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广目天王 |
释义 | 广目天王佛教用语。广目天王,梵名“毗留博叉”,四天王天之一,据说他能以清净天眼观察护持世界,故名。他居于须弥山白银埵,率领诸龙族及富单那(臭饿鬼)等守护西方瞿耶尼洲。 人物简介四大天王之-西方广目天王,梵名“毗留博叉”(Virapaksa)。 “广目”,意为能以净天眼随时观察世界,护持人民,古名广目天王。住须弥山白云埵,身为红色,穿甲胄,,率领诸龙族及富单那(臭饿鬼)等守护西方瞿耶尼洲。 为群龙领袖,故手缠一赤龙(也有的作赤索),看到有人不信奉佛教,即用索捉来,使其皈依佛教。他负责守护西牛贺洲。是『二十诸天』中的第六天王,都司顺。同时和多闻天王、持国天王和增长天王又被供奉为“四大天王”。 此天王的形象有多种,在《陀罗尼集经》中记,他左手持矟,右手执赤索,其余与持国天王大致相同。在《般若守护十六善神王形体》中, 广目天身红色,一面二臂,目圆而外凸,头戴龙盔,身穿铠甲,右手捉龙,左手托塔,于诸佛净土坛城中,守护西门之职,主怀爱。因其为金翅鸟所化,能镇伏龙王,故右手捉龙,表风调雨顺。 西方广目天王,身上缠着一条龙,有的时候是一条蛇,蛇跟龙都是一样的意思。代表变化!我们常说:[神龙见首不见尾]表示着这个世界物质现实的社会,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是变化无常、变化多端,一定要把他看清楚,才能够从容应付。龙表示的就是这个意思。 西游记相关在《西游记》中的四大天王在仙班中的地位是高的。 第五回中,“玉帝大恼,即差四大天王,协同李天王并哪咤太子”点起二十八宿等天兵天将就可知道,而且这四大天王隐隐然是监军角色,第五回的诗中说:“四大天王权总制,五方揭谛调多兵,李托塔中军掌号,恶哪咤前部先锋。”权总制和中军掌号是略有等同之处的。在第六回中,待二郎神到了天兵的营帐,“四大天王与李天王俱出辕门迎接”。四大天王竟排在托塔天王前面,可见其地位。 封神演义相关在《封神演义》里,四大天王变成了闻太师手下镇守佳梦关的“魔家四将”,即魔礼青、魔礼红、魔礼海、魔礼寿四兄弟,四个兄弟虽各俱神通,也还是魔礼红最厉害,魔礼红“秘授一把伞,名曰:混元伞,伞上有祖母绿、祖母印、祖母碧,有夜明珠、碧尘珠、碧火珠、碧水珠、消凉珠、九曲珠、定颜珠、定风珠,还有珍珠穿成四字装载乾坤。”这把伞能把哪咤的乾坤圈,金咤的遁龙桩收去,到最后把姜子牙的打神鞭也收去,“子牙大惊”后,魔礼红“把珍珠伞打开,连转三四转,咫尺间黑暗了宇宙,崩塌乾坤,只见烈烟黑雾,火发无情,金蛇搅扰,半空火光飞腾满地。”最后,西歧方面只得行鸡鸣狗盗之术,派了杨戬去偷了混元珍珠伞,才乱了四兄弟的阵脚,侥幸取胜。在第九十九回姜子牙归国封神时,四兄弟被封作四大天王,对应“风调雨顺”四个字,如广目天王魔礼红,掌混元珍珠伞,职雨。” 唐卡广目王像清 广目王像简介: 布本彩绘,长79、宽56.5厘米,出自西藏。 印度佛教传说,须弥山腰有山名叫犍陀罗山,山有四峰,各有一天王居之,分护一方天下。广目天王即四天王之一,为西方守护神。画面上的广目天王,红色,满面虬髯,头戴宝冠,身穿金色甲胄,左手托宝塔,右手持龙,其形象和服饰都已汉化。在四周背景中,描绘着佛教传说中广目天王的故事,山林祥云点缀其间,颇受汉画风格影响。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二月十七日,乾隆帝钦命三世章嘉胡土克图认看了这幅唐卡。 佛教护法四大天王四大天王是佛教的护法神,(与四大金刚不同:五台山秘魔岩神通广大泼法金刚;峨眉山淸凉洞法力无量胜至金刚;须弥山摩耳崖毗卢沙门大力金刚;昆仑山金雫岭不坏尊王永住金刚)又称护世四天王,是佛教二十诸天中的四位天神,位于娑婆欲界第一重天。第一重天又叫四天王天,位于须弥山山腰的四座山峰上。四大天王的塑像,通常分列在佛寺第一重殿的两侧,天王殿因此得名。四大天王分别是:东方持国天王,名多罗吒,居须弥山腰东,黄金为地; 南方增长天王,名毗琉璃,居须弥山腰南,琉璃为地; 西方广目天王,名毗留博叉,居须弥山腰西,白银为地; 北方多闻天王,名毗沙门,居须弥山腰北,水晶为地。 中国人将四大天王汉化,神话小说《封神演义》中说,四大天王是“佳梦关魔家四兄弟”其实是中国人的创造,并非是佛经中的记载,只是小说内容而已.
百度百科中的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本词条对我有帮助
如想投诉,请到;如想提出意见、建议,请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