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光明镇 |
释义 | 1 上海市奉贤区光明镇◎ 简介光明镇近邻南桥、青村、钱桥大镇之间,本地乡脚散去上述三镇,故光明商市比他镇稍逊色,集镇类型属工商业并举。现新建东西向光明路一条,水泥路面,宽17米,为该镇商业中心,四层综合商业大楼耸立街旁设,共没有20多个商业服务门市部,新辟居民点有三、四层高楼房7幢,饮食业的炒鳝糊被誉为“三官第一菜”。为俞姓厨师祖传技艺,滑而不腻,香嫩可口。 镇西隅有县属自行车零件厂,主要生产自行车转铃,内销兼出口。镇北梢有机械厂、电器厂、金属制品厂、食品机械厂等6家乡办厂,从事农机、电机、插销、软管等产品生产。1984年,镇区工人1578人,总产值2143.2万元,利润405.4万元。农机修造厂生产的1600单刀切纸机,销售全国各地和香港市场。电机厂生产的鼓风机也颇有名声。 镇东原有三孔石拱“继芳桥”,建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为本县石拱桥之冠,现埋于地下。南街石拱“仁寿桥”,历史较早,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重建,现完整无损,为一地胜迹。 地方特产有丰收牌树脂胶,由光明供销社生产资料门市部生产,粘力强,能胶粘竹、木农具及生活用具,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曾被摄制成电影、电视片报道。 ◎ 地理位置光明位于县境中部,处闸钦公路和金汇港西侧,距县府6公里,为光明乡政府所在地。镇形似三角,南部宽阔,往北渐窄,北端较尖,面积459亩,人口2480人,其中居民1071人,农民142人,乡办企业职工1267人。 ◎ 镇名来源光明,原名三官堂。宋初,该地已有移民流徙居住,漳泉港穿村而过。元末,村南三官庙迁泉港北侧,名漳泉寺,内有三官殿,香火极盛,逐渐成镇,故以三官庙而得名三官堂镇。1968年改今名。 清末民初,市况逐渐繁荣,民国14年(1925年),道南中学创建于镇西,为本县最早的中等学府,师生来自各地,食宿在校,由此也带来集镇繁荣。 历史上有“豆腐三官堂”之美称。一地小镇 ,豆腐坊有6家之多。这里的豆腐以色雪脂、质细微而闻名。 2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光明镇光明镇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辖镇。县府驻地。1950年设靖远乡,1953年更名光明乡,1984年建光明镇,1993年向荣区、则莫乡并入光明镇。位于县境西北部,面积128平方公里,人口1.7万。成昆铁路和泸(沽)普(雄)公路过境。辖光荣、新喜、农光、新联、沙洛、呷哈、丕约、炭山、莫洛、则果、阿吼、马厂12个村委会和光明镇1个居委会。乡镇企业有酿酒、建材等厂。农业主产水稻、小麦、玉米、马铃薯。畜牧业以猪、牛、羊、马为主。盛产苹果、梨花椒。 |
随便看 |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