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广泽尊王
释义

广泽尊王的全号为「威镇忠孚惠威武烈保安广泽尊王」,一称保安尊王简称除广泽尊王外,尚有郭圣王、郭府圣王、郭王公、郭姓王、圣王公诸称。据传广泽尊王,姓郭,名忠福,生于后唐同光初年(923)出生于安溪金谷。在台湾,广泽尊王的信仰深入民间,其祭典亦极盛,

家庭组成

子嗣

相传郭圣王与圣妃有十三个子嗣,称为:十三太子。自古以来,王公太子总是要分封,于是十三太子就分封到各地,其中:大子顾祖,二子顾墓,三子顾半路。大子顾祖,因郭圣王乃山头城人氏,故大太子封于祖地,即山头城(诗山)龙山宫;二子顾墓,因郭圣王父母葬于安溪金谷乡,故二太子分封于此;三子顾半路,即三子以下分封于各地,有如下:

三太子---南山旧门鳌山宫、

四太子---溪头、

五太子---殿坂、

六太子---大庭、

七太子---宫下、

八太子---溪东、

九太子---山兜、

十太子---坑柄、

十一太子---罗埔、

十二太子---古宅、

十三太子---仙境。

配偶

有关郭圣王婚姻的传说,一说圣母姓黄,尤溪人,父为法师,笔者据此整理。二说圣母姓陈,也尤溪人,其父也为法师;三说圣母姓杨,诗山社坛附近凤翔院杨道士之女,溪边浣衣,漂来描金漆盘,盛放金手镯,杨女戴在手腕上,居然脱不下来,此为郭圣王行聘之物也。基它细节大同小异,特此说明。

历史传说

不义帝王,显做神明

一说:广泽尊王,叫做郭忠福,幼小即失双亲,因家境贫困,受雇于地方富豪陈长者家里,做牧童,每天都要到荒效旷野,去饲养羊群。说也奇怪,他所饲养的羊群大了,主人把它出卖,不论卖多少只,次日羊群,都不减少。

这主人虽有巨大财产,但非常吝啬,而且贪得无厌,想改葬祖先的风水,大发其财,陈长者为卜风水士吉地,曾聘请一位地理师在家里,给他找寻吉地。但是待地理师非常简便,所以地理师虽明知吉地系在羊群的地方,却不愿意告诉长者,反而因陈家的牧童对待他很好,想要把这风水吉地授与他。

于是有一天,风水师问郭忠福「你愿意做皇帝吗?还是做个神明?」 郭忠福答「皇帝只可以享受一代的富贵,神明可以享受人间万世的香火,当然是做神明好的。」

地理师便嘱咐牧童,带他双亲的遗骨葬在那座羊舍内。并且告诉他说「你的父母既葬于此块龙脉吉地,将来你将成为神。郭忠福惊疑地问:「把遗骨放在地下,一任牲畜践踏,久而久之,不是一点也不留下来吗?」

地理师冷笑说:「这你可免介意。」地理师的话才说完,突然变成一座坟墓,郭忠福正感觉奇怪,地理师又警告他说:

「不久在这个地方就会出现许多毒蜂,毒刺人家。你应该赶快逃离躲避,只管随心所向,往前直跑,跑到有人戴著铜笠、有牛骑著人,有鱼爬上树的地方去躲避。」

说完,果然有一群毒蜂拥至,刺杀了那位狠心的长者。这时牧童一路逃跑,途中遇到一阵大雨,而看见有一位僧侣以铜镜为笠遮雨,又看见一个村童隐身在牛腹下避雨,及一位渔夫手执刚上了鱼的钓上了鱼的钓竿,攀在树上避雨,这些景象正符合先前地理师所说。

郭忠福知道这个地方便是他的归宿,就坐在那边的一块磐石上,不久果然,便升天化神了。

泉州及东南亚传说

一个渔民做了一个梦,只见一个身穿龙袍,童颜红脸的少年走上前对他说:“感谢大叔从大海中捞回我的神像,我乃广泽尊王是也,至此庇护海外侨民。”

渔民一听惊醒过来,心里十分欢喜,第二天便请来华人长辈,许多华人兄弟和地方人士都到他家细察,有个泉州来的华侨说:“广泽尊王是福建南安凤山寺的郭圣王,是唐山老家的神明呀!”

于是,华侨兄弟份份集资,给神像重新描漆上金,兴建一座保安宫,供奉广泽尊王。华侨下海捕鱼,上山采果,到街上做生意,都到保安宫行香;患病逢灾,也到保安宫乞求保佑,香火十分旺盛。

却说砂劳越的地方长宫叫拉耶查理士布洛克,为官清正,爱护百姓。每日除处理政务之处,在清早之时,总喜欢骑马到郊外运动,锻炼身体。有一天清早,他途经保安宫时,忽然马的前蹄高举,状似朝拜,一连向前方叩首。拉耶觉得奇怪,透过薄薄的晨雾,他看到一个活泼可爱的儿童,倚立于马前,他身上着一个红肚兜,上身赤膊,漫步走进宫内。

“这是哪里来的儿童”拉耶觉得奇怪,便跳下马下宫寻找儿童,而宫里没有边门后门,不见儿童的踪影,不由得声声称奇,他随后询问邻近的街民。有个华侨对他说:“这里祀奉广泽尊王,一定是神明显灵啊!”

拉耶听了也深信不疑。

“番仔长官的马见了郭圣王,也要朝拜三叩首!”这个新闻在古晋传开了,到古晋保安宫的善男信女更多了,连马来亚人也来行香了。

闽南习俗

郭忠福十六岁坐化成神,威镇凤山之后,屡次显灵,从皇宫灭火到护国抗倭,从爱民济世到治病救灾,郭圣王受到历代皇帝的封爵。宋高宗绍兴年间敕封为“威镇广泽候”,敕建“威镇庙”;宋宁宗庆元年间敕封“威镇忠应孚惠广泽候”,晋封“提伯王”;宋理宗开庆元年敕封“威镇忠应孚惠威武英烈保安广泽尊王”。郭圣王简称:“广泽尊王”,他的神名传遍海内外。

历代名士游览凤山寺,书碑、题匾、赋诗、作联、表达对广泽尊王崇敬的心情。宋代状元曾从龙亲笔手书碑文,明代通判颜廷渠题匾“凤山胜览”,明代翰林检讨张潜夫题篇“英异灵光”。清左庶子陈迁鹤题联:“遥看一凤翔丹穴,不见全牛化道身。”清泉州名士蒋玉蟾诗云:“闽南多奉佛山灵,平昔传闻耳惯听,记的英名推最盛,历年香火凤山青。”……真是不计其数。《闽书》、《泉州府志》、《南安县志》对广泽尊王郭忠福都有列传记载。

在闽南及台 湾一带,都有“做十六岁”的习俗。男孩子见识少,力气小,干活算童工,在码头在店铺做工都只能拿少量的工资贴补家用,到了十六岁,他会高兴地说:“郭圣王十六岁成神,我十六岁长大**了!”农村的男孩子会说:“我十六岁能挑‘畚桶尿’了!”城里的童工会说:“我十六岁能领:“大人钱”了!”父母也把儿子十六岁当作小孩与大人的分界线,备办三牲猪头,备办生羊鲜果,到凤山寺祀敬郭圣王,燃香叩拜,念念有词,祝愿自己怕儿子十六岁后象郭圣王那样大有作为,之后宴请亲朋。“做十六岁”的习俗,实际上也是在纪念郭圣王呢!

华侨出洋到东南亚、欧非拉去,临走前也不忘到凤山寺去。请一尊“郭圣王”木雕神像,带一面“凤山寺”领旗,取一包香灰装在香火装里,带在身边。清朝道光年间,南安华美十几人搭剩大帆船到南洋去,在伶仃洋遇到了大风暴,由于这十几人随身分别带有郭圣王的神像、令旗、香火袋,船只竟然平稳地停泊在邻近一个孤岛边,直到风暴过后启航,顺利到达目的地。大家无不由衷地说:“是郭圣王庇护,让我们顺利到达番平啊!”

郭圣王是“白目佛益外境”,“越远求越显灵”,因此,深受华侨的崇拜。华侨把神像、令旗、香火袋供奉在异域他乡的寓所里,郭圣王会保佑海外游子身体健康、生意兴旺。

郭圣王祖庙在凤山寺,在国内已经分炉到台 湾、港澳、江浙、两广等地。在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的华侨聚居地,许多华侨赚了大钱发了财,集资在侨居地建起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凤山寺”、“威镇坛”、“保安宫”、“广泽尊王庙”,祀奉广泽尊王郭忠福。

郭圣王在未成神之前曾说:“我不做一朝天子,我要万代封候。”寺镇凤山香火红,万代封候郭圣王。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0: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