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五夸克态 |
释义 | 五夸克是一群假想的次原子粒子,它们属于奇异强子的一种, 通常以Θ来表示。五夸克包含了五个夸克(一般的重子含有三个夸克,介子含有两个。)更明确的说,是四个夸克和一个反夸克(表示他的重子数为一)。2003年的数个实验显示,最轻的五夸克之质量大概介于1540MeV之间,其中包含了两个上夸克、两个下夸克和一个反奇夸克(uudds),它的重子数为1,奇异数为+1。 历史五夸克态的理论是在1997年由马克沁·波利亚科夫 (Maxim Polyakov)、维克托·佩特罗夫(Victor Petrov)和德米特里·帝雅克诺夫(Dmitri Diakonov) 发表于苏俄的圣彼得堡科学院核物理学院( Petersburg Nuclear Physics Institute),不过他们仍保持怀疑的态度。直到2003年,在日本大阪大学在春天八号同步辐射设施(Spring-8)上的实验才显示五夸克可能存在的的迹象。另外在美国维吉尼亚州,纽波特纽斯,汤玛斯杰佛逊国家加速器中心也侦测到五夸克存在的证实。他们将高能量的γ射线和中子进行交互作用,进而反应成一个介子和一个五夸克,在随后的10-20秒内五夸克就衰变成一个中子和介子。但是在其他较高能的实验组、以及使用强子对撞器的实验,都没有观测到应该存在的证据。因此,五夸克粒子存在与否,还是一个极具争论性的话题。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