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广西农业科学院
释义

广西农业科学院是自治区人民政府直辖的农业科研机构。其前身是我国著名教育家、科学家马君武先生于1935年创办的广西农事试验场,至今已有70年的历史。现主要从事种植业为主的应用及应用基础研究,重点是粮、糖、果、菜、油、麻等作物及相应种质资源的选育、栽培、营养、植保等配套新技术研究。

科学院简介

全院现设水稻、甘蔗、玉米、园艺、作物品种资源、经济作物、生物技术、植物保护、科技情报、土壤肥料等研究所,广西作物遗传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心实验室、微生物室、农业经济研究室和蔬菜研究中心、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应用农药中心等17个专业研究机构。同时成立有广西植物组培苗公司、广西农业科技发展公司等科技开发实体,为科技成果的开发与转化服务。

一、机构设置

院机关设有院办公室、人事处(下设离退休人员工作办公室)、机关党委、监察室、计财处、行政处、科技处、国际合作处、成果转化处、项目办公室、科研基地办公室等11个处室。

科研机构设有水稻研究所、甘蔗研究所、玉米研究所、园艺研究所、蔬菜研究所、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经济作物研究所、旱粮作物研究所、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农业经济研究所、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所、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能源作物研究所、广西作物遗传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心实验室、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等20个专业研究机构。其中甘蔗研究所和玉米研究所编制独立,其他属于院部直接管理。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共建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分别与广西柳州、河池、桂林、百色、玉林人民政府共建了广西农业科学院桂中分院、桂西分院、桂北分院、百色分院、桂东南分院。

二、科研团队与平台

2010年,该院主要的研究团队有水稻育种与栽培、甘蔗育种与栽培、西甜瓜的育种与栽培、果树的育种与栽培、蔬菜育种与栽培、玉米育种与栽培、花生育种与栽培、薯类育种与栽培、大豆育种与栽培、植物虫害、植物病害、植物组培苗、土肥研究、微生物研究和广西作物学科人才小高地研究团队,共设有64个研究室(组),承担着国家“863“计划、国家“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重点课题等各类课题400多项。

该院现在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南宁分中心、国家木薯改良中心广西分中心、国家糖料改良中心广西甘蔗品种改良分中心、国家热带果树品种改良中心广西香蕉分中心、农业部甘蔗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南宁)、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中心、甘蔗育种与栽培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非粮生物质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物遗传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广西作物学科人才小高地、现代化低温干燥种质资源库等一批高起点的科研设施和平台;现有各类作物品种资源和中间育种材料近6万份,建立水稻、甘蔗、花生等多个国家作物品种资源圃和区域性的作物资源圃,保存有各类农作物优异基因资源;设立有水稻、玉米、甘蔗、葡萄、大豆、蔬菜、西甜瓜、香蕉、麻类、马铃薯等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农业综合试验站;建有广西玉米良种原原种扩繁基地、广西大豆良种繁育基地;与30多个国际农业科研机构和院校长期保持着广泛的交流与合作。馆藏农业科技书刊资料13.5万册(卷)。同时主办出版《广西农业科学》,联办《西南农业学报》及国际刊物《Sugar Tech》。

三、人员情况

截止2010年4月底,全院有在职职工938人,其中科技人员644人,高级职称207人,中级职称290,初级职称(含以下)148人;博士54人,硕士247人,在站博士后5人,在读博士研究生42人,在读硕士研究生9人。现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专家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6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广西优秀专家10人、广西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8人、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19人。

四、科研成果成就

1964-2009年,已完成科研项目1900多项。改革开放以来,获各级科技成果奖励项目362项,其中:国家级34项、省部级(区)级247多项、厅局级71项、其他10项。选育并推广的农作物新品种900多个,推广面积达10亿多亩。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23个,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292个,22个品种获得植物新品种权证书。出版科技论著近100部,发表科技论文4500多篇,科技成果转化率90%以上,为社会累计增益800亿元以上。

五、国际合作交流

与国际水稻研究所、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国际半干旱热带作物研究所、加拿大钾磷研究所等30多个国际农业研究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积极组织开展国际交流与培训。近年来,顺利实施一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多次成功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和开办国际培训班,发起成立国际糖业科技协会(IAPSIT),参与出版国际学术刊物,国际交流与合作成绩斐然,被国家科技部授予“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称号。

在自治区党委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广西农业科学院将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发扬“团结、奉献、求实、创新”精神,坚持“科学发展、持续创新、服务三农”的立院方针,为促进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人才汇集

截止2010年4月底,全院有在职职工938人,其中科技人员644人,高级职称207人,中级职称290,初级职称(含以下)148人;博士54人,硕士247人,在站博士后5人,在读博士研究生42人,在读硕士研究生9人。现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技术专家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6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广西优秀专家10人、广西有突出贡献科技人员8人、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19人。

科学院成果

全院占地248.8公顷(3726亩),拥有50多栋7万多平方米的科研办公用房,建有我国南方第一座现代化低温干燥种质资源库、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农业部甘蔗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广西作物遗传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广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智能温室等一批先进的科研设施。有馆藏农业科技书刊资料13万册(卷)。同时主办出版《广西农业科学》,协办《西南农业学报》。

1964年正式建院以来,已完成科研项目1900多项。改革开放以来,获各级科技成果奖励项目362项,其中:国家级34项、省部级(区)级247多项、厅局级71项、其他10项。选育并推广的农作物新品种900多个,推广面积达10亿多亩。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23个,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292个,22个品种获得植物新品种权证书。出版科技论著近100部,发表科技论文4500多篇,科技成果转化率90%以上,为社会累计增益800亿元以上。

长期以来,与国际水稻所、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国际半干旱所、加拿大钾磷研究所等30多个国际农业研究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加强。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条件

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建设,该院已逐步形成一个较好的科研环境。全院占地338公顷(5070亩),其中科研用地297公顷(4455亩),拥有50多栋7万多平方米的科研办公用房;建有我国南方第一座现代化低温干燥种质库以及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农业部甘蔗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南宁)、国家糖料品种改良中心广西甘蔗分中心、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南宁分中心、国家木薯改良中心广西分中心、国家热带果树品种改良中心广西香蕉分中心、广西作物遗传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广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中心实验室和分析室、农作物品种检疫室、人工气候箱等一批先进设施;建有野生稻、野生花生、甘蔗、果树、薯类等资源圃,国际抗病虫害资源观察圃,近5000平方米的智能温室、常规温室、网室、养虫室、仓库、晒场以及1万多平方米的育苗大棚;配备有万能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液相色谱仪、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气质联用仪及毛细管电泳仪、超薄切片机、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超速离心机、冻干机、液氮机、化学发光凝胶成像系统、基因枪等大、中型或精密分析仪器200多台套;安全保存有栽培稻、野生稻、玉米、花生、蔬菜、食用豆、大豆、小麦、绿肥等作物种质资源和育种中间材料共5万多份(编号);图书资源存量13多万册(卷);建有千兆主干的宽带院域网,并与国际互联网相连。

重点实验室

建于2001年的广西作物遗传改良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隶属于广西农科院,是以现代分子生物技术为手段、以改良广西作物遗传性状为目的开放性重点实验室。 实验室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已配备价值500多万元的新型先进仪器设备,重要、关键的仪器多为进口名牌产品。实验室宽敞明亮,装备了高标准实验室台柜,为农业应用基础科技研究提供了优越的硬件条件。

科技示范园

广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于1999年由国家和自治区计委立项资助,广西农业科学院建设,2001年10月日正式对外开放。园内建有世界一流水平的智能玻璃温室、现代化连栋大棚,有东南亚最大的昆虫世界和蝴蝶园、百果园、葡萄园、荔枝林、梨园、精品蔬菜区、以及科技成果展示馆等。

广西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是一个集农业科学研究、成果展示、技术推广、科教培训、观光旅游为一体的高科技园区。该园现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全国农业科普教育基地创建单位、全国农业科普先进集体、全国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广西青少年科技活动基地等。

成果中试和转化基地

2000年以后,该院已在院内外建立了100多个科研中试或成果转化基地,充分发挥了我院水稻、旱稻、玉米、甘蔗、木薯、红薯、花生、大豆、木豆、果树、西甜瓜、蔬菜等农作物优良新品种和香蕉、甘蔗、花卉、中草药、野生毛葡萄、罗汉果组培苗,以及新农药、新肥料等新技术和技术指导的优势,部分单位基本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和订单农业,有力地促进了我院科研成果的转化,增强了我院自我发展的能力,为广西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该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于2002年,现有在站博士后3人。

博士后工作站的研究方向为:(1)水稻、大豆抗病、抗虫基因的定位、克隆与遗传转化;(2)水稻、玉米、甘蔗、花生、大豆、果树、蔬菜等作物重要性状的分子标记及辅助选择育种;(3)甘蔗、龙眼等作物化控调节的分子机理;(4)植物源农药的作用机理和植物抗病的分子基础。

博士后工作站随时欢迎国内外的博士们来到南国绿城南宁,与我们共同探寻科学的至真至善境界,自由放飞心中至爱至美的科学梦想。

历史沿革

1935年7月 在柳州沙塘成立 广西农事试验场,为全省农业试验中心。

1950年 更名为 广西农业试验场

1954年 更名为 广西农业综合试验站

1957年 迁南宁西乡塘成立 广西省农业科学研究所

1964年5月3日 成立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4/11/16 5:4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