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广州机器局
释义

岭南最早兵工厂藏身文明路 在广州市文明路南和德政路西侧的交界处,有一处称做聚仁坊的街坊,它在民国以前的名字叫聚贤坊。但就在这里,居然曾经产生过近代岭南最早的兵工厂——由两广总督瑞麟创办的广州机器局就设立在这里。从1873年正式创办投产,到1886年迁往增埗与广东军火局合并。13年间,在总办温子绍带领下,广州机器局生产了大量的枪炮子弹与火轮船,极大地提高了广东军队的武器装备水平,开创了近代岭南军事工业的先河。

据史料记载,同治八年(1869年),时任广州将军的瑞麟和广东巡抚张兆栋筹集资金,在广州文明门外聚贤坊旧的常平仓附近,购买濒临南河边的10余间民铺,筹备创办广州机器局。1873年,正式开工兴建,委派在籍员外郎、顺德人温子绍为机器局总办,开工生产枪炮等,成为岭南第一家官办的近代军事工业企业。

咸丰十年,广州将军瑞麟为了绥靖地方治安,加强水上巡逻力量,向英法两国购买了大小轮船6艘;同治七年,他又向法国购兵船1艘。可是,购买外国的兵船不久,这些兵船所需的耗材———枪炮子弹要花费更多的钱!而且,轮船的蒸汽机在使用中时有损坏,每次必须运到香港的修理厂去维修,既费钱又费时,手续还特别麻烦,很不方便。因此,瑞麟和时任广东巡抚的张兆栋等人商量后决定——自办工厂。

最初,设在聚贤坊的广州机器局主要是生产枪炮子弹。1875年秋,新任两广总督刘坤一从英国商人手中买下了设在黄埔的柯拜、录顺和于仁等3个船坞,作为广州机器局的造船厂。于是,广州机器局由洋枪制造而兼制弹药及轮船,在当时全国22家官办军事工业中,规模仅次于江南制造总局、金陵机器局、福建船政局以及天津机器局4家,成为第二梯队中的领头羊。从1874年到1883年,广州机器局共制造了“海长青”等内河小轮船27艘。

1874年,瑞麟病逝,朝廷任命英翰为两广总督,在英翰到任以前由广东巡抚张兆栋代理职务。张兆栋鉴于广州机器局生产规模小,于是在广州西门外增]设广东军火局一所,1875年,广东军火局正式建造。

在聚贤坊内,有一条口袋形的南北向百年老巷,叫做聚贤北街。据聚仁坊所在的东山区珠光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介绍,住在聚贤北街的居民有十多户,基本上是附近街坊中最老资格的居民。但他们也无人知道这里曾有过近代岭南最早的兵工厂。而东山区文物普查办的谢老师则告诉记者,在大多数广州人的印象中,一提起兵工厂就会想起石井兵工厂,但他们根本不清楚石井的兵工厂原先最早是在文明路外的聚贤坊创办、后来才迁到增埗和石井的。

谢老师不无遗憾地表示,经过那么多年的风雨沧桑,当年的厂房建筑早已荡然无存,而最初的当事人也已作古多年,周边的居民多数都是后来迁居过来的,多数对此段“威水史”并不知情。所以,如果要对当年广州机器局原址作进一步的挖掘与规划保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1/9 7:1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