍价,也是“买的没有卖的精”啊,到头来,还是谁买了谁认倒霉了。您说,做这种买卖大白天能干吗?所以也就约定俗成了黎明前开张,天一亮就收摊了。别说,这鬼市儿里面还真有鬼,老百姓这么称呼它还真是名副其实呢。

解放以后,鬼市儿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营的品种增加了许多,已经成为古旧物市场了。而鬼市儿所经营的,也不止是那些破破烂烂的家伙什了,而是各种各样的东西是琳琅满目样样齐全,而经营的时间也改为白天了。

在鬼市儿,你不仅可以买到许多比商场既便宜又实惠的东西,而且还可以买到市场上早已经淘汰,而你又急需的东西。那些喜欢古玩、古书的人,没准还能在这里淘换出好玩意儿呢。尤其到礼拜天,这里热闹非常,许多外地人专程到鬼市来“寻宝”,有时候,你还可以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发现几个金发碧眼的老外呢。

更值得一提的是,有的人家,竟然是祖辈都靠这鬼市儿谋生的,据说有一家人,从打清朝有这鬼市儿起,就在这里摆摊,竟然一摆就摆到了现在,整整的四代人。前两年,这家人的第五代下岗了。据说这个第五代正在因为自己下岗,整天价愁眉苦脸而不知所措的时候,他的父亲说话了,儿子,没事儿,回头跟我到鬼市摆摊去。那地方,活人呢!您还甭说,近些年,有许多下岗职工都加入到鬼市儿的经营群体里来了。看来,这鬼市儿对下岗再就业还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呢!

这些年,天津城的变化很大,可这变那变的,鬼市儿这个名称没有变。因为老百姓叫惯了,不管你改成多么现代时髦的名字,大家还是叫它鬼市儿天津鬼市敢卖皇上玉佩 时间:2003-8-4

古玩字画啥都有鬼龇牙时已开张优劣难辨假货多淘金觅宝先练眼天津鬼市敢卖皇上玉佩

说起“鬼市”,咱天津的老百姓可是一点也不陌生,它一般是指旧货古玩集市。因为这里高深莫测、真假难辨、扑朔迷离,所以人们称其“鬼”。特别是上了年岁的老人,平时起得早,去遛遛“鬼市”,“淘换”一些小古玩,几个老伙伴凑一起品玩,还是别有一番情趣。

其实很早的时候天津就有了鬼市,具体是怎么来的,已经没有人知道了。据老人们说,“鬼市”开张大都在天亮以前,大户人家家道败落了,家人们敛旧家当换钱花,去当铺怕“栽面”,借着天黑偷偷摸摸出来卖。还有一些人就是拾破烂的、清垃圾的、扫马路的、或是捡点嘛摸点嘛的人,把那些来路不正的、摆不上台面的东西卷着、掖着换个小钱花。这样天长日久一来二去,爱起外号的人就给这样的市场起了个称呼———“鬼市”。鬼龇牙时鬼市开周四周五大集会

平日里比较清静的鬼市,到了星期四、五的清晨,这里就像是个集市,南来北往的收藏爱好者和做古玩生意的商人都会“扎”在鬼市里。也爱“扎”鬼市的刘振山先生带着记者来到了沈阳道文物市场,一走进这条街,立马就能被这里喧闹气氛所感染。要价的、还价的、赞叹的、欣赏的,一件好东西往往会围上十来个人,人声嘈杂,一片热闹景象。

“每个星期的这两天凌晨三四点钟,大部分人都在睡觉的时候,这里早就人满为患了,到处光圈晃动,原来是鬼市的‘虫’们拿着手电筒已经开始‘寻宝’了。腰缠万贯的富翁、失业下岗的工人,高级干部、普通群众,这些人都是像我一样,就好古玩这一口!”刘振山笑着说,“咱天津的‘鬼市’为嘛星期四、五热闹,就是因为天津附近县市的收藏爱好者和古玩商人们,会在这两天把好东西拿到这里来。北京‘鬼市’的贩子们也常到这来收,碰上识货的,就能卖个好价钱。”

当初上鬼市没有闲逛的,一般都是为生计所迫,才在天要亮还没亮“鬼龇牙”的时候,到偏僻的旧南开靶档道、西市大街一带买旧物,天津“鬼市”就在这几个地方扎了根。刘振山说:“现在古玩市场的早市,是‘鬼市’传统的延续,不过已经没了因为家道中落前来卖东西的人,而是更多的收藏爱好者。”皇帝玉佩打狗棒鬼市里面啥都卖

刘振山是一个经常逛“鬼市”的人,用他自己的话说,自己还只是鬼市里的半个“虫子”,平日到这里为的只是寻个希罕物件,拿回家自己玩。“听老人们讲,清朝的时候,在天亮之前有两个市集,一叫人市,一叫鬼市。人市是买卖劳动力的地方,而鬼市卖的东西可就杂了。这里既不定点设摊,也不分商品种类,上至皇帝戴的玉佩,下至要饭花子的打狗棒,什么都有人卖,什么也都有人买。不仅如此,必要的时候还能定货,甚至点名要东西。”

如果你想要东西,就把钱褡子往左肩一搭,右手托起下巴往显眼的地方一站,就会有人来招呼:“想抓点儿嘛?”“找点上等的玉件。”“有,价儿可高啊!”“货高价出头,先见见!”这也许就谈成了一桩多少两银子的生意。也有人想找些便宜货,“您抓点儿嘛?”“我这马褂上五个铜钮掉了一个。”“还真有!”“要多少钱?”“给嘛钱,把您了手里两块驴打滚给我吃了就行了!”这也算一桩买卖。占了便宜就显摆吃了闷亏肚里埋

在这儿做生意得有好脾气,要多大价您别上火,还他多少钱他也不生气。许多东西是偷来的,脱了手就好,在这儿你碰到多好的东西也不能打听出处。也因为这个原因,确实有人在这儿买过便宜货。用买醋瓶子的钱买了个青花瓷瓶的事有过,要买铜痰盂买来个商朝青铜器的事也有过。反过来说,花钱买人参买了香菜根的事也有。那时的天津人,得了便宜便到处显摆,透着自个儿的机灵!吃了亏多半闷在肚里,惟恐被人耻笑。

刘振山说:“听老人讲,天津‘鬼市’出现在清朝末期天津开埠之后,由于国势的没落,很多达官显贵的家道也是江河日下,而那些曾经的富家子弟依然游手好闲,为了度日或换取抽大烟的钱,就偷偷变卖家中的古玩。毕竟这是有失身份的举动,卖也不敢明目张胆,于是只在凌晨两三点钟托人拿到‘鬼市’上。除了他们,还有人在这里脱手一些偷盗来的东西或来路不明的物件,趁着天未亮掩人耳目。人们点着灯笼交易,因为都有着不可言说的秘密,价钱上自然打了很大的折扣,原本值50两银子的东西,也许2两银子就出手了。”洋人当街卖古玩其中竟有墓葬品

刘振山还告诉记者,他曾经听人提起,在石家大院里,有一口荷花缸,从表面上看并没有什么特别。有人说它是从北京“万园之园”的圆明园里搬来的。1860年10月,圆明园遭到英法联军的野蛮洗劫和焚烧,天津作为离北京最近的大都会,圆明园里被盗窃的大部分珍奇物品、装饰摆设、园砖园瓦就被英法联军拉到天津,当街拍卖。据当时法国公使葛罗吐露:“此时天津的景象是乱哄哄的,每个十字路口都有兵士出卖成匹的丝绸、珠宝、翡翠、花瓶和无数贵重的东西,这些都是来自圆明园,总值至少达三千万法郎。”天津卫的高官显贵,遗老遗少,收藏名家,有着各种不同目的的人,都以拥有一件圆明园的物件为乐。

“洋鬼子侵略天津后,天津的街面上真成了‘鬼市’。他们把不知从哪里抢来的一些文物和古玩在街面上叫卖。”刘振山说,“到后来古董文物多了,还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坟墓里被人挖出来的‘阴物’,‘鬼市’的名号就更加响亮了。”或真或假难识别鬼市玩意赝品多

夏季的清晨亮的比较早,5点多钟,天已经大亮了。只见一个个地摊整齐地排在沈阳道两旁。据刘振山说,这里的地摊对收藏者来说是一块“风水宝地”。从清朝开始,卖家往往是在地上铺一块油布,摆上几件古玩玉器、或真或假的古旧工艺品,然后便蹲在一边,只用眼睛余光扫视着行人,绝无像其他商贩那样高声叫卖的。买家则悄悄穿行于地摊之间,尤其是稍微内行一些的买家,即使看到自己中意的东西也绝少直接问价,而是“顾左右而言他”和摊主打起了哑谜,绕来绕去,半晌才绕到正题。

刘振山说,这些东西除了不值钱的旧货以外,古董字画、珠宝玉器之类大部分都是“西贝”(假货)。几乎每个卖货的人都有赝品,有许多人甚至带的全部是赝品。这些假货往往还仿造的挺像,外行是难于分辨鉴别的。在心理上,卖旧货古玩的人,希望将带的赝品在天亮之前能顺利卖出,天亮光线好了,赝品就不好卖了;而去买古玩的人,又生怕去晚了,好东西被别人买走。买家卖家心理上的双重作用,造就了古旧市场的早市。

从清朝起,鬼市处处就充满了陷阱,以赝充真、以劣充优屡见不鲜,稍有不慎,便会人仰马翻、代价惨重,精明狡猾的商贩更以三寸不烂之舌引诱买家上当。如有的商贩为推销古字画或古瓷器,会谎称这“名家”作品是祖上流传,乃传家之宝,甚至编出许多动听的故事,骗得你非相信他卖这件“传家宝”实乃迫不得已不可。淘金觅宝考学识鬼市挑货练眼力

古玩市场的物品,也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但总的来说,古玩市场除大部分为赝品外,非赝品也绝大部分为不够博物馆入藏等级的或文物专业人员不屑一顾的大路货物品。珍品虽有,但也是百年难遇,谁要有眼力、有运气碰上,您就找个地方偷着乐吧。

据了解,自清朝以来,鬼市里的商品真假参差,鱼目混珠,便给了收藏爱好者、收藏家们一个练眼力、考学识的场所,也提供了无数“拣漏儿”淘金觅宝的机会。常在鬼市上逛的人们常说谁谁有“眼”没有,这“眼”就是指对古董的鉴赏能力。有许多的收藏者都是在地摊上练出来的“眼”。不过在练出“眼”以前,交的“学费”都不在少数。“眼”以前都是自己的,因为来地摊上淘金的多是“独行侠”。现在收藏热起来了,收藏界爱好者们也成了一拨拨的。这便有了“借眼”之说。地摊上也常听见人说“某某兄,借您的‘眼’看看,这鼻烟壶……”若能拣上了“漏儿”得到了自己喜欢的珍品,便少不了摆上壶茶或拿一瓶酒,邀上三五好友鉴赏品评一番。

随着民间集藏的不断升温,天津鬼市规模也不断扩大,但始终没有离开清朝时发展起来的大方向。现如今的鬼市和以前一样包罗万象,字画、陶瓷、家具、文房四宝、铜器、玉器、竹雕、奇石、古籍善本、钱币、鼻烟壶、香炉、紫砂、象牙雕、连环画、烟标、火花等,可谓五花八门。不少东西在外面商店难觅踪迹,而在鬼市里却能亲眼目睹。一般来说,几乎带点文化味的小玩意儿,鬼市应有尽有。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21: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