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 光棱坦克 |
释义 | 光棱坦克 / Prism Tank。红色警戒2、以及尤里的复仇中盟军坦克单位。光棱坦克为盟军王牌坦克之一,适合攻击建筑,群攻更是强悍!!盟军利用棱镜反射技术所制造出来具有棱镜反射光束的坦克,可以说是一座会移动的光棱塔。RA2中此坦克是爱因斯坦先生为盟军提供光棱科技后的产物。武器是光棱,所以会散射出去,对付步兵效果极佳。 同时,它也擅长于远程打掉防御物,但它的装甲薄,速度慢,所以不适于攻击坦克单位以及单独作战。一般需要其它坦克(建议是幻影坦克)作掩护,这样就可以很快拆掉一个敌方基地。 光棱坦克光棱坦克 / Prism Tank 红色警戒2、以及尤里的复仇中盟军坦克单位。光棱坦克为盟军王牌坦克之一,适合攻击建筑,射程极远,群攻更是强悍!!盟军利用棱镜反射技术所制造出来具有棱镜反射光束能力的坦克,可以说是一座会移动的光棱塔。RA2中此坦克是爱因斯坦先生为盟军提供光棱科技后的产物。武器是光棱,所以会散射出去,对付步兵效果极佳。 同时,它也擅长于远程打掉防御物,但它的装甲薄,速度慢,所以不适于攻击移动装甲单位以及单独作战。一般需要其它坦克(建议是幻影坦克,战斗要塞配3个重装大兵、两个美国大兵也可)作掩护,这样就可以很快拆掉一个敌方基地。 详细信息价格:1200; 生命:150; 速度:4; 视野:8; 装甲类型:轻甲; 建造条件:盟军战车工厂+盟军作战实验室; 老兵级强化:生命强化,伤害强化,视野强化,速度上升; 精英级强化:生命恢复,生命强化,伤害强化,攻击间隔降低; 主武器[Comet] 伤害:100; 攻击间隔:100; 射程:10(地面); 对匍匐步兵伤害:100%; 伤害对装甲:100%,100%,100%,75%,50%,50%,200%,200%,200%,100%,100%; 精英主武器[SuperComet] 伤害:150; 攻击间隔:100; 射程:10(地面); 对匍匐步兵伤害比例:100%; 伤害对装甲:100%,100%,100%,75%,50%,50%,200%,200%,200%,100%,100%; 特殊能力:1.散射:攻击非建筑单位时产生5个分光; 伤害:30; 扩散范围:3(地面、海面); 伤害对装甲:100%,100%,100%,75%,50%,50%,200%,200%,200%,100%,100%; 2.精英散射:精英级攻击非建筑单位时产生5个分光; 伤害:50; 扩散范围:5(地面、海面); 每个分光攻击非建筑单位时产生3个分光; 伤害:30; 扩散范围:3(地面、海面); 伤害对装甲:100%,100%,100%,75%,50%,50%,200%,200%,200%,100%,100%; 游戏语音选择: - Prism tank in order,sir.报告长官,光棱坦克就绪。 - Length shifters in working condition.焦距切换器处在工作状态。 - Prism sensors stable.棱镜传感器稳定。 - Panels charged.镜板充能完毕。 移动: - Compensating for terrain flux.抵消地表磁通量。 - Estimating distortion error.估算失真误差。 - New coordinates processed.处理新坐标。 - Readjusting stabilizers.重置水平仪。 攻击: - Magnifiers activated.增效透镜启动。 - Calculating reflection arcs.计算反射曲线。 - Resolving target projectory.确认投射对象。 - Focusing light energy.聚焦光能。 相关对比V3和光棱是苏盟双方各自的陆上最远武器,而且都是用来攻城的,无法进行普通作战,但是又有很大不同。 V3是用火箭打击敌人,火箭发射后需要在空中飞行几秒(视攻击距离)才能落地。在此期间火箭可以被防空力量拦截,而且不能移动开火、也不能打击移动的敌人。V3的火箭伤害不分敌我且移动缓慢,因此基本上不能在会战时和敌人对战。基本上V3是6个左右埋伏在敌方基地外的隐蔽处等待敌方防守松懈时对敌施以精确打击,精英级V3攻击建筑时一下一个! 而光棱既然属于坦克,就拥有坦克的特点。它是“轻甲”,但是移动速度超慢(和重甲的天启坦克速度一样),更不能够移动攻击。它对建筑和步兵伤害大,并且是散射攻击,有时会误伤己方,如光棱坦克攻击光束中有己方建筑或兵,会造成伤害。攻击距离远,但激光聚焦慢,装甲薄弱,不抗打,所以一般在会战中应在肉盾后面战斗[推荐重装大兵要塞或者幻影]。在有超武时也可以将9辆光棱超时空传送到敌人基地施以毁灭性打击。 综合解析光棱坦克主武器是利用爱因斯坦博士研发出来的光棱镜配置所制造出的光绫炮塔,具有极高的穿透能力和杀伤系数,所以每一次攻击都可以给予敌人严重的伤害。这种伤害对于步兵来说是个噩梦,对于战车来说是种痛苦,对于建筑物来说是其的毁灭,对于飞行器(为什么这东西不能防空?)……虽然它还不是战场上万能的敌人,不过在陆地作战中,它的确是个万能的杀手。 光棱坦克不仅仅攻击力强大,而且攻击范围也是个奇迹。那个射程大约是V3导弹射程的三分之二,而且在其难以置信的攻击力的配合之下,除非敌人距离它们太近,否则完全可以做到作战零伤亡。一个中等的发展中基地,还可以在没有强大的火炮支援的情况下生存数个小时,然而一群偶遇的光棱坦克却可以轻轻松松的结束他那短暂的生命。完全可以相信,在陆地作战中,光棱坦克永远不是一个好惹的角色。 光棱坦克的攻击可以毫无顾忌的穿过围墙,就算是敌人围个十几层也同样不起任何作用(除非他们的围墙宽度可以超过光棱坦克的射程范围),所以说,敌人在没有任何飞行器单位的时候,光棱坦克足可以让他们在防御上无计可施。 另一个需要提及的,就是光棱坦克的攻击可以影响到多个目标。一辆光棱坦克在攻击的时候,光棱带的攻击可能会出现“分叉”问题,也就是说,他在攻击某个主要目标的时候,同样也可以对这个目标附近的一到两个的目标造成不同的伤害程度。这种现象在苏俄的磁暴步兵身上也有发现,三级的磁暴步兵可以让一条磁暴线穿过多个目标的主体。运气好的话,就可以一次性消灭多个敌人,这只是附带说说而已。 光棱坦克的分光有时会对建筑物造成极大杀伤(秒杀),在攻击树木时也会产生分光,在树林里攻击时就会产生网一般的光束。可以多次杀伤同一目标。 光棱坦克虽然如此强悍,不过,他的弱点不是少数的。 首先,是其的防御力问题。光棱坦克不适合近距离作战,因为他的防御力是坦克类战车中最差的一个。仅仅对单兵作战来说,任何一种坦克单位都可以将其当作最好、最容易摧毁的移动靶子来练习瞄准,而光棱坦克只能作出最保守、最妥善的行动方式,那就是逃跑(当然,如果在他身边确实找不到任何一个可以开火将敌人马上摧毁的作战单位),否则,死亡就该临近了。 其次,就是对坦克攻击力的问题。上面所说的那种情况就属于其的这个弱点,因为光棱坦克虽然对步兵可以秒杀,对建筑可以快速的摧毁,但是,对坦克来说,一个光棱坦克的攻击仅仅是“挠痒痒”,对天启坦克就等于零伤害。在这种情况下,光棱坦克不选择逃跑的话,就只能乖乖的送死去了。 最后,就是机动力问题。相比之下,盟军的指挥官都很注重战车的移动性能,不像苏俄那边,大部分的战车都是那么的笨重,就连防空碾带车也可以碾死步兵……然而,光棱坦克却成了个例外,其的移动速度根本不符合标准,就连幻影坦克也要比它快一些。不过,这个速度还不是个值得注意的弱点,毕竟,要逃跑的时候,这个速度足够了(注意:只对陆地单位而言)。 战场小贴士:对于单兵作战,并不是光棱坦克的长项,大集群的它们往往是个很大的麻烦。所以说,数量上的优势足可以弥补任何存在它身上的弱点。再配合少量的防空的战斗单位做以辅助,这应该是一个相当完美的作战部队了。 克星反装甲步兵:超时空军团兵(单挑情况); 反装甲车辆:幻影坦克(伏击状态,如果对手很笨,很鲁莽)、成群天启坦克、犀牛坦克(沿途伏击)、坦克杀手(一星的光棱坦克一炮即可) 空中单位:火箭飞行兵、登月火箭员、夜鹰直升机、武装直升机、入侵者战机、黑鹰战机、镭射幽浮、航空母舰的黄蜂战斗机; 远距离战车: 光棱坦克(看谁先攻击谁)、磁电坦克; 心灵控制单位:尤里改、精神控制车(诸多精神控制车情况下可以控制。因为光棱打得太远了); 攻击型建筑:巨炮(仅此一个。光棱射程太远了) 超级武器:闪电风暴、核弹攻击、心灵控制、时空传送(传到水里) 总结:光棱因为射程远,所以不得不动用一些重装甲的战车,控制光棱的玩家一定不是电脑,幻影坦克有时候他们会发现,(鼠标放到树的上面会显示攻击的光标,就确认了这是幻影)光棱则以毁灭打击攻击所有的幻影。十足把握消灭光棱的单位只有空中单位了,而且要快速的单位(入侵者、黑鹰)。 光凌坦克现实中的原型实际上是苏联货 早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早期,整个西方世界都兴高采烈地沉浸在好莱坞科幻电影“星际大战”中各式各样的航天战船,激光武器的梦想之中。而在铁幕的另一侧,前苏联军工研究部门却认认真真地在研发宇宙飞船、空间站以及激光坦克。 要研制出激光坦克却是一件十分艰巨的任务,使精密的光电观察系统能在战场严酷的气候及战斗环境下长期可靠地运行本身就是一桩十分矛盾和棘手的事。由于当时的苏联当局对此项研究高度保密,所以西方世界只能对其进行猜测。为此,西方情报系统高度重视收集1K-17激光坦克的情报,最终美国情报机构获得了它的照片,并呈报到对此极感兴趣的美国国防部。 据说最早的研究任务是由研究天体物理的NGO承担的,项目主任是伊戈尔·V 匹茨英(Igor V. Ptitsyn),总设计师是尼古拉耶·乌斯季诺夫(Nikolay Ustinov)由于后者的父亲就是当时苏联的国防部长德米特里·乌斯季诺夫(Dmitri Ustinov)。由于有怎样过硬的背景,这个项目组在财力、人力和器材等各方面都得到充分地支持。这时离CDB重组进NGO已经四年了。 在此以前尼古拉耶·乌斯季诺夫是在CDB是负责激光测距的。在1982年第一台自行式激光武器系统(СЛК)1K-11正式服役,其代号为?Стилет?(短剑)。同时参与研发的有位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现在的叶卡捷琳堡)的?Уралтрансмаша? 设计局(乌拉尔运输与机械工业设计局),即前苏联自行火炮的最高研究、设计机构。在乌拉尔运输与机械工业设计局总设计师尤里·瓦希列维奇·托马晓伐(Юрия Васильевича Томашова)的领导下,将激光系统安装在十分可靠的ГМЗ – изделия 118自行式履带平台上。在试验过程中激光武器系统曾经装在该设计局的两种不同的履带平台上,以便考察它的通过性能以及战场条件下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参与此项计划设计者最终获得了列宁奖章和前苏联的国家奖。 由于某种原因,虽然此激光坦克投入了现役,但没有批量生产。两种原型机都只生产了一台。然而,这台激光坦克的资料和照片去给美国间谍弄到手中,美国军方利用这些资料向国会申请到研发基金,最终试制出来的激光坦克与前苏联的1K-11型十分相似。一开始很少有人了解这两辆原型的激光坦克现在在哪里,最终发现,经过长期试验后这两辆激光坦克已经十分破旧,被扔在那里几乎无人关心。 随着前苏联的解体,尼古拉耶·乌斯季诺夫这颗激光武器研究设计的新星就此陨落。苏联解体后许多新武器的研发计划被撤销,研发人员也各奔东西。在2010年位于伊凡诺夫村的俄罗斯“武器技术博物馆”的展览上1K-17型激光坦克突然露面,引起了轰动。使人们了解到当年苏联在科学和工程技术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果。 |
随便看 |
百科全书收录4421916条中文百科知识,基本涵盖了大多数领域的百科知识,是一部内容开放、自由的电子版百科全书。