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您要查询的百科知识:

 

词条 光线治疗法
释义

随着高科技的不断发展,医学界对非药物的治疗方法越来越重视和看好。在许多的非药物治疗方法中,利用各种各样的光线(如红外线、紫外线、频谱等)来防治人类的各种疾病已经较普遍地在临床中使用。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种光学治疗法的发明者是谁?他又是怎样发明光线治疗法的?说起光线治疗法的发明,我们就必须把历史时钟的指针反拨到一个世纪以前的1876年。

奈尔斯赖伯格芬生-生平

1876年,出生于丹麦发罗岛的奈尔斯赖伯格芬生,在刚刚度过16岁生日后,随父母回到了原籍冰岛首者雷克雅未克读中学。冰岛特殊的地理位置,使生活于这里的芬生往往在几乎没有白昼的漫长冬天里因为见不到阳光而心烦意乱,毫无生气。而每到了几乎无黑夜的夏天,在阳光的照射下,人们显得总是那样生气勃勃,充满生机。由此,他深深感觉到阳光对人们的心理和生活有着明显的影响。但这是为什么呢?正是带着这种疑问,在中学毕业时,芬生又回到丹麦,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医学院。从22岁开始,他在学习之余就注意探讨着阳光对生命和健康的影响,一方面观察,一方面广泛搜集资料。

光线治疗法的发明

30岁时,芬生在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后,留校任解剖学助教。从此,他对光线与人体健康的研究进入到了实质性的阶段。1893年,芬生善于利用光线治疗天花的实验首次获得成功。实验的结果表明:光谱中不同性质的光线对人的机体的作用各不相同。光谱中高折射的紫端光线(紫外线),使天花病人皮肤起水泡,发高烧;而光谱的另一端低折射的红外线则参促进天花痊愈。因此,利用红外线照射治疗天花病人的面部,就能够保护他们完整不变的面容。从这一实验中,他还发现了有些光线具有较强杀菌功能的奥秘。在他发现这一奥秘后不久,他自己因严重的疾病折磨而病倒了,他不得不和年轻贤惠的妻子一起再回到冰岛的一个海滨渔村休养。来这里后不久,他发现在当地的渔民中流行着一种可怕的传染病-狼疮,这是一种非常难治的皮肤结核病,它主要是损害人的五和面颊,患者水多都因无法医治而被夺去生命。面对这种情形,作为医生的一种强烈责任感使芬生早已把自己的疾病和休养的事置之度外, 进行利用光线治疗狼疮的试验。经过对以前利用红外线治疗天花的试验的详细分析,他初步确认,治疗狼疮可能要利用化学性的紫外线才有效。但要进行这种试验,必须重新改造原来的实验装置,即要研制出滤除光线中红外线的滤光装置和增加紫外线强度的聚光装置。他带着病痛,在妻子的协助下日以继夜地工作,最后终于将一台进行紫外线治疗的新的实验装置研制成功了。

成就

1895年11月的一个隆冬,芬生利用紫外线治疗狼疮的试验终于获得了成功,为狼疮患者重新带来了生命的希望和生活的福音,人们都称他为“利用光线治疗的神医”。1903年12月10日,丹麦举国上下欢腾,祝贺芬生被授予诺贝尔医学奖金。然而,在领奖台上人们却没能见到芬生的身影,他因为积劳成疾已经病入膏肓了。他知道时间对于他太宝贵了,他不能因为领奖而耽误研究的时间,此刻,他正坐在轮椅上,在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芬生光线治疗研究所里指挥他的助手开始又一项光线治病的新的试验。令人遣憾的是,就在领奖典礼结束还不到半年,刚刚步入人生43个年头的芬生教授却离开了人世。

光线疗法的定义 光疗法是利用日光或人工光线(红外线、紫外线、可见光线、激光)防治疾病和促进机体康复的方法。日光疗法已划入疗养学范畴,理疗学中的光疗法是利用人工光辐射能防治疾病的方法。

光疗法从所用的光线波长的不同分为红外线疗法﹑可见光疗法和紫外线疗法。从光的相干性又可分为非相干光和相干光(激光)疗法﹐从所用光线来源可分自然光和人造光疗法。

1970年代以来出现了光化学疗法﹑光敏诊治癌症的方法和用蓝紫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新方法。还有人用紫外线进行穴位照射治疗。因此光疗法对防治疾病和预防保健都有其重要的医疗价值。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日光中主要有紫外线、红外线和可见光三种光线。其中:

紫外线对人体的影响最大,这种光线尽管肉眼不能看到,却能让皮肤健康,并能刺激机体的造血机能,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改善体内糖代谢,促进钙、磷代谢和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有效地预防软骨病或佝偻病,还能促进血液循环,增进食欲,增强体质。

红外线也是一种不可见光线,它占日光的60%~70%,可透过皮肤到皮下组织,对人体起热刺激作用,从而使血管扩张,加快血液流通,促进体内新陈代谢,并可起到消炎镇痛作用。

可见光则是内眼可以看到的太阳光,它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组成,能调节人的情绪、振奋精神,提高人的生活乐趣和工作效率,并改善人体的各种生理机能。阳光的种种健康益处大都要和它能提升体内的维生素D含量有关,维生素D操控着人体内的细胞再生。

那么,这几种光又是怎样被谁发现的?

牛顿发现了可见光光谱。

格里马尔迪和笛卡尔注意到从白色光(可见光线)可以产生各种色彩的光线。但1666年因发现万有引力而闻名遐迩的牛顿把穿过小孔进入黑暗房间的白色光用三菱镜折射,发现可以分成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颜色。提议把各条色带称作光谱。然后,发现把各种光谱合在一起,又可以再恢复到白色。解释了亚里士多德等认为不可解释的彩虹的理论。但是太阳光中还含有不可见光线的原理连伟大的天才牛顿都没有发现。

赫胥尔发现红外线

1800年,英国的天文学家赫胥尔在使用高敏度的测辐射热计测量太阳光谱的色温度时,偶然发现,肉眼看不见的红色光谱外侧的温度在上升。明确证明了红外线的存在。并且把红外线称作热线是从发现的经过来命名的。

里特等发现紫外线

格里马尔和笛卡尔已经在1777年发现如果用光线照射氯化银的话就会呈现紫色。该发现证明了紫色光谱最强。但没有注意到紫色光谱的外侧也存在不可见光线。受红外线发现的影响,人们也探讨了紫色光谱外侧的热作用,但无法检测到可以感知温度的光线。因此,认为紫色光谱的外侧不存在辐射线。不过发现红外线的第二年,即1801年德国医生里特和英国物理学家沃勒斯顿利用席勒发现的氯化银的紫变作用,证实了紫色光谱的外侧也存在肉眼看不见的紫外线。这也是紫外线被称作冷线或化学线的原因

利用天然光源──日光往往受到地理气候条件的限制。同时太阳光谱中短于290nm波长的紫外线在传播过程中为大气层中的臭氧吸收而不能到达地面﹐在医疗应用上受到一定影响。随着高科技的不断发展,医学界对非药物的治疗方法越来越重视和看好。在许多的非药物治疗方法中,利用各种各样的光线(如红外线、紫外线、频谱等)来防治人类的各种疾病已经较普遍地在临床中使用。然而,很少有人知道,这种光学治疗法的发明者是谁?他又是怎样发明光线治疗法的?

人类利用碳素光线的艰难历程 在古代,自然界的太阳是唯一的光源。不难想象,当时的人们可以在阳光的照射下,不受任何约束、自由自在的享受日光浴。太阳所放射的光线中,红外线占40~50%,可见光线占40~50%,剩下的就是紫外线。但是照射到地球上的光线受高度、纬度、大气状态、四季变化的影响很大,而且有时由于天气、时间、场所等导致无法照射太阳光。因此,正如17世纪中叶的产业革命引发了众多佝偻病患者一样,由于烟煤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活环境的变化致使太阳光线被遮挡,人类在日常生活中沐浴阳光的机会被剥夺。

近代以来,有专家学者详细调查发现,各种光线波长不同,在健康、治疗疾病方面,可以产生不同的作用。而且,无论是太阳光线还是人造光线,同一波长的光线均可以产生相同的作用。因此,他们有股强烈的愿望,想根据使用目的的不同,寻求一种能够产生与太阳光谱一样的有效波长和能量,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够利用的人造光线。

发现碳素在高温下燃烧能产生接近于太阳的光谱,人类经历了几千年

人类自有史以来,就把太阳作为全能的象征被崇拜。

公元前第五王朝时代,埃及人拜太阳为神,以国王为首的埃及人都相信日光疗法;

古希腊3000多年前就有日光疗法的记载;

印度圣典记载了公元前1400年左右,使用可提高紫外线的光感物质来进行白斑病的治疗;公元前2世纪的医师希罗多德就指出了日光浴在帮助病人恢复健康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公元前3世纪左右,古罗马在浴场中肯定要设日光浴室;

公历150年左右,外科医生安彻罗西对日光疗法做了“如果让患者沐浴阳光的话,可以提高其内脏的分泌、增进排汗、强健肌肉、防止脂肪堆积、减少浮肿,而且可以促进呼吸、扩大肺活量,对治愈肺部疾病有效”的记载。

而近代日光疗法的先驱并不是医生,而是奥地利的阿挪德和法国的蓬诺,他们开设日光疗养所,对日光疗法进行科学系统的探讨。

1815年,科宾指出日光疗法对佝偻病、坏血病、风湿病、麻痹、肿胀等疾病的治疗有效;

1816年德贝莱纳把日光的作用分成红外线和可见光线来说明;

1877年,英国的布伦特发现了太阳光线的有效杀菌作用;

1902年,瑞士的伯恩哈儿特采用局部日光疗法对治疗结核性溃疡取得显著效果;

1903年,瑞士的劳里埃博士在海拔1340米阿尔卑斯山建立的日光疗养所,在治疗外科结核取得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效果。

人造光源的研究始发于人类对光明的渴求,1880年,爱迪生发明了电灯,但没能得到光线疗法的光源,直到1883年,人类才找到了可以高温燃烧的碳材料,奈尔斯芬森在世界上第一次设计了和太阳光线一样可以放射连续光谱的碳弧灯,他用碳弧灯来治病取得了预想的效果,也因此于1903年被授予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被后人称作“光线疗法之父”。

由此可见,人类利用光线治病由来已久,至1930年代晚期,光线疗法在欧洲一直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到1938年盘尼西林发现后,人类开启了抗生素纪元,由于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的独特效果,温和的光线疗法逐渐被人淡忘。

光线疗法的作用机理与中医经络的生理功能是异曲同工 中医关于皮部的定义为:皮部,是指体表的皮肤按经络循行分布部位的分区。《素问·皮部论》说:“皮有分布”,“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由于正经有十二条,所以体表皮肤亦相应地划分为十二部分,称之为“十二皮部”。皮部不仅是经脉在体表的分区,也与经脉的分布有密切的关系。皮部的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

(一)抗御外邪,保卫机体

皮部分布于人体的浅表部位,故能最先广泛地接触到病邪,当外邪侵犯时,则皮部与散布于皮部的卫气就能发挥其抗御病邪,保卫机体的作用。

(二)反映内在脏腑、经络病变

由于十二皮部属于十二经脉,而十二经脉又内属于脏腑,所以脏腑、经络的病变亦能在相应的皮部分区反映出来,故在临床上观察不同部位的皮肤的色泽和形态变化,既可以诊断某些脏腑、经络的病变。

经络是人体内的一个重要系统。其生理功能主要表现在:

1、 沟通联系作用

人体是由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和经脉系统组成的,它们虽有各自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却是相互协作,有机配合,共同保持其协调和统一。这些脏器组织的协调统一,主要是依赖经络系统的沟通联系作用而实现的。

2、 运行气血的作用

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均需气血的濡润滋养,才能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气血之所以能通达全身,发挥其营养脏腑组织器官,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就是依赖经络的传注而实现的。

3、 感应传导作用

感应传导,是指经络系统对于针刺或其他医具刺激的感激传递和通导作用,又称为“经络感传现象”经络感传现象,是指当某些刺激作用作用于一定穴位时,人体会产生某些酸、麻、胀、重等感觉,并可沿经脉的循行路线而传导放散。

4、 调节平衡作用

经络能运行气血和协调阴阳,可使机体的功能活动保持相对的平衡。当人体发生疾病时,出现气血不和或阴阳偏盛偏衰等症候,即可运用针灸等治疗方法以激发经络的调节作用,从而达到“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阴阳平复”。

光线疗法“用皮肤吞噬光线”。认为,皮肤是光线最先作用的地方。人们经常说“空气是肺的生存之源,光线是皮肤的生存之源”。这句话简洁、形象地指出了人类必须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才能生存的这一哲理。

首先,光线一照射到人体,皮肤就开始吸收光源,尤其是吸收光源中渗透力较弱的紫外线的能量。如果照射部位变红,这就是皮肤红斑。过去曾经认为这种皮肤红斑的出现,是光线照射的热作用引起的。但是,在19世纪后半期,光线的作用得到了科学的证实。皮肤红斑分为两种,一种是光线照射之后产生但立刻消退的热性红斑。另外一种是和光线的热作用无关,具有一定的潜伏期,持续时间比较长,之后形成色素沉着的光线性红斑。

其次,尼尔斯·芬森研究出了光线疗法的基础。他发现,光线性红斑是紫外线在皮肤中发生了光化学反应,生成光产物的结果。这一发现带动了光线研究的飞跃发展,扩大了光线疗法的实用范围。该发现明确指出,在紫外线的照射部位出现的红斑,是光化学反应生成的光产物(维生素D等)直接作用的结果。并且,在照射部生成的光产物被毛细管吸收之后,通过体液的流动,到达了体内更远的部分,从而可以发挥间接调整个体生理功能(钙吸收、骨化)的作用。这说明,光线和人体内器官的所有功能都有关联,皮肤作为内脏的替代器官之一,具有呼吸、排泄、调节体温等功能。并且发挥着很大作用。、

从以上的论述不难看出,光线疗法的作用机理与中医经络的生理功能有异曲同工之处。其方法不同,目的一致,均是通过人体的皮肤与经络发挥其各自的机理作用。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相比之下,光线治疗又优于传统的中医疗法,其主要表现是:光线疗法找的是区域,方便好用,而中医找的是穴位和经络,需要一定的专业基础;光线疗法不论内科外科均有效果,中医对皮肤、外科、整形外科、消炎消肿显然不如光线疗法。光线疗法对人体是有百利而无一害,而中医找错穴位与西医吃错药有着同样的后果。

随便看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

 

Copyright © 2004-2023 Cnenc.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2/25 12: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