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广德603基地 |
释义 | 地处安徽省广德县誓节镇茆林村的603基地遗址是我国第一个火箭发射基地。 《中国航天大事记》记载:1964年7月19日,我国第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广德发射成功,我国的空间科学探测迈出了第一步。 日前,《中国国防报》披露了二炮部队位于安徽的“广德603基地”修建地下导弹洞库的情况,文中引用西方专家推算称中国地下导弹库可承受多枚几十万吨当量核弹连续命中。此文引起了外界媒体的热议,有媒体分析中国此种深埋部署的方式实际比俄美导弹精度更高。中国媒体敢于公布“广德603基地”的战略设施,表明中国对其核作战体系具有前所未有的信心与勇气。 《中国国防报》在相关报道中曾写道,“这里只有如白昼一般的灯光和永远只是迷彩一般的颜色。这里就是第二炮兵某工程部队正在施工的广德603导弹阵地。紧接着,该报直接引用外电的报道:,曾有西方专家推算,中国二炮导弹阵地十分坚固。“如果用钻地核弹头对中国的导弹阵地进行攻击的话,将需要数枚几十万吨当量的核弹头连续击中同一点方可击穿,而要将其彻底摧毁,则需要更多的核弹头”等等。 某杂志的署名文章中,也介绍了中国二炮其他地下阵地的状况。文章称,中国早期的中程弹道导弹都采用永久式地面阵地部署方式。而第一种洲际导弹———东风-5则采用加固的发射井部署。中国在1979年开始部署东风-5型导弹时,其真假发射井共计24个。但这些保护措施在越来越精密的侦察卫星和越来越精确的防区外导弹攻击面前显得不再有效。如果加固发射井不能确保导弹安全,那么将整个发射阵地完全埋入数百米的地下,显然被二炮认为是可行的方案。该杂志称,早在1995年夏,《解放军报》一则不显眼的消息就提到:数万名二炮官兵经过10多年浴血奋战,终于完成某项重大国防工程。2008年3月24日,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军事纪实”节目将这一地下核反击工程部分曝光,其实指的就是位于中国安徽东南部的“广德603基地”。 60年代由于文化大革命603基地逐渐废弃 目前,603基地已开始由上海航天局与广德政府合作重建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