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广西文史馆 |
释义 | 广西文史研究馆1953年9月在南宁成立。建馆之初,由易熙吾、李文钊、马驹誉、刘介、蒙起鹏5位馆员组成馆务委员会。1957年。馆务委员会撤销,改行馆长制,民族学家刘介和史学家、书画家梁岵庐分别任第一副馆长和第二副馆长。1960年,自治区副主席、民盟广西区主委、著名学者莫乃群任馆长,著名金石书画家马万里任第三副馆长。1993年,广西历史学会副会长、编审唐侬麟任副馆长。现任馆长韦生理。 建馆以来,共延聘馆员326人。现有馆员84人。其中民主党派成员33人(民革15人、民盟10人、民进3人、致公3人、九三2人),无党派人士45人,中共党员6人;在馆里领取生活费的44人,领取生活补贴的12人;1人定居香港。历任馆员中,有前清翰林、进士、举人、拨贡,秀才和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志士仁人,也有民国时期担任过高级职务的军政人员,还有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他们大多是在文学、艺术、历史、教育、新闻、出版、翻译等方面造诣较深的社会知名人士,如:清光绪32年翰林编修陈树勋,晚清进士、吏部主事赖瑾,著名学者莫乃群,文字学家易熙吾、陈政,戏剧家李文钊、林秀甫,教育家马驹誉、钮佩瑺,方志家蒙起鹏,法学家王觐、史学家钟文典,作家肖甘牛、陆君田、徐君慧,文物鉴定家张心灏,书画家马万里、邵伟尧,经济学家高言弘、郑家度等。 建馆以来,馆员们以自己的学识和专长,为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促进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他们参与广西博物馆建馆筹备工作,收集、整理、鉴定了大量文物,全力帮助刚成立的广西通志馆编史修志,刘介副馆长的《广西方志述略》和梁岵庐副馆长的《关于修志》等,为该馆的修志工作提供了大量参考意见和材料。参加对传统戏剧剧目的挖掘、整理和改编工作,校勘剧本300余部。为广西第二图书馆整理古籍4000多部。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出版了易熙吾馆员的《简体字原》和《文字改革论文集》。据不完全统计,共出版各种著作31部,编辑书刊杂志180本(期),发表文章或作品1800余篇,撰写文史资料500多万字。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馆务活动呈现勃勃生机。先后编辑出版了《广西历史人物传》、《黄绍竤回忆录》、《八桂香屑录》、《桂海遗珠》和创办了馆刊《广西文史》;与兄弟馆的交流和合作日趋活跃,35位馆员的作品在国内20多个省市以及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和台、港、澳展出;部分馆员承担了语言、文字、民族、金融等研究课题;不少馆员参加社会文化教育活动。文史馆的活力不断增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