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广元祥
释义

基本信息

“广元祥”是解放前甘肃天水一家著名的京货商号。创建于1937(民国26年)。经理程义轩,河北献县程庄人。最早在秦州钟楼巷开一间小店,只卖日用百货。1942年(民国31年),在大城十字口西南盖起了比较豪华的二层楼房做营业门面,这座楼为当时天水的第二座楼房。门首雕漆匾上书“广元祥”字号,中间为推拉玻璃门,两旁两个大玻璃橱窗内,上边垂挂着各色绸缎,下边摆放着化妆品等日用百货。这样的装潢在当时的天水城可以说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即使是在西北的大城市里,也很少有这样考究的装潢。“广元祥”之所以被称为京货行,是因为该店主要的商品大多数是从北京、上海等地进货,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独家专卖,只不过卖的不是一个厂家的产品而已。

经营管理

商号雇有人员30多人,经营日用百货、绸布、针纺、鞋帽等商品,京广杂货齐全,在当时天水百货纺织业中首屈一指。为招徕顾客,店内有留声机和金黄色的大喇叭,门口连一扩音音箱,成天播放着秦腔的传统名家唱段和《王老五》、《马路天使》等流行歌曲。出于好奇,许多行人至此,便不由自主地要停下看一看,瞅来瞅去,面对这稀奇的新东西,他们对它的声音来源想探出个究竟来。一时之间,人流阻滞,竟将交通阻塞,令警察也不得不出面疏散,故生意十分红火,资金最多时达8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该店的学徒管理制度,店里规定,凡店内学徒,在学徒期间管吃管住,店里不发工资,三年后可以准许出师,出师时每年可领到10块大洋。

经营品种

店内主要经营绸缎、棉布、鞋袜、绑腿、帽子等。原从上海进货,抗战开始,上海等地沦陷后,从上海等地进货的渠道中断了,“广源祥”便从河南省的界手镇、洛阳、陕西西安等到地组织货源,以满足市民之需。

艰难历程

抗战时期,陇海路中断,经理程义轩通过在北京和天津工作的两个哥哥帮助进货。当时是先将货物用火车发至包头,再雇骆驼20多头把货物再运到宁夏、银川等地,最后再用邮包寄到天水,运货十分艰难,只是因为“广源祥”在前期的经营中积累了比较雄厚的资金,加之门面大,所以他们所经营的商品经较齐全,花色品种也比较多,常常能购进市场所需的时新货,如做男士西服所需的“厂呢”、“格子呢”、女士的“仁丹士林”等,故此他们店内的商品不仅能满足高层次消费的需求,也能让普通的消费者得到满意的服务,再加之服务态度好,所以生意一直是比较红火的。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实行商品专卖,物价管理,发行金元券,价格一日数变,使经营遭受严重损失。尤其是1948年(民国37年)9月,因市场通货膨胀,天水专员公署下令,一切物价退回到当年8月19日以前水平,同时命令商店不准关门。当时由于社会秩序不好,经常有当兵的找借口白吃白拿,甚至公然抢劫,商家吃了亏也只能自认倒霉,由于怕遭抢劫,店里只得把值钱的、时新的商品藏了起来,摆上不值钱的商品,以防不测。即使这样,商店还是遭到非常损失。有一次,商店遭13教养院伤兵抢劫,但所幸的是当时店里摆的都是不太值钱的东西,损失还不算太大。但有几家商号就没有这样幸运了,有几家南货业因店内货物被抢劫一空,当即倒闭。此事引起商界集体抗议,罢市半日,专员胡授谦只得下令,在专署门口大街上毙了两名手搭毛巾、线裤、袜子、围巾之类脏物的伤兵,才制止了抢货。

为了抵抗通货膨胀,店里也派人身带现洋去四川兑换成黄金。当时四川92块大洋可兑换一两黄金,而天水为97.8块。去的人需在内衣里穿上背心,将现洋串起来一溜溜缝在背心里边,返回时就变成4根金条(1根重8两)。四、五人结伙同行,搭黄鱼(半路拉货的车)车进出秦州和四川。白天检查站的人不允许货车带人,只得搭行夜车。当时内战开始,兵荒马乱,一路担惊受怕,常遭军队搜查。车行半路,如果突遇持抢士兵挡道,盘查,只得步行一段再上车,有时夜间住店,半夜还要突遭搜查。1949年(民国38年),“广源祥”因不执行政府物价标准,经理被拘,后将铺面缩小,生意逐渐萧条。

临解放时,生意不好做了,店主人又听信国民党散布的谣言,就停业了。14名伙计每人发了200现洋解散回家。其中有3名伙计不相信谣传,不愿回家,便继续经营。解放后,政府号召联营,该店与其它两家小店组成联营商店,1956年合营到百货公司。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2/23 10:5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